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认识静电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
能吸引羽毛、毛发等轻小物体。我国西汉时期也有记载,说
的是经过摩擦的玳瑁能够吸引微小的物体。物体有了这种吸
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有了电荷。初中电学知识复习带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两种电荷——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 ( q ) 单位—库仑(C)
5.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的核式结构
6.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实验与探究ABC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B、C放在三个绝缘支架
上,A带有电荷,B、C
不带电。不借助其他的器具
你如何通过实验,使B、C带上相同的电荷?
3、条件同上,你如何通过实验,使B、C带
上电性相反的电荷?又如何使B、C上的电荷
消失?
一、起电方法的实验探究
⑴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现象。
规律: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子的得失
⑵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规律:相同金属球平分总电量;不同金属球比例分配
第一节 认识静电实质:电荷的转移
⑶感应起电: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规律: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
二.电荷守恒定律第一节 认识静电1.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库仑C
2.基本电荷(元电荷) :自然界中的最小带电单元。
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的绝对值e=1.6×10-19C
电子:e=-1.6×10-19C
质子:e=+1.6×10-19C
※一切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讨论与交流 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
本节的实验,说明电荷是如何产生和
消失的?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和音乐家。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他是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法国),所以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