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敬业与乐业[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27 20: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梁启超业与乐业敬梁启超:
(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別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他的文章以古文而言时事,气势畅达,喜用现代语汇,当时称“新文体”,他积极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的知识界有较大影响,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从事著述。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教学目标:
一. 掌握本文论证条理清晰,论据丰富多彩
的特点。
二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道理,培养敬业
乐业的精神。
三 .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口语及演讲特色。


一览众山小 一、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
分论点 二、按议论文的结构,读出本
文的结构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 活的不二法门。(1)要有业(2)要敬业(3)要乐业一览众山小 分论点:中心论点: 文章结构 引论(1) 本论(2-8)结论(9)开门见山
提出论点旁征博引
论证论点总结全文
提出希望一览众山小庖丁巧解牛一 、论证分论点: (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没业的危害 有业的重要 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要有业(2-5段) 具体论述有业的必要庖丁巧解牛「主一无适便是敬」
「心无旁骛」便是敬二、论证分论点2:要敬业(6-7段) 什么是“敬”:
(引用名言)为什么该“敬”: 怎样做到敬业:(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庖丁巧解牛三、论证分论点:要乐业(8段)1、 怎样理解“苦”和“乐”?——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白芳礼老人
深山信使——王顺友庖丁巧解牛2、作者指出天底下的两等苦人,并开导第二等苦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原因如下: 第一,从劳苦中找到快乐 。 第二,从奋斗中享受快乐 。 第四,从专心中感受快乐 。 第三,从竞争中体会快乐 。庖丁巧解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能够对事物从中找出趣味,才是真正享受那种事情)
「其为人也(指孔子自己),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全情投入于工作之中,什么也可忘记)3、引用古人的话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要“乐业”孔子说:借孔子的话说明:
「乐业」(从事情中领略趣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生活,是人类理想的生活。思考 说说本文三个分论点是怎样说明中心论点的? 第一个分论点提出了“有业”的必要,这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本文的中心论点包含“敬业”与“乐业”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第二、第三个分论点分别加以论证。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要有业 要敬业 要乐业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庖丁巧解牛 四、品味语言,体会口语及演讲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结合演讲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交流。3、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我们从梁启超的演讲词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业”的态度:
一个人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或在生活中做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鹜,从中体会出劳动的快乐 。小结 学习完这篇课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或受到的启发。 我们现在来到职专学习这个专业,实际上已经对我们将来择业有了一个初步规划,如果我们有了职业就应该好好对待它,要敬业乐业。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如果不敬业不乐业的话很快就会失业,“今天不爱岗,明天就下岗”;但是,是不是只要敬业乐业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圆满呢?不是,还有一个能力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在校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将来才能胜任你所做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圆满,才能有一个美好而灿烂的明天!
! 更上一层楼退出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