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8 22:10:02

文档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
培优练习
1.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文明成果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2.“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出自( )
A. 《伊索寓言》 B. 《罗摩衍那》 C. 《法经》 D. 《汉谟拉比法典》
3.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馆中存放着很多历史珍品。以下哪个文明古国的文物大量保存有此博物馆( )
A. 中国 B. 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埃及
4.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5.阅读材料: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
(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
(3)你知道这部法典是刻在什么地方的吗?
(4)这部法典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法典有什么价值?
(6)、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什么功绩?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指的是生活在两河流域地区的文明。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都生活在两河流域。①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④是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②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③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埃及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故选B。
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项规定出自于《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同态复仇”法,“同态复仇”条款实际上最早出现在《法典》的第196条和200条,分别译为:“如果一个自由民毁掉另一自由民的一只眼睛,那么他的眼睛应该被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打落另一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应该被打落。”需要指出的是,同态复仇的原则仅限于自由民与自由民之间。如果施害者是自由民,而受害者来自于社会等级更低的阶层,那么《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可以用钱代罚。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3.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是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期由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B。
4.A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也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5.(1)汉谟拉比法典
(2)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3)刻在石柱上
(4)它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5)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解析】(1)依据材料所给信息法“君权神授”、“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结合所学可知,法典宣传“君权神授”,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据此可知答案是汉谟拉比法典。
(2)依据材料所给信息“宣言君权神授”、“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结合所学可知,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据此可知答案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的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据此可知这部法典起到了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点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根据法典所给内容,不难得出答案。
《古代两河流域》
基础练习
1.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唐律疏议》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
2.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
A. 古代罗马 B. 古代希腊 C. 古代中国 D. 两河流域
3.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的是( )
A. 雅利安人 B. 腓尼基人 C. 苏美尔人 D. 法兰克人
5.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刻写( )
A. 楔形文字 B. 拉丁字母 C. 甲骨文 D. 象形文字
6.“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关于苏美尔英雄的赞歌。”“赞歌”赞颂的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巴比伦 D. 古代中国
7.《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8.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A. 伯利克里 B. 法老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
9.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的是( )
A. 克里特王宫遗址 B. 长城
C. 圆形竞技场 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0.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尼罗河流域文明 B. 两河流域文明
C. 印度河流域文明 D. 黄河流域文明
1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阿拉伯
12.(题文)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 )
A. 我是法老,太阳之子 B. 我是基督,传教救世
C. 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D. 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
13.2017 年5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 巴比伦文明 B. 埃及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
14.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
A. 文明名称 B. 出现时间 C. 著名人物 D. 文明代表
15.材料解析题
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请回答:
(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根据题干“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所以答案选A。
2.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是两河流域的文字代表,后来被西亚各民族所采用,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3.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是两河流域的文字代表。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6.C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苏美尔英雄可以推断是赞歌赞颂的是古代巴比伦,结合所学可知,至少在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城邦,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A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答案为D。
9.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四大文明护国指的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ABD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故选C。
12.D
【解析】A项我是法老,太阳之子,应是古埃及国王的说的话;B项我是基督,传教救世,应是耶稣说的话;C项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应是古印度国王的说的话;D项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是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符合课本剧《汉谟拉比》,故选D。
13.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巴比伦文明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B项埃及文明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C项印度文明属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D项希腊文明属于地中海文明,不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A。
14.A
【解析】根据题干卡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不是古埃及的文明,可见卡片中的文明名称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A
15.(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由此判断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再回答这部法典的目的和意义就会迎刃而解了。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有权转让奴隶,奴隶如果敢于背叛主人,主人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根据以上分析,这些条文是古巴比伦国王在位时期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两河流域》
提高练习
1.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主要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B.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3.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刻写( )
A. 楔形文字 B. 拉丁字母 C. 甲骨文 D. 象形文字
4.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5.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的实质是( )
A.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B. 维护奴隶的利益
C. 表示人人平等 D. 代表公平正义
6.《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
7.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文明成果。下列关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备的成文法典
B. 他们发明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C. 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被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8.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 )
A. 金字塔 B. 《汉莫拉比法典》 C. 长城 D. 圆形剧场
9.观察右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B. 用楔形文字书写
C.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 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
10.辨析改错题:
(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改正:
(2)《汉谟拉比法典》是尼罗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用楔形文字镌刻在石柱上。
( )改正:
(3)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改正: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符合题意。胡夫是埃及的国王,建有胡夫金字塔。A项不合题意;伯里克里时期,古典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B项不合题意;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B
【解析】依据题干“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由此可见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结合课本所学,当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奴隶可用来抵债,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死。《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3.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解题的关键,《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
4.C
【解析】根据所所学可知,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两河流域,D相符合题意;ABC对应的文明是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故选D。
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太阳神正在持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标,授予国王”。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
【解析】题干的“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表明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到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与伤害到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所受到的惩罚不同,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具有等级性。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认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不同等级的人,受到的惩罚不同,这是法典等级性的体现。
7.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ABC项《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和“空中花园”都是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D项摩享佐·达罗遗址反映的是古印度早期文明成就,而不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成果。故选D。
8.B
【解析】根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C项万里长城是中国的文明;D项罗马角斗场是古罗马的象征,所以答案选择B。
9.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由古巴比伦人使用楔形文字书写,体现君权神授思想,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的利益。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0.(1)象形文字;(2)楔形文字;(3)甲骨文
【解析】(1)根据图一可知这是古代埃及的文明的标志性建筑金字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发明和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2)根据图二可知这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发明和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3)根据图三可知这是我国古代商朝的甲骨文,是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
10. (1) √
(2)错误“尼罗河流域”改为“两河流域”。
(3)错误“地主阶级”改为“奴隶主阶级”。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2)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本问错误:“尼罗河流域”改为“两河流域”
(3)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是个奴隶制王国,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以本题错误,应把地主阶级改为奴隶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