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索生命的器具》(第1课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20 18:0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一课时
校园里栽培的月季悄悄地开放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呢?
显微镜
放大镜
目镜
放大作用
物镜
放大作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镜筒
支持和连接,
并让光线通过
转换器
安放和转换物镜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
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
遮光器
反射光线
反光镜
大幅调节镜筒高度从而调节焦距
粗准焦螺旋
细微调节镜筒高度从而调节焦距
细准焦螺旋


镜臂
支撑、连接和持握


通光孔
让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
镜座
稳定镜身

注意事项:
1.取送显微镜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一只手提起显微镜。
2.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使光轴发生弯曲。
3.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物镜
镜柱
镜座
镜筒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1.取镜和安放
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如图所示)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对光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视野。
对光
将带有字符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字符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
3.安放装片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镜头降至接近装片约2毫米处停止。
4.调整焦距与观察
②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必要时,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整理和收放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②用纱布擦净镜体,用擦镜纸擦净目镜和物镜。
③再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并将镜筒降到最低,竖立反光镜。
④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归纳总结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置于身体左侧实验台边缘10cm处
   顺序:自上而下
 转换器   遮光器   反光镜
低倍物镜   最大光圈   亮平暗凹
物镜:先低后高
装片:放在通光孔中央,物镜正下方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调焦:先粗后细(如需换高倍镜,则换镜后调细准焦螺旋)
1.认识显微镜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物像的放大倍数。
2.使用显微镜
取镜与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与收镜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着(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镜筒
B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标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D
3.下图是同一装片在物镜A和物镜B下观察到的物像:
A
B
(1)物镜A与B,哪一个是高倍镜?
(2)在寻找视野时,你会选用哪个?
(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会变亮还是变暗呢?
B是高倍镜
选A,A的视野大一些
高倍镜视野较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