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3课时)(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9-20 19:28:03

文档简介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3)教学设计
课题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3)
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掌握离子的表示方法;
3.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说出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4.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
重点
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的表示方法
难点
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与原子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原子的特性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特点。
导语: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它们还会电性吗?它们还是原子吗?
原子得失电子之后形成的微粒,就是离子。
复习回顾
温故知新
制造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
实验活动
实验目的:观察钠在氯气中燃烧
实验原理:钠+氯气 氯化钠
实验步骤:
1.收集一集气瓶氯气。
2.取一小块金属钠,加热至熔化。
3.把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加热至熔化的金属钠上。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白烟实际上是一种名叫氯化钠(NaCl)的白色固体小颗粒。
结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
观察实验
认真听讲
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讲授新课
1.钠离子、氯离子的形成:
点燃的钠与氯气相遇时,氯分子分开形成单个的氯原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都不稳定。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就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结构。
Cl→Cl-,Na→Na+.
2.氯化钠的形成:氯离子与钠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NaCl)
3.离子的形成: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另一些原子容易的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些带有电荷的、结构稳定的微粒,我们称之为离子。
4.其它离子形成:
氢离子: → 氧离子:→
镁离子:镁原子→镁离子 硫离子:硫原子→硫离子
5.离子的表示方法:
(1)符号表示:氯离子Cl-,钠离子Na+
(2)图示表示:氯离子:,钠离子:
6.离子符号的含义
Na+:表示1个钠离子,右上角的“+”表示该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Cl-:表示1个氯离子,右上角的“-”表示该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2Na+:表示2个钠离子
认真听讲
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3-55,思考下列问题:
1.离子的特点。
2.什么是阴离子?什么是阳离子?
3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4.我们共学了几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物质由微粒构成
通过比较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思考、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
课堂练习
1.结合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完成下列内容:
(1)金属钠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的? 。
(2)氯气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的? 。
(3)在反应中,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 。
2.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氦原子 ; (2)钠原子 ; (3)钠离子 ;
(4)氩原子 ; (5)氯原子 ; (6)氯离子 。
3.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金属钠 B.蔗糖、金属铜 C.氯化钠、氧气 D.金属汞、金属钠
巩固
拓展提高
原子形成离子后,其相对原子质量改变吗?
作业
1.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2.完成课后习题3、4题;
3.预习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1课时)
课堂小结
1.离子的特点:
2.分子、原子、离子异同点:
3.物质由微粒构成:
板书
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观察实验: 物质由微粒构成:
钠+氯气 氯化钠
离子的特点:
1.
2.
3.
课件22张PPT。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3)粤教版 九年级上新知导入复习
1.原子的特性;
2.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可直接构成某些物质;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是不断运动的。同一原子中,其原子核里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的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新知导入3.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的特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多于4个,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思考: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它们还会电性吗?它们还是原子吗?新知讲解观察活动
目的:观察钠在氯气中燃烧
实验原理:钠+氯气 氯化钠
实验步骤:
1.收集一集气瓶氯气。
2.取一小块金属钠,加热至熔化。离子怎样形成点燃新知讲解 3.把装满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加热至熔化的金属钠上。注意观察现象。结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实验现象: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白烟实际上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小颗粒。这种物质的名称叫氯化钠(NaCl),就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新知讲解氯离子与钠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NaCl) 。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过程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结构稳定的钠离子(Na+)氯原子容得到1个电子,形成结构稳定的氯离子(Cl-)NaClNa+Cl-NaCl-e+e新知讲解离子的形成
在化学变化中,一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另一些原子容易的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些带有电荷的、结构稳定的微粒,我们称之为离子。氢离子: 氧离子:
镁离子: 硫离子: 新知讲解其它离子的形成→→→→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Na2+离子符号的意义Na2+2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离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Cl-Cl-4离子符号的意义离子的表示方法新知讲解阅读教材,思考:
1.离子的特点。
2.什么是阴离子?什么是阳离子?
3.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4.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新知讲解离子的特点:
1.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离子整体显电性;
3.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离子是不断运动的。新知讲解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离子整体显电性。原子整体不显电性。原子和离子都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的运动,都有一定的间隔,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新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1)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分子由原子构成
(3) 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分子


阴阳离子结合直接构成构成得失电子构成课堂练习1.结合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完成下列内容:
(1)金属钠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的? 。
(2)氯气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的? 。
(3)在反应中,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 。钠原子氯分子钠原子氯原子氯化钠课堂练习2.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氦原子 ; (2)钠原子 ; (3)钠离子 ;
(4)氩原子 ; (5)氯原子 ; (6)氯离子 。
3.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金属钠 B.蔗糖、金属铜
C.氯化钠、氧气 D.金属汞、金属钠D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拓展提高原子形成离子后,其相对原子质量改变吗?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其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形成离子,只是得到或失去部分电子,原子核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原子形成离子后,其质量基本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也基本不变。课堂总结1.离子的特点:离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整体显电性;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离子在不停的运动;离子与离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物质由微粒构成: 板书设计2.2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
观察实验: 物质由微粒构成:
钠+氯气 氯化钠

离子的特点:
点燃作业布置1.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2.完成课后习题3、4题;
3.预习2.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1课时)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