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6、梅花魂 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6、梅花魂 课件(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9 08: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梅花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6 梅花魂 陈慧瑛 1934年生于新加坡,原籍江苏吴县,196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作品获国家级、部级奖百余项,并选入大、中、小学教材和多种文集、选集。代表作品有《无名的星》《月是故乡明》《归来的啼鹃》《生命的田园》《一花一世界》等。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重点)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难点)要求会写的字hún
魂【生字释义】①指精神或情绪。②特指崇高的精神。③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本课“梅花魂”的“魂”应取义项③。
【辨字组词】魂(灵魂)(鬼魂)(魂不守舍)魄(pò)(魄力)(气魄)
【巧记有方】一鬼在云边,常人看不见。
【例句展示】他认出这正是自己失散多年、魂牵梦萦的爱子。
【成语在线】失魂落魄、魂牵梦萦
【歇后语】三个小鬼丢了俩——失魂落魄
【书写指导】右半部分不要少写“厶”。lǔ
缕【生字释义】①线。②一条一条,连续不断。③用于细的东西。本课“缕缕”的“缕”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缕(缕缕)(缕述)楼(lóu)(楼房)(楼层)
【巧记有方】一丝(纟)牵走数后文(攵)。
【例句展示】傍晚,山脚下的小村庄炊烟缕缕上升。
【成语在线】不绝如缕、细针密缕
【谚语链接】一缕棉丝难织布,一粒大米难做饭。
【歇后语】姑娘绣花——细针密缕
【书写指导】左部稍窄;右部上下大小相等。yōu
幽【生字释义】①幽静,深远。②隐蔽的。③阴间。本课“幽芳”的“幽”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幽(幽暗)(幽灵)(幽深)函(hán)(函件)(函电)
【巧记有方】两个幼童去登山,无力到山顶(幼无力剩“幺”)。
【例句展示】屋前有一片幽美的小树林。
【成语在线】空谷幽兰
【书写指导】“山”内是“幺”不是“么”。zàng
葬【读音提醒】不要读成“zàn”。
【生字释义】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的遗体。
【辨字组词】葬(安葬)(葬送)(葬礼)毙(bì)(毙命)(枪毙)
【巧记有方】上下都是草,中间活不了。
【例句展示】他因为贪污而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成语在线】葬身鱼腹
【歇后语】乱葬坟上跳舞——鬼迷心窍
【书写指导】下部“廾”要出头。chóu
愁【读音提醒】不要读成“cóu”。
【生字释义】①忧虑。②忧伤的心情。本课的“愁”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愁(忧愁)(愁容)(愁苦)恕(shù)(饶恕)(恕罪)
【巧记有方】“秋”上“心”头人担忧。
【例句展示】收入多了,他再不为生活而愁虑了。
【成语在线】愁眉苦脸
【歇后语】耗子睡在粮仓里——不愁吃
【书写指导】“火”的捺不要写成点。sāi
腮【读音提醒】不要读成“shāi”。
【生字释义】面颊的下半部,脸的两旁(亦称“腮帮子”)。
【辨字组词】腮(腮红)(腮腺)(抓耳挠腮)鳃(sāi)(鱼鳃)(鳃盖)
【巧记有方】月下沉思。
【例句展示】妹妹得了腮腺炎,这两天正在家中养病。
【成语在线】尖嘴猴腮
【歇后语】猴吃辣椒——抓耳挠腮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思”不是“恩”。shèn
甚【读音提醒】不要读成“sèn”。
【生字释义】①过分。②超过;胜过。③很;极。本课“不甚在意”的“甚”应取义项③。
【辨字组词】甚(甚至)(甚而)(欺人太甚)其(qí)(其中)(其次)
【巧记有方】无力勘误。
【例句展示】报纸上有些字甚至连字典上也查不到。
【成语在线】甚嚣尘上
【歇后语】踩着鼻子上脸——欺人太甚
【书写指导】“”里不要写成“儿”。chóu
绸【读音提醒】不要读成“cóu”。
【生字释义】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
【辨字组词】绸(纺绸)(绸缎)(绸子)稠(chóu)(稠密)(稠糊)
【巧记有方】有丝(纟)绕一周。
【例句展示】人们用蚕吐的丝纺成美丽的绸缎。
【成语在线】未雨绸缪
【歇后语】绿绸衫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书写指导】右边是“周”不是“用”。wū
呜【生字释义】拟声词,表示哭声
【辨字组词】呜(呜呼)(呜咽)(呜呼哀哉)鸣(mínɡ)(鸣笛)(鸣放)
【巧记有方】有点则鸣,无点则哭。
【例句展示】他们创办的小刊物不久就呜呼哀哉了。
【成语在线】呜呼哀哉
【书写指导】“口”偏上;右部上窄下宽,最后一笔横略长。wèi
谓【生字释义】①说。②称呼;叫作。本课“无所谓”的“谓”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谓(所谓)(无谓)(谓语)猬(wèi)(刺猬)(猬集)
【巧记有方】说(讠)“田”下藏着“月亮”。
【例句展示】汗血马日行千里,可谓神速。
【成语在线】一之谓甚
【歇后语】戏台上的喽啰兵——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
【书写指导】右上部是“田”不是“日”,上大下小。shū
梳【读音提醒】不要读成“sū”。
【生字释义】①用梳子整理头发。②梳理。③梳子。本课“梳理”的“梳”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梳(梳理)(木梳)(梳洗打扮)流(liú)(流动)(流水)
【巧记有方】流水一去,快把树栽。
【例句展示】丹顶鹤用长长的嘴梳理自己的羽毛。
【成语在线】沐雨梳风
【歇后语】和尚庙里借梳子——走错了门
【书写指导】右部上窄下宽。shuāi
衰【读音提醒】读音是“shuāi”,不要读成“āi”(哀)的音
【生字释义】事物发展转向微弱。
【辨字组词】衰(衰老)(衰弱)(衰亡)哀(āi)(悲哀)(哀伤)
【巧记有方】一口()分开一件“衣”。
【例句展示】两年没见爷爷,他显得衰老多了。
【成语在线】年老色衰
【歇后语】娘胎里长胡子——未老先衰
【书写指导】上紧下松,保持重心在一条线上。juàn
绢【读音提醒】读四声“juàn”,不要读成一声“juān”。
【生字释义】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
【辨字组词】绢(绢本)(绢花)(手绢)捐(juān)(捐献)(捐款)
【巧记有方】此娟没有女,只有丝(纟)伴旁。
【例句展示】这块手绢上绣的梅花栩栩如生。
【成语在线】黄绢幼妇
【歇后语】纱绢当做粗布卖——不知好歹
【书写指导】“纟”略小;“月”撇画变竖。qiáo
侨【读音提醒】不要读成“qiào”。
【生字释义】①侨居。②侨民。本课“华侨”的“侨”应取义项②。
【辨字组词】侨(华侨)(侨胞)(侨居)桥(qiáo)(桥梁)(桥牌)
【巧记有方】有人来相告,轿车不要了。
【例句展示】寄居海外的华侨时刻思念着祖国。
【书写指导】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1.“衰”是翘舌音,声母是“sh”,不是“s”。
2.“呜”字的右边是“乌”,不是“鸟”,不要多写一点。读写错混提示要求会认的字(注:“魂、幽、葬、腮、谓、衰、侨”见“要求会写的字”)一字多音同音字词新词解释冷艳:本课是形容花耐寒而艳丽。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秉性:本性。本课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眷恋:怀念,留恋。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颇负盛名:颇:很。指名气很大。近反义词近义词:
冰凉——冰冷 爱惜——珍惜 慈祥——慈爱 稀罕——稀奇 秉性——性格 训斥——训诫 宝贵——珍贵 眷恋——留恋 分外——格外 郑重——庄重 玷污——侮辱 幽芳——幽香
反义词:
漂泊——定居 偶尔——经常 稀罕——平常 冰凉——滚烫 隆冬——盛夏 训斥——夸奖 寒冷——炎热 清白——污浊 秀气——粗笨 衰老——年轻 爱惜——糟蹋 眷恋——嫌弃一词多义骨气:
①刚强不屈的气概。
例句:他是个有骨气的人,宁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
②书法所表现的雄健的气势。
例句:他的字写得很有骨气。词义辨析优雅——幽雅课文解读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yōu)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zàng)身异国的外祖父。①②
知识链接:岁寒三友坚韧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洁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旺盛生命力的象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故乡的梅花开了,这令“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自然地引出下文。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pō)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句解: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解:这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句解:这是北宋词人秦观《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像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像心中的忧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sāi)边、手背。③[句解:这句话写出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段析:写外祖父在教“我”读唐诗宋词时因思念祖国而情不自禁地落泪。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句解:为下句作铺垫,衬托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④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diàn)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⑤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段析:主要写因“我”弄脏了墨梅图而使妈妈遭到外祖父从未有过的训斥。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⑥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⑦
段析:写“我们”全家要回国了,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伤心地哭了起来。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háng)绸包着的东西。⑧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⑨[句解:这句话说明了梅花特有的品格。其他的花都是春暖才开花,而梅花“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⑩
段析:写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了“我”,并教育“我”要有梅花的品格。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wèi)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sōu)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shuāi)老了许多。段析:写回国那天,外祖父送“我们”到码头,“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lóng)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段析:写外祖父送“我们”上船,
并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回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反映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qiáo)老人一颗眷(juàn)恋祖国的心。?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写一看到梅花图和手绢,“我”就会睹物思人,想起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①读到这里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梅花与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我”看到故乡的梅花开了就会想起外祖父呢?
②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开头运用了倒叙的写法,开门见山,睹物思人,由故乡冷艳、幽芳的梅花想到外祖父,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释疑解惑③本文引用三句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这些诗词句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b.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不忘祖国的文化。
④外祖父对待古玩和墨梅图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外祖父不介意“我”偶尔摆弄古玩,可从不让“我”碰那张墨梅图。“唯独”“分外爱惜”说明了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⑤这里的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表现了什么?
在外祖父心中,梅花是最干净最纯洁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本句通过对老人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珍爱的程度。
⑥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情感?
表现出了“我”要回到祖国的喜悦之情,也反映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文中第二次描写外祖父的哭。⑦外祖父为什么哭?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外祖父因为年迈不能回国而哭,表现出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⑧外祖父为什么把他最喜欢的墨梅图送给“我”?
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我,是希望我能有梅花的秉性,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希望我热爱祖国。⑨梅花的“魂”是什么?
梅花魂,即指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⑩外祖父对“我”说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的教诲和希望,也是外祖父内心的表白。他虽漂泊海外,但他作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他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这也是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衬托老人不能回国的悲痛心情。
?是什么使外祖父看起来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是这悲伤的情绪使外祖父一下子显得衰老了许多。
?文章结尾这段话有什么作用?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段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文章以梅花始,又以梅花终,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突出。本文通过写一位身在海外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老人对祖国的热爱与赤诚,其实这也是全世界所有爱国华人的共同心声。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开头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最后还是以梅花为线索点出外祖父的爱国之情。 2.寄情于物。本文着重笔墨写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而实际上,外祖父不单单只是喜欢梅花而已。因为在外祖父眼里,梅花和别的花不一样,她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她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在外祖父心里,梅花是祖国的象征,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外祖父把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全部寄托在梅花身上了。这种寄情于物的方法更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朵朵梅花寄深情,情有独钟因爱国。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我们少年儿童更要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课内:
缕缕 幽芳 漂泊 唯独 顿时 玷污 慈祥 稀罕 离别 大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骨气 民族 气节 磨难 欺凌 境遇 秉性
毕竟 所谓 梳理 衰老 珍藏 手绢 华侨 眷恋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课外:
冰肌玉骨 沁人心脾 异香扑鼻 疏影暗香
红梅映雪 芬芳馥郁
咏梅诗词: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墨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宋]王安石《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