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2 10: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我的“长生果”
课题
我的“长生果”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设计上,应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以“阅读提示”为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自学和探究,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我”喜爱读书的段落,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深刻领悟“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的含义。
学前准备
1.搜集作者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够正确读记“津津有味、流光溢彩”等词语。
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的阅读、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学习作者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导入: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
2.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3.引导交流作者的资料。
1.自由回答问题。
2.齐读课题,针对课题质疑问难。
3.交流作者的资料。
1.《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文中指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2.出示“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全班交流。
(1)朗读时要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恰似”“如饥似渴”中的“似”读sì,“似的”中的“似”读shì;“美差”中的“差”读chāi,“差不多”中的“差”读chà;“奔向那里”中的“奔”读bèn;“全班之冠”中的“冠”读guàn等。
(2)新词解释。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牵肠挂肚: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2.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2.先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流光( )( )
不言( )( )
( )( )联翩
悲( )离( )
如( )如( )
牵肠( )( )
囫囵( )( )
呕( )沥( )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3)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交流对问题(1)(2)的看法。
3.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俗套。
3.课文写了作者童年读书、作文的这样几件事:读“香烟人”小画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作者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四、整体回顾,总结延伸。(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5.填空。
作文,首先构思要_______
____________,落笔也要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在使学生懂得读书与作文的关系,通过重点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有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沥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
这节课,基本放手让学生自读,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词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来谈体会,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领会正是因为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