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18:4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 课 新文化运动12自主学习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时间、地点、标志、代表人物、口号、主要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5、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西方新思想传入中国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祭孔的目的是为了“尊孔复古”,实现独裁专制。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新旧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①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
②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的传入。
③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中认定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915年;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胡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等《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民主和科学(1)思想革命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和科学。
(2)文学革命
③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倡导白话文。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核心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狂人日记》插图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2)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科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你觉得陈姨太举动怎样?
科学的做法应该怎样?科学:
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胡适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一次,他请同学们帮他用文言文拟定一则复电以婉言拒绝朋友邀他做行政院秘书的好意,由此比较文言文和白话文哪个好。
之后,大家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表意完整的文言文电稿:“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仅用了12个字,而胡适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随后,胡适解释说:“‘干不了’即含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则既含有对友人费心介绍的感谢之情,又有暗示拒绝从政之意。”祝福(节选)——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问题:是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吗?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2)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3)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性质P57问题思考:你对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怎么看? 从新文化运动在当时和后世的进步影响来看是正确的,但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片面性,这是局限性。对祖国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体现时代性。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P58课活:谈谈民主与科学口号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化探索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便于人们了解世界,解放了思想,便于接受新事物。反对封建专制促进了科学事业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课堂小结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 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CC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⑨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科学  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