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9-20 12:0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卷
(100分 6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B C A D C A B A D


1.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的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和县猿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北京人会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远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3.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①烧骨 ②石器 ③灰烬 ④骨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民以食为天”,从采猎到农耕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农作物粟的起源地是
A.中国黄河流域 B.中国长江流域
C.中国北京周口店 D.中国珠江流域
5.下面邮票反映的是在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下列说法符合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制作的最具特色的陶器是彩陶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使用的农业工具有骨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位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因为
A.交通便利,人口集中,适宜发展商业 B.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重要
C.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D.战乱较少,矿产资源丰富
7.在半坡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这说明
A.打猎和捕鱼在当时仍占有重要地位
B.它们主要用于和其他原始居民交换
C.它们是人们平时消遣娱乐的工具
D.当时把它们用作武器进行原始战争
8.“涿鹿茫茫百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诗句描写了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一次战争,其中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破蚩尤”的军队属于
A.陶唐氏部落 B.黄帝部落
C.夏后氏部落 D.炎帝部落
9.2018年4月5日上午,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黄帝与炎帝的事迹最早见于
A.神话与传说 B.考古发现 C.历史文献 D.明清小说
10.观察下列图示,请你判断横线处所应填写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选举制 D.禅让制
二、组合列举(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计20分)
11.我国境内有很多古人类遗址。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元谋人 。?
(2)北京人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 直立 行走。?
(3)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 钻孔 技术。?
12.原始农耕生活丰富多彩。
(1)河姆渡人饲养的家畜以猪、狗和 水牛 为主。?
(2)半坡人制作 磨制 石器,会从事简单的纺织、 制衣 。?
(3)河姆渡人会用 象牙 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13.关于中国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中有很多英雄人物。
(1) 炎帝 制作了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历法知识。?
(2) 黄帝 制作了衣裳,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3) 舜 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后又派人治水,解除水患。?
三、辨析改错(8分)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29年,中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元谋人头盖骨化石。
改正:“元谋人”改为“北京人”
【√】(2)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改正:
【×】(3)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
改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改为“干栏式房屋(或干栏式建筑)”
【×】(4)黄帝的妻子伶伦会缫丝,擅长纺织。
改正:“伶伦”改为“嫘祖”
四、材料解析(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计24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9分)
共同之处: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居住在一起。(3分)不同之处: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使用工具简单粗糙,过着几十个人在一起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懂得人工取火,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过着按照血缘关系固定下来的群居生活。(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生产力的发展。(3分)


16.观察下面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图2房屋样式的名称。(4分)
图1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2为干栏式房屋。(4分)


(2)最早建造图1、图2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什么居民?(4分)
图1为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图2为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4分)



(3)简要描述图1、图2房屋样式的特点。(4分)
图1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图2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4分)



五、活动与探究(18分)
17.识读下列图片,探究相关问题。

(1)图1相关人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
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图2相关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4分)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他的下属发明了文字、音律、算盘;他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图1、图2相关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2分)
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分)



(4)人们敬佩图3相关人物是因为哪一传说?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我们应该学习图3相关人物的什么精神?(8分)
传说:大禹治水。(2分)反映了远古时期人民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伟大事迹。(3分)精神:学习大禹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公而忘私、勇于创新的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