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9.11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9.12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练习一?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3 上课时间 9.17
项??? 目 内?????????? 容
教 ? 学 ? 目 ? 标 知? 识 能? 力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过? 程 方? 法 1、写好钢笔字。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3、学写毛笔字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有关带“风”的古诗
教 ????学 ????流??? 程
? ?教 ? ? 学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
?教 ? ? 学 ? ?? 环 ? ?? 节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小组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5)明天我们早读课再继续比赛。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第二课时 ?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5、小组合作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的字应认真描红。 2、练习。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作业:抄写古诗;写习字册。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当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要向别人请教。那么,请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2、指导。 3、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读帖。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字,它们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导。 3、学生练习。 4、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好的作品。 ? ? ? ? ? 交流 ? ? 指名背 ? ? ? ? ? ? ? 认读 齐读古诗 ? ? ? ?分小组交流理解。 ? ? 背诵 集体背诵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 ? ? ?? (1)回忆自己遇到过的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指名说) (2)不同的说话方式带来的结果相同吗? 体会请教别人的方法的重要性。 (3)选择下面的实例,想想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板 ?书 ?设 ?计 练习一 ???????? 《题秋江独钓图》???????? 九个“一”??? 逍遥自在
课 ?后 ?反 思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初步学习了怎样写好一段话,教会学生写字时注意行款布局 4、讨论并了解请教别人的要领,通过交际时间,学会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