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9 19:1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第二章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练习
选择题
1.有X、Y、Z三种金属,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溶解并产生氢气;将X放入YNO3 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Y>X B.Y>X>Z C.Z>X>Y D.X>Y>Z
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镁 C.锌 D.铜
3.已知化学反应:X+YSO4═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 B.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
C.X一定是金属铁 D.Y一定是金属铜
4.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l+3RSO4=Al2(SO4)3+3R
5.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图甲),把金属M加入到足量的Y(NO3)2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乙)。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Z>M>Y B.Y>M>Z>X
C.X>Z>Y>M D.Z>X>M>Y
6.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
C.铜的化合物 D.可溶性铜盐(溶液)
7.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是(  )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
B.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铜
C.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
D.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
二.填空题
8.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运用湿法冶金制铜,这种制铜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
9.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里的曾青就是   的化合物,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另一元素为氯,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有X、Y、Z三种金属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X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Y放入X的盐溶液中能得到X,Y放入Z的盐溶液中能得到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为   .
11.请你补充完整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Na Mg    Zn    Sn Pb (H)   Hg    Pt Au.
12.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种方案:
①将Ag、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AgNO3溶液中;
③将Cu分别加入到FeSO4、AgNO3溶液中;
④将Fe、Ag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
⑤将Fe、Ag、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①B.②C.③D.   .
13.金属钛(Ti)是21世纪最重要的金属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铝、铜、钛的金属活动顺序,做了如下实验:①先用砂布将金属表面擦光亮.②将大小、厚薄相同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到盛有相同体积的同种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金属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放出气泡缓慢
放出气泡快
无现象
(1)依据上表现象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为:   ,把金属钛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2)根据三种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回答:①建筑常用铝合金做门窗,原因是   (答2点);②把钛或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新,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   性.
三.实验探究题
14.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
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   (填“A”或“B”)。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   。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A
6.D
7.D
二.填空题
8.Fe+CuSO4=Cu+FeSO4
9.铜;CuCl2+Fe═FeCl2+Cu.
10.Y>X>Z.
11.Ca、Al、Fe、Cu、Ag.
12.C;④.
13.(1)Al>Ti>Cu 能.
(2)①铝的密度小、常温下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能力强.②抗腐蚀.
三.实验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