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为什么“蕞尔小邦”日本在当时
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中? 甲午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力强大起来。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3.侵略中国的政策蓄谋已久,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4.朝鲜爆发起义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甲午战争:战争结果战争经过旅顺大屠杀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对市内居民连续四天进行杀戮,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屠杀过后全市仅剩三十六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尸体,估计超过二万人遇害。“尸体抬了一个月才抬完。两万多尸体,堆成尸山,日本人用火,烧了十几天才烧完,将骨灰埋在白玉山东麓”。 日本血洗旅顺中国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战争结果 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准李鸿章说“允”或者“不允”。日本限定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时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甲午战争:影响 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围绕钓鱼岛问题屡屡制造事端,面对今天的钓鱼岛局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舆论争议一片:中国该不该亮剑?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畅所欲言人人有份“相互协商”北极熊,代表俄国,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虎,代表英国,长江流域;德国,象一条毒蛇把山东紧紧缠住;狂蹦乱跳的青蛙,代表法国,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我国的福建。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代表美国。割占和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3.“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由于列强在华争夺激烈,谁也无力独占中国。美国实力上升,并承认其他列强在华特权。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想一想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具有强烈反帝斗争精神的爱国军民,如邓世昌的视死如归、徐骧积极领导反割台斗争,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钓鱼岛问题升温的当前,全国反日情绪高涨,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示威游行和打砸“日本车”的事件。“日本车”该不该砸呢?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拓展延伸“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呢? “门户开放”政策,实质美国政府企图用 “机会均等”的手段,让美国有机会插足别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之内,保证中国市场对美国资本和商品的自由开放,达到“利益均沾” 。 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沉痛、愤恨和思索中,我们了解了这一段屈辱的岁月。请问,此时此刻,大家有着怎样的感受? 畅所欲言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扩大。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3.“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由于列强在华争夺激烈,谁也无力独占中国。美国实力上升,并承认其他列强在华特权。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想一想 清 政 府仓促应战1丰岛海战2平壤战役3黄海海战4辽东战役5威海战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企图独霸中国东北履行对俄结盟义务法国德国日 本策划
干涉俄国支持
干涉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支持
干涉清政府还
辽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西方列强“战前支持侵略,战后干涉还辽”的矛盾态度说明了么问题?说明: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一切以自已的利益为转移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戊戌变法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各是什么?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①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展; ②在远东的地位一落千丈;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材料: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35836万日元。
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到8895
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清政府 日 本欧美列强默许纵容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根本)甲午战争﹙提供条件﹚提供契机朝 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展厅一:战争的背景3.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中国为何败?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官兵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后;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展厅三:战争的结果《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展厅四:战争的余波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惊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谢缵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一八九六年春)春愁——丘逢甲(1896年)丘逢甲铜像和纪念亭(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目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概况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改革后保留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大物博,市场广阔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对外扩张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实力 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唯有落下的热泪。”……“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战争为什么让冰心如此的哭、气、恨?就让我们
带着冰心的哭、气、恨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 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展厅一:战争的背景展厅二:战争的过程展厅三:战争的结果展厅四:战争的启示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失败不宣而战弃城逃走避战自保甲午战争:战争经过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剧人民负担 清政府举债赔款
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使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资本输出,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且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重要原因)
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
武器装备落后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
②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内 因外 因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影响材料一:。材料三: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后,李鸿章命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材料二:“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材料四:清军的枪炮大都购自英德美法等国,有的炮弹没有炸药,只有沙土,根本不能使用。军舰的炮弹虽然“实储火药,然配储不多,且药线铁管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因此,北洋舰队在海战中吃亏很大。 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对国防负重要责任的李鸿章也认为“倭人为远患而非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