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课题 众多的人口 单元 第一章第二节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学会绘制和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 和“人口分布图” ,通过读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所产生的问题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幅地图,学生能从地图中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探究其形成原因。在涉及人口增长的环节时,要求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在人口分布的环节,要求学生计算人口密度,以此不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必要性,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增长速度以及分布特点。
难点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漫画: 师:这是一幅宣传我国人口政策的漫画,其主题是“少生优生,利国利民”。 提问: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理解。 学生直观感受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学生通过观看漫画初步感受是一个我国人口众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出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和世界人口排名前几位的国家 提问:从图中看,我国人口达到了多少亿,在世界上排第几位? 明确: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13.41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读图活动: 出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比较2010年和1949年人口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加了8.01亿。) 2.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最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82年至2000年,增长最慢的时期是2000至今。) 教材12页材料分析: 1.人口数量过多,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碰坏,污染严重。 2.人口众多制约着中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迅速 提高,也使中国各种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由于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也难以更快地发展,最终又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出谋划策:针对我国出现的人口问题,你觉得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引导学生得出: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出示:晚婚晚育图 提问: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视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二)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读图活动: 出示中国人口密度图1.读图,说说京、津、鲁、沪、苏、豫、皖等省级行政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千米2以上? 2.说说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3.找出黑河—腾冲线,说说该线两侧人口密度的差异? 通过以上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此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出示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面积和人口图 提问:1.读图,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为多少? 2.据此想一想,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的人口密度为何差异悬殊? 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交通、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 出示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又有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大中城市集中。 学生读图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分析比较,回答问题。 学生针对教材给出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从我国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意见。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看图,根据题目,小组讨论,派出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读图、计算,进行比较 学生从地形、气候、交通、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读图回答 通过读图使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口已突破了13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白我国人口增长快是由于人口基数大。 通过分析材料,使学生意识到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的人口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通过实行计划生育,以达到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学生认识到晚婚晚育5年,100年少生一代人。 加强直观感受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培养其读图析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因素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巩固提升 1.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D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2.我国人口分布的界线是( A ) A.黑河——腾冲一线 B.漠河——腾冲一线 C.黑河——漠河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3.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C ) A.盆地多,平原少 B.城镇多,农村少 C.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D.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江苏的人口密度大于新疆?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小,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广东省人口密度最小 D.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稀疏,西北部稠密人口 学生做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总结的同时,老师能适时的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板书 众多的人口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二、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人口地理分界线、人口分布特点
教堂反思 本节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计算、概括能力,由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得出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增长情况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