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4-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图强。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②③ D. ③①②④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C.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D.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人包括
①奕??? ??②李鸿章 ????③左宗棠???④曾国藩???⑤张之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 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B. 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C. 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D. 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恰当反映中国1860至1919年阶段特征的专题是( )
A.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B. 近代化起步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世昌舰”,是为纪念在1895年甲午战争中壮烈殉国的中国海军将领邓世昌而特别命名的。他是在哪次战役中牺牲的?( )
A. 黄海战役 B. 定海战役 C. 平壤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
A. 南京大屠杀 B. 旅顺大屠杀 C. 九连城大屠杀 D. 威海卫大屠杀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属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起义B. 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C.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D.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均享有均等机会”。这些内容的提出者是( )
A. 英 B. 法 C. 俄 D. 美
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挽救国家危亡 C. 推翻封建专制 D. 引进西方学说
临行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想以流血牺牲唤醒国人。“他”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邓世昌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支持变法 ???? ②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 103天
③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 ④变法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太平天国运动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义和团运动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⑤义和团运动???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③④⑤⑥ B. ④⑤⑥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⑥
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
A.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C. 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这幅《时局图》表明甲午战争以后:
A.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 清政府开始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关注环境问题C.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朝同治摇摇欲坠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10分)材料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历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鸦片战争使得中国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国外侵略者原料掠夺地和商品的倾销市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彻底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主动的走向联合抵御国外侵略,拯救处于危亡阶段的国家。
?????? ——《新视角看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1)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3分)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7分)
22.(8分)近代化的探索是贯穿中国近代史一条重要的线索之一。请根据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相关史实完成图表: (1)写出方框A、B对应的内容? (4分)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领域开启性的事件?(4分)
23.(16分)中国近代历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请回答相关回答问题。
(1)请问香港岛和台湾分别是被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割占的?(4分)
(2)香港岛被割让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上图名称是什么?它是在哪次战争中被破坏的?何人使它变成断壁残垣?(4分)
材料: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4)上述材料是什么条约?请根据材料,说说这一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4分)
24.(12分)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
? ? ? ?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 ? ? ? ? ? ? ? ? ?图二轮船招商局上海旧址
图一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 1865年年9月,由两江总督李鸿章禀报朝廷,成立江南制造局。在其奏折中说:“正名办物,以绝洋人觊觎”。江南制造局由南北洋大臣共管,其经费来自上海海关之厘金。江南制造局虽是清未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但是技术上仍是由外国技师垄断。
图二轮船招商局为晚清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 1872年李鸿章令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试办。第二年,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其名义上为商办,实际上为官商合办,大权由官方掌握。是此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的第一个企业。总局设于上海。成立时只有3艘轮船,1877年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后,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1)根据图片及文字介绍,请说说这二处企业各自属于哪一类型的企业?(4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3发你)
(3)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推断这些企业成立于哪一历史时期?(2分)
(4)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3分)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25.(12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3分)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3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2分)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5分)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D 3. D 4. C 5. B 6. A 7. A
8. C 9. B 10. C 11. D 12. B 13. C 14. A
15. B 16. D 17. A 18. B 19. D 20. A
21. (1)《辛丑条约》。
(2)观点: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由: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在近代不断斗争抵御外来侵略等。理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本侵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等。?
22. (1)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经济:洋务运动????? 政治:戊戌变法??
23. (1)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4)《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 (1)图一:军工;图二:民用。? ?
(2)企业名称、试办时间、企业性质、成立地点。
(3)洋务运动。
(4)A。?
25. (1)图一:鸦片战争;图二:甲午战争;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邓世昌。
(4)太平天国运动;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解析】
1.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先后顺序.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②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③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④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主张.因此排序①④③②;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外国轮船业遭受损失,湖北织布局的创办使洋布的进口大幅减少。洋务企业的创办与外国企业抢占市场,减缓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符合题意。ABC三项并不能从材料中看出,故排除。故选D。
3.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批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这批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地方上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所以,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洋务派。故选D。
4.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以来,自然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故④对应的是自然经济;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都压制民族企业,故①对应的是民族企业;民族企业是受外资企业先进设备和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企业先进技术的诱导而产生的,并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故③对应的是外资企业,②对应的是洋务企业。故C项符合题意。故选C。
5.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经过了从学习技术的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建立中华民国,进而学习思想文化的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以,反映中国1860至1919年阶段特征的专题是近代化起步。故选B。
6. 本题考查黄海大战的史实。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大战中,中国北洋舰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船身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放炮,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两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7. 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南京大屠。故选A。
8. 据材料“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建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可知,造成1898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是:外国商品倾销;列强在华设厂;政府加重税收;封建官吏勒索等。故这段材料所述情况是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据所学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故选C。
9.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的影响及洋务运动。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从19世纪60年代起,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而题干里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引发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起义;民族危机加深,引发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所以,ACD是正确的,故选B。
10. 本题主要考查门户开放政策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是美国。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使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9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故选C。
11. 本题考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战争上的矛盾。故选D。
12.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挽救国家危亡,故选B。
13.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故选C
14.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皇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它们掌握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的贯彻。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变法已经失败,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④错误。故选A。
15. 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维新变法时期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6.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本题的诗句就是反映义和团运动的。故选D。
17.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因为分析选项①虎门销烟(1839年);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排除①②;③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8.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签订时间的准确识记。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南京条约》的内容;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是《马关条约》的内容;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按照其签订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①③②,故选B。
19.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1900年6月,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使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得“这朝廷,…做一个,守土官长”。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的的识图能力,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进行瓜分的事实。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增大资本输出,加剧了殖民掠夺。甲午中日战争的中国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侵华的野心,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A。 ? ? ? ? ??
21. (1)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相关内容。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奴仆的地位,从此,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本题主要考查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加以论述。结合材料信息,提取观点为:近代中国因国力衰弱遭受外来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由为: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1860年,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例如观点: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在近代不断斗争抵御外来侵略。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抗。理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抗击英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本侵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等。
22. (1)本题主要考查了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故A为洋务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填: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本题题主要考查开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事件。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最先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近代工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开启中国经济工业化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实施者最先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因此,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事件是戊戌变法。
23. (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1894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于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本题考查《南京条约》。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中国战败,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本题的图片名称是圆明园。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破坏的。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抢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最后他们又放火烧毁,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4)本题考查《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 (1)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所以,本题的图一属于军工企业,图二属于民用企业。??
(2)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本题的图片和材料内容可知,我们可以获知企业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和轮船招商局;试办时间是1865年和1872年等,企业性质是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立地点上海。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我们能推断这些企业成立于洋务运动时期。
(4)本题考查资料的类别。本题属于图片实物资料,是真实历史的反映。故选A。
25. (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1894—1895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在1895年4月,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影响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895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在1895年4月,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邓世昌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大战。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在弹药快要耗尽的情况下,命令开足马力,撞向日舰,不幸被日舰炮火击中,邓世昌最终自沉海底,以身殉国。最终,北洋水师失利。“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了悼念邓世昌而写的。
(4)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天京,以此作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1864年8月,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太平天国历时14年,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根据材料“......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可知,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自发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