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练习: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综合测试(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18 22:0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试(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干冰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二氧化硫
C
胆矾
盐酸

碳酸钙
D
胆矾
水蒸气
氯化铜
碳酸钠
解析:纯净物是由同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在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盐酸为HCl的水溶液,为混合物,A项错;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为电解质,C项错;水蒸气为纯净物,Na2CO3为电解质,D项错。
答案:B
2.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浓)===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反应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解析: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因此②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得:①Cl2>Br2,②KClO3>Cl2,③KBrO3>KClO3,因此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B项正确;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而不是1?6,C项错误;反应③中1 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D项错误。
答案:B
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验证古代湿法冶铜:
2Fe+3Cu2+===2Fe3++3Cu
B.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验证该气体是CO2:
Ca2++2OH-+CO2===CaCO3↓+H2O
CaCO3+CO2+H2O===Ca2++2HCO
C.在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验证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强:HCO+H+===CO2↑+H2O
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
Zn+2Ag+===Zn2++2Ag
答案:B
4.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碱性溶液中:K+、Cu2+、Cl-、SO
B.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K+、Ba2+、OH-、NO
C.含有0.1 mol·L-1 Ca2+的溶液中:Na+、K+、CO、Cl-
D.室温下,强酸性溶液中:Na+、Fe3+、NO、SO
解析:A项中强碱性溶液意味着存在大量的OH-,OH-和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Fe3+和O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Ca2+和CO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四种离子和H+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答案:D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而不是微粒本身是胶体,A错;纯碱不是碱,属于盐,B错;如Fe2+、SO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错;D中,如H2CO3中C处于最高价态,但其氧化性很弱。
答案:D
6.当溶液中X2O和SO离子数之比为1?3时,正好完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解析:题目中要求的是“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那么X2O在反应中做氧化剂,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个数等于SO失去电子的个数。而SO―→SO过程中每个离子失去2个电子。3个离子共失去6个电子。那么1个X2O在反应过程中应得到6个电子。设反应后X的化合价为a,则得到2×(6-a)个原子。根据上述分析,2×(6-a)=6。解得:a=+3。
答案:C
7.下列反应完毕后有沉淀的是(  )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醋酸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
D.Ca(OH)2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硝酸
解析:A中BaCO3会溶于稀醋酸;C中Ag2CO3会溶于稀硝酸;D中Fe(OH)3会溶于稀硝酸。
答案:B
8.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2H+===CO2↑+H2O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H++OH-===BaSO4↓+H2O
解析:由题意知,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发生电离NaHCO3===Na++HCO,A正确。MgCO3难溶于水不能拆开写,B错误。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钙,可溶于水,其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C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SO+2H+===BaSO4↓+2H2O,D错误。
答案:A
9.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来表示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解析:A中BaCO3和C中CaCO3都为难溶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D中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
答案:B
10.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MnO、Cl-
C.常温pH<7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Cl-、H+
解析:A中,Fe3++3OH-===Fe(OH)3↓不能大量共存;B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MnO与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中,HCO+H+===H2O+CO2↑,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C
11.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答案:C
12.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中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5 mol FeS2发生反应,有10 mol电子转移
C.产物中的SO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FeS2只作还原剂
解析: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SO4→2S,Cu得到电子,被还原;Fe→Cu2,S得到电子,被还原;Fe→FeO4,S失去电子,被氧化,Cu2S为还原产物,A不正确。5 mol FeS2和14 mol CuSO4恰好反应,反应过程中Cu得到电子:14×1 mol=14 mol,S得到电子:7×1 mol=7 mol,S失去电子:3×7 mol=21 mol,反应中有21 mol电子转移,B不正确。部分SO是由FeS2中的S元素失去电子形成的,是氧化产物,C正确。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不正确。
答案:C
13.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将转化为(  )
A.S2- B.S
C.SO D.SO
解析:设S2O的氧化产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因Cl22Cl-,Na2S2O32,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列等式:×2=0.100 mol·L-1×25.0×10-3 L×2×(x-2),解得x=+6。
答案:D
14.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4FeI3+2FeCl3
B.3Cl2+2FeI2===2FeCl3+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解析:因为氧化性:Cl2>I2、FeCl3>I2,所以不会生成FeI3,A项错误,B、D项正确。因为氧化性:Co2O3>Cl2,C项正确。
答案: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
15.(13分)按要求填空:
(1)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应用上述反应中的________作氧化剂。
解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分析判断。(2)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元素价态之间。-3价与+2价之间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3)由①知氧化性:FeCl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所以必须选择比Cl2氧化能力差而比I2氧化能力强的氧化剂。
答案:(1)Fe3+、Mg2+、H+ S2-、I- Fe2+、S (2)②
(3)KMnO4 FeCl3
16.(16分)(1)在反应RO+6I-+6H+=R-+3I2+3H2O中,
①RO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n的数值为________;
②RO中R元素得电子总数为________。
(2)①NaHCO3和Ba(OH)2两种固体中,________属于盐类,________属于碱类,将二者分别溶于水,其电离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15 mL Ba(OH)2溶液注入锥形瓶中,然后逐滴加入NaHCO3溶液,当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滴加NaH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方法一:根据电荷守恒得到n等于1,推出RO中R元素的合价为+5价。
方法二:根据电子守恒,I元素化合价升高6价,则R元素化合价就得降低6价,所以RO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推出n=1。
答案:(1)①+5 1 ②6e-
(2)①NaHCO3 Ba(OH)2
NaHCO3===Na++HCO
Ba(OH)2===Ba2++2OH-
②NaOH Ba2++OH-+HCO===BaCO3↓+H2O
HCO+OH-===CO+H2O
17.(16分)根据要求,做以下有关离子反应的题目。
(一)从①Ba(OH)2 ②H2SO4 ③Zn ④CuSO4
⑤CaCO3 ⑥HNO3 ⑦NaOH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实现下列各题要求的反应。
(1)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写出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
b.实验室制取H2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
(2)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a.Cu2++2OH-===Cu(OH2)↓________,________;
b.H++OH-===H2O________,________;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CO和Cl-,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探究与分析。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HNO3溶液
检验______的存在
________
第二步
继续滴加过量的______溶液
检验SO的存在
________
第三步
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溶液
检验______的存在
Ag++Cl-=== AgCl↓
解析:(一)实验室常用大理石(CaCO3)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反应制取CO2;常用Zn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二)第二次检测结果中Ba2+与CO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一)(1)a.⑤⑥ CaCO3+2H+===Ca2++CO2↑+H2O
b.②③ Zn+2H+===H2↑+Zn2+
(2)a.④⑦ CuSO4+2NaOH===Cu(OH)2↓+Na2SO4
b.⑥⑦或②⑦或①⑥
HNO3+NaOH===NaNO3+H2O或H2SO4+2NaOH===2H2O+Na2SO4或Ba(OH)2+2HNO3===2H2O+Ba(NO3)2
(二)(1)二
(2)CO 2H++CO===H2O+CO2↑ Ba(NO3)2 Ba2++SO===BaSO4↓ AgNO3 Cl-
18.(13分)已知将盐酸滴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Cl2)而溶液的紫色褪去。现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中存在KCl、Cl2、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
(1)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________,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物是________。
(2)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不需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
(4)如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BiO3,溶液又变为紫色。推测NaBiO3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Cl H2SO4
(2)KMnO4+KCl+H2SO4―→K2SO4+MnSO4+Cl2↑+H2O
(3)KMnO4 得到 5
(4)NaBiO3具有强氧化性且比KMnO4(H+)的氧化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