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同步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同步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14:02:39

文档简介

古巴比伦王国 培优练习
1.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2.当今炮火纷飞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是哪一处古文明的发源地(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中国 D. 古巴比伦
3.某同学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参观时,看到了下图所示的石碑。他对此作出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 )
A.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B. 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 世界上现存最早比较完备的法典 D. 以楔形文字呈现
4.下列遗址或遗物中,可以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是:( )
A. B. C. D.
5.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和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种文字的“命运”怎样?
(3)对比两种文字的命运”你认为中华文明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符合题意。胡夫是埃及的国王,建有胡夫金字塔。A项不合题意;伯里克里时期,古典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B项不合题意;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A项的发源地是尼罗河流域;B项发源于印度河流域;C项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故选D。
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石碑”,结合所学可知,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它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所以A项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依据题干研究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历史”,A是中国的长城;B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C反映的是印度的佛教;D是埃及的金字塔。所以只有B项与巴比伦王国的资料相一致,故选B。
5. 【答案】(1)甲骨文,楔形文字。
(2)甲骨文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楔形文字已经消亡,无人再用。
(3)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
【解析】 (1) 根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第一种文字是甲骨文,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材料二中的文字分别是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发展成为今天的汉字,是中国的官方语言;而楔形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已经消亡,无人再用;这种现象说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的文字就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反之必然消亡。
(3)根据材料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具有传承悠久的历史,但中华文明绝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这才使中华文明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古巴比伦王国 基础练习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圣经》 C. 《天方夜谭》 D. 《金刚经》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
A. 埃及 B. 巴比伦 C. 印度 D. 希腊
3.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拿破仑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临时约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A. 伯利克里 B. 法老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
5.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印度
6.早期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 金字塔 B. 象形文字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7.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如果人们犯罪了,可以依照哪部法律来量刑( )
A. 民法典 B. 商朝法典 C. 汉谟拉比法典 D. 刑法典
8.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的是( )
A. 克里特王宫遗址 B. 长城
C. 圆形竞技场 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9.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尼罗河流域文明 B. 两河流域文明
C. 印度河流域文明 D. 黄河流域文明
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这说明它维护的是( )
A. 自由人的利益 B. 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D. 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1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
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阿拉伯
12.这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两河流域原有的 法律精华,使其发展到完善地步。这一文献是指( )
A. 《俄底浦斯王》 B. 汉谟拉比法典 C. 《一千零一夜》 D. 《荷马史诗》
13.“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赔偿其买价之半。”此法律条文出自(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14.(题文)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 )
A. 我是法老,太阳之子 B. 我是基督,传教救世
C. 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D. 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
15.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材料一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商人)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
材料二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请回答:(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2)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3)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符合题意;B项是基督教的经典;C项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D项是唐朝时期最早标有确切的印刷品。由此可知BCD三项与题干“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信息不符。故选A。
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故B符合题意;埃及、印度、希腊和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题干歌词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B项符合题意;尼罗河流域孕育出古埃及文明, A项不合题意;印度河流域孕育出古印度文明, C项不合题意;黄河,长江孕育出中国文明,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6.【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和金字塔B项象形文字属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C项种姓制度属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文明;D项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成果。故选D。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依据所学可知,在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如果人们犯罪了,可以依照《汉谟拉比法典》法律来量刑.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此题选C.
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因此题文中的内容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四大文明护国指的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ABD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题文中的这一文献是指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
1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赔偿其买价之半。”的信息可知,这段话来源于《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确定了私有制,此外还保留了同态复仇原则和神明裁判的习惯。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
14.【答案】D
【解析】A项我是法老,太阳之子,应是古埃及国王的说的话;B项我是基督,传教救世,应是耶稣说的话;C项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应是古印度国王的说的话;D项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是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符合课本剧《汉谟拉比》,故选D。
15.【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
(3)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识记、理解情况。首先看清题干提示古代的法律条文,再读懂条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有权转让奴隶,奴隶如果敢于背叛主人,主人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条文共282条,主要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他不是主人的奴隶,主人就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我们可以分析出第(1)问,这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判断出了它,第(2)、(3)问就不难回答了。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第二子目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中:“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样第(4)问就很容易回答了。
古巴比伦王国 提高练习
1.有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布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布被割掉了耳朵。阿布被判的法律依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权利法案》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2.这里被《圣经》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孕育的文明成就有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此发源地位于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3.旅游者前往下图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参观,可以感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金字塔现貌 B. 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地的环境
C. 种姓制度残存痕迹 D. 长城的残垣断壁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主要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B.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5.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6.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刻写( )
A. 楔形文字 B. 拉丁字母 C. 甲骨文 D. 象形文字
7.2017 年5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 巴比伦文明 B. 埃及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
8.当今炮火纷飞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是哪一处古文明的发源地(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中国 D. 古巴比伦
9.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法》
C. 《拿破仑法典》 D. 1787年宪法
10.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建造金字塔的国家:古代埃及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
(2)仔细观察该图,指出亚非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B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文献,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统治;C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倡导自由平等;D项是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故选A。
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所以材料内容指的是文明的发源地是古代巴比伦,A项是古代埃及;B项是古代巴比伦;C项是古代印度;D项是古代中国。故选B。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产生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B项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印度河流域的表现;长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由此可见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结合课本所学,当时的古巴比伦王国是奴隶制国家,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奴隶可用来抵债,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死。《汉莫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典。B项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5.【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石碑”,联系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符合题意。胡夫是埃及的国王,建有胡夫金字塔。A项不合题意;伯里克里时期,古典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B项不合题意;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巴比伦文明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B项埃及文明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C项印度文明属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D项希腊文明属于地中海文明,不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A。
8.【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A项的发源地是尼罗河流域;B项发源于印度河流域;C项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故选D。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 【答案】从左到右AB
特点:大河流域
【解析】(1)根据“亚非文明古国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古代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B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两河流域;因此图中的方框内从左到右填写:A、B。
(2)根据“亚非文明古国图”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古中国发源于黄河。因此亚非文明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共同特点是:大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