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型玻璃
课题
新型玻璃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本导学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如,轻声读、默读、同桌对读)通读课文,读熟课文,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自己练习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填写在表格中。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废水、集中、对付、处理、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搜集关于新型玻璃的资料。(师生)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2.板书课题,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
1.交流自己对玻璃的了解情况。
2.针对课题质疑问难。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5分钟)
1.出示初读要求:
(1)熟读课文。
(2)自学字词。
2.检查初读情况。
1.自由读课文。
2.自学字词。
(1)要特别注意,“恙”字中羊字头的“竖”不露尾巴,并要注意上小下大;“藕”字下边的“耦”左边是“耒”不是“未”,最后一笔要由捺变为点;“废”字的最后一笔“捺”应写得长一点,以使这个字保持平衡不歪斜。另外,“粘”“调”“处”是多音字,“粘在一起”的“粘”字应读zhān;“调节”的“调”字应读tiáo;“处理”的“处”应读chǔ。
(2)新词理解。
企图:图谋,打算。
问世:指作品、产品等与世人见面,本课是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和用户见面了。
分贝:计量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街道上都有这种计量装置;科学家说,声音超过54分贝就称为噪音,对人体有害。
1.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看守(kān kàn)
粘贴(zhān nián)
划破(huā huá)
夹丝(jiá jiā)
唱和(hè hé)
调动(diào tiáo)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
(2)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 )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课件出示问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3.引导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看看每个自然段都有什么共同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全班交流。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共同点,介绍一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写特点,再写作用。
3.课文介绍五种新型玻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全员互动的交流参与,不仅使学生在交际态度和即兴发言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而且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
1.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回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二、分段品读,理解文意。(用时:10分钟)
1.导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2.组织学生汇报“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引导总结这个自然段的学法。
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
2.在文中画出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3.全班交流。
4.总结学法。
(1)读课文。
(2)找出介绍特点和作用的句子,认真体会。
4.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自然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用时:17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2~5自然段。
2.组织学生按照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这几个自然段,交流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3.引导思考:在介绍这些新型玻璃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
2.在文中画出介绍每种新型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3.全班交流。
4.总结说明方法: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6.说说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
(2)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 )
7.夹丝玻璃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色玻璃的特点和作用: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吃音玻璃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
我是小小发明家,请你根据生活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2.组织交流。
1.学生自主完成设计方案。
2.全班交流。
8.完成下列这张21世纪新型玻璃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
产品的特点和作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拓展学习阶段,我启发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开展“我是小小发明家”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世界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发挥创新的潜能。我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还能设计出哪些更有创意的新型玻璃?这时,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大家议论纷纷,设计出了许多种新型玻璃,我不得不赞叹学生的奇思妙想真是大胆、新奇。
《新型玻璃》教学片段
◆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画。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都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好,接着读吧。
(学生继续读、想、画,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画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板书:自述)“自述”是什么意思呢?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
师:大多数同学都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先请“变色玻璃”来说。谁愿意来?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要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
生:《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
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
师:产品上市的“市”,就是货物开始在市场出售。(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了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货物开始在市场出售,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生接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师插话:“却什么也瞧不见”,为什么加个“什么”?
生:却什么也瞧不见,所以小偷就不知道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了。
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
生: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刺眼,所以有些人把我叫做“自动窗帘”。你们看,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
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
生:大家去商店把我买回家,我会尽力为你们效劳。
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精彩?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老师握握手。(笑声)
赏析: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项练习设计形式新颖,颇具匠心。其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自述”的形式,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还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