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中学高08级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答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D D C B C B BCD AC
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6分)
9. 3 10.
11., 12.
三、解答题
13.解:(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1)
解得, (2)
(2)对放在该行星表面的质量为物体,有 (3)
由题意得, (4)
由(2)(3)(4)得, (5)
评分标准:满分14分。式(1)(2)(3)(5)各3分;式(4)2分.
14. 解:在海平面,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1)
(2)
在某高山顶,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3)
(4)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出, (5)
评分标准:满分14分。式(1)(2)(3)(4)各3分;式(5)2分.
PAGE
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模拟考试
1.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物理量是标量 ( )
A.位移 B.力 C.路程 D.速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在物体A上,这时A恰好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若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的质量为m,那么A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
A.μmg B.mg C.F D.μF
4.有两个力,一个是10N, 一个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
A.5N; B.10N; C.12N; D.15N。
5.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6.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7.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8.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设驱动轮在后),则 ( )
A.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B.前轮、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10.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设小球从抛出上升至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1,从最高点到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为t2,若考虑空气阻力的作用,则( )
A.t1>t2 B.t1
D.因不知速度和空气阻力的关系,故无法确定t1、t2 的大小关系
11. 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的图线,分析图线可知( )
①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②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③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④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mB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2. 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 = 24t-6tw2(s的单位是m, t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s B.4s C.2s D.24s
13.铅球放在水平的海绵上,铅球对海绵的压力大小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绵对铅球的支持力的大小。
14.竖直上抛物体经8s落地,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m,抛出后经_____s物体到达最高点,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m。
1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3个实际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第2个记数点时的速度v2 = m/s。
16.一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0.5s时,一颗子弹从其正上方小球下落的位置开始向下射击,正好在球下落的总高度为1.8m处击中小球,求子弹的初速度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7.如图所示,拉B物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A与B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100N,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80N,绳和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试求:(1)物体A的重力;2)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18.某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作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垂直于飞机的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内高度下降1700m,使众多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受到伤害,如果只研究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且假定这一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试计算并说明:
(1)飞机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2)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g取10m/s 2)
(3)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相对于机舱向什么方向运动?最可能受到伤害的是人体什么部位?
(注:飞机上乘客所系的安全带是固定连接在飞机座椅和乘客腰部的较宽的带子,它使乘客与飞机座椅连为一体)
19、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km/s。
20、良好状态的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6m内刹住车.同样的车以48km/h的速度行驶时 ,可在24m内刹住车已知司机反应时间相同,刹车时加速度相同,求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多少
1.C 2.D 3.BD 4.BC 5.C 6.B 7.B 8. C 9.D 10.B 11.A 12.C
13.等于 14.80,3,125 15.1.38,0.61
16.由题知: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从开始至被子弹击中所需时间
可见,子弹开始射击到击中小球时间△t=0.6-0.5=0.1s
由得子弹的初速度,m/s。
17.对物体A、B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则有对A: (1)
对B: (2)
(3)
由(2)可得N
由(3)得N, 故N。
18.(1)飞机原先是水平飞行,由于垂直气流的作用,飞机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根据得,代入h=1700m,t=10s 得a=34m/s2,方向竖直向下
(2)乘客受到重力和安全带的拉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G=ma,又a=3.4g 解得 F=2.4G
(3)若乘客未系安全带,飞机向下的加速度为m/s2,人向下的加速度为10m/s2(重力加速度),飞机向下的加速度大于人的加速度,所以人对机舱将向上运动,会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
19、解:如图,A表示爆炸处,O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t1表示爆炸声直接传到O处所经时间,则有d=vt1 ①
用t2表示爆炸声经云层反射到达O处所经历时间,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有
2=vt2 ②郝双制作
已知t2-t1=Δt 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 h=
代入数值得h=2.0×103m郝双制作20、0.72s
PAGE
1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新北黑凤四校协作体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D B C D A B C BD BCD AC AD AC BD
15. 从甲到乙(或沿V1的方向)
16. 5 m/s 2.5 m/s2
17.
18.F; F';不变
19. d1=1.20 cm d2=5.40 cm d3=12.00 cm
v2=0.21 m/s (1分) a=0.60m/s2(1分)
20.H 、D、 L、 t (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 (2分) (2分)
21. (10分) 解: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
FN 2=GB=20N, (1分)
地面对A的支持力
FN 1=GA+ GB =60N,(1分)
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
Ff 2=FN 2=20,(2分)
A受地面的摩擦力
Ff 1=FN 1 =60,(2分)
又由题意得:F= Ff 1+ Ff 2=60+20=80,(2分)
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2分)
22. (10分)解析: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受力情况.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合=FN-G=0
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FN=G=mg=60×10N=6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即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 (2分)
(2)当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N-G=ma,FN=G+ma=m(g+a)=60×(10+4)N=840N,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840N,大于人的重力600 N,人处于超重状态. (4分)
(3)当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N=ma
N=300 N,体重计的示数为300 N,小于人本身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4分)
23.(10分) 解:
(1)因滑块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后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取滑块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为初状态, 落在地面上时为末状态,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取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为初状态, 落在地面上时为末状态,根据可得
即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2J
高二物理答案 第1页 共2页
高二物理答案 第2页 共2页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新北黑凤四校协作体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题
命题人:李德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写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江岸 B.江岸、竹排 C.竹排、青山 D.江岸、青山
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比甲运动的快
B.2 s乙追上甲
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4.如图所示,在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为:(g = 10N / kg)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左; D.20N,向右。
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
B.物体受的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
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含的物质越多,惯性越大
6. 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角(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小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tan。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tan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sin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sin
7.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 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
C. 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一定不做功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号相反的
8. 一辆汽车以功率P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驾驶员突然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P2并继续行驶。若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不变,此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A. 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9、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
10.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11.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A.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a、b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D.a、b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12. 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
A. A的加速度等于3g
B. A的加速度等于g
C. B的加速度为g
D. B的加速度为零
1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 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 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
A.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14.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 B.物体的动能能增加
C.物体的动能增加 D.重力做功mg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三、填空(每题4分,共12分)
15.汽车从甲城以速度V1沿直线一直行驶到乙城,紧接着又从乙城以速度V2沿直线返回到甲、乙两城的中点的小镇。则汽车在这一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为
16.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17.氢气球重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用绳栓住。由于受水平风力作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30°角,则:绳子的拉力是 N,
水平风力大小是 N。
四、实验题(18题3分;19题3分;20题4分,共10分)
18.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 小组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 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答:
(填“变”或“不变”)。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______ m/s.
小车的加速度是a =______ m/s2.
20.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端自静止起做匀加速下滑运动。如图所示,他使用的实验仪器仅限于①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未知);②木块;③秒表;④米尺。
实验应记录的额数据是:
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
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10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2.(10分)质量是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 (g=10 m/s2)
(1)升降机匀速上升;
(2)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3)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23. 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装————————————订—————————————线———————————————
※※※※※※※※※※※※※※※※※※※※※※※※※※※※※※※※※※※※※※※※※※※※※※※
◎◎◎◎◎◎◎◎◎◎◎◎◎◎◎◎◎◎◎◎◎◎◎◎◎◎◎◎◎◎◎◎◎◎◎◎◎◎◎◎◎◎◎◎◎◎◎
###############################################
※※※※※※※※※※※※※※※※※※※※※※※※※※※※※※※※※※※※※※※※※※※※※※※
高一物理 第7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6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5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4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3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2页 共7页
高一物理 第1页 共7页
※※※※※※※※※※※※※※※※※※※※※※※※※※※※※※※※※※※※※※※※※※※※※※※※※※※※※※※※※※※※
◎◎◎◎◎◎◎◎◎◎◎◎◎◎◎◎◎◎◎◎◎◎◎◎◎◎◎◎◎◎◎◎◎◎◎◎◎◎◎◎◎◎◎◎◎◎◎◎◎◎◎◎◎◎◎◎◎◎◎◎◎
#############################################################
※ ※※※※※※※※※※※※※※※※※※※※※※※※※※※※※※※※※※※※※※※※※※※※※※※※※※※※※※※※※※※
——————————————————装————————————订——————————线——————————————————
※※※※※※※※※※※※※※※※※※※※※※※※※※※※※※※※※※※※※※※※※※※※※※※※※※※※※※※※※※※※
◎◎◎◎◎◎◎◎◎◎◎◎◎◎◎◎◎◎◎◎◎◎◎◎◎◎◎◎◎◎◎◎◎◎◎◎◎◎◎◎◎◎◎◎◎◎◎◎◎◎◎◎◎◎◎◎◎◎◎◎◎
#############################################################
※ ※※※※※※※※※※※※※※※※※※※※※※※※※※※※※※※※※※※※※※※※※※※※※※※※※※※※※※※※※※※
——————————————————装————————————订——————————线——————————————————
—————————————————————装——————————订——————————线———————————————————
※※※※※※※※※※※※※※※※※※※※※※※※※※※※※※※※※※※※※※※※※※※※※※※※
◎◎◎◎◎◎◎◎◎◎◎◎◎◎◎◎◎◎◎◎◎◎◎◎◎◎◎◎◎◎◎◎◎◎◎◎◎◎◎◎◎◎◎◎◎◎◎◎
################################################
※※※※※※※※※※※※※※※※※※※※※※※※※※※※※※※※※※※※※※※※※※※※※※※※
※※※※※※※※※※※※※※※※※※※※※※※※※※※※※※※※※※※※※※※※※※※※※※※※※※※※※※※※※※※※
◎◎◎◎◎◎◎◎◎◎◎◎◎◎◎◎◎◎◎◎◎◎◎◎◎◎◎◎◎◎◎◎◎◎◎◎◎◎◎◎◎◎◎◎◎◎◎◎◎◎◎◎◎◎◎◎◎◎◎◎◎
#############################################################
※ ※※※※※※※※※※※※※※※※※※※※※※※※※※※※※※※※※※※※※※※※※※※※※※※※※※※※※※※※※※※
——————————————————装————————————订——————————线——————————————————
班 级
姓 名
考 号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 一 物 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I卷 II卷 总分 合分人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m/s D.m/s2
2.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3.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在进行110m栏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D.公交汽车在起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
4.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6.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胡克定律
7.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 )
A.F1=4N,F2=8N B.F1=2N,F2=9N
C.=1N,F2=8N D.F1=2N,F2=1N
8.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
A.9.0×104kg B.8.7×104kg
C.6.0×104kg D.6.0×103kg
9.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沿不同路径移动相同的竖直高度时重力做功不一定相同
B.重力势能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C.通常规定: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D.能量的耗散反映出自然界中能量是不守恒的
10.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该图片,则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t图象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绕地球运转时的“神舟”六号飞船可以看作质点
B.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C.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在某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D.标量的运算一定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12.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被匀速吊起的货物 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
C.在引桥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自高坡无阻力自由下滑的滑雪运动员
13.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来研究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实验,站在磅秤上的甲同学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14.在平直、足够长的水平路面上,一辆汽车保持额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起动,从起动到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运动时间为t,设汽车所受的阻力恒为f,汽车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再作变加速运动,最后作匀速运动
B.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C.汽车速度为v(v<vm)时的加速度
D.在时间t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弹簧,当滑块将弹簧压缩了x0时速度减小到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B.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C.滑块与弹簧接触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三、本题共3小题,共19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6.(4分)在“探究小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打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和小车的加速度分别为…………………………( )
A.v2=0.39m/s a=0.15m/s2
B.v2=0.39m/s a=0.60m/s2
C.v2=0.78m/s a=0.15m/s2
D.v2=0.78m/s a=0.60m/s2
17.(5分)如图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实验小组在用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用到______个拉力传感器。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
18.(10分)一位同学做“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做好分析。
弹力(F/N) 0.5 1.0 1.5 2.0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0 17.1 17.9 19.0
弹簧伸长量(x/cm)
⑴算出每一次弹簧的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
⑵在坐标图上作出F—x图线;
⑶写出图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⑷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四、本题共五小题,共4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求汽车在刹车后6s内通过的距离。
20.(8分)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的是这种三角形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A可绕A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进行转动,不计钢索OB和硬杆OA的重力,角AOB等于30°,如果钢索OB最大承受拉力为2.0×104N,求:
⑴O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
⑵杆OA对O点的最大支持力。
21.(8分)如图所示,一人将质量为1kg的小球从h=10m高处以与水平方向成30o角斜向上方抛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为vt=15m/s,不计空气阻力,请你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小球抛出时的速度v0(g取10m/s2)。
22.(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s,求:
⑴拉力F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
⑵在t秒末拉力F做功的瞬时功率;
⑶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3.(12分)如图所示,长为L=6m、质量M=4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F=8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g=10m/s2)
⑴小物块的加速度;
⑵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 一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A D A A B C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 BD BC BD ACD
三、本题共3小题,共19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6. B (4分)
1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分);两(1分);没有(1分);没有(1分);
18.⑴(2分)
弹簧伸长量(x/cm) 1.0 2.1 2.9 4.0
⑵F—x图线如图所示 (2分)
⑶F=0.5x (3分)
⑷弹簧的劲度系数 (3分)
四、本题共五小题,共4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解析:汽车从刹车开始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2分) 即:<6s(2分)
汽车从开始运动3s内就停下,因此汽车6s内通过的距离也就是3s内通过的距离
(2分) 即:(2分)
20.⑴如图所示,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则有
⑴ (2分)
⑵ (1分)
由(1)(2)式得
(1分)
当取最大拉力2.0×104N时,O点悬挂物的最大重力N, (1分)
⑵ (2分)
当取最大拉力2.0×104N时,杆OA对O点的最大支持力N(1分)
21.解法一:动能定理
以小球作为研究对象,对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列动能定理有
WG=Ekt—EkO 即: (5分)
(2分) 代入数据得:vt=5m/s (1分)
解法二:取地面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5分) 即(2分)
代入数据得:vt=5m/s(1分)
22.⑴拉力F在时间t内所做的功为
(2分)
⑵设在t秒末物体的速度为v,则有
⑴(1分)
设在t秒末拉力F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则有
⑵(2分)
由(1)(2)式得:(1分)
⑶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 ⑶(1分)
⑷ ⑸ ⑹(2分)
由(3)(4)(5)(6)式得:(1分)
23.⑴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分)
代入数据得: a1= 4m/s2(2分)
⑵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3分)
代入数据得:t=2s(2分)
得分 评分人
a
F
空间站
飞船
甲
乙
A
B
C
D
v
v
v
v
得分 评分人
v
k
m
得分 评分人
1
0
2
3
4
x1
x2
x3
x4
甲
乙
t(s)
0
0.5
1.0
1.5
2.0
2.5
F/N
1
2
3
4
5
x/cm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30°
O
B
A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θ
F
得分 评分人
F
m
M
0
0.5
1.0
1.5
2.0
2.5
F/N
1
2
3
4
5
x/cm
·
·
·
·
30°
O
B
A
F1
F2
F3
G
y
x
θ
F
mg
y
x
f
N
PAGE
8
高一物理 第 页 共 6 页铁路中学物理模拟考试题(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该试卷中取g=10m/s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关于摩擦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力方向有时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动力
C.摩擦力大小不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D.接触面没有形变,就一定没有摩擦力
2、一架电梯匀加速向上运动,下图中哪个图正确表示了电梯的受力情况(F为钢索拉力、G为重力)( )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速度方向
4、一个人沿平直公路匀速步行到邮局去发一封信,又以原速率步行回原处。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则下图中,近似描述他运动情况的v — t图象的是( )
5、质量m = 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 = 20cm/s2,则有关于它所受合力大小的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运算要求的是( )
A. F =200×20 =4000N B. F = 200×0.2 = 40N
C. F = 0.2×20 =4N D. F = 0.2kg×0.2m/ s2 = 0.04N
6、小船在静水中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流,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朝对岸划行,若航行到河中间时,水流速度增大,则渡河时间与预定的时间相比( )
A、不变 B、减小 C、增加 D、无法确定
7、物体受几个恒定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其中一个力,它不可能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
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物体A静止在B上,A的质量是B的10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
D.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但是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9、如图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中,用A、B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D端(O端固定),当D端达到E处时(α+β= 90O),然后保持A的读数不变,当α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变小时,要使D端仍E处,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B的读数,减小β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β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D、减小B的读数,增大β角
10、如图所示,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外力F1和F2作用,且F1保持不变,F2的大小变化如图,则关于物体运动的状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速度大小不断增大,方向与F1相同
(2)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与F1相同
(3)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与F1相同
(4)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方向与F1相同
A、(1)(3) B(1)(4) C(2)(3) D(2)(4)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被踢出的冰块以2m/s的速度在阻力可以忽略的水平面上滑动,向前滑行15m后它的滑动速度将是 m/s.
12、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每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物体开始运动后第 s内位移最大.
t ( s ) 0 1 2 3 4 5
x ( m ) 0 5 4 -1 -7 1
13、一架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已知飞机的质量是10 t ,所受的合力为2.0×103N,这架飞机滑行的加速度为 m/s2.
14、某人在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里,最多能举起80kg的物体,则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 kg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内最多能举起40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 m/s2.
1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受三个水平方向的力F1、F2、F3作用,其中F1=7N、F2 =4N,那么F3取 N至 N时,可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1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 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伏。下图是打点计时器对一辆小车做匀变速运动时所打出的纸带。图中A、B、C、D、E、F等是按时间顺序先后打出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EF之间距离分别是2.40cm和0.84cm,那么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s,方向是
17、平抛运动是指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个是水平方向的 运动,另一个竖直方向的 运动。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所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的一部分,A、B、C是轨迹上的三点。图中方格每格边长为L,则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A点 (填是或不是)抛出点
三、计算题(18—20题各8分、21题6分,共3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依据,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8、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是多大?
1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垂直于水平面的光滑档板档住,处于静止状态。
求:物体对档板和斜面的压力。
20、如图所示,小物块到达半径为R=10m光滑半球顶端时,对球顶恰好无压力。
求:(1)小物块到达球顶时的速度v的大小。
(2)小物块落地时距球心0的距离。
21、如图所示,质量M = 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力F,F = 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 = 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大?
铁路中学物理模拟考试题(2)
参考答案
B 2。D 3C 4B 5D 6A 7D 8D 9B 10.A 11.2 12。5 13。0.2
14. 60; 5 15. 3 ; 11 16. 4-6 0.39 与运动方向相相反
17。 运速直线;自由落体; 不是 18。20;15
19.
20.10m/s 14.1m
21. 2.1m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二00九级第一期末综合练习
命题人:刘仕开 校对: 云进明
一、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B.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C.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D.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关于摩擦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摩擦力大小跟弹力大小一定成正比 D.摩擦力方向跟弹力方向可以不垂直
3、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物体,在刚掉下的瞬间,物体相对地面具有
A.方向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 B.方向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C.方向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D.方向向下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
4、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哪组物理量都不是基本物理量但都是矢量
A.力 速度 质量 B.质量 时间 位移
C.长度 速度变化 加速度 D.位移 力 加速度
5、一物体以初速v0开始沿光滑斜面上滑然后返回,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图象为(设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6、有两个共点力F1和F2,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则
A.当θ由00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不一定变小
B.当θ=900时,合力F最大
C.当θ=1800时,合力F一定比F1、F2都小
D.当θ=00时,合力F一定比F1、F2都大
7、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m处
C.B在A前3m处 D.B在A前5m处
8、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恒定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物体受到的合力变大时,其速度一定变大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其速度可能为零
D.物体的速度变小时,其受到的合力一定变小
9、如图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若用水平推力F1向右推m1时,两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的大小为F;若用大小为F2的水平推力向左推m2时,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压力大小仍为F,则
A.F1>F2 B.F1<F2 C.F1=F2 D.不能确定F1与F2的大小关系
10.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通过轻绳挂在B点,另一轻绳一端系重物C,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点,现将B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下,若移动过程中AO段绳子始终水平,且不计摩擦,则悬点B受绳拉力大小F和与水平方向夹角θ的情况是
A.B左移,F和θ减小? B.B右移,F和θ增大
C.无论B左移或右移,F和θ都保持不变 D.无论B左移或右移,F和θ都增大
二、下列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共24分。
11、如图,物体随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不受摩擦力
B.若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变大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12、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3:2,初速度之比为2:3,它们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它们
A.滑行中各自所受合力之比为3:2 B.滑行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C.滑行的时间之比为1:1 D.滑行的距离之比为4:9
13、一个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开始,在第1s内的位移为lm,在第2s内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物体在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3.5m/s
C.物体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物体在这4s内一定做的是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4、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质量均为m的两长方形的物块,设A、B间摩擦力为,B、C间摩擦力为,BC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B上,且物块A和B静止或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都有=0 =F
B.若水平力作用在物块B上,且物块A和B一起以a向右加速运动,则=ma,=2 mg
C.若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A上,且物块A和B静止或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都有==F
D.若水平力作用在物块A上,且物块A和B一起以a向右加速运动,则=ma,=2 mg
15.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一固定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又向下运动。已知物体向上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V0,时间为t1;返回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为Vt,从最高点返回出发点的时间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斜面光滑,则Vt=V0 ,t2=t1 B.若斜面光滑,往返经过中点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
C若斜面不光滑,则Vt<V0,t1<t2 D.若斜面不光滑,往返经过中点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
16.下图分别是物体运动的速度v、位移s、加速度和物体受到外力的合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可以表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17、一个小球以V0=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m
B.从抛出点到落回抛出点,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s
C.从抛出点开始,在0.5s末和1.5s末,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D.从抛出点开始,在0.5s内和1.5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相等
18、升降机的墙上用轻质弹簧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C,当电梯静止时,小球C在平衡位置O点,观察小球C的上下移动(如图所示)可判定升降机可能做什么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C从O点突然逐渐下移到B点,升降机可能由静止作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向上加速运动
B.小球C从B点突然逐渐上移到O点,升降机向上作减速运动
C.小球C从O点突然逐渐上移到A点,升降机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向上减速运动
D.小球C从A点突然逐渐下移到O点,升降机作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向上减速运动
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卷上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每空1分,共16分)
19、(1)如图所示,甲、乙两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别为 cm, c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只弹簧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静止.
①此时必须记录的是(用表示序号的字母代替)________.
A.橡皮条的原长 B.橡皮条的伸长长度 C.橡皮条固定端位置 D.O点的位置
E.橡皮条伸长的方向 F.两条细绳间的夹角 G.两条细绳的方向 H.两只弹簧秤读数
②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图中 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和 进行比较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3)①打点计时器是使用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②如右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小车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已知按打点先后记录的各计数点A、B、C、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AB=13.0cm,BC=19.0cm,CD=25.0cm,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0.8m/s,则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ΔT=_______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
20.如图所示,为某汽车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在最后10秒内的加速度为____m/s2,在整个50秒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21.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与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用水平拉力F拉B沿水平面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物体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屋檐上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落下,当第一滴水落地时,第五滴水刚好开始下落。此时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为1m,第三滴水下落的速度是_______m/s。屋檐的高度为 m。(取g= 10 m/s2)
四、本题3小题,共30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方程及明确的答案。
23、汽车A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有一汽车B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A车,根据上述条件求:
(1)B车追上A车时B的瞬时速度?
(2)B车追上A车前,A、B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4、如图所示,在车厢中,一小球被、b两根轻质细绳拴住,其中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绳b成水平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车厢静止时,细绳和b所受到的拉力。
(2)当车厢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而b绳受到的拉力变为零,求此时车厢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若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求a、b两绳的拉力。
25、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
26(15分).质量m=1kg的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假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某时刻t,物体的速度v0=10m/s恰经过水平面上A点,同时物体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F=3N的力的作用(如图所示),经过3s撤去外力F。求物体从时刻t后,相对于A点能滑行的总位移和总路程.
27(15分)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4 kg,它以速度v0=20 m/s水平地滑上一辆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M=1.6 kg,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块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 m/s2,求:
(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从木块滑上小车到木块相对于小车刚静止时,小车移动的距离.
(3) 小车至少多长。
四川省三台中学高二00九级第一期末综合练习
____班 考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选择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9.(1)_______ _______ (2) ①______ ②____ , ____ (3) ①_____, ____ ②____ ,____,_____.
20. ______, _______. 21. _______,_________。22. _________ , _________.
23.
24.
25.
26
27.
高二00九级第一期末模拟练习答案
1. D 2.B 3.B 4.D 5.D 6.D 7.C 8.C 9.A (先整体后隔离.当F1作用时,F1=(m1+m2)a1,对m2有:相互作用力F=m2a1,同理,F2作用时,F2=(m1+m2)a2, 对m1有:相互作用力F=m1a2 因为F=m2a1= m1a2,且已知m1>m2,所以a1>a2,F1>F2.) 10.C(因移动过程中AO段绳子始终水平,CO始终竖直,它们的合力始终不变,所以F和θ都保持不变)
11.ACD 12.ABD 13.AB (不能肯定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CD错) 14.ABC (注意分清动摩擦和静摩擦,整体和隔离的分析) 15.ABC (注意:斜面光滑时,上升和下降可逆,所以AB对,斜面不光滑时,上升和下降不可逆,a上>a下), 16.AB 17.ABC 18.A C D(注意抓合力方向,只要小球在O点上方,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方向向下,应当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只要小球在O点下方,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上,应当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再分析弹力大小变化,确定a变化)
19.(1) 0.28 3.350 (2) ①DGH ②F/ F/ (3) ①交流 0.02 ②0.2 ,1.5 ,左
20. -1, 8.5 21. 增大, 增大。(对B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方程得:
F=Tcosθ+f G=N+Tsinθ f= N T=mAg不变,当θ减小时,N增大,f增大, F增大。) 22. , 16(应用v0=0的规律,相邻水滴间距比为1:3:5:7。)
23.(8分)解:(1)设经t两者相遇,则sA=v0t 1分 sB=at2/2 1分
sA=sB 1分 解得t=2v0/a 1分 相遇时vB=at=2v0 1分
(2)当vA=v0时两者相距最远,设经时间t/. 即 at/=v0 1分
Δs=sA-sB=v0t/-at/2/2=v02/2a 2分
24(10分).答案(1) Ta=mg/cosα, Tb=mgtanα
(2) a=gtanα 方向水平向右 (3)Fa=mg/cosα ,Fb=ma+mgtanα
25(12分).解:由图可知,在t=0到t1=2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a1 ① 2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 ② 1分
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的电梯的速度,即v1=a1t1 ③ 1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1=v1t2 ④ 1分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减速上升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mg-f2=ma2 ⑤ 2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 ⑥ 2分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⑦ 1分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解得h=9m ⑧ 2分
26.答案:位移s=9.25m 路程s=10.75m
27:答案 (1)0.4m/s (2)0.16m (3) 0.8m
B
t1
t
O
2t1
v
A
t1
t
O
2t1
v
C
t1
t
O
2t1
v
D
t1
t
O
2t1
v
m2
m1
F1
A
c
B
O
θ
v
F
B
A
C
v
t
O
A
s
t
O
B
a
t
O
C
F
t
O
D
C
A
O
B
A B C D
· · · ·
B
F
A
b
a
F/N
100
320
400
440
t/s
0
1
2
3
4
6
5
m
v0
F
A
m
M
v0
b
a
B
F
A
f
G
T
N
θ
b
a
第8页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物理2005-2006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选中含错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为零
C.物体具有恒定的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也始终保持不变
D.物体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3.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不一定存在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跟正压力成正比
C.同一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与弹力方向相互垂直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定相反
5.如图1所示,小球A系在坚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A所受的力是
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2t+4t2)m,由此可知物体
A.初速度是2m/s B.加速度是4m/s2
C.t=1s时速度为10m/s D.受到的合外力是恒力
7.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对电梯地板压力为N,则
A.当电梯匀速下降是N<mg,处于超重状态
B.当电梯向下减速是N>mg,处于失重状态
C.当电梯向下加速是N>mg,处于超重状态
D.当电梯向上减速是N<mg,处于失重状态
8.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联结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如图2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9.如图3所示,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B.20s末A、B相遇
C. 20s末A、B相距最远
D. 40s末A、B相遇
10.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连有一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A球紧靠墙壁,如图4所示.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静止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
A.A的加速度大小为
B.A的加速度为零
C.B的加速度大小为
D.B的加速度大小为
11. 如图5所示为某质点所受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各段时间内合力大小相同,设质点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A.质点向前运动,再返回原处停止
B.质点不断做往返运动
C.质点始终向前运动
D.t=2s时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零
12.如图6所示,轻杆BC一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另一端有一小滑轮C,系重物的轻绳绕过滑轮C将上端固定于墙上的A点,不计摩擦,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A点沿墙稍上移一些,系统又处于静止状态,则由于A点的上移
A.轻杆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减小
B.绳的拉力增大,轻杆受的压力减小
C.绳的拉力不变,轻杆受的压力减小
D.绳的拉力减小,轻杆受的压力不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在研究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7所示的合力F与两分力夹角θ的关系图线,由此可得两分力的大小分别是_______N和_______N.
14. 如图8所示的s-t图象,AB段表示质点处于______状态;BC段表示质点做______运动.前7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_____
15.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c点,已知在B点的速度是在C点速度的3/4,B、C间距是7m,则A、C间距是 m
16.细线下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现用一个力F拉小球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则拉力F的最小值为 ,与竖立方向间夹角为 。
17.如图10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斜面上,它们之间的摩擦力都忽略不计.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不动,斜面体向左运动所受到的水平推力为______,此时斜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
1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和速度(轿车启动时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1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m/s2,在B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为
m/s(都取一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必须有解题步骤,第19,20题各6分,第21、22题各8分,共28分)
19.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一秒内通过的位移是4m,在紧接着的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在这4s后汽车还能运动多长时间
20.如图12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由静止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m,求物体由A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
21.如图13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个长木板M,它的长度为L.现有一个小木块m以一定的初速度v从木板的左端滑向右端,到达木板M右端时,m的速度变为 ,M、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m在M上滑行的时间
m滑到M右端时M的速度
它们各自滑行的距离.
22.一光滑斜面全长18m,小球A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经3s到达斜面底端,若在该球释放的同时,小球B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在滚动一段距离后再向下滚动,结果与A小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求小球B开始滚上斜面上时的初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http://www. ( http: / / www.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B A CD A AD D D ACD BD CD 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6牛 ; 4牛 14, 静止 ; 匀速直线; 4米 15, 16米
16, Fsinθ; 900-θ 17, (m+M)gtanθ ; mg/cosθ 18, 2m/s2; 8m/s
三、计算题:(第19,20题各6分,第21、22题各8分,共28分)
19答案: -1m/s2,0.5s
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得
某一秒时间中点A瞬时速度υA==4m/s,后3秒时间中点B瞬时速度υB==2m/s
从运动情况可知,汽车从A位置到B位置的时间为2秒
由式 得a=-1m/s2
汽车从A位置计时到静止所用时间,由υε=υ0+at式得
0=4-t,t=4秒
则汽车经过4秒还能运动时间为t’=4-3.5=0.5秒
20答案:2.5s,2m/s
解:小物体放在A端时υ0=0,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所受摩擦力向前,受力分析图如右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 ∑F=f=μmg= ma
得 a=μg=2m/s2.
当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传送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对静止,f=0,此时受力分析图如右图示
得∑F=0 a=0 小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小物体运动分为两个阶段,先由零开始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v物=2m/s时,
以后∴t总=1s+1.5s=2.5s,
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2m/s
21.答
案:(1)(2)(3),
解:m,M两物体受力分析图如右示
m木块在木板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M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当木块滑上木板时, ∑F=f=μmg= ma
得a=μg,由
(2)M受到m的反作用力∑F=f=μmg= Ma′得
由
(3)木板位移
据几何关系知sm=sM+L
木块位移,
22.答案:6m/s
解:A,B两小球受力分析图如右示
所受合外力∑F=mgsinθ=ma
得 a=gsinθ 都相同
则A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得,
B小球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上升和下滑时间相等,下滑到底端的速度与初速度相等.
分析下滑过程,由v0=at得:v0=4×1.5=6m/s
图12
图11
A B C
图10
图9
图7
图8
图7
图6
图5
F
1 2 3 4
-F
图4
图3
图2
图1
图13
θ
1高中一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2分。)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6.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f和其速度v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匀速
C.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D.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7.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不变,a正比于F,对F、a的单位不限
B.对于相同的合外力,a反比于m,对m、a的单位不限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做单位时,F 必须用牛顿做单位
9.如图9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2m2.在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m1时,两物体间的相互压力的大小为N1.在用大小也为F的水平推力向左推m2时,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压力大小为N2,则
A.N1=N2
B.N1=N2
C.N1=2N2
D.N1=N2
10.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11.若水平恒力F在时间t内使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一段距离s,则2F的恒力在2t时间内,使质量为m/2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是
A.s
B.4s
C.10s
D.16s
12.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
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
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1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
14.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C.L/4 D.3L/4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正确,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误答案不得分。每题4分,共16分)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
C.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D.一对互相平衡的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2.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3.如图4所示,一铁球被弹簧拉住,静止时两弹簧在一条竖直线上,且均处于伸长状态.当箱子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时
A.上面弹簧的长度变短,下面弹簧的长度变长
B.上面弹簧的长度变长,下面弹簧的长度变短
C.上面弹簧的弹力变小,下面弹簧的弹力变大
D.上面弹簧的弹力变大,下面弹簧的弹力变小
4.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二、填空题 (每空3分共21分)
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
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____;B球加速度为________.
2.质量为5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刚能使物体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N。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 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 20s,接着经 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在第 26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m/s.
5.如图11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
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
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的二分之一,则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
力为_______.
三、实验题 (每空3分,共6分)
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6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四、计算题 (共15分,计算中,取g=10m/s2。)
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答案应明确数值和单位。
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2,第3s又以a=1m/s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7分)
2.如图12所示,质量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
定滑轮和绳子(不计其摩擦和绳子质量)竖直向上提起质
量为10kg的货物。(8分)
(1)货物以a1=2m/s2匀加速上升,人对地面压力多大?
(2)货物匀加速上升时,其最大加速度为多大(g=10m/s2)?
高中一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1、——————————————————————,————————————————————————。
2、——————————————————————。
3、————————————————————————。
4、————————————————————、———————————————————————。
5、——————————————————。
四、实验题:(每题3分,共6分)
———————————————————、———————————————————。
五、计算题:(1题8分,2题7分,共15分)
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答案应明确数值和单位。
1.
2.
高中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A D B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B D 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答案 B BC AC BD
三、填空题:每题3分 共12分
1、2g,0
2、100N
3、37.5
4、2;5
5、(M+m/2)g
四、实验题:每题4分 共8分
2.48;6.18
五、计算题:共15分
1,480N,50m/s2
2,500m
第 1 页 共 6 页座号
安阳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12*4=48分,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二、填空题(3*3=9分)
13、 14、 15、
二、实验题(3*3=9分)
16____ ___ 、 17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
18、 解:
19、解:
20、解:
21、解: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合肥市51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本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120分)
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6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4.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支持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
5.关于静摩擦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C.静摩擦力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
D 一般地,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用Fμ=μFN计算
6.手用力握住一个竖直放置在空中的瓶子,瓶子静止,下面对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它因素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8.关于合力和分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
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度变到180度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
9.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10.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而下降
C.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相等
D.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11.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
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
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
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第11题
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 方向向右 C. 2N,方向向左; D.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图示为“研究两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的合力F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之间关系图象,则此合力的大小变化范围为(两分力的大小在过程中不变)( )
14.在研究下面的问题时,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的是( )
A.比较两火车的长短 B.计算从甲站到乙站运行的时间
C.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门口的时间 D.研究旅客在火车中的位置
1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了一段时间,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16.甲、乙两人都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或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 )
A.甲 B. 乙
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进行比较
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18.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0,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C.速度一直在增大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19.一个物体以3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 s后其速度大小变为5m/s,则( )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5m/s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 m/s2
C.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
A.0.4m/s2 B. 4m/s、2 m/s2
C..4m/s、1 m/s2 D. .4 m/s、4 m/s2
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
A. B. C. D.
22.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起动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每隔2秒曝光一次,轿车的总长度为4.5m ,那么这辆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m/s2 B. 2 m/s2
C.3 m/s2 D. 4 m/s2
第22题图
23.图示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则时间t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
A.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以上答案都是可能的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下面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A重力;B摩擦力;C浮力;D阻力;E动力;F压力;G推力;H弹力;I电磁力。这些力中,按力的性质分类而命名的力是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类而命名的力是 。(请
填各力对应的字母代号)
25.一木厢重为200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60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用30N的水平力拉木厢,木厢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如果用80N的水平力拉木厢,木厢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
26.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g取10m/s)
v
F
第26题图
27.已知三个共点力,F1=5N,F2=7N,F3=9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28.美国发射的用于天文观察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宇宙空间绕着地球沿一定的轨道运行,如果太空望远镜出现机械故障,人们将用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到太空望远镜所在的轨道上进行维修,以 为参考系时,宇航员是静止的,以 为参考系时,宇航员在做高速运动。
29.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飞机着陆时的瞬时速度为60m/s,若前5 s内通过的位移为225m,则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此后飞机还要滑行 秒才能停止运动。
30.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以下叙述:A. 物体在第1秒内的速度是2m/s;B. 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3m/s;C. 物体在通过某点时的速度是4m/s;D. 物体在通过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5m/s。其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
31.铅球从距地面较高处自由落下,已知它第4秒末的速度是v,第4秒内的位移大小为s,则它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第2秒内的位移为 。
32.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
s,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 。(g取10m/s)
33.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通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 , 铁链通过该点的平均速度是 。(g取10m/s)
班级 姓名 学号
答 题 卷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表格;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 24 分)
34、如图,质量为100kg的物在水平面上向右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拉力F=4N,求: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②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v
F
35、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一个斜面上,斜面的长与斜面的高之比是5∶3。把重力分解,请画出力的分解示意图,求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G1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
36、一个滑雪的人,从100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2m/s,末速度是8m/s他通过山坡需多长时间?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附加题:(37、38题各6分,39题8分,共20分)
37、如图所示,拉力F为200N,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物体重为500N。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恰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求:(1)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2)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0.6,cos370=0.8)
38、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请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
39、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追赶正前方100m处正以vo=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ax=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2min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 题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表格;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C C C B A A C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C A C B A D C B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 A B H I(C) , D E F G(C) ; 25、 30 , 50 ;
26、 20(19.6) , 水平向右 ; 27、 21 , 0 ;
28、 太空望远镜 , 地球 ; 29、 -6 m/s , 5 ;
30、 A D , B C ; 31、 V/4 , 3S/7 ;
32、 0.5 , 42 m ; 33、 0.236 s , 35.3 m/s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 24 分)
34、如图所示,拉力F为200N,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物体重为500N。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恰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求:(1)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2)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0.6,cos370=0.8) θ
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
FN=G-Fsin370=380N
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Fcos370=μFN μ=0.42
35、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请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t/2时刻的瞬时速度。
如图,设物体在A点的处速度为v0,从A到C的时间为t, B为从A到C的中间时刻,
则:S=V0t+(1/2)at2 VB=V0+a(1/2)t
V平均 =S/t ∴ VB= V平均 A B C
V0 VB VC
36、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追赶正前方100m处正以vo=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ax=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2min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先判断摩托车应该怎样运动
摩托车应先以a匀加速至vmax,再匀速直线运动追赶卡车
a=2/11=0.182 (m/s)
F1
F2
s
t
O
s
t
O
s
t
O
s
t
O
B
C
D
A
α
θ
F武鸣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物 理(高一)
注意:本试题中,g均取10m/s2,sin370=0.6,cos370=0.8。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45分。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有两个力,一个大小是10N, 另一个大小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5N; B.10N; C.12N; D.15N.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4.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故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5.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6.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7.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静止的物体,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斜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D、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9.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秒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的2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0. 速度是表示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加速度是表示速度_______的物理量。
11.一条小汽船在宽广的湖面上先向东行驶了6.0千米,接着向南行驶了8.0千米,那么汽船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位移大小是____千米,方向是______。
12. 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重为100N的物体,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35N时,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为12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若在物体静止时,施加大小为10N水平拉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3. 如图,沿光滑的墙壁用网兜把一个足球挂在A点,足球的质量为m,网兜的质量不计。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则悬绳对球的拉力为_________,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
14. 有一个游标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等分间隔,现用该游标卡尺测物体长度可准确到________mm,图示游标卡尺所测物体的读数是_________ mm.。
15.如图是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测出AB=1.2cm,AC=3.6cm,AD=7.2cm.,A、 B、C、D是每隔5个计时点的计数点。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 ,打B点时运动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____m/s。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69分。第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7分,20题18分)。
16. 如图所示,灯重G=20N,AO与天花板间夹角α=30°,BO水平,试求AO,BO两绳受到的拉力各为多大?
17. 一个物体从45m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求:
前2S内的位移大小;
最后1s内通过的高度及平均速度大小。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26N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倾角θ=370,求:
(1)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9. 一质量为5kg的滑块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是μ=0.2。问: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滑块在力F作用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如果力F作用8s后撤去,则滑块在撤去力F后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20.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A、B为传送带水平部分的最左端和最右端。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从A端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试求:
(1)若传送带保持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旅行包的速度为多大?
(2)若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转动的速率恒为8m/s,则旅行包到达B端时的速度是多大?
(3)若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转动的速率恒为8m/s,则旅行包从A端到达B端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武鸣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物 理(高一)答 题 卷
一.选择题(9小题,共45分。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0. , 。
11. , , 。
12、 , 。13、 , 。
14. , 。 15. , 。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69分。第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7分,20题18分)。
16.
17.
18、
19、
20、
武鸣县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物 理(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9小题,共45分。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3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 2 3 4 5 6 7 8 9
BC D C B ACD BC A B C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0.快慢,改变快慢。 11.14.0, 10 , 东偏南530
12、 35 , 10 13、,mgtanα
14. 0.1 ,20.4 15.1.2,0.18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69分。第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7分,20题18分)。
16.(8分)解:=40N ………(4分)
=20 N ………(4分)
17.(12分)解:(1)S=gt2=×10×22m=20m。………(4分)
(2)由h=gt2代入数据得t=3s,………(2分)故最后1秒内的位移为:
h’=45-×10×22m=25m。………(3分)
最后1秒内的平均速度:v==25m/s。………(3分)
18.(14分)解:如图受力分析,正交分解。
G1=mgsinθ=4×10×sin370N=24N;G2=mgcosθ=4×10×cos370N=32N………(4分)
F1=mgcosθ=26×cos370N=20.8N;F2=mgsinθ=26×sin370N=15.6N………(4分)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 G2+F2=47.6n………(2分)
因为G1>F1,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2分)
摩擦力大小为: Ff= G1-F1=3.2N………(2分)
19.(17分)解:(1)由F-μmg=ma1代入数据得:a1=1m/s2 ………(4分)
(2)5秒内位移: S1=a1t=12.5m ………(4分)
8秒末滑块的速度:v2= a1t2=8m/s,………(2分)
设撤去F后经t3秒滑块停下,则a2=-μg =-2m/s2 ,t3==4s,………(4分)
可见,撤去F后滑块经4s即停止,故撤去F后5秒内的位移为:
s==16m。………(3分)
20.(18分)解:(1)由a=-μg ,2as=v-v,代入数据解得………(4分)
到达B端时旅行包的速度为:v=2m/s ………(2分)
(2)若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旅行包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与传送带静止时完全相同,故到达B端时其速度也是2m/s。………(3分)
令旅行包速度从v0=10m/s减速到v1=8m/s所需的时间为t1,则
由v1= v0+at1,代入数据得t1=s=0.333s。………(2分)
由2as1=v-v,代入数据得s1=3m。………(2分)
故s1设匀速运动过程所需时间为t2,则t2==s=0.625s………(2分)
故旅行包从A端到达B端所用的总时间是:
t总= t1+t2=s=0.958s。………(2分)
A B
h
班别 姓名 序号
密………………………………………………………封…………………………………………………………线
PAGE
8
第 页,共6页汕头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测试题
第一卷(46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 3N B.5N 3N
C.9N 0 D.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3 B.v/2 C.2v/3 D.3v/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不只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漏选2分,错选0分。共16分)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1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13.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远
D.40s末A、B相遇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B. F m M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注意:第二卷试题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二卷(54分)
三.填空题:(共12分)
15.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16.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⑴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多大?⑵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18(10分)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各种具体的运动情况(g取10m/s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19(10分)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g取10m/s2 )
20(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已知g = 10m/s2 ,sin37 =0.6,cos37 =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当汽车以a=2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3)当汽车以a=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三.填空题:(共12分)
15.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
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16.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⑴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多大?⑵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18(10分)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各种具体的运动情况(g取10m/s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19(10分)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g取10m/s2 )
20(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 。已知g = 10m/s2 ,sin37 =0.6,cos37 =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当汽车以a=2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3)当汽车以a=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高一物理科(必修一)板块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A B B D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D AC ACD BD
三.填空题:
15.2.60N(2.6亦给分) 木头
16.0.3;0.6
四.计算题:
17.(8分)
解: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⑴由,得:------------------(3分)
则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v1=at=0.8×1m/s=0.8m/s------------------------(2分)
⑵由s1∶s2=1∶3,得:
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s2=3s1=3×0.4m=1.2m------------------------(3分)
(本题有较多的解题方法,请评卷小组自定、统一标准)
18.(10分)
解: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略)——图:1分
(1) 当T1=4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1-mg=ma1,(1分)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分)
(2) 当T2=32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a2,(1分)解得这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1分)
(3) 当T3=44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ma3,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1分)
19.(10分)
解:物体置于传动带左端时,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代入数据得:(1分)
当物体加速到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 = 2 m / s时,
运动的时间(2分)
运动的位移(1分)
则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2分)
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2分)
20.(14分)
解:(1)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略),由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得:,
(2) 当汽车以a=2 m / 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图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3)当汽车向右匀减速行驶时,设车后壁弹力为0时(临界条件)的加速度为a0,受力分析如图所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LINK Word.Document.8 "C:\\Documents and Settings\\hntpd\\桌面\\高一物理科(必修一)板块测试题.doc" "OLE_LINK1" \a \r
代入数据得:
因为,所以小球飞起来,。设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v
m
P
F
3
2
N
v0
v0
PAGE
8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东港二中高一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A A C A B C BC A CD BD D B AC
15、4;9
16、mAg 0
17. 63kw
18.弹性 形变量
19.0.5m 0.32s
20、(8分)解:(1)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正交分解可知:
即有:
代入数据可得:
所以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为16N. (2分)_
(2)根据题意,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由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沿斜面向上时根据受力平衡有:
……①此时拉力T最小 (2分)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沿斜面向下时根据受力平衡有:
……②此时拉力T最大 (2分)
同时B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由受力分析有:
……③
由①②两式代入数据可得:T1=5.6N T2=18.4N
由③式可得:物体B质量的最小值为:(1分)
物体B质量的最大值为: (1分)
21.Fcosθ—μFN = 0 FN + Fsinθ—mg = 0
μ = 1/3 a = μg = 10/3 m/s2
x = 15m
22. (1)W=2FL=40J
(2)W=(2F-f)L=20J
23.(10分) 解:
(1)因滑块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后下落时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取滑块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为初状态, 落在地面上时为末状态,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2)取滑块在圆轨道最高点A时为初状态, 落在地面上时为末状态,根据可得
即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2J
.
F
G
Ff
FN湘阴四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二
班级 姓名 成绩
命题:徐泽宇
一、选择题(共十六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
对于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对于一个施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受力物体。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重力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命名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它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
地球表面的物体一定受到重力作用。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两物体只要是接触的,必定会产生弹力。
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放在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之后产生的。
绳的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绳的收缩方向。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两个静止的物体之间。
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产生。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正压力垂直。
一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 B、5N,2N,3N C、1N,5N,10N D、4N,10N,10N
如图所示,在用力F拉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水的阻力保持不变。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船所受的合外力保持不变。
绳子拉力F不断增大。
绳子拉力F保持不变。
船的浮力不断减小。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以为零。
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两段位移可以相等。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速度是V1,一半位移的速度是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V1+V2)/2 B、V1V2 C、(2V1+V2)/( V1+V2) D、2V1V2/(V1+V2)
9、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很大,速度却可能很小。
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10、如图所示的4个图象中,哪个图象能表示物体受力平衡 (图中vx表示沿x轴的分速度)
11、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这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当水平拉力增至2F时,则
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2a 。B.物体的加速度小于2a
C.物体的加速度大于2a。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于f
12、如图,物体A和B迭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水平力F刚好拉着B和A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A.地面对B物体摩擦力为fB=0
B.B物对A物的摩擦力fA=F,方向向右
C.B物对A物的摩擦力fA≠0
D.地面对B物的摩擦力fB=F,方向向左
13、将上下叠放在一起的木块A和B以同一速度竖直向上抛出,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动过程中,AB之间始终有作用力
B.在上升过程中,AB之间有作用力,而在下降过程中,AB之间无作用
C.在上升过程中,AB之间无作用力,而在下降过程中,AB之间有作用力
D.在运动过程中,AB之间始终无作用力
14、某人直立在磅秤上,磅秤示数为600N,当他从直立姿势下蹲到蹲坐姿势过程中,磅秤示数应是:
A.始终是600N B.从600N减小到某值,再增大到600N
C.从600N增大到某值,再减回到600N
D.从600N减小到某值,再增大到超过600N的某值,最后再减回到600N
15、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物体保持速度的原因。
16、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当其中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则物体的速度将,
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又逐渐减小到零。
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又逐渐减小到某一数值不变。
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不变。
由于不知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无法确定速度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8分)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图象填空:
(1)物体在0-2s内做___________运动,
速度是__________,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_.
(2)体在6-8s内做___________运动,
速度是__________,发生的位移是___________.
18、人站在匀速运动的自动楼梯上,经过时间t1恰好到达楼上.如果自动楼梯不动而人匀速沿楼梯上楼则需时间t2才可到达楼上.如果电梯运行,人也沿楼梯上行,则到达楼上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19、如图中甲、乙二图,物体m的质量为2kg, 放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在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外力F=10N推物体(甲图)、拉物体(乙图),则甲图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乙图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取g=10m/s2)
20、在如图所示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A和B两点分别在两轮的边缘上,C 点离大轮轴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若不打滑,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A:VB:VC= 角速度之比ωA:ωB:ωC= 。
21、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现用F1=20 2 N和F2=40 N的两个力去提它,但物体仍静止不动。这时物体除受重力和F1、F2外,还受到
的作用,其大小分别为 和 。
22、如图所示,在“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b弹簧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次过程中若保持O点位置及a弹簧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a弹簧示数 ,b弹簧示数
(填变化情况)
23、某同学在做“测定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记录纸带,得到数据如图所示,则打B点时物体速度大小为_______,物体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22、如图所示,用细长线和较短的线,将一重物悬吊在天花板上,角度已标出,求两悬线的张力。
23、飞机着陆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着陆速度为60m/s,求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
24、用弹簧秤水平地拉着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秤读数是0.60N.然后用弹簧秤拉着这个物体在这个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1.8N, 这时物体的加速度是0.40m/s2, 求这个物体的质量. (取g=10m/s2)
25、如图所示,一小球从斜坡顶端A 点水平抛出,刚好落在底端B点,已知斜坡高20m,倾角为30°,求平抛的初速度 V0。
高一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CD AD CD BD ABD ABD BC D BD D C D D D C C
17、(1)匀速直线,3 m/s,6m. (2) 匀速直线,-3 m/s,-6m.
18、t1t2/t1+t2 19、8.5or8.6,6 20、3:3:3 ,1:3:1 21、支持力和摩擦力,10N,14 .6N
22、一直变大,先变小后变大 23、0.6m/s, 1.2m/s2
24、Tac=G/2 Tab=0.866G 25、S=300m 26、m=3kg 27、V0=17.3m/s
高一物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CD AD CD BD ABD ABD BC D BD D C D D D C C
17、(1)匀速直线,3 m/s,6m. (2) 匀速直线,-3 m/s,-6m.
18、t1t2/t1+t2 19、8.5or8.6,6 20、3:3:3 ,1:3:1 21、支持力和摩擦力,10N,14 .6N
22、一直变大,先变小后变大 23、0.6m/s, 1.2m/s2
24、Tac=G/2 Tab=0.866G 25、S=300m 26、m=3kg 27、V0=17.3m/s
PAGE
高一物理试卷 共4页 第1页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人: 陈 野(姜堰二中) 翟明松 (泰州二中) 张辉宇 (泰兴三高)
审题人: 王荣根(姜堰市教研室)张根放(海陵区教研室)马宝旺(黄桥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力、速度、加速度
B.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速度可能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s位移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A.2v
B.4v
C.v
D.v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4.如图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逐渐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A.a绳
B.b绳
C.c绳
D.无法确定
5.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g=10N/k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牛顿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对物理学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但他还是虚心地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顿所说的巨人是指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法拉第
7.如图,一个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个数
A.一定是两个
B.一定是三个
C.不可能是一个
D.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三个
8.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 s末甲、乙将会相遇
B.在第2 s末甲、乙将会相遇
C.在2 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前4 s内,在第2 s末甲、乙相距最远
9.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C.t1~t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2~t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火箭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10.蹦极运动员将弹性长绳系在双脚上,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高处的跳台上,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会在空中上下往复多次,最后停在空中.如果把运动员视为质点,忽略运动员起跳时的初速度和水平方向的运动,以运动员、长绳和地球作为一个系统,规定绳没有伸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以跳台处为重力势能的零点,运动员从跳台上跳下后,则
A.由于机械能有损失,第一次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一定低于跳台的高度
B.第一次下落到最低位置处系统的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
C.最后运动员停在空中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小
D.跳下后系统动能最大时刻的弹性势能为零
第II卷 (共85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7分)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的一部分破坏了,测出剩下的一段纸带上的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重物的质量为1kg,重力加速度g=9.8m/s2.
(1)纸带的__▲___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2)打点计时器打下B、E两点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B=__▲__m/s、vE=__▲__m/s(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从打下B点到打下E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_ J,此过程中重物的动能增量△Ek=____▲_____ 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通过计算会发现,数值上△EP_▲_△Ek(填“>”或“=” 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 .
12.(8分)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某校物理课题研究小组在进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 “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 ▲ 环节;
(2)他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1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2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1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重力加速度g=10m/s2.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正压力FN的关系图线.
砝码G/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正压力FN/N ▲ ▲ ▲ ▲ ▲ ▲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0.44 0.62 0.75 0.89 1.06 1.20
滑动摩擦力Ff/N ▲ ▲ ▲ ▲ ▲ ▲
(3)由作出的图线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
四、计算题或论述题:本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轻弹簧AB长35cm,A端固定在重50N的物体上,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手执B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cm;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变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4.(12分)某质量为1200kg的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72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6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15.(14分)下表列出某种型号轿车的部分数据,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型轿车(部分数据)
长/mm×宽/mm×高/mm 4871×1835×1460
净重/kg 1500
传动系统 前轮驱动与挡变速
发动机型式 直列4缸
发动机排量(L) 2.2
最高时速(km/h) 252
0~108km/h的加速时间(s) 10
额定功率(Kw) 140
(1) 表格右图为轿车中用于改变车速的排挡.手推杆到不同位置,可获得不同的运行速度,从“1~5”逐挡速度增大,R是倒车挡.试问轿车要以最大动力上坡,变速杆应推至哪一挡?并说明理由.
(2) 该车以额定功率和最高速度运行时,轿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3) 如果把0~108km/h的加速过程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为多大?
16.(16分)(1)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甲所示.试在上述情况下,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导出动能定理表达式.
(2)如图乙所示,一弹簧振子,物块的质量为m,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x,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v,试用动能定理求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
17.(16分)在地面上方足够高的地方,存在一个高度d=0.3m的“相互作用区域”(下图中划有虚线的部分).一个小圆环A套在一根均匀直杆B上,A和B的质量均为m,若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会产生f=0.5mg的摩擦力.开始时A处于B的最下端,B竖直放置,A距“相互作用区域”的高度h=0.2m.让A和B一起从静止开始下落,只要A处于“相互作用区域”就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F=2mg),而“相互作用区域”对处于其中的杆B不产生作用力.设杆B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且杆的长度能够保证圆环A与杆不会分离.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杆B刚进人“相互作用区域”时的速度.
(2)圆环A通过“相互作用区域”所用的时间.
(3)A刚离开“相互作用区域”时, 圆环A和直杆B的速度.
(4)假如直杆B着地时,A和B的速度刚好达到相同,这一速度是多少
泰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 ~ 二、选择题:(1~5题每题3分;6~10题每题4分.共35分)
题号 一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B BC AC AD CD ABC
三、实验题:(共15分,其余解法只要正确相应给分)
11、⑴左 ⑵1.50 2.08 ⑶1.05 1.04 ⑷>;实验中克服阻力做功,损失机械能. (每空1分,共7分.)
12、⑴作出假设(2分)
⑵填表略(2分);图略 (2分.未考虑木块1的重力,导致所画的图线不过坐标原点,不得分.)
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 (2分)
四、计算题:(共70分)
13.……①(3分)
……②(3分)
解①、②得:(2分),(2分)
代入数据得:k=250N/m(1分); (1分)
14.试车的第一阶段: (3分)
(2分)
代入数据,得N,负号表示阻力的方向与速度相反(2分).
重新起步并加速后,汽车所受合力(2分)
代入数据,得m/s2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分).
15. (1) 变速杆应推至“1” 挡……(2分) 由可知:v越小,F越大.所以车以最大动力上坡时, 应推至“1” 挡…(3分)
(2) 由P=Fv得:=2.0×103N ……(4分)
(3) 由 可求得:a=3m/s2 ……(3分)
16.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① ……(2分)
而,即② ……(2分)
把①②代入可得F做的功……(2分)
也就是……(2分)
⑵由动能定理得……(5分)
……(3分)
17. (1)设A和B一起静止下落至“相互作用区域”的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解得: v1=2.0m/s ……(4分)
(2)过程1:A在“相互作用区域”运动时,取方向向下为正方向,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滑动摩擦力f和竖上向上的恒力F作用.
设加速度aA1、末速度为vA、运动时间为t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A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A=v0+aA1t1 d= 代入数据解出:t1=0.2s t2=0.6s(不符题意,舍去) ……(4分)
(3)vA= v0+aA1t1=1m/s ……(2分)
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
同理有:aB1= vB=v0+aB1t1 代入数据:vB=3m/s ……(2分)
过程2:A离开“相到作用区域”后,因为vA同理有:aA2= aB2=
v=vA+aA2t2 v=vB+aB2t2
由上述四式代入数据解得:v=4m/s ……(4分)
a
b
c
o
第4题图
第7题图
t/s
甲
乙
第8题图
10
1
2
3
v/m·s-1
O
t
v
O t1 t2 t3
第9题图
第10题图
A
B
C
D
E
F
2.80
3.19
3.58
3.97
4.36
单位:cm
第11题图
F
1
2
第12题图甲
0
1.00
2.00
3.00
0.50
1.00
1.50
4.00
Ff /N
FN /N
0.50
1.00
1.50
第12题图乙
第13题图
B
A
300
F
F
v1
v2
m
m
L
第16题图甲
右
左
m
第16题图乙
相互
作用
区域
h
d
B
A
第17题图
4
高一物理试题 第1页 共6页PAGE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用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
自由下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h,受测者
的反应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比于h B.t正比于
C.t正比于 D.t正比于h2
2.汽车以大小为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
度的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之比为 ( )
A.1∶9 B.1∶1 C.1∶3 D.3∶4
3.如图2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10N,弹簧秤A和B
的读数分别为( )
A.10N,0N B.10N,20N
C.10N,10N D.20N,10N
4.马拉车前进时( )
A.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马的摩擦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5.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
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
B.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
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6.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
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
框架 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
度大小为 ( )
A.g B. C.0 D.
7.如图4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
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
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B.
C. D.
8.如图5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物体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之间的关系图线,分析图线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B.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C.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D.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mA>mB
9.如图6所示装置中,左侧两轮同轴,三个轮的半
径分别为r、2r、4r,b点到圆心的距离为r,则
图中a、b、c、d各点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
加速度、周期之比正确的是( )
A.va∶vd =1∶2; B.ωa∶ωc =2∶1;
C.aa∶ad=1∶2; D.Ta∶Tb =4∶1
10.重物放在倾斜的皮带传送带上,它和皮带间没有打滑,关于重物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物静止时受到的静摩擦力一定小于它斜向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
B.重物斜向上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越大,静摩擦力一定越大。
C.重物斜向下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越大,静摩擦力一定越大。
D.重物斜向上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大,静摩擦力一定越大
11.如图7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球静止时,Ⅰ中拉力大小为T1,Ⅱ中拉力大小为T2。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应是 ( )
A.若剪断Ⅰ,则a=g,竖直向下
B.若剪断Ⅱ,则,方向水平向左
C.若剪断Ⅰ,则,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若剪断Ⅱ,则a=g,竖直向下
12.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ab=bc=cd,如图8所示,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的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 )
A.b与c之间的某一点
B.c点
C.c与d之间的某一点
D.d点
二、实验题(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3.在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9所示,使弹簧秤b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角,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动,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 ( )
A.a增大,b减小;
B. a减小,b减小;
C.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D.a先小后增大。
1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其工作电压约为 V, 电源频率是50Hz, 它每隔 S打一次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10所示,每打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但第3个记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第3个记数点与第2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 cm,(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5.如图11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
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L=5.0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
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v0=___________m/s,(g取值为10m/s2),小球在
b点的速率是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三、计算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
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如图12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求球体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
(sin37°=0.6,cos37°=0.8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7.在海滨乐场里有一种滑沙的游乐活动。如图13所示,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 m=60.0kg, 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0,斜坡的倾角θ=37°,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人从斜坡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
18.如图14所示,物块的质量为m,车静止时绳AC、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0和37°,则(1)当车以a=0.5g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AC绳的拉力TA?(2)当车以a=2g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BC绳的拉力TB?
19.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是利用依山势特别建造的跳台进行的。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杖在助滑路上取得高速后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这项运动极为壮观,设一位运动员由a沿水平方向跃起,到b点着陆,测得ab间的距离L=40m,山坡倾角=30,试求:
(1)计算运动员起跳的速度和他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求出运动员离斜面的最大高度?(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B 5.B 6.D 7.A 8.AB 9.AB 10.B 11.AB 12.A
二、实验题 13.C 14.4~6; 0.02 ;0.74 ;4.36 15.2.00 ;2.83
三、计算题 16.25N;15N
17. 2.0m/s2 ; 50m
18.TA=0.5mg; TB`=2.24mg
19.t=2s; V0=17.3 m/s; H=4.33 m.
图6
图2
图6
图6
图6
图6
图6
图3
图4
图5
a
b
c
d
图6
图7
a
b
c
d
v
O
图8
图2
图9
图10
d
a
b
c
图11
图12
图13
B
A
C
图14
a
b
L
图15
20070119
20070119
PAGE
- 5 -江苏省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联合检测
物 理
说明:试卷里的g没有特殊说明取10N/kg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离开受力物体
B.在力的图示中可以用一根线段来表示
C.在提升物体时,重力是动力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关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F就是物体的重力 B. F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 D. F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
3、下列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存在弹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存在摩擦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D、发生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是一定存在摩擦力
4、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F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
C、F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5、在光滑的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一定不同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那么位移也不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等于零
7、如图1所示,A、B、C三个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有的接触面均不光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B不受摩擦力
C、B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C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8、如图2所示,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推力F1=10N,F2=4N而静止,当撤去F1后,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0 B、水平向右,4N C、水平向左,6N D、水平的右,6N
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面正确的是 ( )
A、拉像皮筋的细绳套要稍长一些
B、弹簧秤不能超过木板的边界
C、两分力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D、两分力应尽是大一些
10、一位小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m处的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
则整个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二、填空题(每一道题4分,共24分)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70N,最小为10N。如果两个力夹角是90°,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_。
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只受到一个大小为100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若在它上面加一个200N铁块后,需要14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此物体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
3、水平桌面上放一个物体,在水平和由受到3个力F1、F2、F3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6N,F2=11N,那么F3最大可能是__________。
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第______s内的位移最大,第_______s内和路程最大。
T(s)末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5、如图3所示,是一个运动质点的位移图象,则该质点在0至4秒内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0s至4s内的运动速度比6s至10s内的运动速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6、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则物体在0—t时间内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三、受力分析(6分,错画一个力扣2分,扣完为止。)在图5的右边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30分,要求解题过程规范、完整)
1、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这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s,
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 (8分)
2、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细杆AB静止在光滑的半球形容器中,设杆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θ,则容器上A点给杆和支持力为多大?C点给杆的支持力多大?(10分)
3、如图7所示,一个物体重G=100N,在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刚好匀速下滑。现给物体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问该力为多大?(1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B D C B A 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50N(4分) 2、500N (4分)
3、17N(4分) 4、4 2 (每空2分)
5、匀速直线运动 小(每空2分) 6、先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分)
三、作图题(错画一个力扣2分,扣完为止,6分)
四、计算题(共30分,要求解题过程规范、完整)
1、解:火车的正常速度是v1=60km/h,正常时间是t1,第二次速度是v2=72km/h,第二次用的时间是t2,两地距离是S,且300s=1/12h.
由题意得:
S=V1·t1 (2分)
S=V2·t2 (2分)
t1-t2=1/12 (2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S=30km (2分)
2、解:对杆进行受力分解如图
由题意得:a=2θ (2分)
G=mg (2分)
G=N1·cosθ+N2·sina (2分)
N1·sinθ=N2·cosa (2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
N1=mg/(cosθ+sinθtan2θ) (1分)
N2=mg/(sin2θ+cos2θcotθ) (1分)
3、解:没有外力F时,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把重力分解如图1
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得:
N=G·cosθ=100Ncos37°=80N (2分)
f=G·sinθ=100Nsin37°=60N (2分)
由f=μ·N得:
μ=f/N=60N/80N=0.75 (2分)
当施加外力F后,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分解如图2
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得:
N=G·cosθ+Fsinθ (2分)
Fcosθ=f+Gsinθ (2分)
f=μ·N (1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
F=240/7N (1分)
PAGE2007学年上学期广州86中高一物理第04章测验题
(命题:樊守青)说明:答案用了隐藏格式
高一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10×4’=40’)
1、伽利略理想实验交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推论(3)
答案:C
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答案:C
3、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保持物体的运动,必须施加外力
B、物体如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力是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D、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也可以做曲线运动
答案:C
4、关于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B、仅反映物体运动速度方向的改变
C、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有关
答案:C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做惯性定律
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速度改变的原因
答案:D
6、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答案:D
7、竖直上抛的小球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如果阻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则小球的加速度最大的时刻是:
A、抛出时
B、到达最高点时
C、落地时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8、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
B、a'>2a
C、a'>2a
D、a'=2a
答案:C
9、质量为m1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1,质量为m2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为a2,若将该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1+m2)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a1+a2
B、(a1+a2)/2
C、
D、a1a2/(a1+a2)
答案:D
10、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厘米,再将重物向下拉1厘米,然后放手,则在刚释放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g取10米/秒2)
A、12.5m/s2
B、10m/s2
C、7.5m/s2
D、2.5m/s2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可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5×6’=30’)
11、在下列物理量和单位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密度 ②牛顿 ③米/秒 ④加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⑦
C、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②③⑦
D、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④⑤⑥
答案:BC
12、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支持力N=mg+ma,则可能的情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C、升降机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升降机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答案:BD
13、当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而大小越来越小的力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当力减小到零时,加速度、速度都为零
D、当力减小到零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答案:AD
14、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中,按照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应写为F=kma,比例常数k的数值为:
A、k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k在国际单位制中的数值一定等于1
答案:CD
15、电梯内有一物体,质量为m,用细绳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6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时,细绳对物体的拉力是:
A、mg/6
B、5mg/6
C、mg
D、7mg/6
答案:B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C D D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BD AD CD B
三、计算题(10×3’=30’)
16、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摩擦系数为0.2,在与水平成37度角向上的力F=5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5秒后物体的位移是多少?(g取10米/秒2)
答案:3.75m
17、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斜面上,摩擦系数为0.2,斜面倾角为37度,斜面足够长,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4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g取10米/秒2)
答案:17.6m/s
18、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以3米/秒2的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问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g取10米/秒2)
答案:14N.
共4页 第1页白城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沈士学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时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2.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起动时,地面对其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是:( )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3.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现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4.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可能为: ( )
A.mg/3 B. 2mg/3 C. mg D. 4mg/3
5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N、8N、7N三个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
A.0 B.6 m/s2 C.8 m/s2 D.10 m/s2
6.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分别拉A、B所得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1所示,则可知:( )
A. μA>μB,B. μA<μB, C. mA=mB, D. mA7.如图2所示,重为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受到水平向左推力F的作用而静止,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 )
A. B. C. D.
8.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100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 取g=10m/s2那么v0和k分别等于:( )
A.25 m/s,1.25 B.40 m/s,0.25 C.50 m/s,0.25 D.50 m/s,1.25
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s=16t-4t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s末 B.2s末 C.3s末 D.4s末
10.如图3所示,在O点用水平力F1缓慢拉动重物,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
A. F2变小, F1变大 B. F2变大, F1变小
C. F1、 F2都变大 D. F1 、F2都变小
11.用一根绳子下端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的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则图4中所描绘的四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1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线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B.甲物体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C.两图线相交于P点,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大于相同但方向不同
D.两图线相交于P点,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3、14小题5分,16小题6分,共16分)
13.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游标尺上有十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直径,测得结果如图6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 mm.
14.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h,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 m/s2,某天有雾,能见度约为24m,为安全行驶,避免追尾相撞,汽车行驶的速度的最大值约为 .(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
15.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cm,则A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的表达式是 .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6分)物体自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速度的1/2,BC间的距离为15m,求AB间距离.
17. (8分)一个物体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v0=20m/s,加速度大小为a=5m/s2,求:
(1)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回到出发点
(2)由开始运动算起,6s末物体的速度.
18. (10分)如图8所示,在倾角θ为530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用劲度系数为100N/m的弹簧平行于斜面吊住,此物体在斜面上的P、Q两点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N,则P、Q间的长度是多少 (sin530=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9. (12分)一个质量为m=40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变化如图9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ACD 2.C 3.B 4.BD 5.ABC 6.AD 7.ACD 8.C 9.B 10.C 11.A 12.AD
13. 29.8 14. 16 m/s 15. 0.86,, 0.64
16. 解析:方法二:由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的速度的1/2,说明物体经过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设AB段位移为s1,设BC段位移为s2,(2分)
s1 :s2=1:3(2分)
s2=15m解得: s1=5m(2分)
方法二:设B点速度为vB,则vC =2vB
由得:
vB=10m/s
vB=gt
t= vB /g=10/10=1s
m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也可得分.
17.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故可直接应用匀变速公式.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1)设经t1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s=0,代入公式: s= ,a=-5m/s2
解得:s
(2)由公式:
将a=-5m/s2 ,t=6s,v0=20 m/s代入上式,解得:v1=-10 m/s,
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18. (10分)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的P、Q两点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的临界条件是物体在P、Q两点的静摩擦力都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且在P点时平行斜面向下,在Q点时平行于斜面向上. (2分)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如下:
对P: 解得:x1=0.15m(3分)
对Q: 解得:x2=0.01m(3分)
m (2分)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19. (12分)解析:由图象可知,小孩在0到6s内,前2s加速上升,接下来3s匀速运动,最后1s内减速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如下:
设匀加速上升时间为t1,这段时间内小孩所受支持力为F1,加速度为a1,位移为s1;匀速运动时间为t2,位移为s2;减速运动时间为t3,这段时间内小孩所受的支持力为F2,加速度为a2,位移为s2,6s内电梯上升的高度为s.(3分)
(2分)
(1分)
(1分)
(2分)
(1分)
s =s1 +s2 +s3=9m (2分)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F
图1
B
A
0
a
F
θ(
图2
图3
F1
F2
θ
C
D
B
A
图4
v
t
乙
甲
图5
4
3
5
cm
0
10
图6
S1
S2
S3
S4
S5
S6
图7
图8
Q
P
θ(
4
F/N
图9
t/s
3
2
1
5
320
6
400
440
100
PAGE
4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东港二中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则物体在
A、第2s末的速度为2m/s B、第2s末的速度为4m/s
C、第2s内的位移为4m D、第2s内的位移为5m
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是x=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3.甲、乙两人都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或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
A.甲 B. 乙
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进行比较
4.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A的上面再加一个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则C物体受到的力共有
A. 2个
B.3个
C.4个
D.5个
7.从地面弹起后正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篮球
A.受到向上的弹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受到重力、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C.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D.受到重力、向上的弹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8.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消其中大小分别为15N和10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m/s2 B.3m/s2
C.12m/s2 D.15m/s2
9.一人站在电梯内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500N。若电梯运动过程中,他看到体重计的示数为600N,则电梯的运动可能为
A.加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减速向上,加速度大小为2m/s2
C.加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2m/s2 D.减速向下,加速度大小为0.2m/s2
10.一小钢球在足够深的油槽中从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随球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则钢球在下落过程中(未到底前)的运动情况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C.速度逐渐变大,最后匀速
D.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放在沿平直轨道向左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当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与物体m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m2与车厢相对静止。则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θ
B.绳对物体m1的拉力为m1g/cosθ
C.底板对物体m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m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θ
12、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正确的说法是
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B、某物体若只受一个力的作用,说明可以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13.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
C.mg(H+h)
D.mg(H-h)
14.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为h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C.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 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填空(每题4分,共12分)
15、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2m/s,A出发4s后,B物体从同一地点从静止开始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2 m/s 2,且A、B运动方向相同,B出发后 s才能追上A,A、B相遇前的它们的最大距离为 m。
16.如图,A、B、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A、B间用
细绳连接跨在固定在C上的光滑定滑轮上,整个系统
处于静止状态,则B与C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17.质量为1.0×103kg的升降机,可携带的最大载重量为7.0×103N,升降机上升时或下降时摩擦阻力恒为4.0×103N,该升降机至少要配功率P=_____________kW电动机,才能使它以3m/s的速度上升。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8.任何物体的弹性形变都有一个极限,叫 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的形变就不能完全恢复.下面是某位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的实验情况及记录.
其中L0=3. 5cm是弹簧的自由长.他记录了弹簧下端分别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和四个钩码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及相对应的弹簧长度,由此还得到了四次弹簧的伸长量.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 (填"原长"、"后来的长"或"形变量")成正比.
请根据这位同学的数据记录,在F-x坐标纸上描出这四个数据点,并作出弹簧的弹力F随弹簧的形变量x的变化规律图线(请将图线画在答案纸上).
19.如图是宁宁和宏宏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他们利用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估测各自的"反应时间",开始时宏宏将直尺的下端"60cm"刻度靠近宁宁的大母指尖,要求宏宏释放直尺的同时,宁宁要立即抓住尺.结果发现宁宁抓住尺时,他的大母指尖在"10cm"位置,设重力
加速度g取10m/s2.宁宁刚抓住尺时,尺已下落的高度是 m;请你根据实验数据,估算一下宁宁的反应时间是 s.
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8分)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A质量为2kg,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0.4,求:
(1)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多大?
(2)若要使A在斜面上静止,求物体B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in37°=0.6;cos37°=0.8;g=10N/kg假设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1.(8分)物体质量m = 6kg,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面成370角斜向上的拉力F = 20N作用,物体以1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求:F撤去后物体还能运动多远?(g=10N/kg)
22. (10分)用F=20N的水平恒力通过细绳和轻滑轮拉物体,物体沿水平面前进了L=1m的距离,不计滑轮的摩擦和质量,求:(1)此过程中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2)若物体质量为10Kg,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0.2,则此过程中和外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g=10N/kg)
23. (10分) 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g=10N/kg)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A
B
C
θ
m2
m1
B
C
A
F
※※※※※※※※※※※※※※※※※※※※※※※※※※※※※※※※※※※※※※※※※※※※※※※※※※※※※※※※※※※※
◎◎◎◎◎◎◎◎◎◎◎◎◎◎◎◎◎◎◎◎◎◎◎◎◎◎◎◎◎◎◎◎◎◎◎◎◎◎◎◎◎◎◎◎◎◎◎◎◎◎◎◎◎◎◎◎◎◎◎◎◎
#############################################################
※※※※※※※※※※※※※※※※※※※※※※※※※※※※※※※※※※※※※※※※※※※※※※※※※※※※※※※※※※※
——————————————————装————————————订——————————线——————————————————
第 4 页 共 4 页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不全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2.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就是增大的
B.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就是减小的
C.因为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其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D.因为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3.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
C.花样滑冰比赛中的运动员可以被看成质点
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
4.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5.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C.同一物体,不管速度大小如何,惯性大小是相同的
D.受力物体的惯性将随着所受力的增大而逐渐消失
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理总结出来的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7.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这是因为:(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
C.推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8.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的升降机地板上,升降机加速度大小为2 m/s2,若g取10 m/s2,这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可能等于:( )
A.600 N B.400 N C.500 N D.0
9.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作用力产生后,再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力消失后,反作用力才慢慢的消失
B.弹力与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而重力无反作用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一对力
10.已知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若分别在月球和地球上高h处自由
释放一铁球,则在月球上和地球上的落地速度之比和时间之比为:( )
A. B.1:6 6:1
C. D. 1:6
11.关于力、加速度、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加速度就大,速度也就大
B.质量不变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加速度就大,速度反而小
C.质量不变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加速度就大,速度不能确定
D.质量不变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速度就大,加速度是不能确定的
12.如图,重为G的物体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受力F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为:( )
A. B. C.Fsin +Gcos D.Gco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3分,计18分)
13.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求得物体在0~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0~60s内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m。
14.如图所示,用细绳拉着小球A向上做加速运动,小球A、B间用弹簧相连,二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2m,加速度的大小为a,若拉力F突然撤去,则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1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0°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10kg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球对挡板的压力为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2分,计12分)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
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
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
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实验中,得到以下二个实验图线a、b,描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是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线是 ;图线 也可以描述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关系.
四、计算题(34分)
18.(8分)在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中,有一名职员为求生存,从110层跳了下来。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4米,如果认为此人在整个过程中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g=10m/s2)求此人:
(1)整个下落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此人落在地面上时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19.(8分)一个竖直向上的180N的力分解为二个力,一个分力水平向右,并等于240N,请用作图法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画在方框中)
20.(8分)要把在山上采的大理石运下来,可以修如图的斜面,如果大理石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要使物体在斜面上匀速滑下,需要修倾角θ为多少度的斜面?
21.(10分)一质量为m=40kg的学生站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参考答案]
http://www. ( http: / / www. )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不全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BC D D C C D AB ABC A C A
二、填空题(本题每空3分,计18分)
13. 3 , 1350 。
14. 3g+2a , a 。
15.
三、实验题(每空2分,计12分)
16.0.86,,0.64
17. b , a , a 。
四、计算题(34分)
18.(8分)解:(1)由有
(2)由有
19.(8分)解:
20.(8分)解: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
Gsinθ=F
FN=Gcosθ
F=μ FN
μ = tanθ= θ=300
21.(10分)解:由图象可知,0-2s内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1,2末的速度是v1,位移是x1 ,时间是t1 ,受支持力 F1
F1-G = ma1 600-400 = 40a1
a1 = 5m/s2
v1 = a1t1 = 5×2 = 10 m/ s
2-5s做匀速运动位移是x2 ,时间是t2
x2 = v1 t2 = 10×3m = 30m
5-6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2,位移是x3 ,,时间是t3,受支持力是F2
G-F2 = ma2 400-320 = 40 a2
a2=2 m/s2
总位移x = x1+ x2+ x3 = 10 m+30 m+9 m = 49 m
13题图
t/s
v/(m·s-1)
o
30
20
10
60
50
40
30
20
10
S1 S2 S3 S4 S5 S6
A
S6
a
0
a
b
图4—10
a
0
21题图
3
20题图
θ
4
6
400
2
7
5
0
600
F/N
t/s
1
320
G
F1
G
F2
1江苏省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联合检测
物 理
说明:试卷里的g没有特殊说明取10N/kg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关于力的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离开受力物体
B.在力的图示中可以用一根线段来表示
C.在提升物体时,重力是动力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关于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F就是物体的重力 B. F是由于支持面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F的作用点在物体上 D. F的作用点在支持面上
3、下列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存在弹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存在摩擦力的接触面间一定存在弹力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D、发生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是一定存在摩擦力
4、两个大小一定的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F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
B、F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
C、F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D、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5、在光滑的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参考系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一定不同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那么位移也不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等于零
7、如图1所示,A、B、C三个物体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有的接触面均不光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B不受摩擦力
C、B受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C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8、如图2所示,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推力F1=10N,F2=4N而静止,当撤去F1后,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
A、0 B、水平向右,4N C、水平向左,6N D、水平的右,6N
9、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面正确的是 ( )
A、拉像皮筋的细绳套要稍长一些
B、弹簧秤不能超过木板的边界
C、两分力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D、两分力应尽是大一些
10、一位小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50m处的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
则整个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是 (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二、填空题(每一道题4分,共24分)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70N,最小为10N。如果两个力夹角是90°,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__。
2、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只受到一个大小为100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若在它上面加一个200N铁块后,需要14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此物体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_。
3、水平桌面上放一个物体,在水平和由受到3个力F1、F2、F3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6N,F2=11N,那么F3最大可能是__________。
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第______s内的位移最大,第_______s内和路程最大。
T(s)末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5、如图3所示,是一个运动质点的位移图象,则该质点在0至4秒内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__,0s至4s内的运动速度比6s至10s内的运动速度_________(填大或小).
6、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则物体在0—t时间内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三、受力分析(6分,错画一个力扣2分,扣完为止。)在图5的右边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四、计算题(共30分,要求解题过程规范、完整)
1、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这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300s,
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 (8分)
2、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均匀细杆AB静止在光滑的半球形容器中,设杆与水平方向
的夹角为θ,则容器上A点给杆和支持力为多大?C点给杆的支持力多大?(10分)
3、如图7所示,一个物体重G=100N,在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刚好匀速下滑。现给物体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问该力为多大?(1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B D C B A 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50N(4分) 2、500N (4分)
3、17N(4分) 4、4 2 (每空2分)
5、匀速直线运动 小(每空2分) 6、先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分)
三、作图题(错画一个力扣2分,扣完为止,6分)
四、计算题(共30分,要求解题过程规范、完整)
1、解:火车的正常速度是v1=60km/h,正常时间是t1,第二次速度是v2=72km/h,第二次用的时间是t2,两地距离是S,且300s=1/12h.
由题意得:
S=V1·t1 (2分)
S=V2·t2 (2分)
t1-t2=1/12 (2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S=30km (2分)
2、解:对杆进行受力分解如图
由题意得:a=2θ (2分)
G=mg (2分)
G=N1·cosθ+N2·sina (2分)
N1·sinθ=N2·cosa (2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
N1=mg/(cosθ+sinθtan2θ) (1分)
N2=mg/(sin2θ+cos2θcotθ) (1分)
3、解:没有外力F时,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把重力分解如图1
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得:
N=G·cosθ=100Ncos37°=80N (2分)
f=G·sinθ=100Nsin37°=60N (2分)
由f=μ·N得:
μ=f/N=60N/80N=0.75 (2分)
当施加外力F后,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重力分解如图2
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得:
N=G·cosθ+Fsinθ (2分)
Fcosθ=f+Gsinθ (2分)
f=μ·N (1分)
联立以上各式的:
F=240/7N (1分)
PAGE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终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本试卷重力加速度g=10m/s2)
一、选择题(32分)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卷上表格的对应位置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不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相互作用
C.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关于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压力、支持力性质上均为弹力
B.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会对使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加弹力作用
C.对同样一根弹簧,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许多物体可以在不发生形变的条件下对物体施以弹力作用
3.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必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B.合力可比任一个分力都小
C.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其中任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D.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各分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
4.某人坐在前进的列车车厢内,观察悬挂在车厢顶上的摆球来判断列车的运动情况,得出下面一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A.摆球向后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减速前进
B.摆球向前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减速前进
C.摆球向后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加速前进
D.摆球竖直下垂时,列车匀速前进
5.跳高运动员用力从地面起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地面对运动员向上的弹力等于他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他所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它的弹力
6.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且所受阻力和重力成正比,未洒水时,物体作匀速运动,洒水时它的运动情况是
A.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作减速直线运动 D.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图示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杆,重力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受力的关系是:
A.a>b>c B.a>c=b C.a=b>c D.a=b=c
8.一根弹簧的下端挂一重物,上端用手牵引使重物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手突然停止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止。在此过程中,重物的加速度的数值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乙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
二、填空题(32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的对应位置内,不要求写演算过程。
9.牛顿力学认为,无论静止还是运动,一只钟“滴答”一次的时间间隔、一把尺的长度(即空间间隔)以及一个物体的质量,总是不变的;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与静止时相比,运动的钟变慢、运动的尺_____________、运动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__。因此说,时间、空间和质量(即惯性)这三个基本的物理量,在牛顿力学中都是“绝对的”,但是在相对论中则都是“相对的”。
10.1N=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SI)中,物理量的单位分为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力的单位N是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11.力的作用效果使是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形状、体积发生改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一对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性质的力。
12.12N、5N和6N三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值是_________N,最小值是_________N。
13.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一根在地球上能悬吊600N重物的绳子,在月球上能悬吊____________N重的物体。用此绳牵引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600千克的物体可使物体获得______________m/s2的最大加速度。
14.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斜面上的物体A与另一物体B通过跨过滑轮的轻绳连接,当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时。它们恰能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斜面的倾角θ为__________,若A物体重30N,则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N,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面上,受到三个水平的共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把方向正南的水平作用力F2保持其大小不变,迅速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0,而其余两个作用力保持不变,经过时间t,质量为m的物体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物体的速度与作用力F1的夹角为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滑块D的质量为m,对滑块D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的同时,将滑块D自斜面上的A点以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射出,若要使滑块D能沿AB连线滑到斜面底端B,此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若滑块能滑到B点,则它到达B点时的最小速度为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及实验题(12分)本大题共3小题。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的对应位置内。
17.重2N的光滑小球夹在两块光滑板之间,用作图法求出球对两板的压力大小。
N甲=__________N,N乙=__________N。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
在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用DIS“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为了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采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图象,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图线在F轴上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将解答写在答卷上的对应位置内。
20.(8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lO月15日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飞船起飞时总质量为1.0×105kg,起飞推动力为3.0×106N,运载火箭发射塔高160m。试问:
(1)运载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假如运载火箭起飞时推动力不变,忽略一切阻力和运载火箭质量的变化,试确定运载火箭需经多长时间才能飞离发射塔
(3)这段时间内飞船中的宇航员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设宇航员的质量为65kg)
2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lkg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0,球恰好能在杆上匀速滑动。若球受到一大小为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可使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求:
(1)画出小球在杆上匀速滑动时的受力分析图。
(2)小球与斜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3)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2(8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的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10N。
(1)若传感器A的示数为14N、B的示数为6.ON,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的示数为零。
2009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终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BC ABC BCD BCD BC A C A
二.填空题
9.缩短、变大 10._1kg·m/s2、导出11.运动状态 、相同12.23、1
13.600、1 14.300、1515.、1350 16.F≤mg、V0
三.实验题
17.N甲=(2.9-3.1)N、N乙=(1.4-1.6)N
18.①还应记下F1 和F2的方向②应让橡皮条伸长到0点
19.小车、控制变量法、质量的倒数、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四.计算题
20.(1) 20m/s2(2) 4s(3)1950N
21.(1)略(2) 0.577(3) 1.55m/s2
22.(1)4.m/s2,方向向右(2)10m/s2,方向向左
F3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终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湖北省黄冈中学2006年秋季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箱上角处用水平力推它,研究木箱绕箱下角的转动,木箱可看作质点。
B.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力推它,研究木箱在水平地面上的滑动,木箱可看作质点。
C.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不论研究该物体的何种运动,该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卫星可看作质点。
2.如图1所示,一人一直沿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跑到坡顶,随即又以速率返回到坡底,已知AB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0 B. C. D无法确定
3.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所需时间为,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B. C. D.不能确定
4.如图2所示,物体A和B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C.B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为
D.取走A物后,B物仍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5.汽车原以20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则它关闭发动机后经过6s内的位移大小为( )
A.30m B.40m C.60m D.20m
6.如图3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7.某同学在一根绳两端各拴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然后拿住绳的一端让绳竖直在3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该同学手拿同样的装置用同样的方法从4楼阳台上静止释放小球,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将(空气阻力不计)(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4所示,小洁要在客厅里挂一幅质量为1.0kg的画(含画框),画框背面有两个相距1.0m、位置固定的挂钩,她将轻质细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挂钩上,把画对称地挂在竖直墙壁的光滑钉子上,挂好后整条细绳呈绷紧状态。设细绳能够承受最大拉力为10N,g=10m/s 2,则细绳至少需要多长才不至于断掉( )
A.1.16m B.1.55m C.2.00m D.3.55m
9.一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5s末速度为,第9s末速度为-,则质点在运动过程中
A.第7s末的速度为零
B.5s内和9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第8s末速度为-2
D.5s内和9s内位移相等
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40秒时,a、b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11.如图6所示,轻绳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PQ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上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的实线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 B.f增大 C.N减小 D.f不变
12.如图7表示,a、b是两个位于固定粗糙斜面上的正方形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但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不同,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a的外力,当a、b都在斜面上静止时,则
A.a、b所受合力相等
B.a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上支持力
C.a、b对斜面压力相等
D.斜面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二、实验题(10分)本题2小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1)(3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
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图8所示,这个工件的长度是________mm.
(2)(2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9),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14.(5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0(a)所示,图10(b)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__m/s
(2)利用图b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
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11所示,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拉物块时,物块能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F大小不变,而改用沿水平方向拉物块,物块仍能在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6.(10分)(7、9、10班同学不做)一滑块从离光滑斜面底端为30m处以初速度v0=10m/s沿着斜面上滑,已知滑块在光滑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5m/s2, 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滑块没有从顶端离开斜面,求滑块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
17.(10分)甲、乙两车相距40.5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运动,甲车在前,以初速度v1=16m/s,加速度a1=2m/s2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v2=4.0m/s,加速度a2=1.0m/s2与甲同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18.(12分) 如图12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
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木板B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0.4.重力加速度g =10m/s2. 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求:
(1) 绳上张力T的大小;
(2) 拉力F的大小。
19.(10分)(7,9,10班同学做)如图13所示,一辆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
卡车上载一货箱,已知货箱与前挡板的距离为L.当卡车以速度v行驶时,
因前方出现障碍物而制动,制动后货箱在车上恰好滑行了距离L而未与
卡车前挡板碰撞,已知卡车制动的时间为t,卡车制动后货箱和卡车均可
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货箱作减速运动的时间;
(2)卡车的加速度与货箱加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
http://www. ( http: / / www. )
一、选择题(12×4=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D A B BCD B C C A AD AC AB AD
二、实验题(2×5=10分)
13.(1)104.05 (3分) (2)C (2分)
14.(1)2.00m/s (3分) (2)4.00m/s2(2分)
1、 计算题(42分)
15.(10分)解: (1)
(2)
由(1)(2)得
16.(10分)解:方法1,滑块滑到斜面最上端需滑块到斜面最上端与初始位
置相距,由得滑块从最上端滑到底端需
所以
方法2 由,选初速方向为正,则有
17.(10分)解(1)(7分)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由 令
得
前内,对甲车 ,对乙车
∴
(2)(3分)甲车运动的时间
在甲车运动时间内,甲车位移
乙车位移
故甲车停止时,甲、乙两车相距
甲车停后,乙车以为初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40.5= 解得
乙车追上甲车时间
18.(6分)解一:(1)作出木箱的受力图,如答图1所示,木箱受4力平衡,其中三力正交,由图可知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是滑动摩擦力,
所以
解得N,进而得N,
N,
(2)(6分)作出木板受力图如答图2所示,木板受6个力作用,且全部正
交,由图和木板匀速运动可知。对木板
在竖直方向:N,
地面对木板滑动摩擦力∴N
在水平方向:∴=200N
解二:(2)若将A、B作为一个整体,物体系统受力如答图3所示,系统处于平衡,受到合外力为零,由图可知
竖直方向:N
地面对木箱的滑动摩擦力:N
在水平方向:N
答案:(1)绳上张力N; (2)拉力N
19.解(1)(6分)货箱和卡车初速度均为,末速度均为零,它们减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均为,设货箱减速的时间为,由题意有,解得;
(2)(4分)货箱与卡车的初速度相同,末速度相同,加速度之比与它们减速的时间成反比,即 .
图1
T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θ
图7
F
b
a
图8
图9
图10 (a)
图10 (b)
(单位:cm)
B
F
30°
图11
F
A
B
θ
图12
图13
答图1
fBA
mAg
T
答图2
F
NAB
θ
NAB
f地
mBg
fAB
F
N地
(mA+mB)g
f
F
N
θ
答图3
a货
a卡
PAGE
1松滋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一~五章
第I卷
(选择题部分,共10题,计5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2.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得越快
C.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改变方向,则物体立即反向运动
3.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绳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总是相等
4.某同学匀速向某一方向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的图象的是( )
5. 线的一端系一个重物,手执线的另一端使重物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转速相同时,线越长越容易断 B.当周期相同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C.当角速度相同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D.当线速度相同时,线越短越容易断
6. 如图所示,两同学共提一桶水,两人手臂间的夹角
取哪个数值时,手臂所受的拉力最小( )
A. 0°
B. 60°
C. 90°
D. 120°
7.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高度处掉下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的运动不受掉落的扣子影响)( )
A.2s B.1s
C. s D. 2—s
8.如图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秤,秤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D.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9.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V=,式中△L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9.8 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C. 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10. 2005年5月我国湖南中部发生了多年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去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6m/s,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10m/s。战士救人的地点M离岸边最近处N的距离为100m。若战士将某人送上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战士以最短时间将某人送上岸,其时间为10s
B. 若战士以最短时间将某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就是N点
C. 若战士以最短位移将某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就是N点
D. 若战士以最短位移将某人送上岸,其时间为15s
松滋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复分人
11 12 13 14 15 16
得分
选择题答案(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0分)(1)(4分)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二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两绳套间的夹角为90°,以便计算合力大小
B. 用二只弹簧秤拉橡皮条,应使结点位置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重合
C. 用二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合力F的图示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普遍成立
D. 若两分力各增加1N,方向不变,则合力方向也不变,大小也增加1N
(2)(6分)如图所示,用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时,游标卡尺上的游标位置分别如图b和c所示。
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 cm,外径读数是 cm。
12.(8分)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其中A、B、C为三个计数点,有关长度如图所示。
已知此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交流电,则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vB= m/s。
13.(11分)在地面上固定一块竖直的挡板A,另一块挡板B与水平面成θ角,如图所示。在两块挡板之间放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体,g=10m/s2。
(1)求挡板A对球体的弹力大小,并说明当θ增大时,挡板A对球体的弹力如何变化
(2)当m=10kg,θ=37°时,球对挡板B的弹力多大 (sin37°=0.6,cos37°=0.8)
14.(12分)从楼顶上自由下落一个石块,经2s落到地面,下落途中它通过1m高的窗口所用时间是0.1s,求(取g=10m/s2)
(1)这栋楼房楼顶多高?
(2)经过窗口的上边时石块的速度多大?
(3)楼顶到窗口下端的高度是多少米?
15.(13分)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轻细直杆L的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
(2)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求杆对球作用力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大小?
16.(16分)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其水平部分AB长SAB=0.8m,BC部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70,长度SBC=4m,一小物体P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u=0.25,皮带沿A至B方向运行,速率v=2m/s,若把物体P无初速度的放在A点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B处为一小曲面,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且物体P不脱离传送带。求
(1)物体到达B点速度?
(2)物体刚进入传送带BC部分的加速度?
(3)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
(g=10m/s2,sin37°=0.6,cos37°=0.8)
松滋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5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CD CD AD A D AD BD A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10分)(1)B(4分)(2)2.37(3分)3.09(3分)
12. (8分)1.46,0.4(每空4分)
13.(11分)解:(1)对球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2分)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FA=mgtanθ -----------(2分)由上式可得:挡板A对球体的弹力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2分)
(2)根据平衡条件,得挡板B对球体的弹力为: ----(2分)
代入数值得:FB=125N -----------------------------(2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体对挡板B的弹力大小FB/=125N------------(1分)
14. (12分)解:(1)窗口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楼顶的高度h=gt2/2=10×22/2=20(m)……………………(3分)
(2)AB高h1=1m,石块经窗口所需时间为t1=0.1s,设经A、B点速度分别为vA、vB。
有 …………………………………(2分)
又vB=vA+gt1 ……………………………………………………(2分)
得:vA=9.5m/s ……………………………………………………(1分)
vB=10.5m/s ……………………………………………………(1分)
(3)又根据公式
代入数据得10.52=2×10×h ∴h≈5.5m………………………………(3分)
15. (13分)(1)小球A在最高点时,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小球做圆运动的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 ………①-----------(3分)
且 F=mg ……………………② -------------(1分)
联立①②两式得: ---------------------(2分)
(2)小球A在最低点时,对球做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小球做圆运动的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 ----------------------------------(3分)
则-----------------------------(2分)
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2分)
16.(1)物体P在AB段先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umg=ma1 ………①-------(2分)
而v=a1t1 ………………………② -------------------(1分)
联立①②得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v/a1=0.8(s),位移s1=a1t12/2=0.8(m)=SAB------(2分)
则到达B点的速度恰好为v=2m/s ----------------------------(1分)
(2)物体P沿BC向下运动,经验证mgsin370>umgcos370,受力如图,P加速下滑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370-umgcos370=ma2 --------------------------(2分)
所以a2= gsin370-ugcos370=10(0.6-0.25×0.8)=4(m/s2)---------------------------(2分)
(3)物体沿BC加速下滑,由运动学公式SBC=vt2+a2t22/2----------------------------(2分)
即4= 2×t2+4×t22/2 解得t2=1(s),(另一解t2=-2s舍去)-------------------------(1分)
那么物体从A到C的时间t=t1+t2=1.8(s) ----------------------------(1分)
D
v
t
o
C
s
t
o
B
s
t
o
v
t
o
A
第6题图
第8题图
A
B
M
v1
图b
图c
图a
第11题图
A
O
L
v
第14题图
θ
P
C
B
A
第16题图
θ
FB
FA
mg
F
mg
第15题解
F
mg
第15题解
uFN
FN
mg
mgcos370
mgsin370
第16题解
有的计算题答案有多种解法,这里仅提供一种,其他正确方法请评卷教师根据每小问的分值酌情评分。
特别
说明南山中学高08级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反思检测题
命题人:毛永辉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答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里)
1.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所有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重力和万有引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C.当两物体间有另一质量较大的物体存在时,则这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当两物体紧贴在一起时,万有引力将无穷大
2.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它们绕太阳的公转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 )
A.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B.金星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运动的速度
C.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D.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3.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正确说法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的最小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4.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1:2,轨道半径之比为1:4,则( )
A.它们的运动速率之比为2:1
B.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4
C.它们的运动速率之比为4:1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8
5.两颗行星和各有一卫星和,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颗行星质量之比为,两行星半径之比为,则两卫星周期之比等于( )
A. B. C. D.
6.有两个大小一样、同样材料组成的均匀球体靠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若用上述材料制成两个半径更小的靠在一起的均匀球体,他们间的万有引力将( )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无法比较
7.三颗人造卫星、、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三颗卫星( )
A.线速度大小:
B.周期:
C.向心力大小:
D.轨道半径和周期
的关系:
8.人造卫星离地距离等于地球半径,卫星以速度沿圆轨道运动,设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有( )
A. B.
C. D.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6分,直接填写在题中相应位置)
9.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万有引力范围之内以后,在靠近该行星表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运动周期为,则这个行星的平均密度=__________.
10.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km,如该小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m/s。(已知:km,地球第一宇宙速度km/s)
11.已知地球半径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在赤道上空,一颗相对地面静止的同步通讯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____(用已知三个量表示)
12.某天文台测得某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则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行星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8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14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时间内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
14.(14分)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16N,将它挂在以5 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的火箭中的弹簧秤钩上,弹簧秤示数9N,求此火箭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地球半径的几倍?( m/s2)
地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PAGE
反思检测题 第 1 页 (共 2 页)期末复习(1)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B在粗糙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只有重心才受重力作用
2.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不可能小于分力中的最小者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的最大者
C.合力大小随两分力间夹角增大而增大 D.两分力间夹角小于1800时,合力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3.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运动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变化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D.加速度不变而速度变化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
D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被看成质点
B火车从北京到达广州的运动中计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被看作质点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变化,但轨迹是直线
6.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7.下列情况中的速度,不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8.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起动时,地面对其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是:( )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9.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现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可能为: A.mg/3 B. 2mg/3 C. mg D. 4mg/3
1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N、8N、7N三个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为:( )
A.0 B.6 m/s2 C.8 m/s2 D.10 m/s2
1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力、位移、速度; B.速度、加速度、时间;
C.力、速度、温度; D.质量、时间、加速度。
13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基本单位是( )
A.厘米、千克、秒; B.千米、千克、小时;
C.厘米、克、秒; D.米、千克、秒。
1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15.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1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有弹力作用;
B.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C.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弹力作用;D.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时,必有弹力;同样有弹力产生时,必有摩擦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1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加速度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
1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0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2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支持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
23关于静摩擦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C.静摩擦力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
D 一般地,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用Fμ=μFN计算
24手用力握住一个竖直放置在空中的瓶子,瓶子静止,下面对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它因素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26关于合力和分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
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度变到180度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
27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28.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而下降
C.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相等
D.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29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A.长度 B.温度 C.力 D.密度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1.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的大小为A,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的大小为B。当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 B. C. D.
3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34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得越快
C.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改变方向,则物体立即反向运动
35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绳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总是相等
36某同学匀速向某一方向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的图象的是( )
37一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 B、5N,2N,3N C、1N,5N,10N D、4N,10N,10N
38,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39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
4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5s B.8s C.16s D.24s
41 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有……………………………………( )
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由于细胞很小,则一定把它看成质点
42 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D、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43,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44、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是: ( )
A、米、牛顿、秒 B、米、千克、秒
C、米、焦耳、秒 D、牛顿、焦耳、瓦特
45、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4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7、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 )
A、1N和10N B、10N和10N C、10N和5N D、20N和20N
48、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0.4m,则:( )
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2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49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1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50、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
A、 B、2mg C、mg D、
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5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则惯性也相同
B.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53.为了传递信息,周朝设立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 500 里( 1 里= 500 米),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则“金牌”的平均速度与下列哪个速度相当( )
A .赛马比赛 B .成年人步行 C .人骑自行车 D .磁悬浮列车
54.甲、乙两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关于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手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加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减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小于乙对甲的拉力
C .只有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匀速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D .无论怎样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总是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55.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56.下列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
A.重力 浮力 B.摩擦力 重力
C.阻力 动力 D.支持力 压力
57.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58.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平板上,当平板与水平面夹角θ由00到900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倾角θ的关系是:( )
59.运动员握住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 (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60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
A.30° B.45° C.90° D.120°
61重力为 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N的作用,如图,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
A.0
B.14N,水平向左
C.10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62一物体静置在斜面上,关于它所受各力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受的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
B.它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静摩擦力
C.它受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
D.它所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63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m/s D.m/s2
64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65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在进行110m栏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D.公交汽车在起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
6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7.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68.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胡克定律
69.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 )
A.F1=4N,F2=8N B.F1=2N,F2=9N
C.=1N,F2=8N D.F1=2N,F2=1N
7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力、速度、加速度
B.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速度可能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7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s位移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A.2v
B.4v
C.v
D.v
7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7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
A . N ,m/s2 , kg B . N , m , kg C . m / s , s , m D . kg , m , s
7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郝双制作
C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的
75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 AB 作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A .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B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
C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D .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7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时刻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大,速度的增量一定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减小
D .某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77.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就停下来。由此可见
A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郝双制作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8.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 .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 .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 ,合力可能等于其某一分力大小
79.下列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平衡的是
A . 3N , 4N , 8N B . 20N , 30 N, 50N C . 10N , 10N , 5N D . 2N , 5N ,8N
80、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有(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B.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D.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81、下列几组力中,合力有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10N,4N B . 10N,20N,40
C. 12N,5N,17N D. 2N,6N,7N
82有两个力,一个大小是10N, 另一个大小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5N; B.10N; C.12N; D.15N.
8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8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85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故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86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8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88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静止的物体,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9.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斜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D、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9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加速度 B、时间 C、质量 D、路程
9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为F1=15N , F2=8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N B、25N C、6N D、21N
92、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下滑,这个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下滑力
C、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产生的摩擦力
D、下滑力、摩擦力,对斜面的压力
9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取地面为参考系;而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时刻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
9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也就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95、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只有物体静止时,物体间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6一个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V 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中哪一个图表示( )
97.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98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99下列哪几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 ( )
A.2N、5N和9N B.2N、30N和50N C.8N、18N和9N D.20N、30N和20N
100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D
v
t
o
C
s
t
o
B
s
t
o
v
t
o
A
v
m
图1
v
F
v
t
O
v
t
O
v
t
O
v
t
O
A
B
C
D张家界市一中高一下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3.下列哪几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 ( )
A.2N、5N和9N B.2N、30N和50N C.8N、18N和9N D.20N、30N和20N
4.如图-1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 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 )
A.μ1Mg B. μ2mg
C.μ1(m+M)g D.μ1Mg+μ2mg 图-1
5、某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其中力学物理量有三个。下列各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
A. kg和N B. N和s C. m/s和J D. kg和m
7、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 正确的是: (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8.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留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9.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在它们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 )
A.物体作加速运动时,v1>v2 B.物体作加速运动时,v2>v1
C.物体作减速运动时,v1>v2 D.物体作减速运动时,v2>v1
10.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电梯分别做下列四种运动的情况下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 )
A. 电梯匀速上升 B. 电梯匀速下降 C. 电梯加速上升 D. 电梯加速下降
11.如图-2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重量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 ( )
A.F=mg B.
C. D.
图-2
1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0时刻速度为零
C.物体在t0时刻速度最大,而加速度为零
D.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已知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如果物体质量为m,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这个推力大小是_______.
14.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次日载人舱着陆,实验获得成功,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q,载人舱的质量为M,则次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应为 。
15.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4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1)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2)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图-4
16.如图-5所示,下面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_mm.
图-5
17、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关系如图-6所示,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劲度系数 N/m.
(2)弹簧伸长0.1米时,弹力的大小 N.
图-6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18.如图-7,用与竖直方向成300角的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推靠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当物体沿着墙匀速滑动时,推力F的大小是多少?
图-7
19.物体从某高处自由落下,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是物体下落总高度的,取重力加速度,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
20.质量分别为m1、m2、m3、m4的四个物体彼此用轻绳连接,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拉力F1、F2分别水平地加在m1、m4上,如图-8所示。求物体系的加速度a和连接m2、m3轻绳的张力F。
(F1>F2)
图-8
21、以5米/秒匀速上升的气球,当升到20米高时,从气球上落下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500克,小球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0.1牛,求经过多长时间达到地面。
2006年下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答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15.(1)___ _____________ m/s,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 _______mm.
17、(1)_____________ N/m, (2) _____________ N.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第 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2006年下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B C D BC ABC AC C D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15.(1)______ _4.20___________ m/s, (2)____ 下落过程中有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 _6.50 ______mm.
17、(1)___________200________ N/m, (2)________20____________ N.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第 18题: 解:对物体作受力分析
当物体下滑时有:在x方向 N-Fsin300=0-------------(1分)
在y方向 Fcos300+f-G=0---------------------------(1分)
且 f=μN---------------------(1分)
则解得F=13.1N-----------------------------------------(1分)
当物体上滑时,在x方向 Fcos300-f-G=0------------- (1分)
在y方向 N-fsin300=0----------------(1分)
且 f=μN----------------------(1分)
则解得F=10.4N------------------------------------(1分)-
第19题: 解:设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H ,总时间为t ,则最初的t-1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h为总高
度的 , ---------------- (2’) --------- (2’)
解得: (舍去) ---------(2’) --------------(2’)
第20题 解析:①由于物体系具有相同的向左的加速度,可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整个系统水平方向受F1、F2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2分)
②以m1和m2两物体为整体,该整体受到向左的F1和向右的F,加速度为a,取向左为正。
有:………………………………………………(2分)
将a代入可得:…………………………(2分)
第21题 解:小球在离开气球前,随气球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气球后,由于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其初速度为5米/秒,其加速度由于重力和阻力二力之和而产生(如图1)
小球达到最高点后,将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下落,其加速度由于重力和阻力二力之差而产生(如图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有: mg + f=ma1, ------------(1分)
--------(1分)
再由运动公式得上升高度及上升时间:
----(1分) ------(1分)
(以上两式以向上为正,a向下,所以a=-10米/秒2,h为正,说明h1向上)
小球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1分)
又由于下落高度h2=h1+H0=1.25米+20米=21.25米,再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所以小球从离开气球到到达地面所用时间秒t=t1+t2=2.6秒。--------------(1分)
张家界市一中高一下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1.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2.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3.下列哪几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 ( )
A.2N、5N和9N B.2N、30N和50N C.8N、18N和9N D.20N、30N和20N
4.如图-1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 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 )
A.μ1Mg B. μ2mg
C.μ1(m+M)g D.μ1Mg+μ2mg 图-1
5、某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了七个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其中力学物理量有三个。下列各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 )
A. kg和N B. N和s C. m/s和J D. kg和m
7、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 正确的是: (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8.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甲看到丙匀速上升。那么,甲、乙和丙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停留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匀速下降,且v甲>v乙,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
9.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在它们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 )
A.物体作加速运动时,v1>v2 B.物体作加速运动时,v2>v1
C.物体作减速运动时,v1>v2 D.物体作减速运动时,v2>v1
10.用一根细绳将一重物吊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在电梯分别做下列四种运动的情况下绳的拉力最大的是 ( )
A. 电梯匀速上升 B. 电梯匀速下降 C. 电梯加速上升 D. 电梯加速下降
11.如图-2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重量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 ( )
A.F=mg B.
C. D.
图-2
1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0时刻速度为零
C.物体在t0时刻速度最大,而加速度为零
D.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已知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如果物体质量为m,当对物体施加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推力时恰能匀速上滑,则这个推力大小是_______.
14.1999年11月20日,我国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次日载人舱着陆,实验获得成功,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q,载人舱的质量为M,则次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应为 。
15.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4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 BC=9.17cm. 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1)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2)如果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公认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图-4
16.如图-5所示,下面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_mm.
图-5
17、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关系如图-6所示,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劲度系数 N/m.
(2)弹簧伸长0.1米时,弹力的大小 N.
图-6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18.如图-7,用与竖直方向成300角的力F将重为10N的物体推靠在竖直墙上,物体与墙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当物体沿着墙匀速滑动时,推力F的大小是多少?
图-7
19.物体从某高处自由落下,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是物体下落总高度的,取重力加速度,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
20.质量分别为m1、m2、m3、m4的四个物体彼此用轻绳连接,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拉力F1、F2分别水平地加在m1、m4上,如图-8所示。求物体系的加速度a和连接m2、m3轻绳的张力F。
(F1>F2)
图-8
21、以5米/秒匀速上升的气球,当升到20米高时,从气球上落下一小球,小球的质量为500克,小球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是0.1牛,求经过多长时间达到地面。
2006年下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答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15.(1)___ _____________ m/s,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 _______mm.
17、(1)_____________ N/m, (2) _____________ N.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第 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2006年下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参考答案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D B C D BC ABC AC C D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
二、本题共5小题,每题目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
15.(1)______ _4.20___________ m/s, (2)____ 下落过程中有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 _6.50 ______mm.
17、(1)___________200________ N/m, (2)________20____________ N.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每题各8分,共32分)
第 18题: 解:对物体作受力分析
当物体下滑时有:在x方向 N-Fsin300=0-------------(1分)
在y方向 Fcos300+f-G=0---------------------------(1分)
且 f=μN---------------------(1分)
则解得F=13.1N-----------------------------------------(1分)
当物体上滑时,在x方向 Fcos300-f-G=0------------- (1分)
在y方向 N-fsin300=0----------------(1分)
且 f=μN----------------------(1分)
则解得F=10.4N------------------------------------(1分)-
第19题: 解:设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为H ,总时间为t ,则最初的t-1秒内物体下落的高度h为总高
度的 , ---------------- (2’) --------- (2’)
解得: (舍去) ---------(2’) --------------(2’)
第20题 解析:①由于物体系具有相同的向左的加速度,可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整个系统水平方向受F1、F2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2分)
②以m1和m2两物体为整体,该整体受到向左的F1和向右的F,加速度为a,取向左为正。
有:………………………………………………(2分)
将a代入可得:…………………………(2分)
第21题 解:小球在离开气球前,随气球一起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气球后,由于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其初速度为5米/秒,其加速度由于重力和阻力二力之和而产生(如图1)
小球达到最高点后,将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下落,其加速度由于重力和阻力二力之差而产生(如图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有: mg + f=ma1, ------------(1分)
--------(1分)
再由运动公式得上升高度及上升时间:
----(1分) ------(1分)
(以上两式以向上为正,a向下,所以a=-10米/秒2,h为正,说明h1向上)
小球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1分)
又由于下落高度h2=h1+H0=1.25米+20米=21.25米,再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所以小球从离开气球到到达地面所用时间秒t=t1+t2=2.6秒。--------------(1分)
图3
F
300
F
300
F
300
图3
F
300
F
300
F
300武峰高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考试题
物 理 2007年1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有(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B.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D.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下列几组力中,合力有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10N,4N B . 10N,20N,40
C. 12N,5N,17N D. 2N,6N,7N
3、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力,当人拉绳子向右走过一步,系统仍保持平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少
B.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增加
C.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增加
D.绳子的拉力变大
4、在直线运动中,有关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
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D.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不一定减小
5、一列火车离开站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m/s2,则( )
A.火车在第3S内的初速度比前1S的末速度大0.2m/s
B.任意1S内,火车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加0.2m/s
C.任意1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比前1S的末速度大0.2m/s
D.火车的速度变化率为0.2m/s2
6、下列图甲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此过程的V-t图象是图乙中的哪一个( )
7、一物体从某高度自由落下,恰好落在直立在地面上的弹簧上。在A点,物体与弹簧开始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并被弹回,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体在AB段下降时和在BA段上升时,其速度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下降时,物体在AB段的速度越来越大
下降时,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在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也为零
8、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天花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顶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 )
Fcosθ
Fsinθ
μ(Fsinθ-mg)
μ(mg-Fsinθ)
9、如右图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从水平位置a点到最高位置b点的过程中( )
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B对A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大
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10、下列关于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有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由物体所处的高度和初速度决定
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由物体所处的高度和初速度决定
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由物体所处的高度和初速度决定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请按题目的要求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1、(6分)如下图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上的最小分度是 _______mm,游标上全部刻度线的总长度为_____mm,它可以准确到________mm,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_______mm。用其测量某工件时游标与主尺间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_cm。
12、(6分)右图为小球做平抛运动实验所得运动曲线的一部分,测出有关数据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那么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_____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是(____,____)。
13、(8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纸带如下图所示。取O为起始位置,每隔相同时间T = 0.1s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是A、B、C、D、E、F,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依次为S1 = 2.0cm、S2 = 2.5cm、S3 = 3.1cm、S4 = 3.7cm、S5 = 4.1cm、S6 = 4.6cm,加速度a = m/s2,D点的瞬时速度vD = m/s。
三、本题共7小题,共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取g=10m/s2)
14、(10分)如右图所示,球重为G,半径为R,顶点A光滑,现用一细绳拉着球,使它沿光滑的竖直墙壁缓慢向上运动,若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求球心能达到的最高点到A的距离?
15、(12分)如右图所示,木块的质量m = 2 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木块在拉力F=10N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30°。①作出木块的受力图;②求加速度a的大小。(g = 10 m/s2)
16、(12分)已知地球赤道半径是6.4×1030km,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大?我国重庆地区的纬度约为30°,重庆地区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又是多大?
17、(12分)一艘航空母舰的舰上跑道长160m,某种飞机的起飞速度为40m/s,在轨道上加速或减速的最大加速度大小都等于8m/s2。
①要使该种飞机能够在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后起飞,飞机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
②如果每次跑道上只允许有一架飞机滑行,那么每分钟最多能升降多少架该种飞机?
18、(14分)如右图所示,AB为斜面,它的倾角为θ=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到B点,求:
(1)AB间的距离和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从抛出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小球与斜面间距离最大?
19、(14分)如右图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跨过定滑轮绳子的两端各系一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且m2>m1, m2静止在车厢底板上,当车厢向右运动时,系m1的那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右图所示,若滑轮、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求(1)车厢的加速度大小?(2)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20、(16分)如右下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紧贴在一起,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它们用长为2L的细绳连结在一起,在细绳的中点O处有一水平恒力F拉着两个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运动过程中,OA段绳的拉力T和b球对a球压力N的大小
参考答案:
1、AC 2、CD 3、BC 4、AD 5、BD 6、C 7、A 8、AC 9、BD 10、ABD
11、1mm,19mm,0.05mm,0.05mm,2.150cm或2.155cm。(前四空每空1分,后一空2分)
12、0.5m/s (3分) ,(-20cm,-80cm)(3分)
13、0.53m/s2 (3分) , 0.39m/s (3分)
14、解:设球心能到达的最高点到A的距离为L
球的受力分析如右图,由平衡条件得: G=T1=Tsinθ (4分)
由几何知识可知: (4分)
联立上述方程得: (2分)
15、解:①作出木块的受力图如图2所示。 (3分)
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⑴ (2分)
⑵ (2分)
⑶ (2分)
联立⑴、⑵和⑶式,解得
(3分)
16、解:在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度圆周运动,其向心加速度为
a = rω2=r(2π/T)2 (4分)
=6.4×106×(2×3.14÷24÷3.6×103)2m/s2
=3.4×10-2 m/s2 (2分)
在北纬30度的地区,圆周运动的半径比赤道小,物体在这里的向心加速度为
a = rω2=r(2π/T)2 (4分)
=6.4×106×cos30°×(2×3.14÷24÷3.6×103)2m/s2
=2.94×10-2 m/s2 (2分)
17、解:①由 得飞机的最小加速度为
(6分)
②由 得飞机在轨道上滑行的最小时间为
(3分)
∴ 每分钟最多能升降的飞机数为 (架) (3分)
18、解:如右图所示,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得:
(1)tanθ=Y/X=gt2/(2V0t) t= 2V0tanθ/g = (4分)
sinθ=Y/SAB SAB=gt2= 4V20/(3g) (4分)
(2)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tanθ= VY/V0= gt/V0 t= (6分)
19、解:(1)设车厢的加速度为a,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一致,右图为
小球受力分析图,F为 m1g、T的合力
tanθ=F/m1g F=m1gtanθ=m1a a=gtanθ (4分)
cosθ=m1g / T T= m1g/cosθ (2分)
(2)对m2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T= m2g
车厢底板对m2的支持力为N= m2g- m1g/cosθ (4分)
m2受到摩擦力为F合= f = m2a= m2g tanθ (4分)
20、解:对两球组成的整体 ① (2分)
a球的受力如右图所示。 (2分)
对a球 ② (2分)
③ (2分)
其中 ④ (2分)
⑤ (2分)
联立①至⑤式,解得 (2分)
(2分)
武鸣高中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期考答题卷
高 一 物 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
15、解:
16、解:
17、解:
18、解:
19、解:
20、解:
O
S
t
图甲
O
V
t
D
O
V
t
C
O
V
t
B
O
V
t
A
图乙
A
B
V
θ
F
V
A
B
a
b
2
3
4
cm
10
20
0
10
20
30
X/ cm
100
240
420
Y/cm
o
O
A
B
C
D
E
F
S1
S2
S3
S4
S5
S6
·
A
θ
F
θ
V0
A
B
m1
m2
θ
V
F
O
a
b
A
B
a
·
A
N
G
T
T1
T2
θ
Y
X
θ
F
mg
f
N
x
y
Fx
Fy
θ
A
B
X
Y
m1
T
m1g
F
θ
T
ma
N
α
高一物理试卷(第 1 页 共 8 页)高一期末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1. 一个人静止于完全光滑的冰面上,现欲离开冰面,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向后踢腿 B.手臂向后甩
C.在冰上滚动 D.脱下外衣水平抛出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0>0,a>0,当a值逐渐变小且不等于零的过程中,其速度和位移值将
A、速度增大,位移增大 B、速度减小,位移增大
C、速度减小,位移减小 D、速度增大,位移减小
3.如图所示,重20牛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力F=8牛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5,则: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牛
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牛
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牛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个F的水平推力推它t秒,物体始终不动,那么t秒内,推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
A .F·t N·S B.Mg·t N·S C. 0 D.无法计算
5.在空间某处以相等的速率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相同的时间t(设小球均未落地),下列有关动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做上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大 B.做下抛运动的小球动量变化最小
C.三小球动量变化都相同 D.三小球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6.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7.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恒力F推A的同时,给B与F同方向的一个冲量I,当两物体再次并排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 B. C . D.
8.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 、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
A . a不变 B . a变大 C.a变小
D . 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变化的趋势
9.一质量为24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水平向右的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则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A .0 B . 8J C. 6J D . 32J
10.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11.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
C.mg(H+h)
D.mg(H-h)
12.两辆汽车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已知m1< m2沿水平同方向行驶且具有相等的动能,则此时两汽车动量P1和P2的大小关系是
A .P1= P2 B.P1> P2 C.P1< P2 D无法比较
13.一物体质量为m,用细线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则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
A.mg B.mg C.mg D.mg
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直线上,当他们相距7m时。A在水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以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则A追上B用的时间为
A.6s B.7s C.8s D.9 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5. (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s2)
(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4分)
16.(6分)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
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
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
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共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共8分)一物块从斜面长s、倾角为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求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
18.(共10分)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70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
位置 A B C
速度(m/s) 2.0 12.0 0
时刻(s) 0 4 10
(1)人与雪橇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雪橇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 =10m/s2)
19. (10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1,地球的自转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
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⑴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⑵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20.(10分)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道相切,如图所示。一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各处摩擦。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2)小球下滑到距水平轨道的高度为R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
21.(共12分)有一炮竖直向上发射炮弹,炮弹的质量为M=6.0kg(内含炸药质量可忽略不计),射出的速度V0=60m/s,当炮弹达到最高点时爆炸为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两片,其中一片的质量为m=4.0kg,现要求这一片不能落到以发射点为圆心、以R为600m的圆周范围内,则刚爆炸完时两弹片的总动能至少为多大?(g=10m/s2, 忽略空气阻力)
宣威五中高一物理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多选题(每题4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A AD A C D B B A BD B C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5.(1)0----0.49(可酌情给分) , 25.0
16.0.86,,0.64(6分)
三、(共48分)
F
S1 S2 S3 S4 S5 S6
A
图7
O
m
A
BV
CV
R
17.(8分)解:依题意,物体斜面做加速运动,由公式:
s=---------------------------------------(1) -----(3分)
-----------------------------(2) -----(3分)
由(1)(2)两式得:
t==-------------------- (2分)-
18.(10分)(1)从A到B的过程中,人与雪橇损失的机械能为
--------(3分)
ΔE=(70×10×20+×70×2.02-×70×12.02)J=9100J-(2分)
(2)人与雪橇在Bc段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3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70×(-2)N=-140N----------------------(2分)
19.(10分)(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确的解法和结果是: ①
得: ②
(2)方法一:对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③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得 ④
20.(10分)(1)根据机械能守恒 Ek=mgR
(2)根据机械能守恒 ΔEk=ΔEp
eq \f(1,2) mv2= eq \f(1,2) mgR
小球速度大小v= eq \r(gR)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在B点
NB-mg=m eq \f(vB2,R) ,mgR= eq \f(1,2) mvB2
解得 NB=3mg
在C点:NC=mg
21.(12分)解:设炮弹上最点时的高度为H,椐匀变速运规律:
EMBED Equation.3 -----------------------------------------------(1)
又质量为m的炮弹刚爆炸后速度为V1,另一质量的速度为V动量守恒定律得:
----------------------------------------- -(2)
设质量为m的炮弹运动时间为t和,椐平抛运动规律有:
H= ----------------------------------------------- (3)
R= ------------- -------------------------------(4)
炮弹刚爆炸后,两弹片总动能:
----------------------------------(5)
以上各式得代入得四川内江三中高2009级物理单元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多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下列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
A.重力 浮力 B.摩擦力 重力
C.阻力 动力 D.支持力 压力
3.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平板上,当平板与水平面夹角θ由00到900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倾角θ的关系是:( )
5.运动员握住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 (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6.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
A.30° B.45° C.90° D.120°
7.重力为 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N的作用,如图,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
A.0
B.14N,水平向左
C.10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8.一物体静置在斜面上,关于它所受各力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受的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
B.它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静摩擦力
C.它受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
D.它所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
板挡住,若斜面和木板都是光滑的,则: ( )
A.球对斜面的压力为mgcosθ
B.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C.球对挡板的压力为mg tgθ
D.当挡板从竖直位置放到水平位置过程中,球对斜面的压力一直减小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
A.斜面受的压力减小5.0N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N
C.物体受的摩擦力减小5.0N
D.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N
11.图2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跟两个分力的夹角的关系图象, 下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F的取值范围是2NF10N;
B.F的取值范围是4NF14N;
C.两个分力分别是6N和8N;
D.两个分力分别是2N和10N。
12.如图所示,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13.如图6,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是2m和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 5μmg B.4μmg
C. 3μmg D.2μmg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4.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共点力F1、F2、F3的大小分别为3 N、6 N和10 N,这三个力的合力的范围是 。
15.用细线拴住的氢气球重为10N,空气对它的浮力为16N,由于受到水平方向的风力作用,使系气球的细线与水平面间成 600 的夹角,
则细线的张力为 N,气球所受的风力为 N。
16.质量为1kg的一木块恰能沿倾角为300的斜面匀速下滑,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当把斜面倾角增至600时动摩擦因数μ=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g=10m/s2)
17.在水平地面上用绳子拉一只重为400N的箱子,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0,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则要使箱子匀速移动,力F= (sin370=0.6,cos370=0.8)
18.用手握重为1N的瓶子,握力为20N,使其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为 N,如握力增至40N,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为 N。
19.在《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形,图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线的结点,用两只弹簧秤或用一只弹簧秤时,都将结点拉到O点,实验中你要比较的是图中 和 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 是实验直接测得的合力。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8分)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都是3000 N,夹角是30°,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要求用作图法和计算法分别求解.)
21.(8分)20.木块A、B分别重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一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压缩了2cm夹在A、B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B静止不动。则A和B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少?
22.(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它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檫因数为u,ABC = ,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使物块保持静止状态,求:
墙面对物块的弹力大小和方向?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3.(12分)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细绳AB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为60°,轻杆BC与竖直墙间的夹角为30°,杆可绕C自由转动。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轻杆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300N,则在B点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
四川内江三中高2009级物理单元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 2.B 3.BD 4.B 5.C 6.D 7.B 8.BC 9.BCD 10.D 11.C 12.A 13.A
二、填空题:
14.(0—17) 15. 16. 17.105.3N 18.1N 1N 19. 300N 100N
三、填空题:
20.
21. 9N,8N
22.
23.解:对B点,有
得
若NBC=300N,则TAB=
若TAB=200N,则NBC=
故只能是NBC=300N,得Gmax=NBC/sin60°≈346.4N 。
v
F
F
m
300
600
30°
O
F
F
F
B
A
C
A
B
C
30°
60°
图
PAGE
1衡阳市八中2006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两部分,考生务必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卷上相应位置,考试结束时只交答卷。
2.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本卷共二大题,19小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些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有些有多个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2.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而这二力平衡.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弹力,其反作用力可能是摩擦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大
B 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 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在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还受到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7.下图不能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8.如右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等于( )
A.3g ,0 B. 0 , 3g C.g,0 D.0, g
9.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A. B.2mg C. D.mg
10.在空中某点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某一物体,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抛出后经3s到达最大高度
B.物体抛出后经1/3s到达最大高度
C.相对于抛出点,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m
D.相对于抛出点,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90m
11.一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下滑时,恰好做匀速运动, 若物体具有一初速度冲上该斜面, 则上滑时物体加速度大小为( )
A、gsinα B、2gsinα C、gtanα D、2 gtanα
12.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今欲过一条宽为60 m的河,若已知水的流速为4 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
A.20s B. 15s C.12s
D.因为水速大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故船不能过到对岸
1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B端固定,OB始终保持水平,A端水平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OA 绳拉力减少 B、OA 绳拉力增大
C、OB 绳拉力减少 D、OC 绳拉力增大
1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制主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 )
A. B. C. D.
15.物体A、B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和,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和,现用水平力F分别拉物体A、B,它们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B. C. D.
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20N的木块放在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被一根劲度系数k=250N/m的轻弹簧拉着.该弹簧原长l0=0.20m,求: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F多大?
(2)弹簧的长度l为多少?
17.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
(1)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
(2)汽车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8.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恰为45°,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2)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g取10 m/s2)
19.质量为2.0kg、长为1.0m、高为0.5m的木箱M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是光滑的,下表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是0.25。在木箱的上表面的右边沿放一个质量为1.2kg的小金属块m(可以看成质点),如图所示,用一个大小为9.0N的水平恒力F使木箱向右运动,经过3s撤去恒力F,木箱最后停在水平地面上,求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的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g取10米/秒2)
衡阳市八中2006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答卷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解答题(10分×4=40分)
16.解:
17.解:
18.解:
19.解:
衡阳市八中2006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AB BD D D A C AC B A B C BC
二.解答题(10分×4=40分)
16.解:(1)物体静止于光滑斜面上,则弹簧对物体的拉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有F=Gsin30°=20×0.5=10N
(2)设弹簧伸长量为x,由胡克定律F=kx得
x=F/k=10/250=0.04m
所以弹簧的长度l=l0+x=0.24m
17.解: 已知v0=36km/h=10m/s,t1=10s,a=1m/s2,t2=10s求S、、
(1)S= v0t1+ v0t2+ =2×10×10+=250m
(2)
18.解:设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用时为t,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tan45°=vy/v0
竖直分速度vy=gt
下落高度为h即竖直位移h=1/2gt2 水平位移为s= v0t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如数据的h=5 m s=10 m?
19.解: (1)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1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金属块在光滑木箱上表面处于静止,直到木箱向前前进1 m后,金属块滑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到地面。滑动摩擦力f1=μ(M+m)g= 8 N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a1=(F—f1)/M =0.5m/s2
木箱滑行1m,历时 t1==2s
金属块滑落后,木箱在水平恒力和滑动摩擦力f2 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加速度为a2,滑动摩擦力f2=μMg= 5 N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a2=(F—f2)/M =2m/s2
2s末木箱的速度为v1=a1t1=1m/s
第3s内的位移s2=v1t2+=2m
3s末木箱的速度为v2= v1+a2t2 =3m./s
撤去力F后,木箱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3= —μg =—2.5 m/s2
此过程的位移S3= =1.8m
因此木箱停止后,小金属块落地点距木箱左边沿的水平距离 S=S2=S3=3.8m
v
F
t
0
t
0
s
0
v
t
v
t
0
s
A
B
C
D
B
A
O
C
A`河北容城中学06—0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小题48分)
1.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A.长度 B.温度 C.力 D.密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的大小为A,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的大小为B。当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 B. C. D.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5.下列几个图中物体A受力个数为三个的有
A.①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6.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大小分别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等于
A. B. C. D.
7.两个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加上B对地面的压力
B.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A、B的重力之和
8.质量为的长木板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量为的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加大小为的水平拉力拉木块A使其沿着B运动,而木板保持静止,这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C. D.
9.在验证平行四边定则的实验中,用A、B两弹簧称拉橡皮条结点O,使其拉于E处,此时,然后保持 A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示的值逐渐减小时,要使结点仍在E处,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减小角 B.减小B的读数,减小角
C.减小B的读数,增大角 D.增大B的读数,增大角
10.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那么木块对斜面作用力的方向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斜面向下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下
11.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力N挤压相同的木板,木板中间夹着两块相同的砖,砖和木板均保持静止,则( )
A.两砖间摩擦力为零
B.N越大,板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C.板、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
D.两砖之间没有相互挤压的力
12.两只相同的半径为r的光滑小球,置于半径为R的圆柱形筒中,已知2r>R, 如图所示,则以下关于A、B、C、D四点的弹力大小不正确说法( )
A.D点弹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的重力;
B.D点弹力大小一定等于A点弹力大小;
C.B点弹力大小一定等于两小球的重力和;
D.C点弹力大小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球的重力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某小组作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
(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
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_______是与合力的实验值;
__________是与合力的理论值;从而进行比较,通过本
实验可以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4.如图所示,光滑的斜面倾角为平行于斜面的弹簧被拉伸了。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则斜面受到的压力等于____________N.
15.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挡板能绕轴转到水平位置。光滑的圆球重量为,挡板从图示位置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球对斜面的压力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6.重力为的物体,放置在水平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传送带与物体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当传送带突然减速,物体相对传送带滑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
17.一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其合力为零.现把其中的一个大小为20 N 的力的作用方向改变90°而大小不变,那么这个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大小是______.
三.计算题共(34分)
17.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作用下,沿着倾角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已知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求
拉力为多大?(8分)
18.质量为的物体用两根完全相同的细绳拴住,
细绳的上端分别固定于天花板和竖直墙壁,如图所示,绳a与
竖直方向成的角度为,绳b与竖直墙壁垂直。求:此时
绳a和绳b的拉力大小?若逐渐增大物体的质量那根绳先断?
说明理由。(8分)
19.质量为的物体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的作用下使其向右匀速运动。当改为斜向下的作用时仍然可以使物体向右匀速运动,已知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试求的大小? (10分)
20.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如果以弹簧的总长度为横坐标,以弹簧的弹力为纵坐标,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试求弹簧长度为时弹簧弹力的大小和该弹簧的劲度系数。(6分)
河北容城中学06—07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B C A C C.D C B D A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13 14 15 16 17
, , 28.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18.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得
整理得,
2分
19.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得
整理得, 2分
增大物体的质量,从而使物体的重力增大,根据上式,可知、都增大,但是增大得快,先达到绳的最大承受能力,所以,a绳先断。 2分
20.
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得
整理得,
当施加力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最后整理得
21.解:根据图象和劲度系数的含义,
可知劲度系数为 1分
当弹簧长度为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得 1分
或者:根据图象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以,当弹簧长度为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1分
当弹簧长度为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得 1分
②.梯子靠在光滑的墙上
A
①.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④.在力F作用下AB一起匀速运动
F
A
B
A
③.通过悬绳小球静
止在光滑的斜面上
F
F
A
B
B
A
F
B
A
O
E
EMBED Equation.3
A
O
/N
1.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①长度 ②温度 ③力 ④密度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③
/N
PAGE
6期末复习(1)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B在粗糙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只有重心才受重力作用
2.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不可能小于分力中的最小者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的最大者
C.合力大小随两分力间夹角增大而增大 D.两分力间夹角小于1800时,合力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3.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运动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变化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D.加速度不变而速度变化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
D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被看成质点
B火车从北京到达广州的运动中计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被看作质点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变化,但轨迹是直线
6.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7.下列情况中的速度,不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9.5m/s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8.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起动时,地面对其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是:( )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9.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现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10.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可能为: ( )
A.mg/3 B. 2mg/3 C. mg D. 4mg/3
11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N、8N、7N三个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为:( )
A.0 B.6 m/s2 C.8 m/s2 D.10 m/s2
1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力、位移、速度; B.速度、加速度、时间;
C.力、速度、温度; D.质量、时间、加速度。
13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基本单位是( )
A.厘米、千克、秒; B.千米、千克、小时;
C.厘米、克、秒; D.米、千克、秒。
14.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15.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1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有弹力作用;
B.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C.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弹力作用;D.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时,必有弹力;同样有弹力产生时,必有摩擦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1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加速度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
1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0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2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支持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
23关于静摩擦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C.静摩擦力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
D 一般地,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用Fμ=μFN计算
24手用力握住一个竖直放置在空中的瓶子,瓶子静止,下面对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它因素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26关于合力和分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
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度变到180度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
27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28.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而下降
C.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相等
D.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29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
A.长度 B.温度 C.力 D.密度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31.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个力同向时,合力的大小为A,当两个力反向时合力的大小为B。当两个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 B. C. D.
3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力可以离开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D.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该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34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得越快
C.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改变方向,则物体立即反向运动
35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绳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
B.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总是相等
36某同学匀速向某一方向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的图象的是( )
37一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 B、5N,2N,3N C、1N,5N,10N D、4N,10N,10N
38,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39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
4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5s B.8s C.16s D.24s
41 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有……………………………………( )
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由于细胞很小,则一定把它看成质点
42 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D、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43,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44、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是: ( )
A、米、牛顿、秒 B、米、千克、秒
C、米、焦耳、秒 D、牛顿、焦耳、瓦特
45、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4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7、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 )
A、1N和10N B、10N和10N C、10N和5N D、20N和20N
48、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0.4m,则:( )
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2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49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1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50、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
A、 B、2mg C、mg D、
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52.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则惯性也相同
B.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53.为了传递信息,周朝设立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 500 里( 1 里= 500 米),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则“金牌”的平均速度与下列哪个速度相当( )
A .赛马比赛 B .成年人步行 C .人骑自行车 D .磁悬浮列车
54.甲、乙两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关于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手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加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减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小于乙对甲的拉力
C .只有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匀速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D .无论怎样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总是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55.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B.两物体间相互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56.下列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 )
A.重力 浮力 B.摩擦力 重力
C.阻力 动力 D.支持力 压力
57.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58.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的平板上,当平板与水平面夹角θ由00到900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倾角θ的关系是:( )
59.运动员握住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 (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60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
A.30° B.45° C.90° D.120°
61重力为 2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0N的作用,如图,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 )
A.0
B.14N,水平向左
C.10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
62一物体静置在斜面上,关于它所受各力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受的重力与弹力大小相等
B.它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静摩擦力
C.它受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应是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
D.它所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于斜面向上
63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kg C.m/s D.m/s2
64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65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刘翔在进行110m栏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C.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
D.公交汽车在起动时,乘客都要向前倾,这是乘客具有惯性的缘故
66.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才可能有弹力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7.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68.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胡克定律
69.两个共点力F1与F2的合力大小为6N,则F1与F2的大小可能是………………( )
A.F1=4N,F2=8N B.F1=2N,F2=9N
C.=1N,F2=8N D.F1=2N,F2=1N
7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力、速度、加速度
B.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定减小.
C.物体的动能不变,其速度可能改变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7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经过s位移时的速度是v, 那么经过位移为2s时的速度是
A.2v
B.4v
C.v
D.v
7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看作质点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恒定
D.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7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
A . N ,m/s2 , kg B . N , m , kg C . m / s , s , m D . kg , m , s
7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郝双制作
C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的
75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 AB 作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A .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B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
C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D .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7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时刻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大,速度的增量一定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减小
D .某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77.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就停下来。由此可见
A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郝双制作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78.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 .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 .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 ,合力可能等于其某一分力大小
79.下列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平衡的是
A . 3N , 4N , 8N B . 20N , 30 N, 50N C . 10N , 10N , 5N D . 2N , 5N ,8N
80、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有(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B.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C.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D.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81、下列几组力中,合力有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10N,4N B . 10N,20N,40
C. 12N,5N,17N D. 2N,6N,7N
82有两个力,一个大小是10N, 另一个大小是2N,它们的合力可能是
A.5N; B.10N; C.12N; D.15N.
8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84关于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的方向
85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故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86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8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88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静止的物体,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9.有关超重和失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斜上抛的木箱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必定处于下降过程
D、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90、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加速度 B、时间 C、质量 D、路程
9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为F1=15N , F2=8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N B、25N C、6N D、21N
92、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下滑,这个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下滑力
C、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产生的摩擦力
D、下滑力、摩擦力,对斜面的压力
9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9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也就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95、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只有物体静止时,物体间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6一个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V 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中哪一个图表示( )
97.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98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99下列哪几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物体可能保持平衡 ( )
A.2N、5N和9N B.2N、30N和50N C.8N、18N和9N D.20N、30N和20N
100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s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5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刚要正好落到地面。那末,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A.2m B.2.5m C.2.9m D.3.5m
4.在力的分解中,有多组解的是(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1、关于摩擦力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摩擦力方向有时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动力
C.摩擦力大小不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
D.接触面没有形变,就一定没有摩擦力
2、一架电梯匀加速向上运动,下图中哪个图正确表示了电梯的受力情况(F为钢索拉力、G为重力)( )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速度方向
4、一个人沿平直公路匀速步行到邮局去发一封信,又以原速率步行回原处。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则下图中,近似描述他运动情况的v — t图象的是( )
5、质量m = 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a = 20cm/s2,则有关于它所受合力大小的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运算要求的是( )
A. F =200×20 =4000N B. F = 200×0.2 = 40N
C. F = 0.2×20 =4N D. F = 0.2kg×0.2m/ s2 = 0.04N
1.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m)、牛(N)、秒(s) B.米(m)、千克(kg)、秒(s)
C.千克(kg)、焦耳(J)、秒(s) D.米(m)、千克(kg)、牛(N)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取地面为参考系;而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时刻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
3.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 B. C. D.
D
v
t
o
C
s
t
o
B
s
t
o
v
t
o
A
v
m
图1
v
F
F
F
θ
F
θ
甲
乙
丙
v
t
O
v
t
O
v
t
O
v
t
O
A
B
C
D
20
40
5
10
t/s
v(m/s)
甲
乙
0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面!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kg 、m 、m / s2 B.kg 、 m / s 、 N
C.kg 、m 、 s D.kg、 m / s2 、N
2.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A.60° B.45° C.90° D.120°
3.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A.月亮 B.云 C.地面 D.星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如图1所示,物体沿边长为x的正方形由A如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到D,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 B.3x向下,3x向下
C.x向上,3x? D.0,3x向上
6.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一些说法中,哪一种是不可能的
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而位移却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其速度在减小
C.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很大
D.物体的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随之减小
7.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针对书和桌面的受力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书受到的支持力、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弹力
C.书受到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8.一辆汽车在一段时间内的s-t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知
A.在0~10s内,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10~30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在10~30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汽车在0~10s内的速度比30~40s内的速度大
9.如图3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t图象 B.乙是s-t图象 C.丙是s-t图象 D.丁是v—t图象
10.如图4,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其
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如图5所示,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作用在水平橡皮筋上,使之沿水平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仍沿水平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弹簧秤的读数为F。这一实验直接说明
A.弹簧秤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B.橡皮筋的弹力大小跟形变大小成正比
C.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D.F1和F2对橡皮筋产生的效果可用F来替代
12.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 如图6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 速度为零
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13.如图7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1和F2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1=10N,F2=2N,若撤去F1 的瞬间 ,则木块受到合力F和摩擦力f的大小,方向是
A . F=0;f=2N,方向向右
B . 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左
C . F=10N,方向向左;f=8N,方向向右
D . F=0 , f=0
14.如图8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1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块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如图9所示,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至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B.物块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
C.当弹簧处于压缩量最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不等于零
D.当物块的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三、非选择题部分(计算题的解答要求:①作出反映题目意思的解题示意图;②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③列出依据的基本公式;④重要演算步骤和结果表达式;⑤代入已知数值计算,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⑥如有必要可以对结论进行简单的讨论.)
16.(8分)按要求画图。
17.(4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 v~ 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18.(6分)在“探究超重与失重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图10所示的图线。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个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该砝码的重力约为 N,A、B、C、D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 ;处于失重状态的为 。
19.(8分)小明同学要测量一长方形木块(带有一挂钩)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但没有现成的弹簧测力计,于是小明用细弹簧、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只有均匀刻线没有标值)如图11所示。 请你帮助设计这个实验
(1)主要步骤:
。
(2)计算表达式:(表达式中的字母要在步骤中出现)
。
20.(12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2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①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_____________(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探究实验课中,我们的活动可以分为七个基本程序,分别是:⑴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当拉力F1=42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1=4.0m/s2,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1)物体的质量m多大.
(2)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s内的位移和2s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22.(12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作用力F为多大?
23.(12分)某质量为1100kg的小汽车在平直路面试车,当达到20m/s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50 s停下来.求:(附:你可能需要用到的数据 g=10m/s2)
(1)小汽车关闭发动机通过的位移大小;
(2)小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3)根据题目的情景,提出一个粗略估测小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的方法。
24.(15分)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25.(15分)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s绳子突然断了,求:(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0 cos37°=0.80, g=10m/s2)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答卷)
三、非选择题部分
16.
17. , v~ v, s。
18.
19.(1)
(2)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20.①
v2 = v2 =
②加速度a=
③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答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C 2,D 3,B 4,C 5,C 6,D 7,B 8,B 9,C 10,A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CD 12,D 13,B 14,BC 15,BCD
三、非选择题部分(计算题的解答要求:①作出反映题目意思的解题示意图;②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③列出依据的基本公式;④重要演算步骤和结果表达式;⑤代入已知数值计算,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⑥如有必要可以对结论进行简单的讨论.)
(16-----20共38分)
16,每图4分,少一个力扣一分扣完为止。
17,(4分). 交流 , 4 v~ 6 v, 0.02 s。
18、(6分) 4N A、D B、C
19,(1)A.记下没挂木块时,自制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刻度N0;B.把木块挂在自制的弹簧测力上,稳定后记下指针所对的刻度N1;C.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该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滑行,记下这时指针所指的刻度N2.(6分)
(2),(2)
20,①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1.20 5.40 12.00
(每空1分)
v2 =(d2-d1)/2T (2分)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 代入得v2 =0.21m/s.(1分)(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a=__ 0.60m/s2____(3分)(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6分)
21.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1 (3分)
∴m= (2分)
(3分)
v=a1t=4×2=8m/s (2分)
22,每问4分,共12分
23(12分,运动示意图1分,受力示意图1分,1小题5分,2小题3分,3小题2分)
解:示意图有表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物理量,得2分;否则只得1分,
v0=20 vt=0
t
f
(1)(4分)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的加速度为:
= 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小汽车的速度方向相反,小汽车作减速运动。小汽车关闭发动机通过的位移大小:
s=
(2)(2分)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只受阻力作用,其大小为:f=m=1100×(-0.4)N=-440N
(3)(2分)只要考生答出的方法原则上可行,即可得分,意在鼓励学生形成解题的讨论习惯,培养开放思维,不拘泥于方法的具体可行性。类似下面的答案,均可得2分:
方法1:根据平衡条件,当小汽车匀速前进时,牵引力F等于阻力f。
方法2: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测量小汽车达到20m/s的加速时间,可计算出小汽车的加速度,根据F-f=ma可得牵引力F=ma+f。
24.(14分)
解:由图可知,在t=0到t1=2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a1 (3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1= (1分)
在t1到t=t2=5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做匀速上升运动,速度为t1时刻的电梯的速度,即v1=a1t1 (1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v1t2 (3分)
在t2到t=t3=6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应做减速上升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2=ma2 (3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
h3= (1分)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
h=h1+h2+h3 (1分)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解得
h=9m (1分)
25.共14分,解:(1)物体受拉力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mg和摩擦力f,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分)
因
解得a1=2.0m/s2 (1分)
t=4.0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v1= a1t=8.0m/s (1分)
(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 (1分)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有:
m/s2 (3分)
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时间s,
减速运动的位移m (1分)
此后物体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加速下滑的过程有
解得 m/s2 (2分)
设物体由最高点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3,所以物体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s
所以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s (2分)
v
F
4
3
2
1
0
t/s
440
400
(a)画小球的受力情况
D
C
A
B
图1
α
5
v
F
(b)木块与斜面粗糙,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画木块的受力情况
O
d3
d2
d1
320
图10
图9
图8
F
m
6
21
图7
图6
图5
图4
图2
5
6
4
3
2
1
0
t/s
440
400
320
100
F/N
100
24
23
22
图12
图11
O
t
甲
O
t
乙
O
t
丙
O
t
丁
抛物线
图 3
F
Q
P
mg
TOA
F
A
F = √3 mg
TOA = 2mg
F = TOAcos30
TOAsin30 = mg
解:对B分析:
对A分析:
TOB = mg
mg
TOB
B
F/N
25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PAGE
1
物理试卷 第 页,共14页2009湖北黄冈市高一上学期物 理期末调研考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第II卷的答案栏的对应位置内)
1.一小块磁铁被竖直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两个力是黑板施加的
B.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有两对相互作用力
——互相吸引的磁力和互相推斥的弹力
C.磁铁所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磁铁所受的磁力大于弹力,磁铁才能被黑板吸住不动
2.亚里士多德对“力到底如何决定物体的运动”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
度。他认为,要马车跑得更快,就要用更多的马去拉,或用更强壮的马去拉。所以,
力越大速度越大,力越小速度越小,不有力时,速度就为零(静止不动)。对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完全正确,力决定物体的运动速度
B.没有力作用物体不会运动,但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是由力来决定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是由力来决定,没有力作用物体同样可以运动
D.物体受到的力和物体的质量是决定速度大小的两个因素
3.如图2所示,与小车相对静止、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
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向左加速运动 B.向右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匀速运动
4.在地面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小球经过空中的A点;再经过时间t,小球又
经过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得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gt
C.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
5.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用大小为F1的水平力作用于A,恰好使
A、B一起做匀速运动.用大小为F2的水平力作用于B上时也恰好使A、B一起做匀速运
动.则( )
A.两种情况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F2等于F1
B.两种情况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F2等于F1
C.用F2作用B时,A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大于A、B间的摩擦力
D.用F2作用B时,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
6.在一条宽以民路上某处有A、B两车,它们同时开始运动,
取开始运动时刻为计时零点,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
图4所示,在0~t4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0~t1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1时刻改变运动方向
B.在t2时刻A车速度为零,然后反向运动,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C.在t4时刻A车追上B车
D.在t4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7.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
中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
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移动,测得红蜡块实际
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5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m,则可知玻璃管水
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移动的距离为 ( )
A.0.1m/s,1.7m B.0.17m/s,1.0m
C.0.17m/s,1.7m D.0.1m/s,1.0m
8.如图6所示是一种娱乐设施“魔盘”,而且画面反映的是魔
盘旋转转速较大时盘中人的情景。甲、乙、两三位同学看了
图后发生争论,甲说:“图画错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向
心力的作用,魔盘上的人应该向中心靠拢”。乙说:“图画得对,
因为旋转的魔盘给人离心力,所以人向盘边缘靠拢”。丙说:
“图画得对,当盘对人的摩擦力不能满足人做圆周运动所需的
向心力时,人会逐渐远离圆心”。这三位同学的说法应是( )
A.甲正确 B.乙正确 C.丙正确 D.都不正确
9.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
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
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上为mgcosθ
C.质点对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0小题5分,第11小题11分,共16分。
10.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通过建立直角
坐标系xoy处理得到如图8所示的数据,O点为抛出点.由此
可知,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
(g取10m/s2)
11.(1)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9(a)所示装置测量放在
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
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
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
则A、B间的摩擦力Fμ= N,A、B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g取10m/s2)
(2)该同学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
时点,取时间间隔为0.1s的几个点.
测量后的结果如图10(b)所示,则金属板被拉动的加速度a= m/s2,由此可知水平力F= N.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48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1分)一辆汽车通过某一拱形桥顶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6km/h,汽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恰好没有压力,汽车过桥时的速度应为多大?(g=10m/s2)
13.(11分)雨滴从高空竖直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雨滴在下落一段距离后就做匀速运动.已知空气阻力,其中是雨滴的下落速度,S是雨滴的横截面积,k是常数,将雨滴看做球形,其质量在下落过程中保持不变,试分析雨滴的运动情况并导出雨滴落地时速度大小与雨滴半径R的关系式.(球的体积)
14.(12分)如图10所示,粗糙的斜面倾角,有一质点从斜面底端A以某一初速度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s到达B点,此时质点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又从B点返回到底端A.已知A、B两点间距离为16m,求从B点返回到底端的时间和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 (g=10m/s2)
15.(14分)质量M=2kg的质点停在如图1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O,当其受到三个同平面的作用力F1、F2、F3时正好在O点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个力中的F2=4N. 方向指向y轴的负方向.求:
(1)当停止F2作用时,质点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2)从t=0时起,停止其中F1的作用并恢复F2的作用,到第4秒末质点位置的坐标是
(-8,0),则F1大小和方向如何?
(3)若从第4秒末起恢复F1的作用,而同时停止F2作用,则到第6秒末质点的位置坐
标是多少?
(4)第6秒末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湖北省黄冈市2005—200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 2.C 3.B 4.A 5.A 6.D 7.C 8.C 9.D
10.1.0(5分)
11.2.50(2分),0.25(3分),2.00(3分) 3.50(3分)
12.汽车以 (1分)
当汽车用的速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有 (3分)
设汽车过桥速度为时对桥面没有压力,则 (4分)
解得
13.设雨滴半径为R,密度为,质量为m,则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力 (3分)
增大时,阻力增大,加速度为减小,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最终当时,雨滴匀速下落.(3分)
雨滴匀速下落时, (3分)
解得 (2分)
表明雨滴越大(R越大),其落地速度越大 (2分)
14.设质点上滑和下滑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
则上滑时 (3分)
(逆运动)(或由得)
(2分)
下滑时 (3分)
解得 (2分)
(2分)
15.(1)当停止F2的作用时,质点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F2=4N, (2分)
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 (1分)
(2)停止F1的作用后,F2、F3的合力与F1等值反向,由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坐标(-8,0)
知,质点沿x轴负方向作匀加速运动,且 (1分)
(1分)
∴×1N=2N (1分)
方向沿x轴正方向 (1分)
(3)F1、F3同时作用而F2停止作用时,合力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4N,质点作类平抛运动 在y轴方向上, (1分)
×1×22m=4m (1分)
在x轴方向上在4秒末速度为,×4m/s=4m/s
∴ (1分)
∴ (1分)
∴第4s末的位置坐标(-16,4) (1分)
(4)第6秒末
∴第6秒末速度 (1分)
速度方向指向第三象限,与y轴夹解为45°
选择题部分试题答案提示
1.对磁性黑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没有力作用时,
物体可能作匀速运动.加速度是由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
3.小球受力为F和G,如右图所示,由图知小球的加速度方向
向右,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运动.
4.小球过A点再经过时间t又经过A点,由运动的对
称性可知,从A点到最高点经过的时间为,
即小球上升的时间为故抛出时的速度为
上升的高度为A点距地面为gt2.
5.当F1作用于A时,分别对整体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有
故地面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1.A、B之间的摩
擦力为零
当F2作用于B时,分别对对整体和B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有
故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且F2=F1,
A、B之间摩擦力大小亦为F2.
6.由图象知,在0—t2时间,A的速度方向不变.
在t2时刻,A速度反向,在t4时刻,A、B间速度大小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9.质点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沿半球体切线方向斜向上,大小为mgcosθ,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sinθ.
天府教育网 http://www. 四川资源信息发布中心 全国各地资源成套发布
电话:02868110103
Q Q:862080
邮箱:tfjy028@
黄金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
2.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圆柱体放入其中,玻璃管倒置时圆柱体能匀速上浮。现将玻璃管倒置,在圆柱体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圆柱体运动的速度是,则玻璃管水平运动的速度为
A. B. C. D.
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 如图1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B.在粗糙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只有重心才受重力作用
5.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不可能小于分力中的最小者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的最大者
C.合力大小随两分力间夹角增大而增大 D.两分力间夹角小于1800时,合力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6.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运动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变化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 D.加速度不变而速度变化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
D.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变化相等
8.如图2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若将L突然剪断,用ax、ay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y的加速度,则有
A.ax=0、ay=0 B.ax=0、ay≠0
C.ax≠0、ay≠0 D.ax≠0、ay=0 图2
9.一斜劈被两个小桩A和B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然后在斜面上放一物体,如图3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B受到挤压
B.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A、B都不受到挤压
C.若物体匀速下滑,则B受到挤压
D.若物体匀速下滑,则A受到挤压 图3
10.同学们在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把一测量加速度的小探头固定在一个质量为1kg的手提包上,到达某一楼层停止,采集数据并分析处理后列出下表:
建立物理模型 匀加速直线 匀速直线 匀减速直线
时间段(s) 2.5 9 2.5
平均加速度(m/s2) 0.40 0 0.40
为此同学们在计算机上画出了很多图象,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图象(设F为手提拉力,g=9.8m/s2)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本题共3小题,共17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5分)如图,甲物体的位移方程S甲= ,乙的速度方程 ,甲、乙两物体相遇时刻是 。
12、(2分)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刻度,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4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m.
图4
13.(4分)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5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a、b、c、d、e、f、g、h、i共9个计数点,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2)打计数点c时的速度.
a b c d e f g h i
(本题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三、本题共4小题,43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θ,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16.(12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与此同时,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汽车,加速度为2m/s2。试求: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
(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
17(12分)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光滑,倾角a=37°,质量为10kg的小球放置在斜面上,当装置以4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时,求:(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2)小球对竖直板的压力的大小.(sin37 =3/5;cos37 =4/5)
18.(7分)如图12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5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最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的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的动摩擦因素是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上小车经过1.5s,小物块相对于地的位移是多少?(g=10m/s2)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A 2,A 3,A 4, C 5,D 6,B 7,C 8,B 9,B 10,D
二、实验填空题5分,2分,4分,6分共17分
11,
12.29.8
13.(1)由给出的纸带知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
……………………………………………………………………(1分)
连续相等的8个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S1=7.72cm S2=7.71cm S3=6.71cm S4=6.25cm
S5=5.76cm S6=5.29cm S7=4.81cm S84=4.31cm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共2分)
则物体运动速度
…………………………………………………………………(2分)
整理得
………………………………………(1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单位写错扣结果分)
负号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1分)
(2)
打计进点C时速度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14, F F1 不变
计算(12分,12分,12分,7分共43分 )
15.
16.4S 16m 4m
17. 175N 105N
18. 1.9m
2 4 6 8 10 12 14
t/s
0
v/m·s-1
0.2
0.4
0.6
0.8
1.0
①
③
2 4 6 8 10 12 14
t/s
F/N
9.2
9.4
9.6
9.8
10.0
9.0
10.2
2 4 6 8 10 12 14
t/s
0
a/m·s-2
0.1
0.2
0.3
0.4
0.5
②
2 4 6 8 10 12 14
t/s
0
s/m
3.0
6.0
9.0
12.0
④
v/m·s-1
t/ s
0
5
10
15
20
10
20
30
甲
乙
7.72 7.21 6.71 6.25 5.76 5.29 4.81 4.31
图5
单位:cm
θ
Q
P
V0
a
图12江苏省苏州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属于SI制中的基本单位的符号是( )
A.s B.F C.t D.m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3.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5.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为90k m/h,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
A.450 N B. 400 N C. 350N D. 300 N
6.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2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某一时刻4个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大致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MN是水流速度稳定的河流,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船自A点渡河,第一次沿AB方向,第二次沿AC方向,两次渡河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若AB和AC与河岸的夹角相等.则( )
A.两方向若为船航行的速度方向,则t1=t2
B.两方向若为船航行的速度方向,则t1>t2
C.两方向若为航行的合速度方向,则t1=t2
D.两方向若为航行的合速度方向,则t1>t2
8.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
9.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是圆形,其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为常数,设,则k的大小( )
A.只跟恒星的质量有关
B.只跟行星的质量有关
C.跟行星、恒星的质量都有关
D.跟行星、恒星的质量都无关
10.如图所示,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
A. A与B间 没有摩擦力
B.B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Bgsinθ
C.斜面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B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素 μ= tan θ
11.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车厢内,车厢前壁高为h的光滑架上放着一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运动,如图,若车厢突然改为以加速度a向前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将脱离支架而下落,在车厢内的乘客看来( )
A.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后的抛物线
B.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C.小球的运动轨迹为向前的抛物线
D.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后的直线
12.如图所示,用线悬挂的圆环链由直径为5cm的圆环连接而成,枪管水平放置,枪管跟环5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者相距100m,子弹初速度为1000m/s.若在开枪前0.1s烧断悬线,子弹应穿过第几个环?( )
A.5 B.4
C.3 D.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二、填空题(共20分)
13.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a所示,图b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b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 。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 。
14.(1)下列有关“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与斜槽之间必须光滑无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一定要水平
C.应使用密度大、体积小的金属球
D.每次释放小球必须从同一高度沿斜槽滚下
(2)在上面实验中同时用闪光照相方法研究平抛运动规律时,由于某种原因,只拍到了部分方格背景及小球的三个瞬时位置A、B、C(如图示).若已知每小格的实际边长均为L=5cm.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_________ m/s 小球经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vBy =_________ m/s ( g取10m/s2)。
15.一个圆环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环上M、N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三、计算题(共44分)
16.如图所示,一根水平的粗糙直横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铁环,两铁环上系着两根等长的细线,共同栓住一质量为M=2m的小球,若细线与水平横杆的夹角为θ时,两铁环与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横杆对其中一铁环的弹力为多少?摩擦力为多少?
17.一人带一猴在表演杂技,如图所示,直杆AB长8m,猴子在直杆上由A向B匀速向上爬,同时人用肩顶着直杆水平匀速移动。已知在5s内,猴子由A运动到B,而人也由甲位置运动到了乙位置。已知s=6m,求:(1)猴子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2)猴子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3)若猴子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爬,其他条件不变,试在图中画出猴子运动的轨迹。
18.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子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9.四个质量均为的质点A、B、C、D组成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质点之间仅存在万有引力作用,为使此系统保持稳定,四个质点应皆以角速度绕通过它们的中心并垂直于正方形平面的轴旋转,试用质量、边长以及万有引力常量表示此角速度的大小。
20.(1)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以速度v0匀速运动,今将一煤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上传送带,已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段时间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试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2)如图所示,若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a0>μg)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拟题者:高一备课组 校对者:朱亚军 审核者:段炎平
江苏省苏州中学 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专页
二、填空题(共20分)
13.(1)a = m/s2(3分)
(2) (5分)
14.(1) (4分)
(2) (4分)
15. (4分)
三、计算题(共44分)
16.
17.(1)
(3)
(2)
18.
19.
20.(1)
(2)
江苏省苏州中学 2006一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答案专页
二、填空题(共20分)
13.(1)a = 4.00 m/s2(3分)(3.90~4.10m/s2之间都正确)
(2)小车质量m;斜面上任意两点是距离l及这两点的高度差h. (5分)
14.(1) BCD (4分)
(2) 1 m/s 2 m/ s (4分)
15. ∶1 ∶1 (4分)
三、计算题(共44分)
16.
N=2mg
f=mg/tanθ
17.(1)
(3)
x=10m
(2)
v=2m/s
18.f1-mg=ma1,① h1=a1t2。 ② V1=a 1t1,③
h2=V2(t2-t1)。④ mg-f2=ma2,⑤ h3=V1(t3-t2)-a 2(t3-t2)2。⑥
h=h1+h2+h3。⑦ h=9 m。⑧
19.
20.(1)
a=μg
(2)
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
a=μg
设经历时间t,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
v0=a0t v=at
由于a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
x0=a0t2+v0t' x=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M
B
D
C
α
A
N
α
v水
B
A
v
θ
1
2
3
4
5
6
7
图a
图b
13.45
18.57
单位:
N
A
B
M
60°
30°
θ
M
s
B
A
甲
乙
t/s
F/N
100
440
320
400
0
1
2
3
4
5
6
B
C
D
A
煤块
传送带
v0
煤块
传送带
a
s
B
A
甲
乙
s
B
A
甲
乙
PAGE
第4页天津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检测
物 理 2007.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共3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被看成质点
B.火车从北京到达广州的运动中计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被看作质点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与路程相同
D.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变化,但轨迹是直线
2.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加速地拉上去,其加速度的大小恰好等于没有此拉力时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则力F的大小等于下面的哪个? ( )
A.mg/2 B.mg C.3mg/2 D.2mg
3.如图所示,在汽车的斜面体上放一小物体,关于斜面体对小物体的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汽车静止时,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2)汽车加速运动时,支持力的方向仍然垂直于斜
面向上
(3)汽车加速运动时,支持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
斜面向上
(4)汽车减速行驶时,支持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
斜面向上
A.只有(1) B.只有(2)(4)
C.只有(1)(2) D.只有(3)(4)
4.一物体从底端沿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上滑至最大高度后加速下滑回到底端,则有 ( )
A.上滑与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最高处,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C.上滑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大于下滑过程所用的时间
D.以上滑方向为正方向,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视为匀变速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运动员掷同一个铅球,成绩不同,说明铅球的惯性除和铅球的质量有关外还和运动员有关
B.跳高运动员能跳离地面,说明运动员没有惯性
C.为防止柴油机的震动往往固定在地面上,是为了增大柴油机的惯性
D.机车飞轮都设计的质量很大,是增大其惯性
6.为了培育优良品种,在生物学实验中,科学家们将植物种子放到宇宙飞船中,运载到太空轨道上去做实验.那么,这些植物的种子在太空轨道上和宇宙飞船一起绕地行时, ( )
A.处于超重状态 B.处于平衡状态
C.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不超重也不失重
7.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
B.发射火箭时,燃料点燃后喷出的气体给空气一个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
C.马拉车前进,只有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时,车才能前进
D.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8.海滨浴场的滑梯从顶端到放水处长约为12m,一小孩由滑梯顶开始作v0 = 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运动后第1s内滑下的距离为75cm,则小孩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从滑梯顶端开始到入水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s;小孩入水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整个下滑过程中小孩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9.两根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橡皮绳A和B共同系住一个小球,它们在竖直方向固定,两根橡皮绳都处于伸长状态,如图所示,A的弹力为B的弹力的2.5倍,若将B剪断,则剪断B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
10.甲、乙两汽车沿用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 = 3m/s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 = 4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s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_______的距离.
11.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最大以加速度a = ___________向右运动时,绳才不会松弛.
如果滑块向左做匀加速运动,为了让小球不离开斜面,则滑块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g取10m/s2)
12.2001年9月11日纽约发生了飞机撞击大楼的恐怖事件,致使高达110层的大楼坍塌,撞击的飞机为“波音767”,机身长约50m,总重约150吨,正常飞行速度为850km/h,撞击大楼时的速度约为600km/h,设飞机在大楼里做匀减速运动,并认为飞机在一个机身长的距离内速度减到零,则飞机对大楼的平均撞击力约为__________N.(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a =_________m/s2,(纸带上每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若实验中电源频率小于50Hz而未发觉,则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某物体从倾角为30°、长为15m的斜面顶端匀速滑下,若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倾角变为60°时,该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至底端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g取10m/s2)
15.升降机中的斜面和竖直墙之间静放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球,斜面倾角,如图所示,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 = 5m/s2坚直上升时,小球随之上升,则
(1)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N.
(2)小球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N.
16.A、B、C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连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物块A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物块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A球和B球用轻线连接并静止在光滑圆柱面上,A球的质量为m,则B球的质量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18题10分,19题15分,共25分)
18.质量为400kg的赛艇在水中航行时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当赛艇以恒定牵引力由静止开始加速时,赛艇的速度达5m/s时加速度为4m/s2,已知赛艇在这一恒定牵引力作用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10m/s,求这恒定牵引力的大小.
19.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30°的斜坡上,一辆汽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开始爬坡,在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行进45m到达B点,此时关闭发动机,汽车继续前进15m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汽车质量m = 104kg,取g = 10m/s2,求:
(1)汽车经B点时的速度.
(2)汽车在AB段的牵引力.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C 7.A
8.1.5,4,6,3 9. 10.1.5m 11.10m/s2,10m/s2 12.4 × 107 13.0.21,偏大
14.3s 15.(1)100N (2)50N 16.m0g,0 17.
18.3200N
[解析]由题意设赛艇受的阻力Ff = kv,设恒定的牵引力为F,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当v = 5m/s时,F – Ff1 = ma1,其中Ff1 = 5k.即:F – 5k = 400 × 4 (1)
赛艇达最大速度时,它的加速度为零,
即 F = Ff2,其中Ff2 =10k
即 F – 10k = 0 (2)联立(1)、(2)得F = 3200N
19.(1)15m/s (2)1.0 × 105N
[解析]汽车在BC段加速度大小为
a2 = g (sin) = ,
代入数值得:vB = 15m/s
汽车在AB段加速度a1 = 汽车在AB段牵引力设为F,滑动摩擦力为Ff
则 F – (mgsin30°+ Ff) = ma1 (1)
而mgsin30°+ Ff = ma2 (2)
解(1)(2)联立的方程组可得:F = 1.0 × 105N
PAGE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分。1-7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8-10每小题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 11-13单选
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s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5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刚要正好落到地面。那末,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A.2m B.2.5m C.2.9m D.3.5m
4.在力的分解中,有多组解的是(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外力压物体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保持不变
C、不管F怎样增大,物体a总保持静止
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a可能沿斜面下滑
6.m1、m2组成的连结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上运动,m1对m2的拉力( )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C.合外力越大,惯性越小 D.在同一外力作用下,速度改变越快,惯性越小
8.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 ,河水的速度为,且,河的宽度为d.关于小船过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 B.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为d
C.小船合速度的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
D.垂直于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
10.一根轻杆连结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球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小球在最低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大且方向竖直向上
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小且方向竖直向上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均指向圆心
11.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
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
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上为mgcosθ
C.质点对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sin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12.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用大小为F1的水平力作用于A,恰好使
A、B一起做匀速运动.用大小为F2的水平力作用于B上时也恰好使A、B一起做匀速运
动.则( )
A.两种情况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F2等于F1
B.两种情况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且F2等于F1
C.用F2作用B时,A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大于A、B间的摩擦力
D.用F2作用B时,A、B之间无摩擦力作用
13.如图2所示,与小车相对静止、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
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向左加速运动 B.向右加速运动
C.向右减速运动 D.向左匀速运动
14.(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电源的_____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 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每秒50次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4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
已测得S1=1.01cm,S2=3.21cm,S3=5.39cm,S4=7.60cm
计算题:共4 个小题,共40分。必须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依据、公式等,只写最后答案者不给分。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均为G=100 N.A拴在绕过定滑轮O1的细绳一端,B吊在动滑轮O2上.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两个滑轮和细绳的重及摩擦不计.求绕过动滑轮O2的两细绳间的夹角.
14.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
(1)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
(2)汽车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汽车在加速的1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5倾角37°的斜面上,求:(1)物体下滑的加速度;(2)若在物体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20N的力,其下滑加速度又为多大。(sin37°= 0.6 ,cos37°=0.8)
铁路中学物理模拟考试题(1)
参考答案
C 2。C 3D 4D 5C 6A 7.D 8.BCD 9ABD 10.ACD
11.2.14 12。0.45 13。C
14.(1)交流, 记时,0.02s, 0.50. (2) 0.4 2.19
15.120°
16. 10分)已知v0=36km/h=10m/s,t1=10s,a=1m/s2,t2=10s
求S、、
(1)S= v0t1+ v0t2+ =2×10×10+=250m
(2)
(3)
17.4m/s2, 12m/s2
18. 解:①求皮带静止时,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得 : (4分)
求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分)
②物块与皮带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与①相同,所以落地点与①相同.
s2=s1=0.8m (3分)
③皮带顺时针转动时,, (2分)
物块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其受力向右,向右加速. (2分)
(1分)
若一直匀加速到皮带右端时速度
(2分)
故没有共速,即离开皮带时速度为 (1分)
20
40
5
10
t/s
v(m/s)
甲
乙
0
m2
m1
F
θ
S4
S3
S2
S1
B
A
O1
O2
α
37°
PAGE
1高一物理答题纸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F南山中学高08级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反思检测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答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C A D B ABD D
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6分)
9. 10. 40
11. 12.,
三、解答题
13.解:设飞船运动周期为,地球质量为,飞船质量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1)
对放在地球表面的质量为的物体,有, (2)
又由题意得, (3)
由以上三式得, (4)
评分标准:满分14分。式(1)(2)(4)各4分;式(3)2分.
14.解:对放在地面的火箭,有 (1)
对放在地面的火箭,有 (2)
对上升中的火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
对上升的火箭,有 (4)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出, (5)
评分标准:满分14分。式(1)(2)(3)(4)各3分;式(5)2分.
反思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物 理
清华附中高06级 2007.1
注意:在有数值计算的问题中,g取10 m/s2,
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一.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用一端固定于地面的绳系住一个放在空气中的氢气球,当氢气球静止时,如图1所示 ,关于氢气球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浮力、绳的拉力
C.重力、浮力
D.重力、浮力、绳的拉力、风力的作用
2.如图2所示,质量均匀的直棒OA,在始终垂直于直棒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能绕固定水平转轴O转动。当棒从图示位置匀速转到图中虚线位置过程中,关于F的力矩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大 B.变小
C.始终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3.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是( )
A.8000N B.4000N C.2000N D.1600N
4.图3所示是自行车的轮盘与车轴上的飞轮之间的链条传动装置。P是轮盘的一个齿,Q是飞轮上的一个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Q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
B.P、Q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C.P点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向心加速度
D.P点向心加速度大于Q点向心加速度
5.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一定受恒力作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6.如图4所示,小球在一细绳的牵引下,在光滑桌面上绕绳的另一端O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
D.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7.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二.选择正确答案。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符合题意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不选或选错得0分。
8.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二力方向不变,将F1突然增大为F1+ΔF,则质点此后( )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里速度变化一定相等
C.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作变加速直线运动
9.一个质点在恒力F的作用下,在xOy平面内从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5所示,且
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可能的是( )
A.沿+x方向 B.沿-x方向
C.沿+y方向 D.沿-y方向
10.有一物体在高为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t,竖直分速度为,水平位移为s,则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的公式有( )
A. B. C. D.
11.在一个水平转台上放有A、B、C三个物体,它们跟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为2m,B、C各为m,A、B离转轴均为r,C为2r,则( )
A.若A、B、C三物体随转台一起转动未发生滑动,A的向心加速度比B、C的大
B.若A、B、C三物体随转台一起转动未发生滑动,B所受的静摩擦力最小
C.当转台转速增加时,C最先发生滑动
D.当转台转速继续增加时,A比B先滑动
12.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 运行速度为v1, 加速度为a1,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于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而使太阳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若干年以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情况与现在相比 ( )
A.运动半径变大 B.运动周期变大
C.运动速率变大 D.运动角速度变大
此页为草稿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附加题
23 24 25 26
得分
三.填空题。共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4.如图6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金属球被竖直光滑挡板挡住。则金属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 ;金属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15.一条河宽500m,河水的流速是3m/s,一只小艇以5m/s(静水中的速度)的速度行驶,若小艇以最短的时间过河,所用的时间是 s;若小艇要以最短的航程渡河,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_s。
16.以1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抛出时的速度方向成角,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石子抛出点到落地点的高度差为__________m,石子落地时速度是___________m/s。 (sin37°=0.6,cos37°=0.8)
17.长L=0.5m质量可忽略的轻杆,下端固定在O点,上端固定着一质量m =2kg的小球A。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7所示。当A通过最高点时速率为1m/s时,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_。
18.质量相等的小球 A、B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中点及端点,当杆在光滑水平面上绕O点匀速转动时,如图8所示,则杆的OA 段及OB段对球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___。
19.在某星球上以速度v0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经t秒落回原处,若此星球的半径为R,则在星球上发射自己的卫星,那么它的环绕速度应是 。
20.如图9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10kg,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5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则前2s内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____,2s末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21题2分,22题4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长度和直径。如图10所示,金属丝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cm;如图11所示,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为 mm。
22.在研究小球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 A不是抛出点),建立了如图12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三点坐标值:A点的坐标为(5,5),B点的坐标为(15,20),C点的坐标为(25,45)。取g=10m/s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x= cm,y= cm。
五、论述与计算。
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9分)将一物体以v0=8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8m,试求:
(1)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4.(9分)如图13所示,质量为m=1kg的小球用细线拴住,线长L=2.0m。当小球从图示位置A释放后摆到悬点的正下方的位置B时,细线恰好被拉断。若位置B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小球落地点C到O的距离s=4m。O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求:
(1)细线刚被拉断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25.(8分)一颗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为r=2R(R为地球半径),卫星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求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
(2)若某时刻卫星通过赤道上某建筑物的正上方,求它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需要的时间。
26.(8分)97年8月26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学术大会上,德国Max Planck学会的一个研究组宣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大黑洞,他们的根据是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体进行近六年的观测所得的数据。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约60亿千米的星体正以2000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请根据上面数据,试在经典力学的范围内(见提示2)通过计算确认,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黑洞的话,其最大半径是多少?
提示:1.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
2.计算中可以采用拉普拉斯黑洞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在黑洞表面上的所有物质,即使初速度等于光速c也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光速c=3×108m/s)
附加题(50分)
1.(6分)如图14所示,一个所受重力为G的小球用细绳悬挂,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施加一个大小为定值的拉力F(F2.(7分)如图15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若斜面足够长,且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小球从水平抛出到离斜面距离最大所经历的时间t= 。
3.(7分)如图16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恒星系统,组成一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它们仅受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且正在绕系统的质心O点为圆心、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做匀速率圆周运动。则此系统的角速度ω= 。
4.(10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1,地球的自转的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心作圆周运动,由。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两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5.(10分)如图17所示,一转盘可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半径为R,在转台边缘放一物块A,当转台的角速度为ω0时,物块刚能被甩出转盘。若在物块A与转轴中心O连线中点再放一与A完全相同的物块B(A、B均可视为质点),并用细线相连接。当转动角速度ω为多大时,两物块将开始滑动?
6.(10分)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势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处理。 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两者相距。他们正绕两者连线的中点作圆周运动。
(1) 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1 ;
(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2,且T2:T1=1: (N>1)。为了解释T2与T1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而不考虑其它暗物质的影响。试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
高06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 2 3 4 5 6 7
D D B C D C D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8分,少选得2分。
8 9 10 11 12 13
AB D ABCD BC AD AB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4., 15.100,125 16.7.2,20
17.16,竖直向下 18.3:2
19. 20. 104W,208W
四.实验题,21题2分,22题4分
21.1.080,0.796~0.799
22.1.0,-5,0
五.计算题,共34分。
23.解:(1)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2分
得= 0.6s 1分
(2)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分
解得s=4.8m 1分
(3)马上要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1分
合速度 1分
得 1分
24.解:(1)小球运动到位置B时,细线恰好被拉断,以后小球做平抛运动。设平抛初速度为v0,则:
s= v0t,h=gt2。 (2 分)
解得:=4m/s。 (2分)
(2)小球刚要运动到位置B时,细线要断还没断,此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 mg = m, (3分)
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m= mg + m=18N (2分)
25.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分)
地面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g = (2分)
把r=2R代入,解方程可得
(2分)
(2)卫星下次通过该建筑物上方时,卫星比地球多转2 弧度,所需时间
(2分)
26.解:设位于银河系中心的黑洞质量为M,绕其旋转的星体质量为m,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G=m ① 3分
根据拉普拉斯黑洞模型有:
G=m ② 3分
联立上述两式并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R=2.67×105km 2分
附加题:
1.
2.
3.
4.解:(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1分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分
得 1分
(2)方法一:对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
得. 3分
方法二:在地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由
得 3分
5.解:设两物体质量为m,圆盘半径为r,最大静摩擦力为fm
2分
设马上要滑动时绳的拉力为T,此时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都为最大静摩擦力,对A有 3分
对B有 3分
联立解得 2分
6.解:(1)双星均绕它们的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则有
2分
得 1分
(2)根据观测结果,星体的运动周期
这说明双星系统中受到的向心力大于本身的引力,故它一定还受到其他指向中心的作用力,按题意这一作用来源于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均匀分布在球体内的暗物质对双星系统的作用与一质量等于球内暗物质的总质量位于中点处的质量点相同.考虑暗物质作用后双星的速度即为观察到的速度,则有 2分
得 1分
将解得的T1、T2代入T2:T1=1:
得 2分
设所求暗物质的密度为,则有 1分
故 1分
图 1
图 2
F
A
O
A
P
Q
图 3
P
Q
O
·
图4
A
x
y
O
v
图5
θ
图6
A
L
O
图7
O A B
图8
m
图9
37°
F
图12
A
B
C
x/cm
y/cm
O
2
3
50
1
25
75
图10
0
1
2
3
cm
0
50
1
25
75
0.05mm
0
40
35
30
25
20
图11
O
图13
O
A
B
C
G
图14
v0
θ
图15
O
m
ω
a
m
图16
图17
O
B
A
mg
Fm
第 14 页 共 14 页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
高 一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力、位移、速度; B.速度、加速度、时间;
C.力、速度、温度; D.质量、时间、加速度。
2.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基本量的基本单位是( )
A.厘米、千克、秒; B.千米、千克、小时;
C.厘米、克、秒; D.米、千克、秒。
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4.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有弹力作用;
B.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有弹力作用;
C.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弹力作用;
D.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时,必有弹力;同样有弹力产生时,必有摩擦力;
C.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B.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加速度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大。
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为V=5+2t,式中V与t的单位分别是m/s与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0与2m/s2 ;
B.5m/s与0;
C.5m/s 与2m/s2 ;
D.5m/s 与4m/s2 。
9.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从离地的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10.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的数值分别为( )
A.15 N、5 N、6 N;
B.3 N、6 N、4 N;
C.1 N、2 N、10 N;
D.1 N、6 N、8 N。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减小,速度也减小;
B.加速度不变,速度也一定不变;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合外力是有可能会发生改变的;
D.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且方向一致。
12.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家步行到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东走过4个街区,又向北走过3个街区,接着又向东走过4个街区到达学校。则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与他走过的路程相比( )
A.位移较小;
B.位移较大;
C.位移与路程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3.在空中匀速下落的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
B.受重力和空气阻力 ;
C.只受空气阻力;
D.受重力、空气阻力及它们的合力;
14.下列各图中哪种图不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
15.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它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6.一辆汽车以10m/s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前方有障碍物而需立即刹车,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经过6s汽车的位移是( )
A.24 m B.25 m C.26 m D.30 m
17.站在体重计上的人突然向下蹲,从站立到蹲着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 )
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
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
D.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
(温馨提示: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上)
新罗区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
高 一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24 25 26
得分
评卷人
第Ⅰ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汽车以2 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则第5s末汽车的速度是
m/s,第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19.足球以大小为8m/s的初速度飞来,运动员在0.2 s的时间内将足球以大小为12m/s的末速度反向踢出。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m/s2,方向与
(填“初”或“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20.用弹簧秤水平地拉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是4.0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取g=10m/s2)
21.如图,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
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
AO的拉力F1和BO的拉力F2大小分别是
F1= 和F2= 。
三、实验题(11分)
22.(5分)“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
A.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B.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C.使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两次橡皮条与两绳套的结点都与O点重合
23.(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C = m/s,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a= m/s2。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3小题,共 2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24.(7分)质量是5kg的物体,若受到F=10N的水平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F=25N的作用力,物体2s内的位移和3s末的速度。
25.(7分)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经3s落地,试求:(g取10m/s2)
①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②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
26.(8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以12m/s的初速度沿着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12N的恒力F作用。(取g=10m/s2)
求:(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5s末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在5s内物体的位移。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D D D C B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A B C C B 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10 9 ;19、100 初;20、4.0,0.2 ;21、F1=mgctgθ F2=mg / sinθ;
三、实验题(11分)
22、D(5分) 23.1.90 (3分) 2.00(3分)
四、计算题(共22分)
24、(7分)解: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1分)
F一 f = 0 摩擦力 f = F = 10 牛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一 f = ma (1分)
加速度 a= (F ’一 f )/m=(25-10)/5 m/s2= 3 m/s2 (1分)
位移 s= at2 = ×3×22 m =6 m(1分)
3秒末的速度 v = at = 3 × 3 m/s= 9 m/s (1分)
25、(7分)解:(1)由运动学公式有s= at2(1分)
得a= m/s2=8 m/s2(2分)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2分)
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f=mg-ma=5×10-5×8=10(N) (2分)
26.(8分) 解:(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分)
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3 m/s2 (1分)方向向右 (1分)
(2)设经时间t物体速度减为零,由运动学公式有0=V-at得t=V/a=12/3s=4s(1分)
∵5s>4s ∴5秒末物体静止(1分)。
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 f=F=12N 方向向左(1分)
(3)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为s = 12 × 4 – 3 × 42 / 2 = 24m(2分)
座 位 号
PAGE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 - 1 -(共8页)合肥市51中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本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120分)
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46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小于其所受的重力
C.重力只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位置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有相互接触并产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4.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支持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桌面产生形变
5.关于静摩擦力,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C.静摩擦力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
D 一般地,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用Fμ=μFN计算
6.手用力握住一个竖直放置在空中的瓶子,瓶子静止,下面对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越干燥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C.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其它因素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在增大夹角的过程中,两绳对重物拉力的合力将( )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8.关于合力和分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
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C.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个分力
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度变到180度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
9.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10.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只受重力作用而下降
C.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大小相等
D.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11.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
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
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
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第11题
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 方向向右 C. 2N,方向向左; D.0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图示为“研究两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的合力F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θ之间关系图象,则此合力的大小变化范围为(两分力的大小在过程中不变)( )
14.在研究下面的问题时,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火车看成质点的是( )
A.比较两火车的长短 B.计算从甲站到乙站运行的时间
C.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车站门口的时间 D.研究旅客在火车中的位置
15.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在乙地停了一段时间,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正确的是( )。
第15题图
16.甲、乙两人都同时从直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一半时间内跑,在另一半时间内走,乙在一半路程上跑,在另一半路程上走,他们跑或走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则他们两人先到达终点的是( )
A.甲 B. 乙
C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进行比较
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18.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0,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C.速度一直在增大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19.一个物体以3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2 s后其速度大小变为5m/s,则( )
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2.5m/s2
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 m/s2
C.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0.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
A.0.4m/s2 B. 4m/s、2 m/s2
C..4m/s、1 m/s2 D. .4 m/s、4 m/s2
2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
A. B. C. D.
22.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起动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每隔2秒曝光一次,轿车的总长度为4.5m ,那么这辆车的加速度约为( )。
A.1m/s2 B. 2 m/s2
C.3 m/s2 D. 4 m/s2
第22题图
23.图示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则时间t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 )
A.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以上答案都是可能的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下面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A重力;B摩擦力;C浮力;D阻力;E动力;F压力;G推力;H弹力;I电磁力。这些力中,按力的性质分类而命名的力是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类而命名的力是 。(请
填各力对应的字母代号)
25.一木厢重为200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60N,动摩擦因数是0.25,如果用30N的水平力拉木厢,木厢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如果用80N的水平力拉木厢,木厢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N。
26.如图所示,在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还有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于物体上,其大小为1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为 。(g取10m/s)
v
F
第26题图
27.已知三个共点力,F1=5N,F2=7N,F3=9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28.美国发射的用于天文观察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宇宙空间绕着地球沿一定的轨道运行,如果太空望远镜出现机械故障,人们将用航天飞机将宇航员送到太空望远镜所在的轨道上进行维修,以 为参考系时,宇航员是静止的,以 为参考系时,宇航员在做高速运动。
29.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已知飞机着陆时的瞬时速度为60m/s,若前5 s内通过的位移为225m,则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此后飞机还要滑行 秒才能停止运动。
30.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以下叙述:A. 物体在第1秒内的速度是2m/s;B. 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是3m/s;C. 物体在通过某点时的速度是4m/s;D. 物体在通过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5m/s。其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表示瞬时速度的是
。
31.铅球从距地面较高处自由落下,已知它第4秒末的速度是v,第4秒内的位移大小为s,则它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第2秒内的位移为 。
32.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
s,这时第3个小球与第5个小球相距 。(g取10m/s)
33.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通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 , 铁链通过该点的平均速度是 。(g取10m/s)
班级 姓名 学号
答 题 卷
题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表格;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 24 分)
34、如图,质量为100kg的物在水平面上向右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拉力F=4N,求: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②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v
F
35、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一个斜面上,斜面的长与斜面的高之比是5∶3。把重力分解,请画出力的分解示意图,求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G1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
36、一个滑雪的人,从100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2m/s,末速度是8m/s他通过山坡需多长时间?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附加题:(37、38题各6分,39题8分,共20分)
37、如图所示,拉力F为200N,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物体重为500N。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恰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求:(1)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2)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0.6,cos370=0.8)
38、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请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点t/2时刻的瞬时速度。
39、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追赶正前方100m处正以vo=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ax=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2min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 题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提供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这个答案,并将标号填在题后的表格;每题2分,共4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C C C B A A C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C A C B A D C B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 30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4、 A B H I(C) , D E F G(C) ; 25、 30 , 50 ;
26、 20(19.6) , 水平向右 ; 27、 21 , 0 ;
28、 太空望远镜 , 地球 ; 29、 -6 m/s , 5 ;
30、 A D , B C ; 31、 V/4 , 3S/7 ;
32、 0.5 , 42 m ; 33、 0.236 s , 35.3 m/s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 24 分)
34、如图所示,拉力F为200N,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0,物体重为500N。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恰沿水平桌面匀速滑动,求:(1)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2)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0.6,cos370=0.8) θ
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
FN=G-Fsin370=380N
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Fcos370=μFN μ=0.42
35、已知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请证明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t/2时刻的瞬时速度。
如图,设物体在A点的处速度为v0,从A到C的时间为t, B为从A到C的中间时刻,
则:S=V0t+(1/2)at2 VB=V0+a(1/2)t
V平均 =S/t ∴ VB= V平均 A B C
V0 VB VC
36、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开始追赶正前方100m处正以vo=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行驶速度vmax=20m/s,现要求摩托车在2min内追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先判断摩托车应该怎样运动
摩托车应先以a匀加速至vmax,再匀速直线运动追赶卡车
a=2/11=0.182 (m/s)
F1
F2
s
t
O
s
t
O
s
t
O
s
t
O
B
C
D
A
α
θ
F宁波市 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第 1~8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且第7、8两题又分A和B , A 题为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做,B题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做;第 9~12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36 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2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两个物体质量相同,则惯性也相同
B.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比在地球上小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3 .为了传递信息,周朝设立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 500 里( 1 里= 500 米),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则“金牌”的平均速度与下列哪个速度相当( )
A .赛马比赛 B .成年人步行 C .人骑自行车 D .磁悬浮列车
4 .甲、乙两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关于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手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加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减速运动时,甲对乙的拉力小于乙对甲的拉力
C .只有当甲拉着乙一起做匀速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D .无论怎样运动,甲对乙的拉力总是等于乙对甲的拉力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一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 . 0 ~ ta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t a ~ tb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 tb时间内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 tc时间内火箭是下落的
C . 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 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6 .木块A、B分别重 50N 和 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 / 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 =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如图所示,力作用后( )
高一物理试卷一 1
A .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2.5N
B .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1.5N
C .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N
D .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7N
7 . (A)如图所示,两个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不计摩擦,A物体对绳的作用力大小与地面对A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 mg ,Mg B . (M一m)g , mg
C . mg , (M 一 m) 9 D . (M + m)g , (M 一 m)g
(B)小球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 ,长度相同的四根细线如图所示连接,它们均被拉直,且P、 B 间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Q、A间水平细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
A . B .mg C . D .
8 . (A)雨滴从高空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它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B)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拼分别为( g取10m/s2) ( )
A . m=0.5kg ,μ=0.2
B . m =0.5kg ,μ=0.4
C . m =1.Okg ,μ=0.2
D . m=1.5kg ,
9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
B .研究旋转的铁饼飞出的距离时,铁饼可以看成质点
C .研究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D .研究“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10 .关于对运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C .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得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高一物理试卷一 2
11 .下表是地球表面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值。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下列哪些结论( )
A .不同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g 的数值一般不同
B .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约为 9.8m/s2
C .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 g 的数值越大
D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重力加速度 g 的数值是不同的
12 .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 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 b 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 点的过程中( )
A .人在 Pa 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在 ab 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 .在 bc 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 .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 6 小题,第 13、17 题每题 6 分,其余每题4分,共 28 分)
13 .在溜冰场上,运动员从起点出发,先向北滑行了20m ,然后折向西又滑行了15 m ,若以出发点为原点,向东为 x 轴正向,向北为y轴正向建立坐标系,则运动员终了位置的坐标是
,这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 m ,方向 。
14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根据重力的实际效果可将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 F1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分力F2 ,则 Fl= ,F2= 。
15 .如图所示,物体 A 的质量为 1 kg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l)当在绳子的一端施加向下的拉力 F=10N 时,物体 A 的加速度
大小为 al ,则a1 = m/s2。
(2)若用一个重为1ON 的物体代替拉力,此时物体 A 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为 a2,则 a2 al (填>、=或<)。
16 .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 T = 0 .1s ,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 OA = 6.51cm , AB = 5.59cm ,BC = 4.70cm ,CD = 3.80cm ,DE= 2.89cm,EF=2.00cm .小球在位置 A 时速度大小vA = m/s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试卷一 3
1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g = 9.8 m/s2):
砝码质量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x/10-2m 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做出弹簧指
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硅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N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
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18 .在“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
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
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 O 点,以下操作
中错误的有 。
A .同一次实验中, 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
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 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 900不变,以便于算出
合力的大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其中第 21 题分A、 B 两题, A 题为非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做, B 题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同学做)
1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12kg 的物体以v0 = 12 m/s的初速度沿着水平地面向左运动,物体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 12N 的恒力 F 作
用。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 5s 末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3)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
20 .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丫及的竖直固定杆上各套有质量为 2kg 的小
球,小球可以在杆上自由滑动,两球用长为 2L 的轻绳相连,今在轻
绳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恰能使两球沿竖直杆向上匀速运
动。已知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
(l)对小球受力分析,画出左侧小球的受力图示;
(2)求拉力 F 的大小。(球的半径忽略不计)
高一物理试卷一 4
21 . (A)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提示:表格中第3行“20” “30 ”表示速度,它们下面的数据新制动距离。已知1km/h =)
国家对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标准之一
(l)从表中查出质量在 4.5t 至 12t 之间的汽车空载时,在 20km/h 下的制动距离为多少?
通过计算求出制动加速度不得小于多少数值?
(2)从表中查出一辆总质量 4.0t 的轿车,以 3Okm/h 的速度满载行驶时的制动距离为多少?
若以 60km/h 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出其满载制动距离允许值是多大?
(B)如图所示,小木箱Q的质量 M =0.18kg ,高 L = 0.2m ,其顶部离挡板
E的距离 h =0.8m ,在木箱内放有一个质量为 m = 0 . O2kg 的小物体P
(可看成质点),设想对木箱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 F 的作用,使其由静
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木箱与挡板碰撞后立刻停在挡板处,小物体 P 由
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l)若小物体P恰与木箱顶相碰,求木箱与挡板碰撞
瞬间小物体P的速度; (2)为使物体P不与木箱顶相碰,求恒力 F 的取值
范围。
高一物理试卷一 5
20.
21.
高一物理答题卷一 2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淮北中学06/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
1、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单位是: ( )
A、米、牛顿、秒 B、米、千克、秒
C、米、焦耳、秒 D、牛顿、焦耳、瓦特
2、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理想实验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B、理想实验完全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不需要经过客观事实的检验
C、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D、理想实验所提出的设想是不合乎实际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脱离实际的、不可靠的
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 ( )
A、1N和10N B、10N和10N C、10N和5N D、20N和20N
5、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0.4m,则:( )
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
B、加速度为0.8m/s2
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6、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1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 )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7、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 )
A、 B、2mg C、mg D、
8、如图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做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B、木块受到的合力为 F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为
9、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用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另一个物体,并处于静止。这时A受到地面的弹力为N,摩擦力为f,若把A向右移动一些,并仍静止,则: ( )
A、将增大
B、f将增大
C、轻绳拉力将减小
D、物体受到的合力不变
10、如图4所示,物体A、B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mA=3mB,且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A和B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当撤去外力的瞬间,下列对物体A、B的加速度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0,=μg B、=4μg,=μg
C、=0,=4μg D、=4μg,=0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11、薄板的重心位置可以用悬挂法求出。图5所示,先在A点把物体悬挂起来,作出直线AB,然后在D点把物体悬挂起来,作出直线DE,即可知重心在两直线AB、DE交点C处,其实验原理是 。
12、三个力互成120°角,其大小分别为10N、10N、8N,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为 。
13、在“探究超重与失重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图线。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个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该砝码的重力约为 N,A、B、C、D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 ;处于失重状态的为 。
14、如图7,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三、本题共5小题,共3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6分)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lkg的木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求出木块4s内的位移。(g取10m/s2)
16、(6分)如图8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间放一重为G的光滑的圆球。试求:
(1)圆球对斜面的压力;(2)圆球对挡板的作用力。
17、(6分)18世纪的瑞士科学家欧拉(L.Euler)采用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的方法,测定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在一个倾角为θ的斜面上,使小木块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实验测得小木块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x,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小木块在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
(2)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8、(8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0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拉力大小减小为F/3,并保持恒定。该物体的速度图像如图9所示。求:
物体所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
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
19、(10分)一质量为10Kg的木楔ABC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与斜面动摩擦因素为0.2,在木楔的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物块,由初速度为开始沿斜面上滑,在这一过程中,木楔没有动。(取g=10m/s2,,),求: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
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
(3)在物块向上运动时地面给木楔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各是多少。
高一物 理 试 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C ABD A BC B D CD ABD C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11、 二力平衡
12、 2N 与8N方向相反
13、 4N A、D B、C
14、 2.60N(2.6亦给分) 木头
三、本题共5小题,共36分。
15、解: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1分)
根据题意知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6、F1=G/cosθ
F2=Gtanθ
17、解: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S = v0t-at2/2
vt = v0-at ,又 vt =0 (2分)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知,f = Ma (2分)
由上式解得:f = 2MS/t2 (2分)
18、解:物体的运动分为两个过程,根据 a=vt-v0/t 由图可知两个过程加速度分别为:
(2分)
受力图如下:
对于两个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 (4分)
解得:F=9N μ=0.125 (2分)
19、解:以木块为研究对象,上滑过程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设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有:
Ff +mgsinθ=ma
FN=mgcosθ
又:Ff =μFN (1分)
由上三式联立解得a=gsinθ+μgcosθ=7.6m/s2 (3分)
故, (2分)
由物体的平衡,合力为零,得
f =6.08N (2分)
N=105.44N
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F= N=105.44N (2分)
v
m
图1
F
图2
A
图3
A
B
图4
E
D
C
B
A
图5
图6
P
F
3
2
N
图7
图8
图9
θ
x
v/(ms-1)
t/s
o
10 20 30
10
5
图10
A
B
C
m
v
θ
图11
x
θ
图9
G
FN
Ff
F
F1
F2
G
F/3
mg
mg
FN
FN
Ff
Ff
F
N
mg
FN
B
C
θ
Ff
Fn
Fnx
Fny
f
Mg
Ff
第 1 页 共 6 页2007学年上学期广州86中高一物理第02章测验题
(命题:樊守青)说明:答案用了隐藏格式
高一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10×5’=50’)
(答案:A)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开始下落的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开始下落的运动
(答案:C)2、关于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用排除法)
A、在地面上各点的重力加速度方向是不同的
B、在地面上各点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相同的
C、在地面上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D、在地面上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答案:D)3、关于物体下落快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快
B、轻的物体下落慢
C、不论重的物体还是轻的物体,它们下落一样快
D、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一样快
(答案:A)4、关于即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即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即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
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值
(答案:C)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图象是位移图象,描述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B、在运动过程中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和乙在t1时间内相遇过
D、甲和乙反方向运动
(答案:D)6、在粗略计算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第1秒内物体的位移是5米
B、在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15米
C、在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25米
D、在第4秒内物体的位移是45米
(答案:D)7、在粗略计算物体的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前1秒内物体的位移是5米
B、在前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20米
C、在前3秒内物体的位移是45米
D、在前4秒内物体的位移是85米
(答案:C)8、物体做零初速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米/秒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在第1秒内的加速度是3米/秒
B、该物体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
C、该物体在第3秒内的位移是7.5米
D、该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是10米
(答案:C)9、关于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图象,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横轴上的点表示时刻,纵轴上的点表示位置
B、横轴上的一段表示时间,纵轴上的一段表示位置变化即位移
C、图象与两轴间的面积表示位移
D、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
(答案:B)10、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平均速度等于该运动中间时刻(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该运动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C、平均速度等于该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等于该运动初、末速度和的一半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中可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4×4’=16’)
(答案:BCD)11、某物体在空中的运动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空中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在空中运行的时间是8秒
C、物体在空中运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80米
D、物体在4秒时刻对应的即时速度是零
(答案:BCD)12、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缓慢加速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D、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加速度也始终不变,例如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D)13、某人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秒内及第7秒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C、不能求出第3末到第7秒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D、能求出该质点加速度
(答案:C)14、从某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
A、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两球速度差保持不变
B、两球距离越来越大,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C、两球距离越来越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两球距离越来越小,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C D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CD BCD BD C
三、填空题(10×2’=20’)
(答案:0.02;0.002;0.006;0.010;0.014;1:3:5:7)15、在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__秒,从起点开始,第1段位移是___________米,第2段位移是___________米,第3段位移是___________米,第4段位移是___________米,它们的比值是___________。(g取10米/秒2)
(答案:6.25米/秒)16、在100米赛跑中,测得一名运动员在第5秒末的速度为8米/秒,在第16秒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2米/秒,则该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000米/秒2)17、在乒乓球比赛中,以2米/秒的速度运动的小球在0.01秒时间内以8米/秒的速度被反向打回,在此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14)18、气球上升到10米的高空时,从气球上脱落一个物体,物体又上升了2米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下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是____________米,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四、计算题(7’×2=14’)
19、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从地面开始向上运动,经历了匀加速上升5秒,速度达到5米/秒,再匀速上升10秒,最后匀减速上升4秒后停止,求三个过程的总位移大小。(答案:87米)
20、一列火车进站台,初速度是10米/秒,加速度是─0.5米/秒2,求火车在第10秒末的速度大小和第30秒末时的位移大小。(答案:5米/秒、100米)
共4页 第1页2007学年上学期广州86中高一物理第03章测验题
(命题:樊守青)说明:答案用了隐藏格式
高一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10×4’=40’)
1、关于形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包括拉伸、挤压、弯曲、扭转等
B、物体具有的撤去外力后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C、撤去外力作用后物体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D、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答案:D
2、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力是属于接触力,所以要产生弹力,两个物体必须接触
B、要产生弹力,两个物体必须都有形变
C、只要物体有弹性形变,就可以产生弹力了
D、两个物体接触了,但不一定产生弹力
答案:B
3、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绳的弹力一定沿绳的方向
B、支持面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接触面
C、竹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D、竹杆的弹力方向可沿杆的方向,可垂直杆,也可和杆不垂直不平行
答案:C
4、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合力一定等于分力
C、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D
5、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变化的,可以用平衡的方法来求出
B、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变化的,但它有一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可以相同
D、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f=μN计算出来
答案:D
6、关于压力和支持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压力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物
D、支持力是支持物体对被支持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而指向支持物
答案:A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弹性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答案:C
8、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就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下列关于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A、物体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
B、物体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
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答案:C
9、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合力,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分解唯一
B、已知合力,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分力方向,分解唯一
C、已知合力,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唯一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10、关于滑动摩擦动力公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与动摩擦因数成正比
B、动摩擦因数与压力无关,与滑动摩擦力无关
C、动摩擦因数与材料有关,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D、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有关,和压力有关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可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6×6’=36’)
1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一定相反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一定相反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方向一定相反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一定相反
答案:BD
12、两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的是:
A、 B、 C、 D、
答案:BD
1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B、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D、滑动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答案:CD
14、关于压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的大小无关
B、压力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平行
C、压力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垂直
D、压力的大小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AC
15、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系数与压力无关,与滑动摩擦力无关
D、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有关,与压力有关
答案:
16、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有弹力②不光滑③相对滑动
B、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有弹力②不光滑③相对滑动趋势
C、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接触②粗糙③相对滑动
D、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①接触②粗糙③相对滑动趋势
答案:C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D A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D BD CD AC CD
三、计算题(3×8’=24’)
17、20牛顿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7度的斜面上静止,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答案:16N
18、如图所示,30牛顿的物体被两绳悬挂静止,求两绳的拉力。
答案:FA=15N;FB=26N
19、如图所示,20牛顿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被力F=5N匀速拉动,求动摩擦因数。
答案:4/17=0.24
共3页 第1页2007学年上学期广州86中高一物理第01章测验题
(命题:樊守青)说明:答案用了隐藏格式
高一______班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10×4’=40’)
(答案:A)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视问题而定
B、参照物的选择一定是选择地面
C、参照物的选择一定是选择地面上的房子
D、参照物的选择一定是选择地面上的大山
(答案:D)2、关于喷气式飞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飞机上的乘客以座位为参照物,飞机静止的
B、在飞机上的乘客以云彩为参照物,飞机运动的
C、在飞机上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运动的
D、在飞机上的乘客以太阳为参照物,飞机静止的
(答案:C)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可以大于路程
B、位移的大小只能小于路程
C、位移是矢量,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路程是标量,描述质点的运动轨迹长度。
D、位移可以等于路程
(答案:D)4、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
B、瞬时速度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为零
C、瞬时速度不为零,平均速度一定不为零
D、瞬时速度不为零,平均速度可以为零
(答案:C)5、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B、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
C、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
D、表演艺术体操的运动员
(答案:B)6、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每一节课是40分钟”,40分钟是时刻
B、“我们每天7点30分上课”,7点30分是时刻
C、“我每天上学要走15分钟的路”,15分钟是时刻
D、“我每天都在13点开始午休”,13点是时间
(答案:D)7、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C、加速度只有正值
D、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答案:D)8、关于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横轴上的点表示时刻,纵轴上的点表示位置
B、横轴上的一段表示时间,纵轴上的一段表示位置变化即位移
C、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
D、图象与两轴间的面积表示位移
(答案:C)9、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B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C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BC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在AB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答案:D)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此图象是位移图象,描述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B、在运动过程中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和乙在t2时间内相遇过
D、甲和乙同方向运动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中可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4×5’=20’)
(答案:AB)1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位移、力、加速度、速度
B、浮力、加速度、位移、摩擦力
C、密度、时间、质量、路程
D、重力、路程、时间、速度
(答案:AB)12、下列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例如急速刹车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例如缓慢加速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小钢球到最高点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例如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B)13、a=5米/秒2,关于它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秒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
B、在第3秒初到第4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10米/秒
C、在第N秒初到第N+1秒末的时间内,速度增大5米/秒
D、在默认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质点可能做减速运动
(答案:ACD)14、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交流电6伏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直流电220伏
C、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都是0.02秒
D、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应该都是一样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D C D C B D D C D AB AB AB ACD
三、填空题(8×3’=24’)
(答案:米,米/秒,米/秒2)15、位移的单位是_________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答案:10米/秒)16、在100米赛跑中,测得一名运动员在第5秒末的速度为8米/秒,在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1米/秒,则该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2000米/秒2)17、在乒乓球比赛中,以2米/秒的速度运动的小球在0.01秒时间内以18米/秒的速度被反向打回,在此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自己)18、跳伞运动员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0、120)19、气球上升到100米的高空时,从气球上脱落一个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米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是____________米,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米。
四、计算题(16’)
20、一列火车进站,初速度是10米/秒,加速度是─0.5米/秒2,求火车在第10秒末和第30秒末时的速率。(答案:5米/秒、0)
共4页 第1页江苏省淮安中学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
期末模拟测试卷 命题人:徐兆友 2007.1.21
说明:1.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到指定地点;
2.试卷中的g=10m/s2;
3.计算题要按要求答题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7—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不选或有错选得零分,选不全得2分)
1,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5s B.8s C.16s D.24s
4, 下面是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明,其中正确的有……………………………………( )
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由于细胞很小,则一定把它看成质点
5, 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着甲、乙两列火车,某时刻火车正好交汇,甲车上一乘客从一侧车窗看到田野上树木向北运动,从另一侧窗口看到乙车也向北运动,但比树木运动得慢,则…………………………………………………………………………( )
A、甲、乙两车同时向北运动,乙比甲快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同时向南运动,但乙车比甲车慢
D、甲车向南,乙车没动停在了铁轨上
6,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7,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方向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运动过程中---------------------------------------------------------------( )
A.A、B速度之差与时间与时间无关
B.A、B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速度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A、B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8, 如图所示,一铁球被弹簧拉住,静止时两弹簧在一条竖直线上,且均处于伸长状态.当箱子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时,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上面弹簧的长度变短,下面弹簧的长度变长
B.上面弹簧的长度变长,下面弹簧的长度变短
C.上面弹簧的弹力变小,下面弹簧的弹力变大
D.上面弹簧的弹力变大,下面弹簧的弹力变小
9,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若两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渐渐
减小,速度渐渐增大
B.在第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渐渐减
小,速度渐渐增大
C.在第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渐渐
减小,速度渐渐增大
D.在第5s末,物体加速度为零,运动方向与
F1的方向同向
江苏省淮安中学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
期末模拟测试卷 命题人:徐兆友 2007.1.21
一,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题号 7 8 9 10
选项
二,填空题()
11,(4分)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____;B球加速度为________.
第13题图
12,(6分)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的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车共有_______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_______节;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________s.
13,(6分)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1)(5分)请作出x—m的关系图象
(2)(4分)请由图象求出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四、计算题(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得分,答案应明确数值和单位.)
15,(7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以加速度a=1m/s2运动,第2s内加速度a'=-1m/s2,第3s又以a=1m/s2运动,第4s内加速度a'=-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16,(8分)如图12所示,质量60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和绳子(不计其摩擦和绳子质量)竖直向上提起质量为10kg的货物。
(1)货物以a1=2m/s2匀加速上升,人对地面压力多大?
(2)货物匀加速上升时,其最大加速度为多大?
17,(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水平力F推着,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使物体不沿斜面滑动,求F所满足的条件.
18,(8分)如图,平板车B的质量M=4kg,车上物体A的质量m=1kg,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最大静摩擦力Ff0=5N.小车从静止开始,在拉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匀加速运动.问:(1)当F=15N时,A与B之间摩擦力多大
(2)当F=26N时,A与B之间摩擦力又是多大 此时A与B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
19,(10分)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如图所示的规律,他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运动,经过不间断的运动,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但由于0~3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定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则:
(1)电梯在0~3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座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
时间/s 台秤示数/kg
电梯启动前 5.0
0~3.0
3.0~13.0 5.0
13.0~19.0 4.6
19.0以后 5.0
20,(10分)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物块A和B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右端与物块B的左端相距L=1m,mA=4kg,mB=2kg.向右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于A上,使之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恰好与物块B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可以不计),碰后A和B合为一体,共同速度为0.6m/s,试求再经过1s时间,A和B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A D B B C D
题号 7 8 9 10
选项 AB AC ABD CD
二,填空题()
11,2g 0
12,9 5 0.544
13,2.476 6.18
14,(1)图略 (2)25.44
三,计算题
15,500m
16,480N 50m/s2
17,mg(sinθ-μcosθ)/(cosθ+μsinθ)≤F≤mg(sinθ+μcosθ)/(cosθ-μsinθ)
18,(1)3N (2)4N 4 m/s2 5.5 m/s2
19,5.8kg 2.9m
20,0.27m/s
F1
F/N
t/s
1 3 5
F2
姓名 班级 学号
砝码质量m/102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标尺刻度x/10-2m
15.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m
F
θ
F
A
B
t2
t1
t
v
0
v
A B
L
F福建师大文博附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高一物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完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6分)
1、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重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2、现将一均匀木球的正中央挖掉一个小球,则它的( )
A. 重力大小不变,重心向外偏移
B. 重力大小减小,重心位置移到另外的点,不能确定其具体位置
C. 重力大小减小,重心位置不变
D. 重力大小减小,重心被挖去而不存在
3、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坛的形变 B. 头的形变
C. 物体受到的重力 D. 人受到的重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5、用力将如图所示的装有塑料挂钩的轻圆吸盘压紧在竖直的玻璃板上,
排出圆盘与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松开手后往钩上挂适当重的物体,圆盘
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物体对圆盘向下的拉力( )
A. 与大气对圆盘的压力平衡 B. 与玻璃板对圆盘的摩擦力平衡
C.与玻璃板对圆盘的支持力平衡 D.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平衡
6、一个物体受到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则在下列情况下,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F1=4N,F2=8N,F3=7N B. F1=8N,F2=8N,F3=1N
C. F1=4N,F2=6N,F3=1N D. F1=4N,F2=5N,F3=1N
7、如图所示,物体重20N,在动摩擦因数为μ=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1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合力的大小分别是( )
A . 10N,6N B . 4N,6N
C. 4N,14N D. 10N,14N
8、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关于砖受到的摩擦力f,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B.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C.砖滑动前,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砖开始滑动后,f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D.砖滑动前后,均随木板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9、如图所示,一个均匀光滑的小球,放在竖直墙壁和斜木板之间,
当θ角缓慢增大时(θ<90°),则( )
A. 墙壁受到的压力增大 B. 墙壁受到的压力较小
C. 木板受到的压力不变 D. 木板受到的压力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不得分,共16分)
10、两物体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 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B. 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
C. 两个物体接触面的材料 D. 两个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
11、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大也有可能比每一个分力都小
D、合力的大小可能与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
12、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和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物体受mg 、N、 F1和F2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D、力N 、F1和F2的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效果相同
13、 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
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
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子的拉力不变
C. 船所受浮力增大 D. 船所受浮力变小
三、填空与实验题(每空3分,共24分)
14、如图两装置,不计弹簧秤、细绳重力
及一切摩擦,所挂物体重G=5N,则弹簧
秤A的读数为 ,弹簧秤B的读数
为 。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并记下结点0后,再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时。也要把橡皮条拉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在坐标图中已画出两弹簧秤拉力的图示,已知方格每边长度表示1.0 N,试用作图法画出合力F的图示,并由此得出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
16.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1) 请在右图中作出F—x图线。
(2) 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x用m作单位)
四、计算题(共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7、(10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要求作出受力图,sin370=0.6 cos370=0.8)
18、(14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0,在斜面上放着一重为100N的物体,问:
(1)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有多大?
(2) 如果物体静止不动,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3) 如果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让物体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要求作出受力图,sin370=0.6 cos370=0.8)
[参考答案]
http://www. ( http: / / www. )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D C A B B C C B B
二、多项选择题
10 11 12 13
ABC CD CD AD
三、填空、实验题
14、5N、5N
15. 同一结点O、 力的大小与方向、7.0N
16、作图略。K=20N/m,F = kx = 20x
四、计算题
17、解:由于O点的受力要处于平衡
根据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可得:
(1) (3分)
(3分)
(2)
故所吊的重物不能超过80N. (3分)
18.(1)N=Gcosθ=80N (4分)
(2)f=Gsinθ=6ON
方向:沿斜面向上(4分)
(3)f=μN=0.2×80N=16N
方向:沿斜面向上(4分)
F
v
PAGE
1南山中学高08级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毛永辉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答均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轨道可以近似地看作圆轨道,其向心力来源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所以行星绕太阳运转而不是太阳绕行星运转
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D.行星与卫星之间的引力、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性质相同,规律也相同
2.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万有引力只有在天体与天体之间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B.一个苹果由于其质量很小,所以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几乎可以忽略
C.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远大于卫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
D.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万有引力约束而存在于地球表面附近
3.一星球密度和地球密度相同,它的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则该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地球、星球的自转)( )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4.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公转周期为,万有引力常量为,则由此可求出( )
A. 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 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5.宇宙飞船进入一个围绕太阳运动的近乎圆形的轨道上运动,如果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那么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 )
A.3年 B.9年
C.27年 D.81年
6.近地卫星线速度为7.9km/s,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3.8倍,则在月球上发射“近月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
A.1.0 km/s B.1.7 km/s
C.2.0 km/s D.1.5 km/s
7.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人造卫星缓慢地靠近地球,则( )
A.卫星运动速率减小
B.卫星运动速率增大
C.卫星运行周期变小
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变大
8.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半径为,地球的自转角速度为,那么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6分,直接填写在题中相应位置)
9.某物体在地球表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为960N,为使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至60N,物体距地面的高度应为_____。(为地球的半径)
10.一物体在一星球表面时受到的吸引力为在地球表面所受吸引力的倍,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倍。若该星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则该星球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_________倍。
1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那么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__________;它们的角速度之比____________.
12.若已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引力常量为,那么在该行星表面附近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角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8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14分)对某行星的一颗卫星进行观测,已知运行的轨迹是半径为的圆周,周期为,求:(1)该行星的质量;(2)测得行星的半径为卫星轨道半径的1/10,则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多大?
14.(14分)在地球某处海平面上测得物体自由下落高度所需的时间为,到某高山顶测得物体自由落体下落相同高度所需时间增加了,已知地球半径为,求山的高度。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PAGE
单元检测题 第 1 页 (共 2 页)临渭区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
此word版由吝店中学 郝双制作
考试时间:2007-1-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全卷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2 页,用2B 铅笔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Ⅰ卷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
A . N ,m/s2 , kg B . N , m , kg C . m / s , s , m D . kg , m , s
2.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C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的
3.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 AB 作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A .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B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
C .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D .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4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时刻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大,速度的增量一定大
C .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减小
D .某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5 .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停止用力,物体就停下来。由此可见
A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 .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6 .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 .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 .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 ,合力可能等于其某一分力大小
7 .下列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能使物体平衡的是
A . 3N , 4N , 8N B . 20N , 30 N, 50N C . 10N , 10N , 5N D . 2N , 5N ,8N
8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在 t1时刻图象与横轴相交。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在 t1时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 .在 t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
9 .设雨滴从很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 f 和其速度v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 .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 .先加速后匀速
C .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
D .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10. 一物体从 H 高处自由下落,经 t 时间落地,则当下落 t / 3 时,离地高度为
A .H/3 B .H/9 C . 3H/4 D . 8H / 9
1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 OA 、 OB 和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 OB 是水平的, A 端、 B 端固定,若逐渐增加 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 .必定是 OA
B .必定是 OB
C .必定是OC
D .可能是 OB ,也可能是 OC
12 .质量为 m 的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水平用 F 拉物块时,物块获得的加速度为 a1 ,若水平拉力为 2F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a2 ,则有
A . a2 = a1 B . a2 = 2a1 C . a1 < a2 < 2a1 D . a2 >2a1
临渭区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第 Ⅱ 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3 .质量为 50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 的水平推力刚能使物体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 的水平力推物体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N .撤去200N 水平力后,物体继续前进,则物体在静止前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____m/s ,甲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m/s2.
15.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 A 、 B 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止不动.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 A 球加速度为_____ ; B 球加速度为_________。
16 .质量为 1000kg 的汽车以v=10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第 3s末关闭发动机,第 4s末速度大小是 8m/s ,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_____N ,汽车在前 10s内的位移是_____ m .
17 .质量为 1 kg 的物体放在电梯中的天平左盘上,当电梯以 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若天平平衡.则物体对左盘的压力为____ N ,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_ kg . ( g = 10 m/s2)
三、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9 分)
18 .如图是某次用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长度的情况,其读数为 ________mm.
19 .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 、 B 、 C 、 D 、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0 . 2 s.
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_____m/ s 2 ,计数点 D 的瞬时速度vD=____m/s.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3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0 . ( 6 分)某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他用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实验中改变被拉木块的数量、改变接触面的材料、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及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并将若干次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拉动木块数 木块放置情况 木块运动速度 弹簧秤读数(N)
1 木板 1 平放 较小 3.50
2 木板 1 平放 v较大 3.50
3 木板 1 侧放 v较小 3.50
4 木板 2 平放 v较小 7.00
5 化纤地毯 1 平放 v较小 8.00
6 化纤地毯 1 侧放 v较大 8.00
7 化纤地毯 2 平放 v较小 16.00
(1)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有关?有什么关系?
(2)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数是无关的?
21 ( 9 分)一辆卡车,它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5 m/s2 ,如果要求它在急刹车后 22.5m内必须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它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在此刹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3)在此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
22 . ( 8 分)如图;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 0 . 5 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风力,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 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1m 时所需时间多少? ( sin 37°= 0 . 6 , cos 37 ° = 0 . 8 )
临渭区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 D 2 . CD 3 . C 4 . C 5 . C 6 . ACD 7 . BC 8 . A 9 . B 10 . D 11 . A 12 .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3 , 100 N 100 N
14 . 5 1.5
15.2g, 0
16.2000 55
17.12 1
三、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9 分)
18 . 23 . 05
19 . 0 . 5 1 . 05
四、计算题(共 23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20.解:(1)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材料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分)
(2)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物体间相对速度无关(3分)
21.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 vt2-v02=2as 得v0=15m/s(3分)
(2)t==3s(3分)
(3)v=7.5m/s(3分)
22.解:(1)μ=0.5 (3分)
(2)小球受三个力,重力G、支持力FN、摩擦力f。
mgsinθ-f=ma(1分)
f=μFN (1分)
mgcosθ=FN (1分)
s=at2 (1分)
由以上四式有:t=1s (1分)
临渭区高一物理第 1 页 共 7 页宣威市2006 年秋季学期期末检侧试卷
高一 物理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9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加速度 B、时间 C、质量 D、路程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为F1=15N , F2=8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N B、25N C、6N D、21N
3 、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下滑,这个物体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下滑力
C、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对斜面产生的摩擦力
D、下滑力、摩擦力,对斜面的压力
4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相同的作用力F,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相同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也就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必为零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就大
6、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只有物体静止时,物体间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一个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V 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中哪一个图表示( )
8、如图所示,球和墙壁间无摩擦,绳的拉力为T,墙对球的弹力为果绳的长度缩短,则( )
A、T、N都保持不变 B、T、N 都增大
C、T增大,N减小 D、T减小,N增大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2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在t 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也相同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放在一粗桩木板上,木板一端固定但可转动,当木板从水平位置沿图示逐渐转动过程中,m始终与木板处于相对静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B、m受到的弹力逐渐减小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只有相对斜面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
11、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 B、a'<2a C、a' > 2a D、a'=2a
12、下述几种情况中,哪一种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没有发生改变( )
A、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B、运动员以恒定速率沿圆形跑道跑步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D、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
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三个力的作用,F1=10N ,F2=2N和摩擦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F,则木块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 )
A、10N,方向水平向左 B、6N,方向水平向右
C、2N,方向水平向左 D、零
二、填空(12分,14 题、15 题各3分,16题6分)
14、用一轻质弹簧悬挂一本书,静止时,弹簧伸长4cm 。将书放在水平面上,用该弹簧水平地拉书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lcm,书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
15、在右图中,给出六个力Fl、Fl 、F2、F3、F4、F5、F6,它们作用于同一点O,大小已在图中标出,相邻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均为60°,则这六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16.如图为一升降机向上运动时的v-t图,则物体运动中最大速
度等于 ,匀速上升的高度等于 。
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等于 。
三、实验(12分,每小题4分)
17、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l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 长度,如下图所示,这个工件的长度是 mm。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F/表示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的力,则下图各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9、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计数点有4个点未画出,则D对应速度为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宣威市2006 年秋季学期期末检测试卷答题卡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数
二、填空题(14、15题各3分,16题6分)
14、 15、
16、 、 、 。
三、实验题(每题4分)
17、 18、
16、 、 。
四、计算题(共37分,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
20、(8分)一辆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6s速度3mls,接着匀速前进3s ,最后匀减速经过5s停下来,求该车在这14s内一共走多远?
21、(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拉力F的作用下,沿倾角为30°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已知斜面的摩擦因数为0.3,求拉力有多大?(g=10m/s2 )
22、(10分)如图所示,有两根轻杆OA、OB,A、B 两端可绕竖直端上的光滑转轴转动,O点悬挂100N的重物且OB杆水平与OA杆成30°夹角,求OA 杆、OB杆的O点上所受到的力?
23、(10分)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l 20km/h,若前方车辆突然停车,后车驾驶员从发现这一情况开始,经操作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 秒,刹车时受到的阻力大小f 为汽车重力的0.40倍,则该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S为多少?
宣威市2006 年秋季学期期末检侧试卷(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数 A B A C D B D B AC ABD C AD D
二、填空题(14、15题各3分,16题6分)
14、μ=0.25 15、40N 16、3m/s、18m、27m。
三、实验题(每题4分)
17、104.05 18、A 19、v0=1.86m/s a=6.22m/s2
四、计算题(共37分)
20.(8分)
解:匀加速阶段,由=m/s2=m/s2 1分
由S=v0t+at2 1分
S1=××62m=9m 1分
匀速阶段 S2=vt=3×3m=9m 2分
匀减速阶段 由 1分
=-0.6 m/s2
S3===7.5m 1分
14s的位移为:S=S1+S2+S3=25.5m
21、(9分)由平衡条件可知:
沿斜面方向:F-mgsin30°-f=0 (1) 2分
在垂直斜面方向:N-mgcos 30°=0 (2) 2分
又:f=μN (3) 1分
由(1)、(2)、(3)式得:F=mgsin30°+μmgcos 30° 3分
代入数据得:F=760N 1分
22、(10分)解:OC对O点向下的拉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对拉OB杆和压OA杆的力平行四边形,对O点分析由图知:
3分 FB= 1分
3分 FA= 1分
OA受到的压力为200N,OB杆受到的拉力为100N。 2分
22、(10分)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的距离:
S1=vt 2分 S1==16.7m 1分
设刹车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a,汽车质量为m,
f=ma a==0.4g=4m/s2 2分
自刹车到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S2==m=138.9m 3分
所以 S=S1+ S2=16.7m+138.8m=155.6m 1分
F
F
θ
F
θ
甲
乙
丙
v
t
O
v
t
O
v
t
O
v
t
O
A
B
C
D
甲
乙
t
v
O
t1
t2
F2
F1
F3=30N
F3=50N
F5=60N
F5=20N
F2=40N
F1=40N
O
FB
FA
F
30°
PAGE黑龙江鸡西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限时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
2.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D.物体速度为零时,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3.在地面上,将一个小球以V=20m/s初速度竖直上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10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10m/s2) ( )
A.S B.(2一)s C.(2+)s D.(2+)s
4.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为F1,拖车对汽车的拉力大小为F2 ,则 ( )
A.加速行驶时F1> F2
B.拖车所受阻力大于汽车所受阻力时F1> F2
C.只有匀速行驶时才有F1= F2
D.不论是加速度还是匀速运动,总有F1= F2
5.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 ,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 ,则升降机的运动状况可能是 ( )
A. 以l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l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 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6.实验表明,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13m便可达到最大速度。在下落过程中,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雨滴在这13m的运动过程中 ( )
A.加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雨滴做自由落体运动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弹簧竖立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
放一重物,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 )
A.一直加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8.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推力逐渐减小到零(物体一直在运动),那么,在水平推力减小到零的过程中 ( )
A.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9.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下面图中几个图线中,哪一个最能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 ( )
10.与水平面成θ角的斜面上,放有一与斜面间的夹角为a的木板,一个小球放在斜面和木板之间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要使木板对小球的弹力有最小值,a角的大小为
A.90 -θ B.90 +θ C.90 D.60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经过一理想滑轮用细绳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缓慢放下,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两站间行驶的速度图象。两站之间是一段平直的公路,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且BC段的牵引力为零,已知汽车的质量为4000kg,则汽车在BC段所受的阻力是________N,OA段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___________N。
13.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填在横线(填编号):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_____。
14.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型工件的外径,结果如图所示,试从右侧放大图上读出其外径d=_________mm。
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弹簧秤拉力的图示已在图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lN,0是橡皮筋的一个端点。(如图所示)用两个直角三角板按照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 (在作F2的平行线时,请你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固定三角板I的位置、移动三角板Ⅱ的位置,并用箭头标示出Ⅱ的移动方向),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16.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是50Hz,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分别标为0、l、2、3、……测得各点间距如下图所示。则小车的加速α=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l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C D BD B C D D C
11.__(M-m)g___ 12.___2×103____ ___6×103____ 13.___135689____
14.__29.6_____ 15.___7_____ 16.______116____
17.一只小球自屋顶自由下落,经过中途高为2m的窗子时,历时△t=O.25s,求窗顶距屋顶多少m (g取lOm/s2)
2.28m
18.测量小汽车加速度的一种办法是看汽车里的一个摆偏斜的角度。有的司机在他正前方的后视镜前悬吊一个小工艺品。它就可以当作摆来估计汽车的加速度。现在,小汽车正在加速行驶,质量为 0.20kg的小工艺品偏离竖直位置正好是37 ,求:
(1)小工艺品受到的合外力;(注意:这个合外力使小工艺品产生的加速度跟小汽车的加速度相同)
(2)小汽车的加速度。
1.5N
7.5m/s2
19.一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质量恒为l 500kg,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过程中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图的图线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升空后9s、25s、45s,即在图线上A、B、c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
(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
(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计算发动机的推进力。
800m
4m/s2
1.6×103N
20.(10分)足够长的、倾角为30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是lkg的物体以6m/s的初速度从底端滑上斜面,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g=10m/s2,求:
(1)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问;
(2)物体滑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0.8s
3.5m/s
21.(10分)木块A以V0=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一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长平板小车B上,如图所示,已知A的质量ml=0.4kg,平板小车B的质量m2=1.6kg,木块跟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他阻力不计(g=lO m/s2),求:
(1)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
(2)在这段时间内木块和小车通过的位移;
(3)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
2s
6m 1m
5m
PAGE
1高一物理阶段性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少选的得3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3.用3 N的水平恒力, 使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 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 s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A.0.5 m / s2,2 N B.1 m / s2,1 N
C.2 m/ s2,0.5 N D.1.5 m / s2,0
4.一物体沿倾角为α的斜面下滑时, 恰好做匀速运动, 若物体具有一初速度冲上斜面, 则上滑时物体加速度为
A.gsinα B.gtgα C.2gsinα D.2 gtgα
5.如图1所示,小球从轻弹簧上方无初速释放,从小球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的合力的变化是
A.合力变大,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与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小
C.合力与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合力、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6.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磅秤,秤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秤的示数为0.8mg时,升降机可能作的运动是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不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C.只有马拉车匀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才大小相等
D.不论马是否能把车拉动,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总是大小相等
9.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3—2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0点的距离为s,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A.方向向左,大小为ks/m? B.方向向右,大小为ks/m?
C.方向向左,大小为2ks/m? D.方向向右,大小为2ks/m?
10.一个小杯子的侧壁有一个小孔,杯内盛水后,水会从小孔射出(如图3所示)。现使杯子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杯中的水
A.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远
B.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近
C.与静止时射得一样远
D.不会射出
11.在A地用物体m1、B地用物体m2做同样的实验: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测量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间的关系.然后把在两地测得的结果画在同一个a-F图象中,得到如图4所示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A)和(B).若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由图象可知
A.m1 > m2 B.m1 < m2 C.g1 > g2 D.g1 < g2
12.质重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mg B.2mg C.mg D.mg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计算论述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小车在水平面上以a=2m/s2的加速度向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OA、OB两细线系住小球。球的质量m=4kg。线OA与竖直方向成=37角,线OB水平。如图所示。(g取10m/s2, ,)求OA、OB两绳的张力各多大?
14(15分)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当拉力F=42N时,物体向上的加速度a1=4.0m/s2,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①物体的质量m多大
②物体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2s内的位移和2s末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15.(15分)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1)若斜坡倾角,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应有怎样的要求?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B C C BC BC D D D BC D
二、
13.TOA=mg/cos =50N
TOB=mgtan - ma =22N
14. 1)m=3kg
2)S=8m v=8m/s
15. (1)在斜坡上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①
② ③
解①②③得,
(2)设斜坡倾角为,斜坡的最大高度为,滑至底端时速度④
沿BC段前进时的加速度⑤
沿BC段滑行的距离⑥
为确保安全要求,则⑦
④⑤⑥⑦联立解得,故斜坡的高度不应超过.
图1
图3
图4
a
O
F
B
A
O
PAGE
2上海市进才中学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2007年1月)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8,共24/):
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力是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 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逐渐停止运动。
2.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一定沿着同一直线.
D.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3.从牛顿第二定律知…………………………………………………………………( )
A.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快,受到的合力也越大
B.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小,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小
C.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到合外力成正比,跟它的加速度成反比
D.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大
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如图所示为速度-时间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位移图象表示出来,下列四幅图象中正确的是:………………………………………………………………………( )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 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 = 4 t + 2 t 2 ,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4 m/s与2 m/s2 B.0与4 m/s2 C.4 m/s与4 m/s2 D.4 m/s与0
8.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 D.零。
二.多选题(以下两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完全正确的得3/,选不全但无错选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 /.共6/):
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物体在2s末与在6s末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反;B.物体2s末比在6s末所受合外力小;
C.物体t=0.5s时比t=2s时的加速度大; D.第5秒内物体所受合外力最大.
10.如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正确的为………………………………………( )
A.μF ; B.μ(F+G); C.μ(F-G); D.G.
三.填空题(每空格2/,共28/)
11.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用比值来定义的, 的变化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加速度.
12.如图所示频闪光源每秒闪烁30次,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 s,如果A到B的距离是4cm,则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
m/s,由图可知,小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越来越 .
13.在相距12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两人到相遇经历的时间是 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度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后即返回跑向甲;遇甲后又即跑向乙,小狗如此往返于甲、乙之间,直到甲、乙相遇.则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是 ,小狗位移的大小是 .
14.质量m为2千克的物体,受到10牛的合外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大小为 ; 2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是 ;2秒内物体位移大小为 .
15.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静止在O点。现以水平恒力F1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物体运动到了出发点右侧的A位置,物体的速度为V1.若此时突然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F2推这一物体。当恒力F2作用时间与恒力F1作用时间相同时,物体恰好运动到了出发点O左侧的C位置处,C到O的距离是O到A的距离的两倍,如图所示.物体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2.则:
F1:F2= ,V1:V2= .
四.作图与实验题(每空2/,共22/):
16.作图与回答: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粗糙的斜面上,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向上作加速运动,请作出物体m的受力分析图.
(2) 升降机中的斜面和竖直壁之间静放一个质量为m千克的小球,斜面的倾角θ.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时,小球随之上升.请作出在上升过程中小球的受力分析图.
(3)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一切摩擦均不计。用水平力F向左推斜面体,使物体与斜面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请作出物体m的受力分析图.此时物体m受到的合力的方向是 .
17.为了探究力、质量与加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
的科学方法。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DIS实验系统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从所提供的装置图可知,这位同学在实验测量前,还需要对实验装置作一些必要的调整,请你写出一处需要进行调整的地方: .
如果悬挂物F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简要回答: .
18.在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DIS实验中,我们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线,仅根据图线,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到的传感器如上图甲所示,该传感器名称是: ,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图象(如上图左侧)可知,在t=18s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N.
五.计算题:(共20/)
19(6/).两根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A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B、C两点.B、C两点间的距离为S=60cm,两绳AB=AC=50cm,如图所示.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F=200N,悬挂物的重力最大是多少?
某同学认为:以节点A为研究对象,A点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作出绳AB、AC对A点拉力FB、FC的合力如图所示,由于A点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合力的大小与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他的解题过程如下:
由图中阴影三角形与三角形ADB相似,可知:
,所以G=,
Gmax==.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理由,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20(6/).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放下一个小球,当释放第11个小球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问:(1)每只球从井口自由下落到达井底要用多少时间?(2)相邻一两只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3)当第一个球恰好到达井底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1(8/).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玩具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的质量为(包含小人的质量)m,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为空气阻力与速度的比例系数.把人看作是滑块的一部分)
(1)作出滑块下滑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图.
(2)写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3)写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的表达式。
(4)若m =2kg,θ=37o,g =10m/s2,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图中直线是t = 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μ和的值。
命题:顾如鸿,审核:陈朝阳 王肇铭 沙宁 朱轶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卷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 /×8,共24/): 二.多选题(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填空题(每空格2/,共28/)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四.作图与实验题(每空2/,共22/):
16.
(1) (2) (3)
方向是
17.…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
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
的科学方法。……写出一处需要进行调整的地方: .
如果悬挂物F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简要回答: .
18.在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DIS实验中,我们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线,仅根据图线,我们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到的传感器如甲图所示,该传感器名称是: ,根据测量所
得到的图象可知,在t=18s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N.
五.计算题:(共20/)
19(6/).……他的解题过程如下:
由图中阴影三角形与三角形ADB相似,可知:
,所以G=,
Gmax==.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理由,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解答:
20(6/).解答:
21(8/).解答: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答卷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 /×8,共24/): 二.多选题(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C D C D AC AD
三.填空题(每空格2/,共28/)
11. 位移变化快慢 , 速度变化快慢 , 速 度 .
12. , 0.3 , 越来越大 .
13. 1.5h , 9km , 7.5km .
14. 5m/s2 , 10m/s , 10m .
15. 1:5 , 1:4 .
四.作图与实验题(每空2/,共22/):
16.
(1) (2) (3)
方向是 水平向左
17.…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力 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
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 质量 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 控制变量
的科学方法。……写出一处需要进行调整的地方: 调整滑轮使ED间的细线与轨道平行 .
如果悬挂物F的重力越来越大时,小车的加速度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简要回答: 不会,只能越来越接近重力加速度 .
18.在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DIS实验中,我们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线,仅根据图线,我们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到的传感器如甲图所示,该传感器名称是: 力探头或力传感器 ,
根据测量所得到的图象可知,在t=18s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 约9.0 N.
五.计算题:(共20/)
19(6/).……他的解题过程如下:
由图中阴影三角形与三角形ADB相似,可知:
,所以G=,
Gmax==.
你认为该同学的解题过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理由,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解答:不正确(2/);指出错误(2/);得出Gmax=320N(2/)
20(6/).解答:(1)5s;(2)0.5s;(3)s3,5=gT2(82-62)=35m
21(8/).解答:
(1)略;
(2)mgsinθ-μmgcosθ-kv=ma;a=gsinθ-μgconθ-;
(3)当a=0时,vmax=;
(4)a0=4m/s2, μ=0.25;a=0时,vmax=2m/s,k=4Ns/m.
第9题图
第10题图
. 4 .《物理1》模块练习卷
(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福州三中 林 杰
审题:福州教育学院 林明华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是5m/s,它的意思是 ( )
A.物体在该时刻前1s内通过的路程是5m
B.物体在该时刻后的1s内通过的路程是5m
C.物体在该时刻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5m
D.若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每秒钟内通过的位移都是5m
2.如右图所示,杯子落到水平桌面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F1就是杯子的重力
B.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
C.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
3.如图右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拉力F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
C.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D.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N
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变大,但重力方向不变
B.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不仅变大,而且重力方向也变了
C.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体就没有受到重力
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为mg-F·sinθ
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材用两根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材的重心位置在AB的中点
B. 绳OA受到的拉力大于OB受到的拉力
C. 绳OA受到的拉力小于OB受到的拉力
D. 两绳的拉力均比木材的重力大
7.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8.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下列实例中,能把研究对象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
B.研究地球的昼夜交替规律
C.研究火车从福州到上海运行所需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
D.在t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大
10.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点,将质量为m(视为质点)的物体P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若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到O速度不断增大,从O到B速度不断减小
B.从A到O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到B速度不断减小
C.从A到O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到B加速度不断增大
D.从A到O加速度不断减小,从O到B加速度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和作图题(共5小题,共24分)
11. 在火星上,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2s内的位移为16m;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2;在开始自由下落第2s内的位移为_______m。
12.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共点力F1=3N和F2=5N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加速度为8m/s2。则两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_ ______N,合力与分力F1之间的夹角是_________。
13.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1s汽车往前冲了8m,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在刹车5s内汽车前冲的距离________m
14.一质点以10m/s的速度往东匀速直线运动5m,而后立即往西以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s。则此过程质点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并请在坐标中画出该质点的s-t图像(图象4分)。
15.如图所示,平放在凹槽中的圆柱体重为60N,其重心不在中轴线O处,而在轴线O的正下方O/处;已知:∠POQ=900,∠PO/Q=1200,不计槽对圆柱体的摩擦。请在图中画出球的受力示意图(3分),并计算出接触点P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N(3分)。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5分)
16.在《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用代号表示)
①低压交流电源 ②220V交流电源 ③刻度尺 ④秒表 ⑤小车⑥带滑轮长木板 ⑦纸带 ⑧天平 ⑨电火花计时器
(2)下图是实验中比较理想的打点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记数点,已测出相邻两记数点间的长度依次分别是:2.80cm, 4.40cm,5.95cm, 7.52cm, 9.08cm, 10.64cm。
实验测得的加速度值为a=_______m/s2,在打点记时器打第3个记数点是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3=________m/s
1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某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
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
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
E.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四、计算题:(共3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10分)某同学住在一幢高楼中,他放学回家时从一层乘电梯回家,电梯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4s速度达2m/s,然后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了9s,最后又经过4s的匀减速上升,电梯到达他住的楼层停下了。求:
(1)电梯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最后4s上升的距离;
(3)他大约住在几层?
19.(10分)质量为2kg的物体在40N水平推力作用下, 1s内沿竖直墙壁,静止开始下滑3m。求:(取g=10m/s2)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物体与墙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1分)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开始向右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l0 m/s2。
(1)画出物体在0~4s内的两个运动过程的受力示意图;
(2)求出这两过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方向;
(3)求出水平恒力F的大小和方向;
(4)求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D C B AC BC BC
二、填空题(共24分)
11.8;12 12. 4;90 13.4;12.5
14. 0;如图
15.图略(3分);
30(3分)
三、实验题(共15分)
16. ①④⑧ (3分) 1.57(3分) 0.67 (3分)
17. BCEF(3分) B(3分)
四、计算题(共3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0.5m/s2,4m,11层(每层楼高2.8m~3m都正确)
19. 6m/s2,8N,0.2
20. -5m/s2,-1m/s2,60N,方向水平向左;0.2
0
t/s
ta
乙
甲
v/m
F
F1
F2
F
F
θ
v
O
370
A
B
530
A
0
2
0.2
4
0.4
t/s
0.6
1.2
0.8
1.6
1.0
1.4
6
s/m
小车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塑料桶
滑轮
垫块
a
F
0
Q
P
O/
O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t/s
4
2
6
s/m
PAGE
第 1 页铁路中学物理模拟考试题(1)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分。1-7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8-10每小题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
1.关于加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也越大 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0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度相等;
C.40s末乙追上甲;
D.在追上前,5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3.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刚要正好落到地面。那末,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 )
A.2m B.2.5m C.2.9m D.3.5m
4.在力的分解中,有多组解的是(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外力压物体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保持不变
C、不管F怎样增大,物体a总保持静止
D、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a可能沿斜面下滑
6.m1、m2组成的连结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粗糙斜面上运动,m1对m2的拉力( )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质量越小,惯性越大
C.合外力越大,惯性越小 D.在同一外力作用下,速度改变越快,惯性越小
8.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与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已知小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为 ,河水的速度为,且,河的宽度为d.关于小船过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 B.小船过河的最短位移为d
C.小船合速度的方向垂直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
D.垂直于河岸时过河时间最短
10.一根轻杆连结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球能作完整的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小球在最低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大且方向竖直向上
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最小且方向竖直向上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均指向圆心
选择题答案填写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Ⅱ卷 主观题
实验题(共计18分)
1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个工件的长度时,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工件的长度值为———————cm。
12.前页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一个小方格边长都是0.50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小球的初速度是———————m/s。
1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如图所示,使弹簧秤b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角,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动,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 )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减小
C.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D.a先小后增大
14.(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电源的_____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 在研究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每秒50次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选出0、1、2、3、4共5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点间还有4个实验点未画出,则小车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第3个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是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m/s2。
已测得S1=1.01cm,S2=3.21cm,S3=5.39cm,S4=7.60cm
计算题:共4 个小题,共40分。必须写出主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依据、公式等,只写最后答案者不给分。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均为G=100 N.A拴在绕过定滑轮O1的细绳一端,B吊在动滑轮O2上.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两个滑轮和细绳的重及摩擦不计.求绕过动滑轮O2的两细绳间的夹角.
14.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
(1)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
(2)汽车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汽车在加速的1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5倾角37°的斜面上,求:(1)物体下滑的加速度;(2)若在物体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20N的力,其下滑加速度又为多大。(sin37°= 0.6 ,cos37°=0.8)
16.16.(17分)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的两轮间距L=8m,轮半径r=0.2m,皮带呈水平方向,离地面高度H=0.8m,一物体以初速度从平台上冲上皮带,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g=10m/s2)求:
(1)皮带静止时,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2)若皮带逆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3)若皮带顺时针转动,轮子角速度为72rad/s,物体平抛的水平位移多大?
铁路中学物理模拟考试题(1)
参考答案
C 2。C 3D 4D 5C 6A 7.D 8.BCD 9ABD 10.ACD
11.2.14 12。0.45 13。C
14.(1)交流, 记时,0.02s, 0.50. (2) 0.4 2.19
15.120°
16. 10分)已知v0=36km/h=10m/s,t1=10s,a=1m/s2,t2=10s
求S、、
(1)S= v0t1+ v0t2+ =2×10×10+=250m
(2)
(3)
17.4m/s2, 12m/s2
18. 解:①求皮带静止时,物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得 : (4分)
求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2分)
②物块与皮带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与①相同,所以落地点与①相同.
s2=s1=0.8m (3分)
③皮带顺时针转动时,, (2分)
物块相对皮带向左运动,其受力向右,向右加速. (2分)
(1分)
若一直匀加速到皮带右端时速度
(2分)
故没有共速,即离开皮带时速度为 (1分)
20
40
5
10
t/s
v(m/s)
甲
乙
0
m2
m1
F
θ
S4
S3
S2
S1
B
A
O1
O2
α
37°
PAGE
12009四川威远外国语学校高一物理第三次月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52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C.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同一物体在地球和月亮上惯性不一样大
2、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C.加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增加出来的速度
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作减速运动
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 D.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4、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米/秒2,它意味着: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米/秒
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米/秒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米/秒
5、对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
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 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
6、一个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4秒内的位移小于头4秒内的位移
C.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瞬时速度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
D.在有空气阻力时,只要空气阻力不变,物体仍可做自由落体运动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B.重的物体的g值大
C.g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
9.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2s末乙追上甲
B.t=2s时甲乙相距最远
C.前4s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远
10、在相同的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11.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v1>v2>v3 B.v1v2=v3
12.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vt B.2vt C.vt/2 D.不能确定
13.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此题为多项选择题):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选择题答题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28分)
14.质点从坐标原点O沿y轴方向运动到y=4m后,又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坐标为(-3,4)
的B点,则质点从O运动到B通过的路程是 m,位移大小是 m.
1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25m/s匀速通过前1/3路程,以速度v2=50m/s
通过其余2/3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6.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段作__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__m/s2,在AB段作________运动,加
速度是_______m/s2.(2)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_______m/s.(3)物体的最大位移________m.
17.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它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秒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运动员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18.以20m/s的速度行驶的小汽车,紧急制动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____m 。
19.如图是“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62cm,s5=4.40cm,s6=5.18cm.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0.某型飞机起飞滑行,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m/s2,飞机速度达到80m/s时离地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0 m/s2。如果要求你为该型飞机设计一条跑道,则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该运动过程的时间为多少?(要求用两种方法求时间)
21.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钟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4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开出发点多远?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B D C B A A D C C BC
14.7m, 5m. 15.37.5m/s.
16.(1)匀加速直线运动、1m/s2、匀减速直线运动、-2m/s2,(2)2m/s,(3)12m.
17.6.25m/s. 18.40m. 19.(1)0.1s (2)0.8 m/s2 (3)0.32m/s。
20.1440m, 36s(方法如:速度公式法、平均速度法、图像法等)。
21.24m,12.9s,332.8m。北京市示范性高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最后检测
物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如图1所示,在用力F拉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若水的阻力保持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小船所受的合外力保持不变 (B)船的浮力不断减小
(C)绳子拉力F不断增大 (D)绳子拉力F保持不变
2.沼泽的下部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在长期土壤过湿或积水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含硫很少,其中大量的纤维素物质决定了其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请回答:
(1)一个人在沼泽地赤脚行走时,容易下陷,下陷时 ( )
(A)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B)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C)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D)无法确定
(2)泥炭可作为燃烧,用于火力发电,减少燃煤所带来 污染.
(A)CO2 (B)CO (C)SO2 (D)NO2
3.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的位移为10m,则它在前5s内的位移为多少(若为减速,则物体在前5s内没有停下来)? ( )
(A)一定为50m (B)一定大于50m (C)一定小于50m (D)无法确定
图1 图2
4.如图2所示,支杆BC一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连接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轻绳经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杆、滑轮及细绳的重力不计,各处的摩擦均不计,将绳的A端沿墙壁缓慢稍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C绳受的张力T,BC杆受的压力F,BC杆与墙的夹角α将 ( )
(A)T增大,F增大,α增大 (B)T不变,F增大,α增大
(C)T不变,F增大,α减小 (D)T不变,F增大,α先增大后减小
5.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不变的加速度a做直线运动,如果要使速度增大到初速度的n倍,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通过的位移是 ( )
(A)(n2-1) (B) (n-1) (C) n2 (D) (n-1)2
6.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7.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一直在减小
图3 图4
8.如图4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地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9.如图5所示,在三角架上的B点用一个细绳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横梁AB受到重物的 力(拉、压),大小 ;斜梁BC受到重物的 力(拉、压),大小 .
10.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C点,已知在B点的速度是在C点速度的,B、C间距是7m,则A、C间距是 m.
11.用7N的水平力拉一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物体可获得2m/s2的加速度,若用9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沿原水平面运动可使它获得3m/s2
的加速度,那么用15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沿原水平面运动时,可获得的加速度为
m/s2,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2.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5N的倾斜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s末的速度是1.8m/s,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成37°仰角,如图6所示,求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m/s2, cos37°=0.8, sin37°=0.6)
三、计算题(13~14每题10分,15~16每题12分)
13.一个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在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1s内上升的高度为小球上升最大高度的1/6,则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抛出时的初速度各是多大?(g=10m/s2)
14.某物体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6s,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过4s,速度变为零,一共走了40m,求:这两个阶段的加速度、位移和运动的最大速度.
15.一个气球以加速度a=2m/s2下落,当它抛出一些物品后,恰能以加速度a=2m/s2上升,假设气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不计,求抛出的物品与气球原来质量之比是多少?(取g=10m/s2)
16.如图7所示,在倾角为60°的光滑斜面上,一物体以初速度v0由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2s该物体到达斜面上的A点,又经过4s,物体又回到了A点.若斜面和物体间有摩擦,且动摩擦因数为/3,问:此物体由底端抵达A点需多少时间?(g=10m/s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 2.(B)(C) 3.(A) 4.(C) 5.(A) 6.(B)(C)(D)
7.(C) 8.(D)
二、填空题
9.拉,mgcosθ;压mg/sinθ 10.16 11.6,3 12.0.2
三、计算题
13.解析设上抛的初速度为v0,则上升的时间为t= ①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v0t-gt2= ②
小球在最后1s初始时刻的速度v1=v0-g(t-1)=v0-g+g=g ③
最后1s上升的速度h===5m ④
由题意可知=6,
即H=6h=30m ⑤
将⑤式代入②式可得=2gH
即v0=≈24.5m/s
14.解析设第一阶段的加速度为a1,经t1秒末速度为v1,位移为s1,第二阶段的初速度即第一阶段的末速度v1(也是所求的最大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为a2,经过t2秒速度为零,位移为s2.
第一阶段 s1= ①
v1=a1t1 ②
第二阶段 s2=v1t2- ③
v1= a2t2 ④
∴
= ⑤
∴(m/s)
a1==1.33m/s2 a2==2m/s2
s1=a1=24m s2==16m
15.解析由于气球在抛出物品前后的加速度均已知,故可取气球为研究对象.设气球总质量M,抛出物品的质量为m,由题意知下降时气球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向上的空气浮力F的作用,上升时受到向下的重力(M-m)g和浮力F的作用,它们受力图分别如图(a)和(b)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得
Mg-F=Ma
F-(M-m)g=(M-m)a
两式相加得2Ma=m(g+a)
.
16.解析当斜面光滑时,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则有
mgsin60°=ma
m/s2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则
即
.
由题意可知此方向有两个解,即
t1=2s t2=4+2=6s
由韦达定理可知
t1·t2= t1+ t2=
将t1、t2数值代入可得
m/s, m
当斜面有摩擦时,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则有mgsin60°+μmgcos60°=m
所以=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则
·
将sA和v0的数值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解得t=3s.
图5
图6
图7
PAGE
天府教育网 http://www.珠海市2006—200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必修1)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有A、B、C、D四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每题3分,答对得3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
1.下列四组单位中,哪一组中的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m)、牛(N)、秒(s) B.米(m)、千克(kg)、秒(s)
C.千克(kg)、焦耳(J)、秒(s) D.米(m)、千克(kg)、牛(N)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取地面为参考系;而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C.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时刻对应着一个位置;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
3.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 B. C. D.
5.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m/s2)
A.仅甲图 B.仅乙图 C.仅丙图 D.甲、乙、丙图
6.将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力,按下列条件可以得到唯一结果的有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7.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如图2所示)将可靠的事实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变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框内数字表示上述程序的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推论1推论4
8.如图3所示,四根相同的轻弹簧连接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图3-(a)中,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3-(b)中,物体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做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图3-(c)中,物体以加速度做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3-(d)中,物体以加速度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轻弹簧伸长量分别为、、、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A、B、C、D四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其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完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零分).
9.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3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25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m/s
10.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 图象如图4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4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
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11.如图5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劈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并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静止在斜面上,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
B.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
C.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
D.物块m静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12.一辆质量为m=1.0×103kg的汽车,经过10s由静止匀加速到速度为30m/s后,关闭油门并刹车,设汽车刹车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5倍.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B.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C.汽车在关闭油门并刹车后继续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汽车在关闭油门并刹车后继续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1)(4分)请你从下列器材中选用所需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粗略测出重力加速度g,并参照示例填写下表(示例的方法不能再用).
A.天平(含法码); B.刻度尺; C.弹簧秤; D.电磁打点计时器;E.光电计时器;F.带夹子的重锤(约250克);G.纸带;H.导线若干; I.铁架台; J.低压交流电源; K.低压直流电源;L.小车;M.斜面(高度可调,粗糙程度均匀).
所选器材(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示例 B、D、F、G、H、I、J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重锤竖直下落.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实验设计
(2)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时得到的数据表格.
保持滑块质量M(M=0.2kg)不变时的实验数据
砝码的质量m/kg 滑块所受拉力大小的近似值F/N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m/s) 两光电门的距离S/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a/()
0.09 0.15 0.50
0.12 0.21 0.50
0.14 0.25 0.50
①(3分)请完成上面表格内的“加速度的计算值”的填空(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②(2分)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a-F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a-F图象
③(1分)由a-F图象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1966年曾在太空中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如图6所示,实验时,用火箭推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895N,推进器开动7s,测出火箭和飞船这个联合体的速度改变量是.已知“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质量m1=3400kg.则火箭的质量m2=_________________kg.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按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5.(10分)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16.(14分)如图7所示,水平恒力F=20N,把质量m=0.6k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木块离地面的高度H=6m.木块从静止开始向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2s到达地面.求:
(1)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画在图右的木块上);
(3)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g取10m/s2).
17.(10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计空气的浮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球形物体的终极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g取10m/s2)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A B C
小球的半径(×10-2m) 0.5 0.5 1.5
小球的质量(×10-3kg) 2 5 45
小球的终极速度(m/s) 16 40 40
(1)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B球与C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fB∶fC.
(2)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球型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f与球的终极速度v及球的半径r的关系,写出表达式并求出比例系数.
18.(12分)如图8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m/s2).
(1)求推力F的大小.
(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撤去推力F后箱子还能滑行多远停下来
五.附加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所得分数计入总分.按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9.(10分)如图9-(a)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起,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而开始运动,前8s内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9-(b)所示.g取10m/s2求:
(l)在图9-(c)的坐标系中画出物体在前8s内的v-t图象.
(2)前8s内物体的位移
20.(10分)如图10是建筑工地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突然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随后,夯杆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落回深坑,夯实坑底,且不反弹.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再次被提到坑口,如此周而复始.己知两个滚轮边缘的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夯杆质量m=1×l03kg ,坑深h=6.4m,假定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可以忽赂,取g=10m/s2.
(1)指出左、右滚轮压紧夯杆并提升夯杆时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2)求夯杆被滚轮压紧后,加速上升至与滚轮边缘速度相同时的高度;
(3)求打夯周期T.
珠海市2006—200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
物理(必修1)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1)(4分)
所选器材(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实验设计
(2)
①加速度的计算值:(每空1分,共3分)
a/()
②作出a—F图象:(2分)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_____________kg(4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按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5.(10分)
解:
16.(14分)
解:
17.(10分)
解:
18.(12分)
解:
五.附加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所得分数计入总分)
19.(10分)
解:
20.(10分)
解:
珠海市2006—200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
物理(必修1)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C D B A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BC ABD BD AC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1)(4分)
所选器材(只填器材序号) 简述实验方法(不要求写出具体步骤)
实验设计 方案1:A、C、F 用弹簧秤称出带夹子重锤的重力大小G,再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则g=G/m。
方案2:B、D、G、H、J、L、M 安装仪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随小车一起沿斜面下滑。用刻度尺测出所需数据。改变斜面高度再测一次。利用两次数据,由牛顿第二定律算出结果。
方案3:B、E、F 将带夹子的重锤悬挂在铁架台上并置于桌面的边缘,用刻度尺测出重锤离桌面边缘的高度,同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出重锤在上述高度内做自由落体的时间,则
(2)
①加速度的计算值:每空1分,共3分
a/()
②作出a─F图象:2分
③结论:在保持物体质量M不变时,加速度a与合外力F成正比 。1分
14.=3485 kg(4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按要求作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5.(10分)
解:(1)设每秒内位移递增
则 即 2分
由 2分
得 1分
(2)设5s内物体的位移为S
由 3分
得 2分
16.(14分)
解:(1)由 3分
得 2分
(2)如图。4分
(3)由牛顿第二定律
3分
得 2分
17.(10分)
解:(1)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为平衡状态。 1分
f = mg 1分
fB : fC = mB : mC =1:9 2分
(2)由A、B球数据可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由B、C球数据可得,阻力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得 f = kvr2 3分
k=5.0Ns/m3 2分
18.(12分)
解:(1)选箱子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知: ① 2分
② 2分
联立①②得: 2分
(2)过程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前3s内:
2分
3s末: 1分
撤去F后: 2分
设箱子还能滑行,由: 1分
得 1分
五.附加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所得分数计入总分
19.(10分)
解:(1)前4s内
1分
1分
1分
4s━5s内:
1分
1分
= 1分
撤去F后:
1分
由知,物体还需经停止运动 1分
1分
运动规律如v—t图象所示。
(2)前8秒内的位移为: 1分
说明:正确画出v—t图象给6分,求出位移得4分。无过程不得分。
20.(10分)
解:(1)左轮做逆时针方向转动,右轮做顺时针方向转动。2分
(2)对夯杆: 2分
当夯杆与滚轮共速时,上升的高度:
1分
(3)夯杆加速上升的时间: 1分
此时夯杆下端离地面距离,随后以v=4m/s的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
经时间: 1分
此后夯杆做竖直上抛运动: 1分
解得: 1分
故所求夯杆的周期为:T= 1分
F=6N
F=15N
F=30N
甲
乙
丙
图1
A
B
C
D
E
F
原来高度
图2
g
a
b
30
v
g/2
g
c
d
图3
0
1
2
3
4
5
5
10
15
t/s
s/m
A
B
0
1
2
3
4
5
5
10
15
t/s
v/m﹒s-1
D
C
甲
乙
图4
图5
a×10-2/(ms-2)
F10-2/N
O
a
F
m1
m2
图6
H
F
图7
图8
v/m.s-1
t/s
0
1
2
3
4
5
6
7
8
2
4
6
8
10
12
c
a
F
m
F/N
t/s
10
-10
0
4
5
8
b
夯杆
地面
深穴
滚轮
图10
a10-2/(ms-2)
F10-2/N
O
H
F
v/m.s-1
t/s
0
1
2
3
4
5
6
7
8
2
4
6
8
10
12
图c
夯杆
地面
深穴
滚轮
a10-2/(ms 1)
F10-2/N
O
5
10
15
20
1
2
3
4
5
H
F
f
N
mg
F
Fcos30°
Fsin30°
F
G
N
f1
30°
F
f2
f2
V0
S2
S1
v/ms-1
t/s
0
1
2
3
4
5
6
7
8
2
4
6
8
10
12
图c
夯杆
地面
深穴
滚轮
PAGE
物理试题 第19页(共10页)安阳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4×12=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
1.下列哪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
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
2.物体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下列哪些量是相等的( )
A.位移 B.速度的变化量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3、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B.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
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
4.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接触面间有弹力存在时,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B.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弹力大小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
5.一条悬链长5.6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10m/s2) ( )
A.0.3s B.0.4s C. 1.6s D.1.2s
6.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力F2的大小可能是( )
A.10N B.15N C.80N D.85N
7.在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m的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人对地球的吸引力为mg ; B.此人对电梯的压力为m(g-a)
C. 此人受的重力为m (g + a); D.此人的视重为m (g + a)
8.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速度的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可能都是直线运动
9.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10m/s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大约为( )
A.7m/s B.10 m/s C.14 m/s D.20 m/s
10.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150角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T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150角固定,绳b的拉力变为T2;再转过150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T3,则几个拉力的大小( )
A.T1=T3>T2
B.T1<T2<T3
C.T1=T3<T2
D.绳a的拉力减小
11.如图所示,小球用手托住使弹簧处于原长。突然放手后,从放手起到小球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 ( )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12.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
A.μmg
B.F1+F2cosθ
C.μ(mg-F2sinθ)
D.F1+F2sinθ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9分)
13.如下图所示,假日里小明乘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因故汽车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小明发现驾驶员旁边悬挂的装饰物向前摆动了大约30°,小明估计刹车产生的加速度大约为 m/s2。(g取10m/s2)
14、如图所示,台阶式电梯运动方向与水平地面夹30o角,电梯向上作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a=2m/s2,站在阶梯水平面上的人体重50Kg,则人受到该水平面的摩擦力是 N, (g取10m/s2)
15、将某石块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1s石块到达最高点,又经过1s石块到达初始位置,则它在这个过程的v-t图象是(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9分)
16.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取O为起点,A 为第一个记数点,以后每隔4个连续点取一个计数点。若量得 OA=3.00cm , OB=6.50cm, OC=10.50cm,则vB=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 m/s2。
17.在用游标卡尺测量同物体的长度时,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是:测量值为_____mm.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
18.(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以加速度a上提,重物上升过程,人保持静止。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
(1)绳子对重物的拉力多大?
(2)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19.(8分) 用3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成30°角,求:此时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g取10m/s2)
20.(10分)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21.(10分)如图,AB为斜轨道,与水平方向成45°角,BC为水平轨道,两轨道在B处通过一段小圆弧相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轨道AB的A处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轨道上的C点,已知A点高h,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块沿轨道AB段与轨道BC段滑动的时间之比值t1 ∶t2 .
v
13题图
h
45o
14题图
30o
3.00cm
6.50cm
10.50cm
O A B C
... . . . . . . . . . . . . .
θ
a
EMBED PBrush
A
m
B
C安阳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BC CD D B C AD CD C AD A B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9分)
13. (5.77) 14. 15. 丁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9分)
16. 0.375 m/s 0.5 m/s2 17. 7.25mm,
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3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
18.(6分)
对物体:T-mg=ma (2分)
解之得 T=m(g+a) (1分)
对人: f=Tsinθ (2分)
解之得:f=m(g+a)sinθ (1分)
19.(8分)
经时间t,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成30°角:
(2分) (2分)
(2分) (2分)
20.(10分)
(1)设经t1秒,汽车追上自行车
ν2t1=ν1t1+S (2分) t1=10s (1分)
(2)汽车的加速度为a=-2 m/s2 设第二次追上所用的时间为t2,则
ν1t2=ν2t2+at22 (1分) t2=12s (1分)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3秒
0=ν2+at3 (1分) t3=9s停止前汽车的位移s汽= (1分)
设经t4时间追上,则
ν1t4= (1分) t4=13.5s (1分)
再经过13.5s两车第二次相遇.
21 (10分)
解:设物块沿轨道AB滑动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45°-μmgcos45°=ma1. ①
设物块沿轨道B点时的速率为vB,则有
vB=a1t1. ②
设物块沿轨道BC滑动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2. ③
物块从B点开始做匀减直线运动,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故有
0=vB-a2t2. ④
由①、②、③、④各式得===
N
f
T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