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松鼠
课题
松 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本文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教学时,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事物的。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学习重点
1.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松鼠的可爱。
2.体会准确的说明、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互动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松鼠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引导交流搜集到的松鼠的资料。
1.欣赏松鼠的图片。
2.交流关于松鼠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0分钟)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正确、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组织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生字、词语学习情况。“榛、锥、窄”都是翘舌音;“勉强”的“强”是多音字。
4.欣赏课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松鼠的可爱。
1.自由读课文。
2.汇报学习情况。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要特别注意,“勉强”的“强”的读音。
驯良:和顺善良。
玲珑:精巧细致。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交流松鼠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1.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榛子( )
榉实( )
舵手( )
蛰伏(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驯良 矫健 乖巧 警觉
(1)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的感觉。( )
(2)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 )
(3)和顺善良。( )
(4)强壮有力。( )
三、品读课文,分享感悟。(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
2.引导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3.组织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品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交流学习成果。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课文从外形、性格、行为、生活习性几个方面具体来介绍松鼠的。
3.个人品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全班赛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填空。
松鼠是一种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4.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鼠喜欢在平原地区生活,白天经常出来玩耍、吃东西。
B.松鼠十分警觉,动作轻快、灵活。
C.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窝口朝下,很容易进出。
D.松鼠通常一胎生一个。
四、回顾全文,感悟写法。(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2.启发思考:学习本文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1.在文中画出比喻句和拟人句。
2.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课前,我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接着请学生通读课文,从整体入手,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