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3-15 21:5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分米(dm)=0.1米=10-1米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厘米(cm)=0.01米=10-2米1毫米(mm)=0.001米=10-3米1微米(μm)=0.000001米=10-6米1纳米(nm)=0.000000001米=10-9米长度单位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6cm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墨水瓶的高度
C:钢笔的长度. D.铅笔芯的直径.B(2005年上海市)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B(2005淮安市)小明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25.90cm.这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A.粉笔 B.物理课本 C.课桌 D.黑板B估测长度单位换算等量代换法十进的m,dm,cm,mm千进的Km,m,mm,μm,nm7.5dm=__________m7.5dm=7.5×0.1m=0.75m2.5m=__________cm2.5m=2.5×100cm=250cm相邻两单位是10进位如:1m=10dm,1dm=10cm,1cm=10mm1mm=0.1cm,1cm=0.1dm,1dm=0.1m长度测量使用刻度尺1、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最大值(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刻度尺一次最多能测量的长度分度值: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所代表的长度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cm,
分度值是_______cm。4.50.101234(cm)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cm,
分度值是_______cm。4101234(dm)本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cm,
分度值是_______cm。4010 (1)刻度尺面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
(2)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
(3)要从零刻度线量起(若零刻度已磨损,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但必须方便读数)
(4)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2、在下列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方法正确
的是【 】,读数为C读数测量结果包括数据和单位,数据又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数字测量结果单位准确值估计值刻度尺上可以读出的分度值以上的数字用肉眼估计出来的,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3.26cm3.2cm0.06cm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3.50cm3.5cm0.00cm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2.77cm2.7cm0.07cm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2.2cm2cm0.2cm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1.66cm1.6cm0.06cm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1.6cm1cm0.6cm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度越高小明测量多次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
A、1.21cm B、1.22cm C、1.20cm D、1.11cm则错误的是( )D几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得到的结果如下:
A、0.121dm B、1.22cm C、12.0mm D、1.210cm则错误的是( )D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可以减小,不可以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同步训练1、下图中用刻度尺度测A、B两个木块的长度,其中对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
B3.60测量时间1.工具:钟表
2.国际单位:秒(S)
3.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4、单位换算:1h=3600s 1min=60s
1ms=0.001s 1μs=0.000 001s
1ns=0.000 000 001s作业1.P142、3、
2.练习纸剩余部分
3.明天默写概念1、辅助工具法(平移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知识要点2、软线、轮子法(化曲为直法)
适于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适于测较长的曲线例如运动场的跑道3、累积法
适于测纸张厚度,细丝直径2、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硬币直径时,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0 1 2 3 cm0 1 2 cm
0 1 2 cm
0 1 2 cm B.C.D.【D 】1、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和测量人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但可以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