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9 19:13: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2金属的化学性质(2)教学设计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1.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2.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3. 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重点 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难点 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比较镁、锌、铁、铜与盐酸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反应现象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镁反应快有大量气泡,锌反应较快有大量气泡,铁反应慢有气泡产生,铜与盐酸无现象讨论后回答:不同金属的活泼程度是不同的,镁、锌较活泼,铁次之,铜不活泼。 回顾旧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讲授新课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些金属化学性质稳定,而有些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我们可以用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来表示。思考与讨论:你有哪些办法可以比较Mg、Zn、Fe、Cu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实验探究: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提供的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提出问题:铁与酸反应,铜和银不能与酸反应。如果把一种金属浸入另一种金属的盐的溶液中,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吗?建立假设: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设计实验方案:(1)铁和铜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 (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除锈的方法:用砂纸打磨或用稀盐酸清洗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进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现象。思考与讨论: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铜和银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思考与谈论:1、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镁、锌、 铜的活动性顺序。如果把氢也列入其中,应如何排列?(一)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应用规律: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必须可溶)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K、Ca、Na三种金属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二)置换反应示意图:前换后 或 以强制弱思考与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它对置换反应的 发生有何意义?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把金属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发现银白色的金属锌表面镀上了 一层紫红色的铜。为什么铜离子会从溶液中析出变成金属铜,而金属 锌则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 在以上化学反应中,金属锌失去电子(电 子用 e- 表示)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了金属铜。 上述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思考与讨论: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能否用锡壶装酸性物质,并说出理由。 2.能否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为什么? 回答:(1)分别将它们与氧气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与剧烈程度。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则金属越活泼。(2)分别将它们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观察是否能生成气体,及反应快慢。反应越快,则金属越活泼。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1)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Fe+CuSO4=FeSO4+Cu 现象:铜丝表面没变化铁比铜活泼现象: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生成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1、铜比银活泼2、Fe>Cu>Ag3、在盛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镁条,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镁条表面有锌析出,则镁的活性比锌强。在盛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铜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则锌的活性比铜强。 4、将放入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有气体产生,则活性比氢强,无气体产生则活性比氢弱金属活动顺序表说明金属具有氧化性、金属离子和氢离子具有还原性。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金属活动顺序表在其后面的金属离子或氢离子。学生阅读资料总结: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 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1.CuO+H2SO4 = CuSO4+H2O (复分解反应)2.CuSO4+Fe===Cu+FeSO4 (置换反应)1、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锡排在氢前面,酸性物质即含有H+,因此会被锡置换出来。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不能,铁的活动性在铜之前,会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反应,使波尔多液变质∵ Fe + CuSO4 = Cu + FeSO4 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结论使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拓展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课堂小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口诀: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应用:1、置换反应:前换后 或 以强制弱 2、湿法炼铜
板书 第3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口诀: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应用:1、置换反应:前换后 或 以强制弱 2、湿法炼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第二章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练习
选择题
1.有X、Y、Z三种金属,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溶解并产生氢气;将X放入YNO3 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Y>X B.Y>X>Z C.Z>X>Y D.X>Y>Z
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镁 C.锌 D.铜
3.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 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
C.X一定是金属铁 D.Y一定是金属铜
4.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l+3RSO4=Al2(SO4)3+3R
5.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Z>M>Y B.Y>M>Z>X
C.X>Z>Y>M D.Z>X>M>Y
6.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溶液)
7.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  )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
C.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
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二.填空题
8.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运用湿法冶金制铜,这种制铜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
9.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里的曾青就是   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另一元素为氯,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有X、Y、Z三种金属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X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Y放入X的盐溶液中能得到X,Y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为   .
11.请你补充完整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Na Mg    Zn    Sn Pb (H)   Hg    Pt Au.
1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种方案:
①将Ag、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AgNO3溶液中;
③将Cu分别加入到FeSO4、AgNO3溶液中;
④将Fe、Ag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⑤将Fe、Ag、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①B.②C.③D.   .
13.金属钛(Ti)是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铝、铜、钛的金属活动顺序,做了如下实验:①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光亮.②将大小、厚薄相同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到盛有相同体积的同种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金属 钛 铝 铜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放出气泡缓慢 放出气泡快 无现象
(1)依据上表现象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为:   ,把金属钛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2)根据三种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回答:①建筑常用铝合金做门窗,原因是   (答2点);②把钛或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   性.
三.实验探究题
14.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填“A”或“B”)。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A
6.D
7.D
二.填空题
8.Fe+CuSO4=Cu+FeSO4
9.铜;CuCl2+Fe═FeCl2+Cu.
10.Y>X>Z.
11.Ca、Al、Fe、Cu、Ag.
12.C;④.
13.(1)Al>Ti>Cu 能.
(2)①铝的密度小、常温下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能力强.②抗腐蚀.
三.实验探究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
金属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稀盐酸 金属+稀盐酸




(快)有气泡
(中)有气泡
(慢)有气泡
无现象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新知导入
反应现象的不同,说明了什么?
不同金属的活泼程度是不同的,镁、锌较活泼,铁次之,铜不活泼。
小组
讨论
新知讲解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有些金属化学性质稳定,而有些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我们可以用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来表示。
你有哪些办法可以比较Mg、Zn、Fe、Cu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
小组
讨论
(1)分别将它们与氧气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与剧烈程度。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越剧烈,则金属越活泼。
(2)分别将它们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观察是否能生成气体,及反应快慢。反应越快,则金属越活泼。
新知讲解
比较铁与铜、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
实验探究
铜丝、铁丝、FeSO4 溶液、CuSO4 溶液、AgNO3 溶液。
提供的实验药品:
提出问题:
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建立假设 :
铁与酸反应,铜和银不能与酸反应。如果把一种金属浸入另一种金属的盐的溶液中,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吗?
新知讲解
设计实验方案:
(1)铁和铜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 (经过除油、除锈处理)铁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现象。
用砂纸打磨或用稀盐酸清洗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2)在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进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铜丝表面没变化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铁比铜活泼
新知讲解
(3)铜和银的活动性比较: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生成
Cu+2AgNO3=Cu(NO3)2+2Ag
思考: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Fe>Cu>Ag
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铜比银活泼
新知讲解
1.设计实验比较镁、锌、铜的活动性,并从大到小列出镁、锌、 铜的活动性顺序。
2.如果把氢也列入其中,应如何排列?
小组讨论
在盛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镁条,过一会儿取出,观察到镁条表面有锌析出,则镁的活性比锌强。在盛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里浸入一段洁净的铜丝,过一会儿取出.铜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则锌的活性比铜强。
将放入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有气体产生,则活性比氢强,无气体产生则活性比氢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新知讲解
极活泼的金属
活泼的金属
不活泼的金属
应用规律:
3、K、Ca、Na三种金属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必须可溶)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新知讲解
简洁语言归纳
前换后 或 以强制弱
(其中盐要求是可溶性的,要求在溶液中进行)。
置换反应示意图
新知讲解
金属活动顺序表说明金属具有氧化性、金属离子和氢离子具有还原性。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金属活动顺序表在其后面的金属离子或氢离子。
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金属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它对置换反应的 发生有何意义?
小组
讨论
知识拓展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把金属锌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可发现银白色的金属锌表面镀上了 一层紫红色的铜。为什么铜离子会从溶液中析出变成金属铜,而金属 锌则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 在以上化学反应中,金属锌失去电子(电 子用 e- 表示)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而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了金属铜。 上述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
在这个实验中,金属锌失电子的能力比铜强,或者说铜离子得电子的能力比锌离子强,反应就发生了。因此,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示了金属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新知讲解
应用: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1.CuO+H2SO4 === CuSO4+H2O (复分解反应)
2.CuSO4+Fe===Cu+FeSO4 (置换反应)
先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 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新知讲解
小组
讨论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能否用锡壶装酸性物质,并说出理由。
不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锡排在氢前面,酸性物质即含有H+,因此会被锡置换出来。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能否用铁制的容器配制浸种用的波尔多液(含硫酸铜)?为什么?
不能,铁的活动性在铜之前,会与波尔多液中的硫酸铜反应,使波尔多液变质
Fe + CuSO4 = Cu + FeSO4
课堂练习
1.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D
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课堂练习
2.有X、Y、Z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Z+YSO4===Y+ZSO4;②X+YSO4===Y+XSO4;③Z+H2SO4(稀)===ZSO4+H2↑;④X与硫酸不反应
A.Z>X>Y B.X>Z>Y
C.Z>Y>X D.Y>X>Z
A
课堂练习
3.将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
A.HCl溶液 B.AgNO3溶液
C.MgSO4溶液 D.Ba(OH)2溶液
B
4.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
A.铬>铜>银 B.铜>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铜
A
课堂总结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极活泼的金属
活泼的金属
不活泼的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口诀: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
置换反应:前换后 或 以强制弱
应用:
湿法炼铜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完成作业本第二课时练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