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优秀教案:第9章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地区优秀教案:第9章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9-20 08: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资源网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设计内容是有关电路知识中的最基础部分,是在初中相应的电路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深入与提高。本设计内容是后续电磁感应等部分学习的基础。
学习本设计内容需要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知识,欧姆定律等为基础。重视与初中有关电路的知识的联系,将使本设计的学习事半功倍。
本设计内容的教学高考资源网首先可以演示教材中第11页图9-3水果电池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电现象等。通过教材中的“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复习初中已学的电流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分组实验”复习由二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拓展到三个以上用电器的情况。最后通过教材中第45页图9-7演示实验学习有关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知识及其应用。
“水果电池”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物理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由于本设计的大部分内容在初中已学习过,所以采用“大家谈”的合作学习方式以期开展较热烈的讨论,有利于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增进互相间的了解。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简化将使学生再一次感受等效替代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性质。
(2)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串联、并联组合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经历“大家谈”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
(2)通过把较复杂的组合电路进行简化,进一步认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水果电池”实验,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大家谈”,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3)通过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增强热爱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资源高·考¥资%源~网
1、器材:苹果一个、铜片锌片各一块、多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两个“2.5V 0.3A”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电键一个。一个示教电路板(有三个小灯泡、三个电键)
2、课件:电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3、视频图片:教材第41页图9-1、图9-2,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关于初中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知识和欧姆定律的复习,二是对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探讨。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演示教材中第11页图9-3水果电池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电现象等。通过教材中的“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复习初中已学的电流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分组实验”复习、拓展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各自的关系。最后通过教材中第45页图9-7演示实验传授有关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知识及其应用。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难点是: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是:将教材第45页提供的示例改为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再次让学生体会组合电路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不易直接看出各电阻间串联或并联的电路(电路中电阻不超过3个,但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些是电压表和电流表),让学生练习画等效电路,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进行分析等。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境I 演示教材中第11页图9-3水果电池实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章课题。
活动I 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电现象等,引出本设计课题。
活动Ⅱ 通过教材中的“大家谈”和“自主活动”回顾复习初中已学过的电流、电压、电阻概念和欧姆定律。
活动Ⅲ 结合课件“电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和“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的定向移动”,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过程。
活动Ⅳ 通过“分组实验”复习、拓展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各自的关系。
活动Ⅴ 通过示教板,与串、并联电路比较,讲授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概念。
活动Ⅵ 教材第45页上示例的分析与讲解。
活动Ⅶ 关于补充示例的自由训练与拓展深化。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五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演示“水果电池实验”,介绍教材中有关电的发现历史及生物学中的电现象等。
第二环节,通过自主活动,复习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概念和欧姆定律。
第三环节,从微观角度阐述电流的形成。
第四环节,串、并联电路的性质的复习和拓展。
第五环节,串联、并联组合电路概念的传授。
第六环节,关于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示例的分析与计算。
说明: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第三环节和第四环节组成第1课时,第五环节、第六环节组成第2课时。
七、教案示例(为第1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经历“大家谈”这种合作学习方式。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水果电池”实验,感悟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电的兴趣。
(2)通过“大家谈”,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3)通过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增强热爱自已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串联、并联电路的性质
教学难点: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
三、主要教学方法: 讨论
四、主要教学资源:
1、器材:苹果一个、铜片锌片各一块、多用表一只、导线若干,两个“2.5V 0.4A”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电键一个。
2、课件:电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3、视频图片:教材第41页图9-1、图9-2,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演示“水果电池”实验,问:电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要求学生回答),再问:若用导线连接到微型电动机上,又会发生什么情况?(要求学生回答),然后引出本章课题。
结合视频图片(教材第41页图9-1、图9-2),介绍伽伐尼发现“蛙腿肌肉痉挛”现象、伏打电堆以及生物学中的电现象,然后引出本设计课题。
2、基本概念的回顾
大家谈:电灯为什么会发光呢?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路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自主活动:完成下面任务
(1)完成下面表格
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 国际单位名称 国际单位符号 有关公式
电流
电压
电阻
(2)填空:欧姆定律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组成。
电源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3、电流形成的微观解释
课件展演一:电子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课件展演二:电子在电压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通过分析、讲解得出结论:自由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第43页表2,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影响,欢起热爱生命的意识
4、串、并联电路性质的回顾与拓展
分组实验:组成串、联电路,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回忆串、并联电路的概念。
自主活动:完成下面任务(用公式表示)
(1)串联电路的性质(三个用电器以上)
电流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路的性质(三个用电器以上)
电流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电阻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布置
课后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册本设计中相关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八章 电路
A 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
1.基本概念及欧姆定律
电流(I):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
电压(U):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即
2. 电流的形成
电流的形成:自由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1)串联电路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电阻关系:
(2)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
电压关系:
电阻关系:
附录
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20欧,R2=30欧,R3=60欧,则电阻R1与R3两端电圧之比U1 : U3= ;通过电阻R1与R3电流I1 : I3 = 。
参考答案: 1 : 1、3 : 1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相等,电流表A1、A2和A3的内电阻均可忽略,它们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I3,则I1:I2:I3=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2,2
3.如图所示,UAB=2.0V,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央表的示数均变大时,分压值恰好为1V.接上负载电阻R后,下列情况中可使负载R上获得最接近于1V电压的是( )。
(A)RAB=200Ω,R=100Ω (B)RAB=2×105Ω,R=4×105Ω
(C)RAB=200Ω,R=4×105Ω (D)RAB=2×105Ω,R=100Ω
参考答案: C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AB=1V,R1=R2=R3=10Ω,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参考答案:1、0.1
活动2
大家谈、自主活动
电路、电流、电功、电功率
活动1
讲授
观察
情景1
演示1、观察、讨论
串并联电路性质、
欧姆定律
电流的
形成
活动3
讲解
倾听
活动4
实验、自主
活动
活动7
示例拓展
深化
活动6
示例
讲解
串联、并联组合电路的定义
活动5
讲解
观察
R1
R2
R3
U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