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课文导入 金秋十月,瓜果遍地,正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拾穗》。想一想“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拾 穗课文导入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了解《拾穗》这幅画的时代背景和画家米勒;
3、引导学生欣赏油画《拾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看图作文的要求;
4、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5、抓住三位妇女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目标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习惯被称作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代表作品有《播种者》《牧羊女与群羊》等,1875年1月20日在巴比松逝世。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作者简介麦妇腰埋绘描字词积累词语过关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 充满
切身 承担 埋头苦干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 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太阳偏西,收割过的地里已经堆起了好几排金黄色的麦垛,有人还在往车上装捆好的麦子,更多的人正忙着弯腰割麦。监工骑在马上,看着田野里的一切。课文讲解 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课文讲解 中间的是位中年人,夕阳照射在她结实的后背上。那宽宽的肩膀,那戴着套袖的手臂,一看就知道她是一位从小担水背柴、十分能干的人。神态描写 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神态描写 左边穿深色衣服戴蓝色帽子的妇女很年轻,可能是中年妇女的女儿吧。神态描写 她正深深地弯着腰,一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神态描写她手里紧紧地攥着麦穗,眼睛还在地上搜寻。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她手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瞧,她平平地趴下身子,一只手伸向前方,另一只手拿着麦穗,弯在背后。 这幅画有远景,有近景,远景和近景相配合。画面本身是静的,而表现的内容是动的,它使人好像也置身于收获后的田野中,来到拾穗者身旁。认真的欣赏画面,会产我们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副画的?课文讲解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课文讲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篇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 本文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进行描写。课文讲解 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课文讲解 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课文讲解 她埋头苦干,因为她承担着生活的重担,她知道多捡拾几把麦穗就能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麦粥,或者早餐多一两片面包。课文讲解 哦,她的年纪够大了,也许是中年妇女的婆婆。一辈子辛劳,腰已经落下了毛病,可是,这是她能为家里增添一点食物的宝贵机会呀!因此,虽然家里人不让她来,她还是坚持来了。课文讲解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课堂小结课堂练笔 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并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米勒作品:米勒在巴比松村与农民为邻创作了许多与农民相关的作品。比如《担牛犊》、《嫁接树木的农夫》等。拓展提升 学到这里,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离不开作者仔细地观察和透过画面合理的想象,所以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并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这样你的文章会更加真实感人。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