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22 10:2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小桥流水人家
课题
小桥流水人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品读优美句段,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文本所呈现的画面,在想象中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写景、写人、叙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学前准备
1.搜集作者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记“婀娜、粼粼、舞姿、点缀”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
学习重点
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导言:你去过江南吗?如果没去过,也没关系。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一起去欣赏江南的美景。
2.板书课题。
3.引导想象课题描述的画面,交流作者的资料。
1.齐读课题。
2.根据课题想象画面,并交流。
3.交流搜集到的作者的资料。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学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初读情况。
1.自由读课文。
2.疏通字词。
要读准“婀娜”、“唱和”的“和”,“干涸”的“涸”的读音。
3.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故乡如诗如画的风景和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景。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婀娜( )
潺潺( )
干涸( )
唱和( )
3.填空。
课文第________自然段写了“小桥流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了“人家”。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2.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表达的情感。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喜欢的段落,想一想: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色和生活给你怎样的感受?边读边在感受最深处作批注。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填一填。
(1)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那段日子”在文中指哪段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感悟写法。(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1.自由交流。
作者通过写人、写景、叙事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2.配乐朗读全文。
5.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全班交流环节,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让学生走进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