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1 20: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难点
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自己不懂的字词。
2.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和实地感受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倾听就是认真地听,仔细地听。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吗?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初读课文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教师:那谁来和大家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教师:这就和听有关了。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讯处。)
教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教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真的?(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教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教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要用心灵。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认真,并且很有效果。给自己鼓鼓掌吧!
三、再读课文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读完以后请大家说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动人故事?(“我”和苏珊交往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感受它。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部分(3~6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
第三部分(7~11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安慰。
第四部分(12~结束)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四、深入分析
教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教师:谁来说说“着迷”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总结答案:着迷指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教师:那小时候最令“我”着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总结答案:那台老旧的电话机。因为这部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教师:无所不知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精灵无所不知的?(总结答案:无所不知即没有什么不知道,万事通。因为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叫学生画一下这些句子。)
教师:电话里真的住着一个这样的小精灵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我”小时候美好纯洁的童心,由此使学生更深体会苏珊的用心倾听、热情帮助对保护“我”的这颗童心,使我健康快乐成长是多么重要。)
教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三部分。大家快速默读第3~11自然段,读完以后,四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出示课件)
1.生活(关心)
①当“我”一个人在家,手指被锤子砸伤时,急忙打通了问讯处的电话,发现了什么?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这时,苏珊已经化身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灵。)
②“我”的手指受伤,刚接通电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③听着“我”在哭诉,苏珊怎么说的?请读一读。
(“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引导学生读出关心、安慰的语气。请几名学生读。)
④接下来,苏珊还说了什么?(“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用演示当时情景的办法,让学生加深体会,学会怎么倾听安慰别人。(板书:生活关心、安抚)
2.学习(耐心)
①“我”学习上遇到问题时,苏珊怎么帮助“我”?(耐心为“我”解释。)
②解释什么问题?请学生找出并读一读。(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③同学们,从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苏珊很有耐心,工作有责任心。)
(板书:学习耐心,讲解)
④出示句子: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这句话该怎么读?该强调什么词?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感激的语气,强调“总是”、“一遍遍”,先齐读,再指名读。)
3.心理(爱心)
①教师指课题:还从哪里可以看出苏珊是在用心灵倾听?(当“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苏珊安慰“我”说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出示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让学生齐读)
②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板书:心理 爱心、乐观)
③让学生学着苏珊的语气来安慰作者。(再读苏珊的话,引导学生读出美好平和、乐观安慰的语气。)
④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总结答案:从第11自然段中知道作者不伤心了。)
⑤男女生比赛读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信任平静、很有爱心的语气,强调用心灵去倾听。)
4.回味(童心)
①教师:小时候,苏珊用心倾听并帮助“我”。长大后,她还会用心倾听“我”说话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就要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从中寻找答案。(总结答案:会用心倾听。从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乡小镇,与苏珊取得联系,问苏珊“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她回答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②苏珊与作者回忆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
③作者对苏珊是怎样的感情?(出示课件: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苏珊和作者一起回忆作者的童年,这说明苏珊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苏珊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
(板书:回味 童心、守护)
④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⑤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先指名读,再齐读,要有感情地读。)
⑥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希望“我”乐观对待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同学们知道吗,这其实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懂得用心去倾听,真心去关爱他人,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与幸福。能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别人寻求帮助,像汤米一样;在别人求助时也要真诚地伸出援手,像苏珊一样。让我们一起体味人性的美丽,用心灵互相扶持。因为正是这人性之美才能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个又一个难关。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
2.如果你是汤米,你想对已年老的苏珊说些什么?(小练笔)
教学板书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懂得用心灵去倾听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这个道理。同时,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因此在设置本课教学重难点上偏重于体会用心灵去倾听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也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词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