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5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九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54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19 22: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生产
机器大生产
手工业
工业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就是由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科学)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的国家:
英国
2、原因: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市场广阔
改进技术,工业革命开始
手工生产效率低下,供不应求






工业革命为何首先从英国开始?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原因:
政治
经济
在棉纺织部门,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飞梭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
“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3、开始标志(起点):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这一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哈格里夫斯
作用:
珍妮纺纱机
人力
可同时纺出十几根纱,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珍妮机





时间
(18世纪)

发 明
动 力
特 点
1764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制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的国家:
英国
2、原因:
3、开始标志(起点):
“珍妮机”的发明
4、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5、开始的部门:
棉纺织业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瓦特改进蒸汽机:
(1)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2)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瓦特改进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年格拉斯哥大学把修理一台纽可门蒸汽机的工作交给我,在修理的过程中,我深感它的不足,所以决心研制一种性能比较好的蒸汽机。”
——瓦特
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改良蒸汽机的过程中,瓦特的妻子因病去世,给予他实验基金的赞助商破产,顶着巨大的悲痛,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瓦特仍然坚持研究改良蒸汽机,通过20多年的努力,同时吸收前人成果,最终他成功了。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瓦特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标志性成就
⑶、工业革命的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⑷、燃料:煤、木柴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2、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设置摆脱自然条件限制,规模也更大。
(2)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许多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相关史事

18世纪末英国工厂场景
材料研读
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湘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动机一开动,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工厂的环境是怎样的?
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三、火车与铁路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发明: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2、意义:
世界初步形成一个整体。
英国工程师 史蒂芬孙
“旅行者号”蒸汽机火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四. 工业革命的完成
四、工业革命的完成
2、标志:
1、时间:
1840年前后
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1764年
380万磅

1789年

3240万磅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1.7万磅

25万磅
1740年
1800年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材料二
材料三
1855年,谢菲尔德
造就了许多工业城市
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材料五
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与交通、住房拥挤等。
4、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初步形成一个整体。
5、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
法国、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
七、工业革命的扩展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六、英国地位
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国家(唯一的工业强国。)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其目的是向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的陈列机器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小结:
原因
时间
首发
发明



影响

君主立宪提供制度保证
市场需求呼唤技术变革
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对欧美——生产力、社会面貌、社会转型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家强大,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的改进,促进经济的发展。
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崭新的历史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A.牛顿
B.瓦特
C.卡尔本茨
D.史蒂芬孙
B
课堂练习
2.18世纪,有利于打破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的格局的发明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B
课堂练习
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9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铁路运输能力提高
C.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
D.煤炭出口贸易扩大
A
课堂练习
4.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有
①珍妮纺纱机 ②网络长椅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B
课堂练习
5、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C
课堂练习
6.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

7.英法两国历史上曾经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条约最早应签订于( )
A.18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初期

8.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
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

9.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材料一 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企
业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以
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挑战。1600
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科技活
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
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了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
机、达比炼焦熔炉。
——摘自徐吉责《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1.概括材料一观点,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3分)
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创造政治环境(1分)



市场扩大呼唤技术革新(1分)
实验科学推动创造发明(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比较表(1750—1900年)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2分)
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巨大生产力)。
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未 来
科技
创新
再见

一个人的奋斗,不论成败,只是在把世界雕琢完美,尽你所能沉静和坚毅去做。——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