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法兰克王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法兰克王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8 22:41:55

文档简介

《法兰克王国》培优练习
1.如下图再现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为皇帝加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情景说明了(  )
A. 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 教会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C. 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D. 国王成为傀儡
2.下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以下事件与查理大帝有关的是
①建立法兰克王国 ②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③800年时,教皇为其举行了加冕礼 ④四处征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历史图片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的瞬间,如果下图中的事件发生在800年,你认为图中的人物是(  )
A.克洛维 B.丕平
C.查理大帝 D.亚历山大
4.下列国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西罗马帝国 ②法兰克王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德意志王国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5.材料:8世纪,在法兰克南部海岸的一个贸易集市上,两个苏格兰人不停吆喝着:“嗨!哪一位需要知识,请到我这里来取!”“喂,伙计,别只盯着商品,拿些知识吧!”逛集的人们出于好奇,纷纷聚集过来。一位老汉盯着他俩空无一物的双手,困惑不解地问:“知识是什么东西?它到底在哪儿?”苏格兰人正郑重地答道:“知识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藏在我的胸中,比任何东西都值钱。”老汉笑着说:“哦,原来如此啊!它对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其他围观者发出一阵哄笑,随即四散离去。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什么时期的历史景象?
(2)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谁?
(3)当时百姓几乎都目不识丁,甚至许多官吏都是文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古时期的教会在经济上拥有西欧近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在思想文化上更处于万流归宗的垄断地位,题图教皇为皇帝加冕说明了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此题选C。
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克洛维,故①不符合题意;查理大帝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故②符合题意;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大帝举行了加冕礼。故③符合题意;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故④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3.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故选C。
4. A [解析] 4世纪末,西罗马帝国建立;481年,法兰克王国建立;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843年,德意志王国建立。故选A。
5.(1)西欧封建社会,人们缺乏文化。
(2)教皇和教会。
(3)封建教会垄断文化和教育。
【解析】(1)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英格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就是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幅图景。当时的老百姓几乎目不识丁,甚至许多官吏都是文盲。这说明西欧封建社会的人们缺乏文化。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因此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是教皇和教会.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社会初期这片文化的荒漠中,只有教会的主教、神甫等神职人员属于“知识分子”,他们长期垄断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宗教、文化与教育,这是造成西欧封建社会的人们缺乏文化的主要原因。
《法兰克王国》基础练习
1.5世纪时,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
A.法兰克王国 B.高卢干国 C.不列颠王国 D.查理曼帝国
2.法兰克王国是486年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  )
A.查理曼 B.凯撒 C.屋大维 D.克洛维
3.中国人常说:“不破不立”。如果你到欧洲考察,你就会发现法兰克王国是建立在以下哪个帝国的废墟上的( )
A.西罗马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希腊 D.波斯帝国 4.公元486年法兰克王国的开国君主战胜竞争对手,建立墨洛温王朝。这位君主是( )
A.恺撒 B.屋大维 C.查理曼 D.克洛维??????
5.751年,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宫相丕平自立为王,开启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后,对内励精图治,对外持续扩张,并于800年称帝,史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自此称为??( )
A.法兰西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墨洛温帝国? ?D.加洛林帝国
6.查理死后,他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三分帝国是在 (  )
A.800年 B.843年 C.859年 D.960年
7.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不包括(  )
A.英格兰 B.法兰西 C.意大利 D.德意志 8.查理大帝之后,他的三个孙子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相持三年于843年达成了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构成了现代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雏形。这个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巴黎条约》 C.《凡尔登条约》? D.《罗马条约》 9.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加紧对人民精神统治,残酷压制“异端”思想的是( )
A.教皇与教会 B.富裕商人 C.天皇? ?D.银行家 10.在中世纪欧洲国王与教皇相互利用,神权与世俗权力相互依存,教皇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了。奠定教皇国基础的事是(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丕平献士 D.屋大维称帝 1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一度脱颖而出成为西欧霸主的国家是( )
A.西哥特王国?? B.东哥特王国 C.勃艮第王国? ?D.法兰克王国 12.当政后,实行兴办教育、振兴文化的国策,要求每个主教辖区和修道院设立学校,教授青年人读写、算术与研读经典,将帝国首都亚琛变成欧洲文化教育与学术中心的统治者是( )
A.查理?? B.克洛维?? D.屋大维 C.丕平 13.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基督教主宰了西欧人的精神生活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当时的老百姓大多数都是文盲 14.判断对错。
(1)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诸多蛮族王国中以查理曼帝国存在的时间最长,对历史的影响最大。( ) (2)486年法兰克王国的开国君主克洛维建立了加洛林王国。( )
(3)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构成了现代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 (4)8世纪中叶,罗马主教区发展成拥有自己领土的“教皇国”,具备了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世纪末,一个个日耳曼国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法兰克王国是其中最大的封建国家。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1)材料一中的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查理曼帝国是在哪一年分裂的?(2分)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里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3分)
材料三 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
答案
1.A 2.D 3.A 4.D 5.B 6.B 7.A 8.C 9.A 10.C 11.D 12.A 13.B
14.(1)×(2)×(3)√(4)√
15.(1)克洛维。843年。
(2)教皇利用宗教的权威帮助皇帝制服世俗封建主,又在皇帝的支持下确立教皇在教会中的权威。
(3)教皇干涉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
《法兰克王国》提高练习
1.下列对西欧基督教会的评价,不切实际的是( )
A. 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B. 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C. 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统治被称为:“黑暗统治”
D. 对西欧科技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在中世纪的西欧,经常会有人因为思想上的创新而被当作“异端”,从而受到教会的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 )
A. 罗马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 罗马教皇的权利凌驾于王权之上
C. 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
D. 西欧的等级制度森严
3.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A. 阿拉伯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法兰克王国
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  )
A. 英吉利王国 B. 德意志王国 C. 意大利王国 D. 法兰克王国
5.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A. 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 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 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 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6.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 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 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 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7.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A. 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 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 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8.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是(??)
A. 神权 B. 王权 C. 兵权 D. 财权
9.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C)
A.首创了“元首制”,国王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B.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消除国内危机
C.克洛维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土地,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D.制定《十二铜表法》,稳定国内秩序
10.阅读材料:
材料一 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材料二 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13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就曾被教会关押长达14年之久。出狱不久,培根就去世了。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最为悲惨的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布鲁诺。布鲁诺接受并坚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就被教会判为"异端",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开祖国。后来布鲁诺回到意大利,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最后竟被活活烧死。
请回答:(1)材料一中据说的中世纪西欧教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2)有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有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统治被称为:“黑暗统治”。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这阻碍了西欧科技文化的发展。由此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D项的评价不切实际,故选D。
2.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在中世纪的西欧,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这充分说明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统治了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D项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人民建立的,A项不合题意;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B项不合题意;亚历山大帝国是从希腊北部马其顿人建立的帝国发展起来。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4.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很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统治着欧洲中西部的大片土地,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也在不断发展起来。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后期,西欧遭受蛮族入侵和占据的厄运。其后又遭遇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和占据。这个时期的欧洲由于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导致了封建割据以及蛮族入侵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而基督教则成为人们的精神慰藉。逐渐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期”。答案选择A。
6.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教堂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政治领域;C项说的是东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D项是教会借此垄断对基督教的教义的解释权,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丕平献土后,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使教会凌驾于王权之上,而且教皇辖地的疆域从此得到奠定,因此,题干“教皇为皇帝加冕” 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故选A。
8.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领袖,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9.C
【解析】克洛维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土地,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这是法兰克王国迅速发展的原因。故C项正确。
10. (1)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经济上,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2)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残酷剥削农奴和全体居民;思想文化上,对不利于教会的思想统统说成异端邪说,加以残酷镇压;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经济上,教会拥有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教会处于垄断地位。因此说中世纪西欧教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我同意这种观点。理由是: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残酷剥削农奴和全体居民;思想文化上,对不利于教会的思想统统说成异端邪说,加以残酷镇压;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