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R·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实际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学习重、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一、引入新课你能比划1米大概有多长吗?那么10厘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二、探究新知1.测量讲台的长度。一.选择物体量一量。2.测量教室的长度。3.测量肩宽。4.测量桌子的高度。5.测量一庹(tuǒ)(伸开双臂) 的长度。6.测量身高。二.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5名学生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像上面这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三、巩固提升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鸵鸟的身高吗?鸵鸟身高讲台的长2个半填一填。
1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8米=( )厘米10035001800连一连。
桌子的高度 10厘米
跳绳的长度 70厘米
杯子的高度 2米四、课堂小结一.选择物体量一量。二.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测量教室的长、讲台的长、肩宽、身高等。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数学活动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