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6.侯银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6.侯银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0 09: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侯银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小说的基本特点。
2.梳理小说情节。
3.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把握小说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概括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2.初步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感受苦乐交织的凡俗人生,发现人物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收获人生智慧。
2.理解小说中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及作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理解与同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说中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2.通过品读细节,品味语言,初步感知汪曾祺的语言及叙事的个性特征。
3.探究主题意蕴。
【教学工具】
教学PPT,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
2.讲授法。
3.引导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上面这段话,选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汪曾祺的《自报家门》。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小说《侯银匠》,看看他在这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我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2.背景链接
汪曾祺曾说,“我有个朴素的古典的中国式的想法,就是作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因而他对乡土风俗有着特别的眷恋和偏爱,在对民风世情的书写中,发现和张扬民族的心灵与性灵。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毽子(jiàn) 掸土(dǎn) 簪子(zān) 抽屉(tì) 焖饭(mèn)
(2)重点词语
砧:捶成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消磨:逐渐消耗,磨灭;消遣,打发时光。
寒碜:形象差,不好看;丢人,有失体面;使受嘲笑或愚弄。
千挑万选:挑选东西很仔细很认真,害怕选错。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三、朗读课文
先让学生自读,再全班齐读,带思考去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预习了这篇课文,接下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及主人公的职业,简洁明了。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10段):侯菊出嫁前。围绕主要事件叙述了:侯银匠与侯菊相依为命;侯菊精明能干;侯银匠选定女婿人选,加工陪嫁首饰;侯菊改装花轿。
第二部分(第11段):写侯菊出嫁时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2~21段):写侯菊出嫁后的情况。这一部分写了侯菊出租花轿;侯菊持家有方成为当家媳妇;侯银匠消磨长夜的寂寞。
三、深层领悟
1.这篇小说叙述了怎样的生活故事?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①这篇小说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侯菊出嫁。围绕主要事件叙述了:侯银匠与侯菊相依为命;侯菊精明能干;侯银匠选定女婿人选,加工陪嫁首饰;侯菊改装花轿;侯银匠送女上轿出嫁;侯菊出租花轿;侯菊持家有方成为当家媳妇;侯银匠消磨长夜的寂寞。
②按照时间顺序(侯菊出嫁前、出嫁时、出嫁后)叙述生活故事。
2.小说中刻画的侯银匠是怎样的形象?其性格特征表现在哪些地方?
侯银匠是一个生活在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善良勤劳的、精明能干的、具有朴实深沉父爱的普通百姓中父亲的形象。侯银匠的性格特点在生活故事变化中表现出丰富性:爱女儿,有感情依托;但又因为女儿出嫁失去感情依托,倍感孤独寂寞。
3.侯银匠由父女相依为命到孤独寂寞无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是主人公本身的人生遭遇与境况:中年丧妻,与女儿相依为命,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到女儿身上,现在女儿出嫁,精神失去依托,自然产生失落感。
二是女儿在出嫁之后细心照料陆家所有人的生活,倾心于持家,很少来看望或者陪伴侯银匠,即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抛下父亲让其孤独不堪!
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6.赏析语言。
(1)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成人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2)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结束语】
小说表面上重点写侯菊,实质上是为了写侯银匠,以侯菊的人生态度、处事哲学折射侯银匠的个性品格;以次要人物写主要人物,体现出作家的艺术匠心,使小说更具深厚的思想内涵,更为耐读;以父女二人的人生与生活态度,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板书设计】
侯银匠 汪曾祺
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精明能干
出嫁前 侯银匠为女儿选女婿,打陪嫁首饰
侯菊改装花轿
出嫁时 侯银匠送女儿上轿出嫁
侯菊出租花轿
出嫁后 侯菊持家有方成为当家媳妇
侯银匠生活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