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学生了解历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学生了解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从课本中寻找老师提出的问题答案的方式,学会利用书本,提高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后,能感受到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学生了解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对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
重点 了解历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难点 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三张图片,分别为算盘、埃及阿克、笔记本电脑,这三张图片贯穿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预测一下,本节我们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学生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吸引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信息技术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这个课的名称是信息技术课,而不是“电脑”课或者“计算机”课? 计算机课不是更通熟易懂嘛,后来老师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第一页第二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老师:信息技术(简称IT)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范畴是要大于计算机技术的,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网络相关的知识,因此称为信息技术课是更加科学的。二、计算工具的发展 从古至今,人类运用智慧不断地发明了各种计算器来减轻自身的劳动强度,用于计算的新工具和方法不断地出现,计算工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呢,分别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页到第二页的第二段,总结出计算工具发展的三个阶段。请学生回答:手工阶段—机械阶段---电子计算。 观看视频“计算的故事,越算越快”,请同学们回忆刚刚阅读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个阶段的计算工具。 三、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老师:同学们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成熟,人们开始进入了电子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老师:同学们,1946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在那一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我想大家有必要记住这个年份和这个名字。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采用一种称为“电子管”的电子器件。教师简单介绍埃尼阿克,并且述说的同时展示相应图片。第二代计算机 老师:由于电子管存在着体积大、耗电多以及运算速度慢的缺点。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逐步成熟,人们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器件。 教师展示晶体管和晶体管计算机的图片。 第三代计算机 老师:虽然晶体管计算机已经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类的智慧可谓是无穷无尽。半导体技术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人类发明了“集成电路”,它能使成百上千的晶体管集成于一片小小的硅片上,采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体型变得轻巧玲珑,同时性能、可靠性、运算速度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展示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图片。 第四代计算机 老师:计算机发展至第三代,还没能使它走进千家万户。真正使计算机的运用无处不在,使它得到普及的是第四代计算机。它的核心部件采用了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我们所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就采用了这种集成技术。 学生思考问题并细心阅读课本第一页。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听课 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加强理解计算工具的三个阶段。 核心内容的讲解,让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
课堂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计算工具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等。 学生回答,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强调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时间及名称,让同学们记住。
板书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信息技术 计算工具 手工计算---机械计算---电子计算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的未来 板书一目了然,方便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浙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算盘、埃及阿克、笔记本电脑
新知讲解
一、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信息技术(简称IT)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
新知讲解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范畴是要大于计算机技术的,而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网络相关的知识,因此称为信息技术课是更加科学的。
为什么我们这个课的名称是信息技术课,而不是“电脑”课或者“计算机”课?
新知讲解
二、计算工具
手工计算
机械计算
电子计算
新知讲解
二、计算工具
观看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新知讲解
三、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新知讲解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内 存 延迟线或磁芯
外 存 纸带、卡片或磁带
工作速度 几千~一万次/秒
软 件 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主要逻辑元件
代表机型 ENIAC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14日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于次日正式对外公布。
ENIAC长30.48米,宽6米,高2.4米,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30个操作台,重达30英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
它包含了17,468根真空管(电子管)7,200根晶体二极管,1,500 个中转,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计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使用继电器运转的机电式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新知讲解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电子器件 晶体管
内 存 磁芯
外 存 磁带或磁盘
工作速度 几十万次/秒
软 件 高级算法语言
应 用 事务管理及工业控制
优 点 体积小,寿命长,速度 快,能耗少,可靠性高
新知讲解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电子器件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硅)
工作速度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软 件 高级算法语言、操作系统
代表机型 IBM System /360
优 点 体积变小,功耗更低,
运算速度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价格较低
新知讲解
4.第三代计算机(1971-现在)
电子器件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 存 半导体存储器
外 存 磁盘和光盘
工作速度 几百万~几千万次/秒
软 件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应 用 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
Intel PENTIUM
新知讲解
四、我国对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104型电子计算机
新知讲解
四、我国对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银河”巨型计算机
新知讲解
四、我国对电子计算机的研究
“曙光”4000L超级计算机
新知讲解
五、计算机的未来
给同学们五分钟的时间,拿出笔和纸,
写出你想象的未来计算机会是怎么样的?
五分钟后请学生来分享。
课堂练习
第一代计算机: ______________
第二代计算机: ______________
第三代计算机: ______________
第四代计算机: 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计算工具的发展阶段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板书设计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1. 信息技术
2. 计算工具
手工计算---机械计算---电子计算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4. 我国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5. 计算机的未来
作业布置
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网上资料,了解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发展,
并用Word制作成一份关于我国计算机发展史的电子文档介绍。
要求:
1.纸张大小设为A4。
2.语句通顺、图文并茂。
3.运用艺术字标题。
4.文件保存为D:\作品、我国计算机最新进展.do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