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文档属性

名称 《诗经》两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24 21:51:00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文章所选的两篇分别属于“风”中《周南》、《秦风》。
《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了解《诗经》,助读课文 补充注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称“诗六义”) “诗六义”风: 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 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
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简介三种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朱熹的解释“比者,以彼物彼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现在的解释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譬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读准读音
1:辨析字词读音雎鸠 窈窕 淑
好逑 参差 荇
寤寐 芼(jū jiū)(y?o ti?o) (hǎo qiú)(cēn cī)(shū)(xìng)(wù mèi)(mào)2: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
雎鸠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好配偶捞取日日夜夜思念弹琴鼓瑟,友:亲近(名作动)挑选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黄河(现指一般的河流,词义扩大)译 诗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水鸟关关在歌唱,
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女子,
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的荇菜,
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女子,
日日夜夜想追求。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追求没能遂心愿,
心头日夜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
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
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女子,
弹琴鼓瑟表关爱。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长长短短的荇菜,
两手仔细地挑选,
善良美丽的女子,
钟鼓换来她笑颜。
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的过程。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关关雎鸠 所听
在河之洲 所见
窈窕淑女 所思
君子好逑 所愿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起什么作用?引起所咏之词。
这叫做“兴” ,《诗经》常用的表现方法之一。《诗经》的表现方法 ——赋、比、兴朱熹: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描写)(比喻)“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即比兴荇菜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第二章: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题: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这位痴情的小伙子用了哪些方法追求自己的意中人?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哪几个句子表现了 男主人公的一片痴情?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这首诗出了哪几个成语?窈窕淑女
辗转反侧理一理“相思之路”所听:雎鸠关关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君
子求淑
女爱恋相思梦幻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读懂诗意 愿望小结中心: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写作特色:
音乐性强蒹 葭生字词蒹葭(jiānjiā):
唏(xī):
坻(chí):
涘(sì):
沚(zhǐ):
湄(méi):
跻(jī):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茂盛的样子芦苇那人,指所爱的人对岸逆流而上追寻艰险顺流而下好象干边上高水中的高地茂盛众多还没有完水边弯曲水中的小块陆地译诗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那位佳人,
在河水的另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去见她,
无奈道路又险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去见她,
她仿佛 在水的中央。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绿草萋萋,
白露还未晒干。
那位佳人,
居住在河水的那一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切切私语
无奈道路越走越险。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她仿佛在水中高地伫立.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那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相互偎依,
无奈道路弯弯曲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足迹,
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洲伫立。主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
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
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根据内容判断: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什么时间?深秋
清晨这一首哪几句是“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一种朦朦胧胧的美《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写景: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蒹葭》的艺术特色: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2、借景起兴。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分别用几个字 概括这两首诗的感情特点《关雎》大胆开朗
《蒹葭》深挚缠绵课内延伸:阅读《诗经 木瓜》回答问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试以恰当的情感和语调朗读这首诗。
和课文中的两首诗对照,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注:琼琚(jū)、琼瑶、琼玖( jiǔ),泛指美玉。 匪, 通“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