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把握意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中洋溢着的积极进取精神,并对人生的选择有更深的思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精美语言的写法,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两首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品味两首诗隽永的语言。
3.理解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异同。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诵读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不遂人愿。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首小诗将呈现诗人自己的思考。
而说到路,人们自然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思索。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首小诗里诗人所选择的人生之路吧!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普希金(1799—1837),俄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小说《上尉的女儿》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弗罗斯特(1874—1963),即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四次获普利策文学奖。主要诗集有《一个男孩的意愿》《波士顿以北》《新罕布什尔》等。还写有无韵诗剧《理智的假面具》和《怜悯的假面具》。
2.背景链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一条未走的路》这首诗作于1915年,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当时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弗罗斯特的许多诗歌反映了他与大自然的亲近。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他在《持久的象征》一文中说:“我发现我说了其他很多关于诗歌的话。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隐喻,指此物而说彼物,以此物来说彼物,那是秘而不宣的快乐……每一首诗里面要么是一个新隐喻,要么就什么也不是。还有一个含义,即所有诗都是同一个古老的隐喻。”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瞬息(shùn) 灌木(guàn) 岔开(chà) 践踏(jiàn)
茸茸(róng) 伫立(zhù) 流逝(shì) 遗憾(hàn)
(2)重点词语
茸茸:(草)又短又软又密。
遗憾:遗恨;不称心;大可惋惜。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征途:远行的路途;行程。
忧郁:忧伤愁闷。
人际:人的足迹。
岔开:分开。
践踏:比喻摧残。
三、听读诗篇
1.听课文朗读音频
2.划分朗读节奏
3.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四、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两首外国诗,同学们是否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两首诗,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吧。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设生活中遭遇挫折为题,引发读者的思考:被生活欺骗了该怎么办呢?题目耐人寻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一条未走的路》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指大自然中的路,实际上喻指人生的道路。题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思考。
2.分层解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以诚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和信念。
第二部分(第2节):引导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所处的逆境。
《一条未走的路》
第一部分(第1~3节):在树林里,面临着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
第二部分(第4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三、深层领悟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理?
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生哲理:生活是一本教科书,只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战胜挫折,才能真正学会生活。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诗歌本以意象抒情达意。而本诗直抒胸臆,劝说别人,实是鼓励自己。这种构思更利于表达自己乐观的思想。另外作者以现在“忧郁的日子”和未来“快乐的日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要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生活态度。
3.什么是象征?《未选择的路》中的“路” 象征了什么?这首诗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象征是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它通常表现的是整体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
《未选择的路》中的“路”就象征了人生之路。
这首诗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探索的人,才会选择好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4.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
从诗歌内容与结构看,诗中虽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是那条“未走的路”;从诗歌的感情基调来看,诗人并不是要抒发为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而欢欣或庆幸,而是对未走的那条路的留恋;从诗歌的主旨上来说,诗人的写作意图是要引起人们对未选择的路加以思索,从而也是对最初的选择的反思,进而告诫人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之又慎。所以,诗歌以“一条未走的路”为题。
【结束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以清新流畅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少女真诚的劝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条未走的路》这首诗借自然界的道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选择,而你的选择,往往会决定你的一生,所以我们要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应如何面对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须要镇静,相信未来
为什么这样 一切都将会过去
过去成为亲切的怀恋
追求理想创造未来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
已选择的路→美丽诱人→决定一生未选择的路→留恋叹息→无法回头象征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