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8 22:43:32

文档简介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培优练习
1.中古西欧城市中逐渐出现各种学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的发展 ②农奴需要知识提高生产能力 ③封建神学的推动 ④工商业的繁荣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④
2.下面对大学的形成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的来路和你助的就的中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主部游中部发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3.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 ①选举 ②用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通过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公元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铁质农具的使用
C.封建城堡的修建 D.交通事业的发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酒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庄园法庭。
(1)中世纪欧洲庄园的土地分为“直领地”和“份地”两部分,请你解释什么是“直领地”,什么是“份地”。庄园中的牧场、森林属于什么地?什么人可以使用?
(2)农奴是如何在领主直领地上定期无偿耕作的?农奴要向领主交纳哪几类地租?
(3)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什么权?什么人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与解析
1. D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校出现的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学校,这就是后来中世纪大学的基础。故选D。 2. A
【解析】城市自治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市民文学的产生与大学的形成。故选A。 3.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西欧城市中,市民与封建主斗争最典型的是法国琅城。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11-12世纪,为了获得城市自治权,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斗争赢得了自治权。琅城市民的琅城起义就是争取自治权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4.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的理解。这些城市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城市的兴起和当时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出现,故选A。
5.(1)庄园中一部分土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佃户每周要在领主土地上劳动3天,剩下时间才属于自己。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包括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和劳役地租三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法庭的设立说明西欧的庄园具有司法权。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同时,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基础练习
1.西欧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过程中,维系上下级关系的纽带是( )
A.俸禄 B.效忠 C.土地 D.赋税
2.蛮族统治者在西欧立国前后,通常以_ 来分赐部下,受封的贵族再犒赏给属下,以此类推,逐级封赐,直到最低一级贵族一骑士。这就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封建等级关系( )
A.土地 B.庄园 C.人口 D.财富
3.西欧封建庄园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 )
A.农业工人 B.农奴 C.奴隶 D.农民
4.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主要劳动者为( )
A.农奴 B.平民 C.奴隶 D.教士
5.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这些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
A.10世纪 B.11世纪 C.13世纪 D.15世纪
6.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琅城市民( )
A.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B.进行了反侵略斗争
C.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D.赢得了城市自治权
7.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作为经济与宗教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吗( ) A.9世纪 B.11世纪 C.12世纪 D.15世纪 8.13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争取“城市自治权”。这反映的是( )
A.地主的要求 B.农民的要求 C.市民的要求 D.商人的要求 9.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人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因此产生了( )
A.大学 B.教会 C.教堂 D.庄园 10.城市的复兴为西欧文化教育注入了活力。下列创办于英国的著名大学有( )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剑桥大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中古时期的大学课程主要有“七艺”,除了语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外,还有( )
A.逻辑和音乐 B.法学和神学 C.医学和法学 D.法学和逻辑 12.在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压在社会最底层的是( )
A.商人 B.银行家 C.农奴 D.骑士 13.以庄园为基础,西欧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秩序。在西欧封建社会中,构成两大基本对立阶级的是( )
A.农奴与领主 C.奴隶与地主 B.农民与地主 D.农民与封建主 14.巴黎大学源自教师自治团体,因维护自身群体利益而生,后来接受教会的资助和管理,发展成为欧洲的著名大学。巴黎大学成立于( )
A.13世纪初 B.12世纪中叶 C.12世纪末 D.15世纪初
15.阅读材料:
9世纪以后,在罗马旧城、封建贵族城堡、大教堂、修道院外以及山隘路口、港湾要津附近出现了新的居民点,这些居民点被称为“市”,市的居民大多从事工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封建主扩大了对市场的需求,增进了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为城市工商业提供了原料和市场,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一些农民加入了工商业者行列,转变成为市民。
城市大都兴起于封建教俗领主的领地上,因而处于领主的直接统治之下。不少市民在身份上仍是领主的农奴,受着农奴制的压迫。封建领主往往用对待庄园农奴的手段,剥削和敲诈市民,对市民利益构成了严重侵害。市民们联合起来,同封建领主斗争,以争取人身自由,争取城市的自治权利。请回答: (1)城市自治运动中最典型的是什么城市?它是怎样获得自治权的?
(2)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C 2.A 3.B 4.A 5.B 6.D 7.B 8.C 9.A 10.B 11.A 12.C 13.A 14.B
15.(1)琅城。赎买和武力斗争。 (2)经济上: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起到了瓦解作用。政治_上:农奴在城市居住一定期限就能获得自由;城市与国王为了对付封建主,结成同盟,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西欧的乡村与城市》提高练习
1.中古时期盛行庄园经济,而下列选项中属于庄园的田地类型的是( ) ①领主自营地 ②农奴份地 ③森林 ④教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下面对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是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 B.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品 C.庄园的出现是社会退步的表现,因为它限制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答案
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 ) A.资产阶级 B.市民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4.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产生的作用是( )
①促进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了西欧城市的自治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④城市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剌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6.中世纪西欧产生的著名的大学有( )
①巴黎大学 ②牛津大学 ③斯坦福大学 ④剑桥大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构成西欧封建社会两大基本对立阶级的是( )
A.农奴与领主 B.农奴与国王 C.农奴与骑士 D.农奴与市民 8.下列关于西欧庄园中农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 B.身份是世代承袭的 C.定期无偿耕作领主自营地 D.是骑士的主要剥削对象
9.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 )
①教会 ②世俗领主 ③资产阶级 ④市民阶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材料一 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材料二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与解析
1. A
【解析】本题是肯定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庄园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田地分成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故选A。
2. C
【解析】庄园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的表现,封建社会相对奴隶社会而言,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故选C。 3. B
【解析】此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市民阶级的理解。在西欧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故选B。 4. 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影响的理解。①、②、③、④四项均为城市兴起的作用,故选D。 5. A
【解析】本题考查大学形成的作用。“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自治”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是城市的繁荣促进了城市自治。故选A。
6. B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诞生。依据课本所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均诞生于中世纪(中古时期)的西欧,而斯坦福大学属于美国。故选B。 7. A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西欧庄园的相关知识点。据教材知识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农奴与领主构成了两大基本对立阶级。故选A。 8. D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西欧庄园中农奴的相关知识。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农奴,他们被剥夺了基本自由,是领主的主要剥削对象。其身份与领主的身份一样是世代承袭的。领主自营地在庄园内是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故选D。 9. A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西欧城市的自治斗争。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是①教会、②世俗领主。故选A。
10.(1)宋代城(镇 )兴起,商业繁荣
(2)地位:经济中心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 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3)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 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宋代城(镇 )的兴起,出现商业繁荣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后,这些城市是在一些交叉路口,商业集市和旧的城市遗址上自然形成的,它们构成了中古西欧的经济中心。中古西欧城市的出现,使封建经济走向瓦解,而城市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促进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孕育、萌芽、产生等。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都是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或者军事防御要地;都处在交通要道上;人口聚集的地方;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城市周边依托的是农村,都是自发形成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