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社会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以后,侵入印度逐渐建立起许多小国家的是( )
A.苏关尔人 B. 雅利安人 C.希伯来人 D. 阿拉伯人
2. 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的场景。该画是以什么宗教故事为题材的(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3.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师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和姓。”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奴隶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种姓制度
D. 西欧封建等級制度
4.印度电影《阿育王》多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 在古代印度,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 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喜好不同
D.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
6.“和姓”- -问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规定印度人在法中面前都一律平等
B.规定各等级地位世代相袭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7.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恪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属于(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8.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和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担任祭可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 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9.右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二、材料题
每当我们游览某种宗教的建筑时,发现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是大雄宝殿,里面往往有一尊很大的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宗教的建筑?该宗教产生于什么时候?创始人是谁?
(2)“大雄”指的是谁?
(3)该宗教宣扬什么?反对什么?
(4)该宗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5)该宗教是如何传播的?请描述一下其传播路线。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解析】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2.【答案】 A【解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3.【答案】C【解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
4.【答案】B
【解析】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
5.【答案】D
【解析】商人和官吏为不同等级,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6.【答案】B
【解析】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7.B
【解析】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来世”。
8.【答案】D
【解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9.【答案】D
【解析】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南向东传入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向西北传人中亚,经中亚传人中国、朝鲜、日本等地。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二、材料题
【答案】
(1) 佛教建筑。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2)释迦牟尼。
(3)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4)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5)向北经中亚传人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这支佛教称为北传佛教。向南传人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解析】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佛教教义上要是“众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于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杨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
古代印度社会 基础练习
1.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2.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3.印度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表现出独有的历史特征。右图反映的是印度的( )
A.分封制度
B.民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封建等级制度
4.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5.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8.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②中国人③阿拉伯人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12.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3.(2013海南1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14.(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8)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15.下列材料摘自《摩奴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婆罗门,由于从身体的最高尚部分出生,由于是最先出生且掌握‘历史知识’,因而理应为一切创造物的主宰。”
“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得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因为他是自在神创造出来为婆罗门服役的。”
“‘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整个世界动摇。”
(1)你能否推断出,这是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这些条文反映了什么制度?说明什么问题?
(3)国王在这一制度下属于哪个等级?
(4)从这个法典的内容来看,婆罗门、首陀罗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
(5)制定上述条文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5.【答案】C6.【答案】B7.【答案】A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A
15.【答案】
(1)古代印度的法律条文。
(2)种姓制度。说明古代印度社会等级森严。
(3)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4)由神决定。
古代印度社会 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宜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A.人民意愿
B.国王命令
C.佛祖安排
D.神灵旨意
2.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
A.婆罗门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3.亚非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擅长军事远征
4.汉代,佛教从印度传人我国。研究佛教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列选项中没有参考价值的是
A. 敦煌莫高窟
B.西安大雁塔
C.《诗经》和《楚辞》
D.《大唐四域记》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第四等级首陀罗....
材料二:它由公元前6世纪的一-位释迦族王子所创,宜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哪种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实质。
材料二描述的宗教是什么?该宗教公元前3世纪以后开始对外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该宗教为什么能迅速发展?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二的宗教之间有何联系?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解析】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婆罗门贵族集团创立了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了宗教外衣。婆罗门教宣扬一-个神话,说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字宙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其身体的不同部位转化成四个不同的种姓。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双臂,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
2.【答案】 B【解析】婆罗门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并非是世界性宗教。
3.【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非文明古国兴起原因的认识。亚非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土质肥沃,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因此选B。4.【答案】 C【解析】《诗经》和《楚辞》是儒家经典,与佛教并无联系。
二、材料题
【答案】(1)种姓制度。森严的等级制度,是保护新产生的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2)佛教。佛教主张“众生平等”,适应了当时各种姓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教,因此吸引了大批教徒,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印度古代社会的发展,激剧的社会分化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社会上产生了反对维护种姓制度的婆罗门教的倾向,在这种形势下,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解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婆罗门贵族集团创立了婆罗门教,给种姓制度披上了宗教外衣。婆罗门教宣扬一-个神话,说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字宙的“原始巨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其身体的不同部位转化成四个不同的种姓。婆罗门和刹帝利分别生于原始巨人之口和双臂,吠舍和首陀罗则源于原始巨人的双腿和双脚,因此四个种姓的区分是神圣的。四个等级贵贱分明,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种姓制度是保护新产生的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它给印度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