课件25张PPT。【斗志昂扬的起义】
材料一
(1)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块浮雕,这块浮雕反映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不切实际的纲领】
材料二
材料三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2)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试图建立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这种社会难以实现?
?【争权夺利的内讧】
材料四 在太平天国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3)材料四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哪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争权夺利?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导致了哪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发人深思的结果】
(4)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新课导入太平天国运动重点
简述太平军和部分清军将士英勇抗敌的史实。难点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拜上帝会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创立: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3)宣传:洪秀全与冯云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洪秀全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他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因掌握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同治二年(1863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年四月病卒。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是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这一特点的形成和洪秀全的自身经历,所受教育分不开的。他用宗教理论表达反清思想,对于没有文化的农民来说更容易接受,但也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小知识2.金田起义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领导者:洪秀全(自称天王)。
(3)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4)建号:太平天国。
(4)起义军:“太平军”。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即今南京)。 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绘画)太平天国铁炮3.永安封王
(1)过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2)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疑问?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二、定都天京1.定都天京
(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影响: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理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北伐和西征
(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2)过程: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
(3)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的东征西讨使其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拨开迷雾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
(1)时间:1856年。
(2)性质: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
(3)过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4)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从原因上看,暴露出太平天国的阶级局限性,从结果上看,造成前期领导核心垮台,力量削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小知识2.后期防御(1)目的:改变不利局面。
(2)表现:洪秀全封洪仁??赏酰?芾沓??惶岚纬掠癯伞⒗钚愠傻纫慌?嗄杲?臁?
(3)措施:洪仁?闯伞蹲收?缕?罚?岢鱿蛭鞣窖?啊⒏母锬谡?纫幌盗姓?巍⒕?谩⑽幕?⑼饨恢髡拧3掠癯伞⒗钚愠傻刃??髡剑?群笕〉闷挚凇⑷?哟蠼荩??茨艽痈?旧细谋渚?律系牟焕?置妗?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安庆失守: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2)天京被围: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抗击太平军的湘军首领——曾国藩抗击太平军的淮军首领——李鸿章“洋枪队”的头子华尔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为什么中外反动势力能够勾结起来?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新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任务(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新内容(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案),新困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小知识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占南京,改天京(1853年)北伐、西征拥有中国半壁江山太平军同英军作战图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我们要考察太平天国的历史遗址,下列选项中首选的地点应为(C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宁波练习2.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
A.太平军 B.湘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A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