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B卷
一、拼写乐园。(8分)
1.今晚月亮jiǎo jié( )如雪,妈妈fēn fù( )我去把大门关好。
2.这件事ɡào jiè( )安检员在检查乘客物品时一定要xiǎo xīn yì yì ( )。
3.小明拿着鱼竿jǔ sànɡ( )地说:“yú ěr( )又丢了。”
4.周末我要把shí liu ( )树下的máo cǎo( )拔掉。
二、下面词语的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挑拨(tiāo) 翕动(xī) 飞溅(jiàn) 缝纫(rèn)
B.垂曼 雏儿 斑斑驳驳 故客
C.午宴(yàn) 拍球 辩论 交叉(chā)
D.砸嘴(zā) 流泻(xiè) 眸子(móu) 呼唤
三、找替身。(用四字词语代替句子中的画线部分)(4分)
1.我很留恋,不忍分离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 ( )
2.从父亲那不允许争论、辩解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 )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低着头,失望、懊丧地与她告辞。 ( )
4.我言谈和神色跟平常一样,看不出变化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 )
四、破折号作用我知道。(3分)
A.解释说明 B.表示转折
1.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
2.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 )
3.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 )
五、修辞在线。(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8分)
1.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 )( )
2.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 )
3.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 )
六、下列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A.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1.瞧,这小姑娘长得多漂亮:大大的眼睛,挺翘的鼻子,小小的嘴。( )
2.他站直身体,双臂努力向上伸,想要抓住那根粗树枝。 ( )
3.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
4.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
七、课文精彩语句赏析。(5分)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这时“我”的心情可用句中的词 来概括,也可以用 等词语来形容。
2.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这时“我”的心情是 ,从 、 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落花生》一课的作者是 ,他的笔名是“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的人。
2.《钓鱼的启示》一课中,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体会到“ ”的道理。
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题的含义可以用文中的另一句话来解释:“ , !”
4.《珍珠鸟》一课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九、妙语连珠。(3分)
相信同学们对2014年春晚上的小品《扶不扶》还记忆犹新。不知从何时开始,老人在马路上摔倒,再也没人敢去扶一把了。联系实际就“信任”二字,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十、阅读大本营。(24分)
(一)(13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 ):它的果实(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 )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你们看它( )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按原文填空。(3分)。
2.理解父亲说的话。(5分)
父亲把花生和 、 、 相对比,说明花生没有 ,却具有 。
3.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 的品格。(2分)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____”句子的理解。(3分)
(二)吃豆包(11分)
有个年轻人,特别喜欢写作,可写出来的稿子总也发表不了。他特别生气,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埋怨编辑没眼光。
他的母亲是个退休教师。一天上午,她把自己的同事请来几个,给儿子的作品会诊。那些老同志心直口快:文章虽然长,但是很空洞,没用的东西写得太多。年轻人听了很不服气,就和他们争论起来。大伙一看,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就纷纷站起来走了。
送走了客人,年轻人觉得肚子饿了,就问母亲:“中午吃什么呀?”母亲说:“我给你蒸了豆包。”年轻人高兴了,因为他特别爱吃豆包。拿过一个来,咬一口,咦,怎么没见馅呀?又吃了一口,还是没馅。他掰开一看,这叫什么豆包呀?一共才三四个豆。他就问:“妈,这么大的豆包,一共才这么几个豆,叫人怎么吃呀?”他母亲微微一笑,说:“孩子,那么长的文章,才那么点儿有用的东西,叫人怎么看呀?”年轻人听了脸一红,不再说什么了。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性格直爽,有话就说。 ( )
(2)形容文章没有用的内容和空话较多。 ( )
2.《吃豆包》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大伙“纷纷站起来走了”是因为 ;“年轻人听了脸一红”是因为 。(3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文章没有内容,就像 。(2分)
4.这个故事对你写作方面的启示是 。(2分)
十一、习作七彩园。(30分)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不少令你难忘的事、可笑的事,甚至是荒唐的事。事后你思考过吗?回忆一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些启示。试试吧,这样会使你成长得更快。
题目: 的启示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一定要写出得到的启示;
4. 350字左右。
(请各位同学自附作文纸)
参考答案
一、1.皎洁 吩咐 2.告诫 小心翼翼 3.沮丧 鱼饵 4.石榴 茅草
二、C
三、1.依依不舍 2.不容争辩 3.垂头丧气 4.不动声色
四、1.A 2.B 3.A
五、1.拟人 排比 2.比喻 3.拟人
六、1.C 2.D 3.A 4.B
七、1.得意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高兴、惊喜 2.无可奈何 慢慢地 依依不舍
八、1.许地山 落花生 借物喻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九、示例:如果遇到真正的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还是应该帮助的,正如小品中的那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十、(一)1.最可贵 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爱慕之心 矮矮
2.桃子 石榴 苹果 好看的外表 内在的东西
3.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4.做人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有真实本领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1.(1)心直口快 (2)空洞
2.母亲请同事给儿子的作品会诊 儿子不服气 知道自己错了
3.没有馅的豆包
4.写文章时内容要充实,言之有物
十一、[习作指导]一是注意选择事例。二是把握叙事与写启示的关系。先叙事,后写启示,这是这类文章的通用模式。但叙事要简明,启示要集中,启示要紧扣事例来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