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

文档属性

名称 1.1声音的产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9-04 14: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新课引入:一、声音的发生实验: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请问大家: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它们发声的时候让它们停止发声,看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学生汇报:[总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考考你:你知道下列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吹口琴的声音 悠扬的萨克斯声 吹口哨声 响亮的蝉鸣 气球爆炸声 声势浩大的瀑布声 笑树能发出笑声 科学探究:声音如何传播?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实验验证:刚才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雷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吗?他是什么?真空不能传声空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实验验证:1.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潜入水底时仍能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
2.钓鱼时要保持周边环境的安静.
3.渔民们常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
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听到铃声.
……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阅读答题温度介质的种类V固>V液>V气请思考:当我们在山上对着对面的大山大喊一声,会有什么现象?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听到回声*什么是回声?练习(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