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24 马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24 马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2016)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0 10: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2.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章意思,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短文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今天的优越条件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祖国事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理解文章寓意,体会作者感悟。
3.体会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
4.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我们国家正在加快建设的步伐,建设离不开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呢?这不是只看表面的,要真正有眼光的人才能识别出来。近年来我们把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称为“伯乐”。其实,真的伯乐倒不是能识人,而是能识马。伯乐的名字是孙阳,春秋时人。那么“伯乐”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呢?相传,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座,掌管天马。而孙阳因为善相马,就世称伯乐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有一个叫王良的也善相马,是伯乐。那么,“伯乐”在课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中的《杂说》(《昌黎先生集·杂说》)。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3.语基积累
(1)生难字
粟(sù) 执策(cè) 食马者(sì) 祗(zhī) 槽枥(cáo lì)
骈死(pián) 才美不外见(xiàn) 邪(yé)
(2)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喂养)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3)古今异义
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接词)
故虽有名马(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古义:低贱的人;今义:被人劳役,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
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方法;今义:道路)
(4)一词多义
能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本领)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相当于“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指代“它”)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补充音节,可不译)
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动词,通“饲”,喂)
食不饱(动词,吃)
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词类活用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6)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策之不以其道(“策”之前省略主语“食马者”)
②倒装句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者”)
三、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第二课时
一、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纠正学生重点字词读音,句子朗读节奏。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就是“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题目点明文体和文章议论的对象。本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二部分(第2段):写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对当世无人识马的慨叹。
三、深层领悟
1.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此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但在封建社会,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用“祗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与怜悯;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也可看到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使文章情理相融,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2.本文作者是怎样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明中心的?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
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它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这些都能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感,也表达了当时千万个有才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的讽刺作用。
3.伯乐和千里马的喻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结束语】
本文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同时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事例论证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达:怀才不遇
控诉:埋没人才
希望:重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