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共25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课件(共25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2 14: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 品味精彩段落和语句,把握诗文感情。(重点)
3.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审美情趣。(难点)
母爱是一条长河,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纯真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所开的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诗中以“金色花”比喻儿童,以此为题,点明了写作的意象和内容,借此赞美了母子之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罗 摩 衍 那:
匿笑:
祷告:
沐浴:
yǎn



dǎo
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偷地笑。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向神祈求保佑。
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
馨、深情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温馨、深情的。)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舒缓)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语气、语调。
在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中,孩子和妈妈的话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几句,说出喜欢的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和快乐。
“孩子,你在哪里呀?”
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关爱。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读出母亲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我不告诉你,妈妈。”
读出孩子淘气、机灵、撒娇、顽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请大家讨论:诗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怎样的一个母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个 的孩子。


一个 的妈妈。
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热爱母亲……
慈爱、善良、虔诚、勤劳、疼爱孩子……
我从课文读出了一个________的孩子,一位________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 孩子,一位 妈妈。
淘气的贪玩的
慈祥的爱读书的
伶俐可爱的
温柔善良的
活泼机灵的
勤劳美丽的
爱妈妈的
爱孩子的
聪明的
圣洁的
神奇的
笃信宗教的
“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散发香气
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妈妈
我(金色花)
做祷告时
读书时
拿灯去牛棚时

纯真的母子之爱
分析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变成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1-3)
三次嬉戏(4-7)
母亲祷告,散发香气
突然跳出,恢复原形
母亲读书,投影遮阳
和母亲对话,母子感情深厚(8-9)
回报母爱
思考:
散文诗中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 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天真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衬着母爱的光辉。
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 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 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
亲情美,人性美。“奇妙的想象” “真挚的情感” “质朴的语言” “美妙的表达”。
人性美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品读全诗,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通过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手法。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现对父母的爱。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主题概括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诗人借助想象,设计了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任何一样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______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康乃馨,我要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的梦也有香味。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小鸟,我要时刻飞在妈妈的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