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进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分子和原子 同步进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18 19:31:2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分子和原子
基础提升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的原因是 (??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的扩散作用,即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2.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小
解: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
B.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分子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故C错?????????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3.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解:微粒构成物质,且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4. 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解:花香扑面而来是分子的扩散作用,即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
5.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可分为原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B
6.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C.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 L D.满架蔷薇一院香
解: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 L,发生了化学变化
D.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
答案:B
7.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质量、体积非常小
B.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不变,后者分子改变
解: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的分子间间隔比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大
B.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改变,后者分子不改变
答案:B
8.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A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故B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C正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是原子,故D错误。
答案:C
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解: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错
答案:B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解: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间间隔变化,故B错误
答案: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
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性质”或“物理性质”,故A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分,故B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分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原子,故C正确;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既能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故D错。
答案:C 
1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汽化
解:水结成冰,水分蒸发,水汽化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C
1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干冰升华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解: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A错误
答案:A
14.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解: 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原理是: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故C错误
答案:C
15.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故C错误
答案:C
16.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解: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答案:D
17.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段
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B
18.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①分子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 ②分子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④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________;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____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___;
(4)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干,说明________;
(5)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________;
解: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① ③ ② ① ③
19.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____(填“A”或“B”),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小,空气中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解: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间隔变小
20.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断运动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______
(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解: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低 分子之间有间隔 混合物
能力提升
2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生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本实验借助对照实验,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酚酞遇碱变红色
答案:(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酚酞试液变红(3)没有必要 实验Ⅰ已做过对比实验
22.用微粒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
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子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1)水分子(2)分子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2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氯化钠溶液有导电性,而蔗糖溶液无导电性. (2)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其体积变小.
答案:(1)氯化钠溶液有导电性,是由于氯化钠溶于水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溶液无导电性是由于蔗糖溶于水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2)分子间有间隔,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24.为什么湿衣服在有太阳和通风的位置容易干?
解: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
答案:将衣服晒在阳光下是为了提高衣服中水分的温度,将衣服晒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衣服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衣服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衣服从而干得快.
2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取一条10cm、宽1cm的滤纸条上每隔1,.5﹣2cm处滴一小滴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泡过氨水的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小强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变色,而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
解:(1)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到与酚酞试液接触,由于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滤纸条上滴加酚酞试液的点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2)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运动速度加快,运动到与酚酞试液接触,由于氨水属于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化,而试管口塞的脂?棉花却变成红色说明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团上.
答案:(1)滴加酚酞试液的点由试管口向内依次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显碱性;(2)氨水滴到了滤纸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团上.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1分子和原子
基础提升
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的原因是 (??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2.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
A.?空气能被压缩——分子体积可以变小????????
B.?湿衣服在太阳下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结冰的水不能流动——0℃以下,水分子不再运动??????????
D.?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质量小
3.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4. 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5.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分子可分为原子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C.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 L
D.满架蔷薇一院香
7.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质量、体积非常小
B.金秋十月,我们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香味——分子不停地运动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电解水和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前者分子本身不变,后者分子改变
8.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比分子小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9.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
1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水汽化
13.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干冰升华
分子的体积变大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14.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15.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6.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干冰升华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17.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段
18.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①分子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 ②分子很小 ③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 ④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________;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_____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___;
(4)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干,说明________;
(5)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________;
19.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_____(填“A”或“B”),理由:_________________,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小,空气中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20.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断运动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______
(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水是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能力提升
2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生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微粒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_?. (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
2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氯化钠溶液有导电性,而蔗糖溶液无导电性. (2)一定质量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其体积变小.
24.为什么湿衣服在有太阳和通风的位置容易干?
25.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取一条10cm、宽1cm的滤纸条上每隔1,.5﹣2cm处滴一小滴溶液,滴好后把滤纸条放到试管里,在试管口塞一团泡过氨水的棉花,塞好后放在实验桌上.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小强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变色,而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