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彩色的翅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彩色的翅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1 14: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彩色的翅膀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明白标题的含义。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和海岛上的照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及生活环境的图片。)同学们,从图片上我们就看到了我国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岛战士认真学习文化的热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岛战士身上的故事。请同学们大声读出课题——《彩色的翅膀》。
2.开始讲授课文之前,先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1)问题: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有怎样的关系?
(2)问题:什么叫人工授粉?
二、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边读边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同学之间交流读了课文后的体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分段对读课文,注意相互纠正同学的错误读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教师提示: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
因为小高想让小昆虫在海岛安居乐业,为海岛的瓜果蔬菜传播花粉。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小岛才能越变越美丽,岛上的生活才能越来越美好。所以,小高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2.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了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边防战士的艰苦,也感受到他们对海岛、对祖国的热爱。
3.这些感受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例句1:“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菘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是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
例句2: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
例句3:“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例句4:“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小昆虫会在岛上愉快地生活、劳动。这段话充分地表明边防战士们早已作出了在海岛扎根的打算,并努力地在这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同时,又反映出他们为保卫祖国而不怕艰苦,自愿在那“比大陆苦得多差得多”的环境中生活的高尚品质。
五、朗读课文,答疑解惑
1.问: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到扇动着彩色翅膀的蝴蝶有什么用意?
答:作者结尾写到扇动着彩色翅膀的蝴蝶预示着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同时生动之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同时与课文题目相呼应。
六、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结
1.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写一写,让同桌评一评。
2.从你们所找到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一个什么中心?
边防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注意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整体入手,整体把握,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重点精读、品味赏读;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议、写”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涵,达到感悟课文中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