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20 08: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鉴别苯和苯的同系物的试剂或方法是( )
A. 液溴和铁粉
B. 浓溴水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在空气中点燃
2.环六次甲基四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环六次甲基四胺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的N,C原子共面
B. 结构式中打*的N原子处于分子的中心
C. 分子中含有3个相同的C,N交替排列的六元环
D. 连接分子中的4个N原子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
3.下列有关有机物A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A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A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6种峰
C. 0.1mol有机物A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0.1mol氢气
D. A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酯化、消去
4.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 3
B. 4
C. 5
D. 6
5.某烷烃的结构如图,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B. 3-异丙基-4-甲基已烷
C. 2-甲基-3,4-二乙基戊烷
D. 3-甲基-4-异丙基已烷
6.结构不同的二甲基氯苯的数目有(  )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7.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 Ca2+的结构示意图
D. 乙醇的分子式C2H6O
8.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 OH-
B. —Br
C. —NO2
D.
9.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发生氧化反应后能生成醛的种数与发生消去反应后能生成烯烃(要考虑顺反异构)的种数分别为(  )

A. 2.3
B. 2.4
C. 3.3
D. 3.4
10.有机物CH3—CH=CH—Cl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使溴水褪色 ⑤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⑥与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⑦聚合反应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⑦
C. ⑥
D. ②
11.有机物A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类的(  )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
1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可以推知四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3.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  )
A. 蒸馏
B. 萃取
C. 重结晶
D. 分液
14.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5.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③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④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二、填空题
16.请按要求填空:
(1)气态直链烷烃的碳原子数≤ _____________;
(2)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_______________种;
17.按系统命名法填写下列有机物的名称及有关内容:
(1)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二甲基-4-乙基辛烷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1mol该烷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 ______________mol。
18.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正确识别和判断同分异构体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能力。
(1)下列分子式仅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C2H4O2B.C4H8C.C2H5Cl
(2)已知C4H9Cl共有四种结构,则分子式为C5H10O的醛应有 ____________种;
(3)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3,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但没有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式为 ______。
19.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它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剂。经李比希法分析得知,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含量高达66.6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其余为碳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但小于15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中原子个数比N(C)∶N(H)∶N(N)=。
(2)三聚氰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理由是(写出计算式)。
(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4)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个吸收峰,红外光谱表征有1个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六元杂环。则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
2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2?甲基?4,5?二乙基己烷
(2)3?乙基?2,3?二甲基戊烷
(3)二硝基苯
(4)2?甲基?1?丁烯
21.2.3 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0.1 mol CO2和2.7 g H2O,测得该化合物的蒸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6,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实验装置有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可供选用。

制备乙酸丁酯所涉及的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装置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不选另一种装置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生成物中除了主产物乙酸丁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有(写出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写出两种可行的方法: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要经过多步操作,下列图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学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答案编号)。

(5)有机物的分离操作中,经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 _______
,某同学在进行分液操作时,若发现液体流不下来,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还有 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3.某有机物含C、H、O、N四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2%、6.66%、42.67%、67%,该有机物的蒸汽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5,通过计算确定:
(1)有机物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共同性质:①与液溴或硝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②在空气中燃烧且现象相似;③与H2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同点:苯的同系物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而苯不能.则答案选C项。
2.【答案】D
【解析】A.C.N均为sp3杂化,均为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的所有C.N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
B.整个分子是个笼状结构,没有N处于分子的中心,故B错误;
C.空间立体结构为,则分子中含有4个相同的C,N交替排列的六元环,故C错误;
D.由选项C可知,连接分子中的4个N原子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如图,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A.连4个不同基团的C为手性碳原子,则只有与-Cl相连的C为手性碳,故A错误;
B.结构不对称,含9种H,则核磁共振氢谱有9种峰,故B错误;
C.由2OH~H2↑可知,则0.1mol有机物A能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0.1mol氢气,故C正确;
D.含苯环、C=C,可发生加成,含-OH可发生取代、氧化,酯化,与Cl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中物质的化学式的规律,可知5号物质为C5H12,再根据同分异构体判断。
5.【答案】A
【解析】依据烷烃命名原则,名称为:2,4-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选A。
6.【答案】C
【解析】本题可采用“有序分析法”求解。
(1)先分析两个甲基在苯环上的异构情况,可得3种结构:

(2)再分析上述3种结构中苯环上加上一个—Cl原子后的异构情况:
①可得两种异构体;
②可得三种异构体;③可得一种结构,由此可知二甲基氯苯有6种不同的结构(即异构体)。
7.【答案】B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正确;
B.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应为:故B错误;
C.Ca2+的质子数为20,电子数为18,故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一定是电中性的。
9.【答案】B
【解析】 发生氧化反应后生成醛的醇有2种:①CH3-CH2-CH2-CH2-OH,②CH3-CH(CH3)-CH2-OH,生成醛的数目为2种,发生消去反应后生成的烯烃的醇有4种:①CH3-CH2-CH2-CH2-OH ②CH3-CH(OH)-CH2-CH3③CH2(OH)-CH(CH3)-CH3④(CH3)3COH,由于产物有可能相同,所以生成的烯烃的数目为4种,故选B。
10.【答案】C
【解析】分子中的氯原子和甲基上的氢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碳碳双键则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能使溴水和KMnO4酸性溶液褪色,连有氯原子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能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
11.【答案】D
【解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含有8个碳原子,它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的,则应含有苯环而且苯环上连有-OH,此外苯环上还有2个甲基或1个乙基,含乙基有有邻、间、对三种不同结构;含两个甲基,先固定一个甲基和羟基相邻,另一甲基有4种位置,当固定一个甲基和羟基相间,另一甲基只能处于羟基的对位和间位两种位置,有6种结构,所以它的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的共有9种;故选D。
12.【答案】B
【解析】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二氯苯有多少同分异构体,四氯苯就有多少同分异构体,则四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数目3种,故选:B。
13.【答案】C
【解析】蒸馏、萃取以及分液常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而重结晶是利用物质的溶解度的不同,在溶液中析出晶体进行分离,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有两个对称轴,有3种等效氢原子,有3组峰;B有一个对称轴,有5种等效氢原子,有5组峰;C中要注意单键可以转动,因此左边两个甲基是相同的,右边3个甲基也是相同的,因此有3种等效氢原子,有3组峰;D中有一个对称中心,因此有4种等效氢原子,有4组峰。
15.【答案】B
【解析】n(C)==0.2 mol,n(H2O)==0.4 mol;
则n(C)∶n(H)=0.2∶(0.4×2)=1∶4,所以②正确;m(C)+m(H)=0.2 mol×12 g·mol-1+0.8 mol×1 g·mol-1=3.2 g,小于化合物6.4 g,所以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④正确。
16.【答案】4 4
【解析】(1)常温常压下气态直链烷烃含碳原子数≤4,故答案为:4;
(2)C4H9Cl可以看作是丁烷中的1个H原子被Cl取代产物,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丁基的数目相同,有4种丁基,则C4H9Cl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有4种,故答案为:4。
17.【答案】(1)3,4一二甲基辛烷
(2)18.5
【解析】(1),该有机物最长碳链8个C,主链为辛烷,编号从左下方开始,该有机物命名为:3,4一二甲基辛烷;
(2)2,6-二甲基-4-乙基辛烷,主链为辛烷,在2,6号C各含有1个甲基,在4号C含有1个乙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根据其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2H26,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2+)mol=18.5mol。
18.【答案】(1)C (2)4 (3)
【解析】(1)A.C2H4O2可以表示乙酸、也可以表示甲酸甲酯等,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B.C4H8可以表示丁烯,也可以表示环丁烷,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B错误;C.C2H5Cl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C正确;故选:C;
(2)C5H10O是醛,含有醛基(-CHO),C5H10O可以看做-CHO代替丁烷中的H原子,丁基有四种,所以C5H10O就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4。
(3)分子式为C3H6O3,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但没有甲基,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9.【答案】(1)1∶2∶2 
(2)3 <N(C)<,即2.4<N(C)<3.6,又N(C)为正整数,所以
N(C)=3
(3)C3H6N6
(4)
【解析】(1)N(C)∶N(H)∶N(N)=∶∶=1∶2∶2。
(2)<N(C)<,即2.4<N(C)<3.6,又N(C)为正整数,所以N(C)=3。
(3)因为N(C)∶N(H)∶N(N)=1∶2∶2,又N(C)=3,所以,分子中N(C)、N(H)、N(N)分别为3、6、6。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个吸收峰,说明是对称结构,这6个H原子的环境相同,又碳为四价元素,氮为三价元素,六元环中C、N各有3个原子交替出现。
20.【答案】(1)错误,正确命名为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错误,正确命名为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3)错误,正确命名为邻二硝基苯(或1,2?二硝基苯) 
(4)错误,正确命名为3?甲基?1?丁烯
【解析】(1)主链选错,正确命名为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取代基顺序错误,正确命名为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3)没有标注取代基位置,正确命名为邻二硝基苯(或1,2?二硝基苯);
(4)编号错误,正确命名为3?甲基?1?丁烯。
21.【答案】C2H6O
A的分子式为C2H6O。
22.【答案】(1)乙;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2)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CH3CH2CH=CH2
(3)增加乙酸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或移走生成物)
(4)AB
(5)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或漏斗内部未与大气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大大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应该选用装置乙,故答案为:乙;由于反应物乙酸、1-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若采用甲装置,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
(2)1-丁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也能够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3)要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可以增大乙酸的浓度,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也可以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4)从制备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乙酸丁酯,分离的是混合液体,不需要使用过滤、蒸发等操作,需要使用分液方法分离,所以一定使用的操作为AB;
(5)分液漏斗的下方有旋塞,使用前必须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或者是否堵塞;分液操作时,如果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会流出,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水或堵塞,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未打开(或漏斗内部未与大气相通,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未与漏斗口上的小孔对准)。
23.【答案】(1)C2H5O2N (2)CH3CH2NO2H2NCH2COOH
【解析】(1)由于某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5×2=65,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2%、6.66%、42.67%、67%,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1、16、14,则分子中C、H、O、N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5:2:1,所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5O2N;
(2)有机物可以是含有硝基的化合物,可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为:CH3CH2NO2、H2NCH2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