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08: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材料分析:(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激化。材料三 1846-1850年间,广西地区因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气候异常、水灾、旱灾、蝗灾接连不断,粮食几乎无收,饥民遍地,人民在死亡边缘挣扎。
材料四 洪秀全几次参加科举,都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会”。为了宣传拜上帝会,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拜上帝教组织不断壮大,起义一触即发。3、自然灾害严重。
4、受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推动起义发展。矛 盾列强入侵加剧自然灾害激化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和思想准备)(二)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二、定都天京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1851.1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9永安建制 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1852.4全州之战 南王冯云山牺牲1852.9长沙之战 西王萧朝贵牺牲1853.1攻克武昌1853.3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一)定都天京(二)颁布《天朝田亩制度》(2)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实行圣库制度,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外,其余归国库。(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3)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1)时间:1853年(4)评价1.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局限性: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北 伐 形 势 图1855年3月失连镇,5月失冯官屯。太平军北伐失败。太平军西征形势图(三)北伐和西征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意义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结果北伐:
以失败告终,但牵制了大量清兵西征:取得重大胜利,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三、天京陷落天王府模型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如大兰若状。唯外面纯用黄色涂饰,向南开门,曰天朝门,门扇以黄缎裱糊,绘双龙双凤,金沤兽环,五色缤纷,侈丽无匹。其宫殿堂庑,下及厢簃疱湢,无不如是。且以黄绸十余丈挂诸门外,朱笔大书,字径五尺,其文曰:“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云中。
——张德坚《贼情汇纂》材料一 洪秀全制定“太平礼制”,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尊卑等级和繁琐的礼仪制度。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深居简出,只有诸王可以见到他。定都前太平军仅以黄色和红色的头巾区别官职的高低。定都后,太平天国改换服饰…… 杨秀清的帽子用双龙单凤,东王印长6寸6,宽3寸3,黄缎袍绣8条龙,东王轿用轿夫48人,臣下遇东王呼九千岁。东王出行役使达1千多人,有开路龙灯、各式锦旗、音乐吹鼓、兵马护卫等,诸王出行依次递减。还有回避禁律,卑小之官员兵士,“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
材料二 洪秀全从进南京城至病逝(一说自尽),在美女丛中生活11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11年仅颁布过25篇诏书,1854至1858年是空白,五年竟然未发一诏,连曾国藩也感到奇怪:“洪逆深居简出,从无出令之事。”1861年7月颁发了最后一道诏书:“朕命幼主写诏书”,索性把权力交给他13岁的儿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材料三 “秀清自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令秀全跪其前,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造言既毕,其为君臣如初。” 天京事变1.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号2.洪秀全密令韦昌辉杀死杨秀清3.洪秀全处死韦昌辉4.洪秀全猜忌石达开5.石达开率部出走①②③④⑤(一)天京事变
(1)时间:1856年
(2)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3)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根本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4)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重新建立领导核心(二)重整国政政治上:封洪仁??赏酰?芾沓???
军事上: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以法治国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核心:发展资本主义对《资政新篇》的评价积极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1、缺乏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实施。2、没有涉及农民土地问题得不到农民支持(三)安庆失陷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曾国藩曾国藩任用人才不拘一格,重能力而不重学历。曾国藩重视家教,要求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还要求子女衣服不能过于华丽,出门不可坐轿。曾国藩赏罚分明,军纪严明。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太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军阀的鼻祖。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1864年7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军和清兵激战的情形。(四)天京陷落材料一 由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
材料二“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分析材料: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启示?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积极(意义):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2.影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消极:受农民阶级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起义结
果是失败的。1、起义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
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
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5、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的新特点解天京之围至全盛金田起义发展形势1851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颁纲领
北伐又西征天朝田亩制度1856天京变乱新纲领
新核心1859资政新篇中外联合安庆失守18621864天京陷落课堂小结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建立政权天平天国运动失败(年)第二次 鸦片战争1851185318561860金田起义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间事件轴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621864慈溪战斗击毙华尔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练习1、慈溪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是指( )
A.太平军 B.湘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2、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B.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A3.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幅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②太平天国领袖存在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4.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未得到真正实施
C.反映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