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罗马 同步练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罗马 同步练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14:53:41

文档简介

古代罗马 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两汉时期,我国的史书已经对罗马帝国有了记载,当时称它为( )
A.大食 B.天竺 C.身毒 D.大秦
2.把罗马带入帝国时代的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查理·马特 D.伯利克里
3.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地中海成为它内湖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
4.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的这位军事领袖,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大洲的帝国,这个人是( )
A.伯利克里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二、分析题
小米认为: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暴力冲撞。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就是通过侵略战争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我们主张反对和平,崇尚战争。
你觉得小米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历史与中国古代历史结合的相关内容,联系七年级及九年级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我国的史书已经对罗马帝国有了记载,当时称它为大秦。“我国古代称罗马帝国为大秦。”所以答案选D大秦。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所以把罗马带入帝国时代的是屋大维。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帝国的扩张的相关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疆域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4.【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时间“公元前4世纪后期”,可以判断这是亚历山大,他先是打败希腊联军,控制希腊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来,攻入埃及,然后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二、分析题
【答案】
小米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暴力冲撞,还有和平交流。暴力冲撞虽然在某一时期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我们不能承受的的,和平交流才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常态。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解析】
首先判断该观点,显然该观点错误。战争固然在某一时期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它毕竟不是人类交往的正常形式,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古代罗马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 )
A.执政官B. 公民大会C. 元老院 D.国家元首
2.公元前45年,以武力夺得罗马最高权利成为独裁者的是 ( )
A.奥古斯都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恺撒
3.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是在( )
A. 公元前610年 B. 公元前594年 C.公元前510年 D.公元前3世纪
4.罗马在向海外扩张时,与控制地中海西部的北非强国哪个国家进行了争霸战争( )
A.迦太基 B.雅典 C.斯巴达 D.埃及
5.罗马取得了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是在( )
A.公元前3世纪 B. 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 D. 公元2世纪
6.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最重要的机构是( )
A. 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
7.掌握罗马共和国政权的是( )
A.全体公民 B.奴隶主贵族 C.所有奴隶主 D.大多数公民
8.在罗马共和国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的是( )
A.奴隶主 B.奴隶 C.平民 D.公民
9.下列罗马共和国时期,广泛使用奴隶的地方有( )
①农庄②医生③矿场④老师⑤家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0.罗马奴隶地位悲惨主要体现在( )
①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②让奴隶做角斗士,自相残杀或与狮虎搏斗③没有人身权利④可以从事一些地位较高的职业,如医生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罗马共和国后期,对罗马的统治起到了震撼作用的事件是( )
A.斯巴达克主义 B.屋大维独裁 C.恺撒独裁 D.伯里克利改革
12.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时在位的统治者是( )
A.恺撒 B.屋大维 C.梭伦 D.伯里克利
13.恺撒夺得罗马最高权力成为独裁者是在( )
A.公元前510年 B.公元前45年 C.公元前27年 D.公元395年
14.罗马帝国建立的重要标志是( )
A.罗马战胜迦太基 B.恺撒夺取统治权C.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D.“罗马和平”的出现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他们(奴隶)容易捕获。这桩买卖的最重要最发财的中心是..提洛岛,这里一天之内可进出几万名奴隶。.原因是,迦太基.,被摧毁之后,罗马人变得非常富裕,役使大量奴隶。海盗看出用这种方式来赚钱是多么的容易,于是海盗在各地兴起,自己去袭击和贩卖奴隶。
材料二有人将工具分为三类,会说话的工具,半哑巴工具和哑巴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包括奴隶,半哑巴工具包括牛,哑巴工具包括车子。
请回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罗马社会的哪一特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奴隶的来源都有哪几种?
(2)材料一中罗马摧毁迦太基的战争历史上称为什么战争?这使罗马在公元前2世纪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3)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在罗马繁荣的背后,奴隶的命运如何?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B
14.【答案】C
二、材料题
15.【答案】
(1)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奴隶使用比较的广泛。海盗劫掠,战争中抓捕战俘等方式。
(2)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
(3)极为悲惨。罗马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的。
古代罗马 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2.战争征服与和平交往是世界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两种形式。下列事件中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
A.马可?波罗来华 B.希波战争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亚历山大东征
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大河流域的文明
4. 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争得了地中海霸权。这三次战争史称(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特洛伊战争
5. 2014年1月17日,由中国修建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宣告完工,这是我国第一条真正“走出去”的高铁。伊斯坦布尔旧名君士坦丁堡,曾见证了哪一帝国的兴衰( )
A.古印度 B.古希腊
C.拜占庭 D.西罗马
6. 下列是小琳在学完世界古代史后整理的笔记,你认为描述正确是( )
①我们平时常用的数字是由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的
②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③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④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 为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并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国家是( )
A.希腊 B.波斯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8. 罗马被认为是希腊文明的传承者,但是罗马的发展轨迹却与希腊(尤其是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大相径庭。其最显著的不同是( )
A.罗马人崇尚民主 B.罗马人尊崇文化
C.罗马人崇尚武力 D.海洋是罗马人的生活舞台
9. 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条条大陆通罗马”一说。你是怎样理解其含义的( )
A.入乡随俗 B.四通八达 C.殊途同归 D.流连忘返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努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材料二: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527-565年)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部分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材料三:查土丁尼在恢复帝国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短暂且代价沉重的。他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使巴尔干和亚洲各行省被忽略、易受攻击。他死后不到十年,一个新的蛮族部落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同样,在多瑙河边境,阿瓦尔人同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臣民一起,进入巴尔干地区,取代拉丁化了的伊利里亚人,削弱了帝国的控制。在东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波斯人因受贿曾与拜占廷媾和;现在,他们在野心勃勃的大皇帝科斯罗埃斯二世的率领下,开始全面消灭东罗马帝国。到615年,他们已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并在君士坦丁堡对面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安营扎寨。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拜占廷帝国”就是历史上的什么帝国?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
(3)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告诉了我们什么?由拜占廷帝国的命运,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应当怎样做,才能繁荣昌盛?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文化的认识,难度一般。据题意可知,“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都产生于罗马帝国强盛时期,表现出了罗马文化对统治地区的影响,故答案D正确。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审题、理解及归纳能力。设问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是,就说有三项的主题是一样的。题干中提到“战争征服”、“和平交往”是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融合的两种形式,就提示学生下面四项有和平也有战争。根据这两点关键信息,判断得出BCD是战争征服,只有A是和平交往。所以不同于其三项的应该是A。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相关内容,列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相关史实,让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D。剩下A、B、C,只要一不小心很可能选A或B,A选项这个主题只与题文中亚历山大东征这一史实相符,同理,B选项这个主题只与题文中丝绸之路和马可?波罗来华这两个史实相符,只有C选项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准确无误地概括出题文中三个史实的主题。故答案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布匿战争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得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和奴隶,同地中海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史称布匿战争,最终取得胜利。公元前 330年,在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的进攻下,帝国灭亡。故选B。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拜占廷帝国的兴衰。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集结大军向拜占廷发动进攻。经过53天的激战,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所以答案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答题时最好采用排除法,先选出错误的。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进入帝国阶段;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故②的表述是错误的,选择A项。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 3次战争,由于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布匿战争,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此时罗马还处于共和国时期,所以答案选C项,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才出现。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归纳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古罗马从一个城邦之国发展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正是依靠其强大的武力,所以罗马人崇尚武力。答案C正确。学习时应特地指出这一特点。排除A项、B项、D项三项。
9.【答案】B
【解析】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经过多次侵略战争,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境内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因此有人说“条条大陆通罗马”。
二、材料题
【答案】
(1)东罗马帝国。
(2)封建保守,固步自封;皇帝查土丁尼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外族入侵。
(3)封闭导致衰败,落后就要挨打。鼓励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庭旧址营建了帝国的新都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临终前,将帝国分为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2)1453年,土耳其皇帝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东罗马帝国首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千年帝国灭亡。封建保守,固步自封;皇帝查土丁尼频繁用兵导致民穷财尽;外族入侵等是灭亡的主要原因。
(3)东罗马帝国继承和保存了希腊罗马文明,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的优越位置使它兴盛。但统治者无视西欧文明新因素,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导致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