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21:1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导 言 古时候地中海东岸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芳名叫欧罗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宙斯不由自主被美色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公牛踏着爱琴海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宙斯化身白色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岛 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 Sea)南端的克里特岛。然而这则神话传奇,却在虚虚实实的情节中反映出这样一段历史真相: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00)有长达800年的青铜文化,是地中海东端的希腊文明开端。它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而希腊文明则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阅读思考:爱琴文明?包括哪两个文明?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内涵:是爱琴海地区早期奴隶制城邦文明(青铜文明)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及其特点2.迈锡尼文明的发现及其特点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 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前1400)
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的出现
主要农作物是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
主要的城市是米诺斯王朝的首都克诺索斯。
主要的文化遗存是米诺斯王宫,呈迷宫式结构。
发现线形文字A,目前尚无人解读。
克里特文明的灭亡:
公元 前1400年,古希腊人的一支入主克
里特岛,岛上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米
诺斯文明毁灭了,这个历史悠久、强盛一时
的海上霸国消失在蔚蓝色的地中海中。但是
它所创造的文明并没有终结,希腊大陆的迈
锡尼继承了它的文化传统,成为爱琴文明新
的中心,欧洲文明又开始了新的进程。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00—前1200)
特点: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主要的文化遗存是陵墓,包括竖井墓和圆顶墓两种类型,以及迈锡尼城堡;
主要的历史内容是特洛伊战争。发现线形文字B,已经释读。
伊文思(1851—1941),英国考古学家,1909年起任牛津大学教授。他继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之后,于1900—1908年间发掘克里特岛上的诺萨斯古城,发现宏伟的米诺斯王宫、大批艺术品及线形文字A泥版,从而揭开了克里特文明的谜纱。克里特的米诺斯宫遗址米诺斯迷宫米诺斯宫复原图壁画米 诺 斯 宫 壁 画御座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 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依据《荷马史诗》有关记载,前去土耳其的北部进行考古发掘。1873年6月,他和希腊籍妻子及助手终于发现特洛伊遗址。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的面纱。他的发现和后来伊文思在克里特岛上的考古,为人们展示了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璀璨光彩的爱琴文明。 谢里曼听爷爷讲《荷马史诗》迈锡尼国家山顶城堡特洛伊木马木马计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九年不下。在第十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城外,假作退兵。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撤 ,把木马拉到城内,夜间伏兵跳出木马,打开城门使希腊兵得以入城,攻下特洛伊城。迈锡尼狮子门军事题材的石雕青铜器皿阿加门侬金面具 线形文字,也叫“线条文字”,由线条构成的一种古代文字,多刻画在粘土版上。在克里特遗址和迈锡尼遗址等地均有发现。依其产生的先后,学者把克里特岛上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A,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的文字称作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已由英国学者文特里斯,在上世纪50年代译解成功;线形文字A,学者们正在研究,尚未译解。刻有迈锡尼时期的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公元前12世纪,伴随着另一支希腊人的入侵,
迈锡尼文明随之灭亡,此后的300年,希腊陷入一个沉寂封闭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黑暗时代”。
但多利亚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落后,他们同时
也对带来了积极的东西,最主要的就铁的使用。因此,“黑暗时代”的希腊出于一个既落后、倒退又孕育着巨大前进可能性的阶段,伟大的《荷马史诗》诞生于此时,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荷马时代”。
对比两幅图,想想迈锡尼文明与克里特文明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克里特文明安静祥和,迈锡尼文明尚武好战前2000
-前1700产生君主制国家
王宫建筑群
线形文字A
前1400前16世纪新的君主国兴起
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线形文字B
前1200课堂练习1.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 )
A.爱琴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古希腊文明
2.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希腊半岛 B.小亚细亚西部
C.地中海地区 D.爱琴海地区
3.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的最大影响是( )
A.是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形成的一个地理因素
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C.人多地少成为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
D.有利于同西亚的各种交流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 1、克里特文明的出现及其特点
2、迈锡尼文明的出现及其特点3、黑暗时代(荷马时代):前12世纪-前8世纪
产生原因:另一支希腊人对迈锡尼文明的毁灭
特点:沉寂、封闭与贫穷二、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1、城邦的兴起:前8世纪-前6世纪2、城邦的含义: 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3、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靠海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必要)(有能力)海外殖民扩大了地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打奠定了基础。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据统计,希腊的土地面积中,超过80%是崎岖的山地,只有不到20%的土地可供耕种,境内也没有大河可资灌溉。这一地理环境直接导致了( )
A 实行城邦政治
B 造船、航海业发达
C 进行海外殖民
D 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承受人口增长的压力
D希腊海外殖民的帆船三、? 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的特征
主要特征是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
(2)城邦政体的类型
划分的依据是:各邦公民在 公民大会 中参政权利的大小类型有: 贵族制 和 民主制 最为流行,此外还有 君主制 、 寡头制 、僭主制
(3)城邦公民
城邦的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而是指具有 公民 身份、有权参加 公民大会 的 男性 成员。
(4)城邦的实质
古希腊城邦实际上是公民集体 联合起来 保护自己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 的一种国家组织。
(5)城邦政体实行的意义
这种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政体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我国的政体的演变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
  古代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近代的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现代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人治的表现 现代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法治的表现,中国政体的演变走过了从人治到法治的发展历程.
  总统制:美国、墨西哥、议会共和制:德国、意大利、古希腊城邦政体类型的比较:课后第2题由少数贵族组成的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各城邦国王拥有最高权力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注意:以上政体都受到公民大会不同程度的约束。因此,以上政体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公民概念◆ 祖籍本邦◆ 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政体:古希腊:民主制古中国:君主专制(海洋文明)(大河文明)差异:小国寡民的
城邦政体。奴隶制工商
业发达。个体导向的
文化;自由、
平等观念。幅源辽阔、
中央集权
政体
农耕经济
发达
群体文化,
中庸、保守、
安土重迁
课堂练习1、下列对爱琴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B.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C.由于战乱而土崩瓦解
D.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民主制度D2、古希腊人进行殖民活动的原因不包括
A.希腊半岛地少人多,粮食不能自给
B.海港众多、交通便利
C.为了称霸欧洲
D.航海业和海军发达3、划分古希腊城邦政体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A.公民在城邦人口中所占比例
B.贵族在城邦人口中所占比例
C.统治者取得政权的方式
D.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CD4、下列关于希腊城邦公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祖籍本邦
B、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C、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D、范围包括全体成年国民5、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国家形态
B.小国寡民是其主要特征
C.君主制与民主制是最流行的政体
D.公民政治得到充分发展 DC
BC2000—BC1700BC1400BC16世纪上半叶BC12世纪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城邦形成BC8世纪BC6世纪希腊复兴本课重要时间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