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上 11 唯一的听众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六上 11 唯一的听众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7 14: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唯一的听众
基础训练厅
一、仔细拼读,正确书写。
1.远处,传来了yōu yáng( )的口哨声,那是在山上 gē cǎo ( )的孩子们吹出来的。
2.我bào qiàn( )地冲她笑笑,正准备liū zǒu( ),却被她叫住了。
二、词语欢乐谷
1.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似乎”的“似”应该读 。
(2)句中“锯子”的意思是( )。
A.把木料或者其他需要加工的物品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B.一种小玩具
C.指“我”拉小提琴的声音像锯床腿一样,很难听。
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
幽静 平静 寂静 恬静 安静 宁静
孩子睡熟了,脸上露出( )的笑容。
她慈祥的眼神( )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 )。
(4)教室里( )极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三、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比喻的手法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地面铺满了落叶,
2.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1)这句话把“ ”比作“ ”。
(2)请你体会这句话的特点,仿写一句。

文本回放屋
四、重点突破
1.老人为什么说自己耳聋了?( )
A.老人缺少关怀,这样说想博得“我”的同情。
B.老人故意说谎,因为她无聊,想听“我”拉小提琴。
C.老人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她才谎称自己耳聋。
2.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
“ ”(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我”的心情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段话中的“平静地望着我”是在文中第 次出现。
用“ ”在文中画出介绍“我”变了的句子。
为什么“我”常常忘记老人是聋子?


4.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快乐小笔头
六、想一想:从妹妹口中得知那位老人竟然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还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当“我”再次见到那位老人,“我"会对那位老人说些什么呢?老人又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请你设计他们之间的对话。
点亮智慧灯
七、下列诗句中与音乐无关的是( )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悠扬 割草 2.抱歉 溜走
解析:这道题是对生字书写的考查。回答这类问题,先要仔细读准每个音节;再仔细想一想读这个音节的词语有哪些并结合所学课文写出相应的字形;最后,注意生字书写正确需要注意的是“悠”上面中间的短竖不要漏掉;“扬”的部首是“扌”,不要写成“木”:“抱歉”的“抱”不能写成“报”,“款”的右边是“欠 。
二、1.(1)sì (2)C
解析:这道题是对词语字音、字义的综合考 第(1)题中,对“似”的读音的判断要结合字义来理解。“似”在“似的”中的读音为shi,其他情况下读音为si.第(2)题考查对句中词语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这句话中的“锯子可以结合上文的“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这句话来理解。从“锯床腿”的比喻可以看出,“锯子”说明“我拉小提琴的声音很难听。
2.(1)恬静 (2)平静 (3)幽静 (4)安静
解析:这道题是对近义词辨析的考查。我们要了解所给词的适用范围、词义侧重点等方面的区别。如“幽静”一般用于人少景致又好的环境;“平静”侧重于所在地的周围氛围的安定,突出和平的特点;“寂静”指没有人,也没有声音,更多用于自然界,如田野,园林中没有任何声响;“恬静”有美好向往的意思;“安静”强调在有人的环境中,人没有发出声音;“宁静”往往形容夜晚没有声响。了解了词义之间的差别,我们再读句子,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选择。
三、1.示例:好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毯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续写比喻句的能力。对于续写,我们首先要了解题目要用来比喻什么,然后想一想该用什么来比喻这种事物。本题中,我们可以先在脑海中想象地面铺满了落叶的情景,再展开相似联想,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1)沙沙的足音 小令 (2)示例: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黑色的剪刀
解析:这道题是对比喻句的理解和仿写的考查。这句话把沙沙的足音”比作“小令”,表达了“我”高兴、轻松的心情仿写比喻句时,我们可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物像什么比如,燕子的尾巴像剪刀,露珠像钻石,柳条像少女的长发,等等,最后,从中选择一个,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1.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老人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当时已经听出我”拉得不好,而且从“我”“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她出于对“我”的爱护,为了鼓励“我”,让“我”充满自信,才谎称自己耳聋。
2.沮丧 兴奋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老人不断地鼓励“我”,让“我”找到了自信
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回忆文中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从中筛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将家人对“我”的评价和那位老人对“我”的鼓励相对比,自然就能体会“我”的心情变化的原因。
五、1.三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要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这个词语,标记出次数即可。
2.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联系上下文,前后比较一番,就能发现“我”的变化,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3.因为老人是用心灵在感受“我”的琴声,“我”和她是在用音乐交流。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要联系上文,结合老人的话来理解,重点从“我”和老人的交流方式这个方面来答题。
4.因为“我”从老人的眼睛里读出了她对“我”的关爱、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感到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因此,“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要仔细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结合老人鼓励“我”拉小提琴的事来谈,要重点突出“我”的感受。
六、示例:我:谢谢您,是您的鼓励让我重拾自信,将小提琴越拉越好。老人:这没什么。琴技提高是你自己努力练习的结果。我每天欣赏你的琴声,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呢!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写话能力。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要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想一想“我”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如感谢老人、表明自己的进步之类的话语。而老人又会对“我”说些什么呢?如继续鼓励“我”等。此外,还可以对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等进行描写。
七、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外知识的积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琵琶声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描写了李凭弹箜篌时的动人声音。“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写听到琴声后的表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描写了江南春日鲜花似火、江水如蓝的美丽景象,与音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