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蓝蓝的威尼斯》学案
学习目标 :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游记,介绍了威尼斯绮丽风光,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且多用比喻。所以,教这篇课文,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品味、感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前学习:
1、通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
2、查阅威尼斯的有关资料,了解威尼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课题“蓝蓝”二字导入,谈感想引申进入课文的学习)
同学们“蓝蓝”二字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生:蓝蓝的天、蓝蓝的海……)蓝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生:静谧、舒适、安详、 平和、浪漫、忧郁……)。那么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
总结:“蓝蓝”不仅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二、朗读、感受威尼斯的美
下面让我们跟从……同学的朗读,走进威尼斯,一起领略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举手点名朗读,要求其余学生边听边体会文章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
1、朗读(配乐:萧邦小夜曲)
2、图片插入跟踪展示
三、讨论、体会威尼斯的美
1、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你最喜欢哪一处?为什么?(有选择性的将学生所谈及的景观放映出来)
——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
——学生自由谈论,可结合所查阅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进行扩展。
师:威尼斯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文章通过精心的选材,从不同方位视角,用一副副色彩明快的画面,把威尼斯的迷人风采——水都美、建筑美、秋色美展现出来,使人们如亲临其境,陶醉其中,享受无穷。蓝天碧海、典雅繁华、和谐幸福,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起构成了蓝蓝的威尼斯。
四、品味语言
美的威尼斯需要美的语言来描绘,课文中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请找出这些比喻句,细细体会。(找出的同时,教师指点领会文章的语言字词美,如“瑰宝”)
威尼斯如此的美——和谐、美丽、幸福,文章又以优美的语言为它披上一件蓝蓝的云裳,更显其独特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我们的同学相比也不逊色……)
五、发挥想象,学习表达。(结合课后练习一)
(一) 教师提示: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本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你也能用你五彩的笔描写你想象中的美好的景色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二) 题目:读了下列句子,你能否联系上下文想象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请把画面向同学们描绘一下。
1、 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一簇簇的村落——
2、 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
3、 像进了水晶宫一样——
夜晚,威尼斯仿佛向人们打开了她的百宝箱。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仿佛是一个透明的世界。游客们坐着“公朵拉”,由船夫摇橹,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样,到处波光粼粼,闪闪发光。他们饱览两岸风光和鳞次栉比的古典建筑。古典建筑里灯光辉煌,它们倒映在大海里,把大海映得通明。人们在这通明的世界里漫游,听着优雅的“小夜曲”,仿佛一个个陶醉于人间奇景之中。
六、走出威尼斯
比较苏州和威尼斯的异同。
1.图片欣赏,说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
2.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苏州,提高苏州的国际知名度,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开展一些什么活动?请说说你的想法。
七、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好的词语和精彩的语句。
教后感:
当堂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瑰丽:
⑵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鳞次栉比:
2、“灯光照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节奏整齐、画面优美,请想象这幅美丽的图画,用另一种修辞手法加以描述。
3、.选词填空。
①据说,许多年代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 的海滩。(荒凉、荒芜、荒僻)
②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 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深沉、深厚、深远)
③亚得里亚海的瑰宝,是威尼斯人用双手 起来的。(雕塑、雕刻、雕琢)
(一) ①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
”。②听说,原先这里像太湖水乡,也有说类乎苏州城,其实,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③这里没有汽车,大小船挤在大运河里,穿梭般的来往不绝。④我们登上汽船(等于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风光,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⑤泛舟在大运河上,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⑥汽船穿过一座座桥梁,其中有一座全由大理石建成的“李亚度桥”,特别引人注目,就是1592年建成的独孔拱桥,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桥上两侧开设商店,别具一格。⑦汽船向前驶去,河道逐渐开阔,现代化的摩托艇、汽艇和古老的“公朵拉”并行。⑧“公朵拉”是一种小游船,翘着头尾,由船夫摇橹,供游客饱览两岸风光。⑨据说历史上盛时有一万多艘,现在只保留四百艘了。
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5、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6、.用“‖”给文段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7、.本段是抓住了威尼斯建筑的什么特征来写的?又是怎样写的?
8、作者说,威尼斯“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请你说说她的独特之处有哪些?
9、.作者将威尼斯与太湖水乡和苏州城作比,作用是什么?
10、为什么作者说“泛舟在大运河,就像在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
参考答案:1、.⑴异常美丽。⑵形容房屋密集,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2略
3.①荒芜②深厚③雕塑
4开门见水
5威尼斯是一个奇特的城市,这里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开门见水”。 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一层:“水都”威尼斯的形象独特而瑰丽。第二层:威尼斯的建筑美。第三层:叙述“公朵拉”。
7.历史悠久,别具一格。先总写威尼斯的建筑,再聚焦于“李亚度桥”,从面到点。
8.没有汽车,大小船只挤在大运河里。登上汽船,就等于登上城市公共汽车。观赏两岸的建筑风格各异,像在参观欧洲建筑博览会。
9比较出威尼斯既是像太湖水乡和苏州一样的水城,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10两岸有十四五世纪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还有造型各异的桥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