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5、落花生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15、落花生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9 08:5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落花生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 15 落花生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笔名“落华生”,意在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会运用,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重点)
2.掌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能从花生的品格中悟出做人的道理。(难点)要求会写的字mǔ
亩【读音提醒】不要读
“mǎo”或“mǒu”。
【生字释义】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
【辨字组词】亩(英亩)(市亩)宙(zhòu)(宇宙)(宙斯)
【巧记有方】“田”上一滴水(亠)。
【例句展示】水稻亩产六百公斤。
【成语在线】畎亩下才
【谚语链接】一亩不治,百亩遭殃。
【歇后语】八亩地里一棵谷——就这一个
【书写指导】“田”的书写要方正居中。cháng
尝【读音提醒】不要读成
“shǎng”。
【生字释义】辨别滋味。
【辨字组词】尝(尝鲜)(尝试)(卧薪尝胆)室(shì)(教室)(室外)
【巧记有方】常上段()会下段(云)。
【例句展示】他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过各种方法。
【成语在线】浅尝辄止、卧薪尝胆
【谚语链接】刀上蜜糖不能尝。
【歇后语】井底里放糖——甜头大家尝
【书写指导】“云”的
第二横略长些。fēn
吩【读音提醒】不要读成“fēng”。
【生字释义】[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辨字组词】吩(吩咐)纷(fēn)(纷飞)(纷乱)
【巧记有方】“八”“口”“刀”。
【例句展示】妈妈吩咐我去买盐。
【书写指导】右部上下相等,写得要匀称。fù
咐【生字释义】[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辨字组词】咐(吩咐)(嘱咐)附(fù)(附和)(附加)
【巧记有方】先吃(口)再“付”。
【例句展示】妈妈经常嘱咐我在学校要遵守纪律。
【书写指导】“付”的竖和竖钩要对齐。máo
茅【生字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
【辨字组词】茅(茅草)(茅舍)(名列前茅)序(xù)(顺序)(序列)
【巧记有方】“矛”上长草(艹)。
【例句展示】我家后园田里长了许多茅草。
【成语在线】名列前茅、茅塞顿开
【歇后语】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书写指导】“矛”上窄下宽。撇在书写时要尽量伸展。zhà
榨【读音提醒】不要读成“zà”。
【生字释义】用力把物体里的汁液压出来。
【辨字组词】榨(榨取)(榨油)(榨菜)炸(zhà)(炸弹)(爆炸)
【巧记有方】“木”头比较“窄”。
【例句展示】花生可以榨油。
【歇后语】竹竿榨油——压不出
【书写指导】“窄”上部扁些,下部稍宽。liú
榴【生字释义】[石榴]落叶灌木,一般开红花,果实球形,内有很多种子,种子上的肉可食用,根和皮可以入药。
【辨字组词】榴(石榴)(榴莲)(榴火)溜(liū)(溜光)(溜冰)
【巧记有方】“留”住“木”头。
【例句展示】我喜欢吃石榴。
【歇后语】石榴开花——老来红
【书写指导】“留”的上下两部分书写时要均等。读写错混提示 1.“榨”是翘舌音,读“zhà”,不要读成“zà”。
2.“尝”的上部是“”,不要写成“”;“茅”的下部是“矛”,不要写成“予”。一字多音同音字词新词解释开辟:课文中指把原来荒芜的地开垦出来。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农作物成熟时收取果实。
茅亭:用茅草搭盖的亭子。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光荣,光彩。近反义词近义词:
开辟——开垦 居然——竟然 吩咐——嘱咐
便宜——廉价 爱慕——羡慕 分辨——辨别
体面——美观
反义词:
居然——果然 便宜——昂贵 体面——寒酸
爱慕——厌恶 希望——失望一词多义体面:
①(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例句:她穿上这件衣服后,看上去特别体面。
②面子;身份;体统。
例句:这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
③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
例句: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词义辨析便宜——低廉课文解读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们姐弟几个”种花生、收花生的惊喜心情。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máo)亭里过这个节。①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段析:通过写父亲和“我们”的对话,介绍了花生的多种用途,为下文揭示花生的品质做铺垫。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②
段析:这是父亲对花生的议论,写出花生的可贵之处。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段析:写“我们”对父亲的话表示赞同。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③④
段析:写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⑤[句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得到的感悟,点明了主题,是文章的中心句。]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句解:表现出父亲对“我们”的教导深入“我们”的内心,“我”牢牢记住了父亲说的话。]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的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知识链接:落花生即花生,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按茎的生成习性可分直立,蔓生等型。羽状复叶。花黄色,受精后子房柄迅速伸长,钻入土中,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茧状荚果。种子(花生仁)呈长圆、长卵、短圆等形,有淡红、红等色。种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①从“母亲把花做成了好几样食品”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母亲的心灵手巧和母亲为过这个节准备得很精心。
②父亲的话突出了花生怎样的特点?
父亲用“桃子、石榴、苹果”跟花生作对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释疑解惑③父亲要我们向花生学习什么?
要我们学习花生不计名利、默默奉献、造福他人的品格。
④父亲对花生的第二次议论是怎样做人,这是什么写法?
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⑤怎么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实际用处呢?
一个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比如,边疆的建设者们,他们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他们就是像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本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人在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1.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层次分明。全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写。为了揭示哲理,把议花生作为重点详写,使人印象深刻。
2.借物喻理,中心明确。文章借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应做有用的人。这样的写法好在借助一定的形象,把一个比较抽象的不好理解的道理说得透彻明白,通俗易懂。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看上去那么不起眼的花生,却有着最朴实无华的内在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这种美影响了作者一生,现在又教育我们,要像落花生那样,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为班级、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课内:
可惜 可贵 爱慕 体面 鲜红 嫩绿
课外:
歌颂奉献精神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