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透镜及应用(2010年中考演练同步作业)
第1节 透镜
(2010大理)1.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010东营)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010河池)3在图11中画出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径迹.
(2010荆州)4.)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10莱芜)5.请你完成如图的光路图。
(2010湖北荆门)6.在图8中画出与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010镇江市)7.根据图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010年泰州)8.图13中的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010乌鲁木齐)9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
答案:A
(2010广州)(10根据图20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2010黄冈市)1.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透镜”或“电路板”).
答案:凸 虚 小于1倍焦距 电路板
(2010莆田)2.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答案:虚 实 远离 幻灯机(或投影仪)
(2010·遵义)3.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如图所示. (选填“A”或“B)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配
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答案:B 凹
( 2010安顺)4、小红在家中用纸屏、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点燃的蜡烛组成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调节纸屏至图示的位置时,她在纸屏上看到了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蜡烛像。则盛有水的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① 镜,蜡烛的像是 ② 像(填“虚"或“实”)。答案:①凸透,②实
(2010梅州)5.如图4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4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凸 照相机 远离
(2010大理)5、小松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的光具座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清晰的像,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潜望镜 D.幻灯机
答案:D
(2010海南)6、制作近视眼镜时需选用的镜片是:
答案:B
(2010孝感)7.右图中的“世”字是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下列光学器具中应用了此成像原理的是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显微镜
答案:A
(2010成都)8.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答案:C
(2010赤峰)9、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
A、缩小、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虚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 D、放大、正立的虚像
答案:A
(2010东营)10.下图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大于10cm小于20cm
答案:B
(2010泸州)11、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2010宁夏)12.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
答案:C
(2010广安)13.“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答案:D
( 2010六盘水)14.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照相机镜头焦距50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为
A.100mm以外 B.恰为50mm C.50mm以内 D.略大于50mm
答案:D
(2010常州)15.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
答案:A A
(2010潍坊)16. (4分)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
(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10沈阳)17.小欣家收藏了一架老式照相机,图7是它内部结构酌简图。取景时,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镜头后,再由平面镜OM反射进入人眼;按下快门时,平面镜OM首先绕支点O 迅速向上翻起(此时OM可视为杠杆),接着快门开启,胶片曝光。
(1)画出取景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射入人眼的光路;
(2)画出OM在图中位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它的力臂l。
(2010黄冈)18.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 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 (填“透镜”或“电路板”)。
答案:
第3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010河池)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2010恩施)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6cm C.8cm D.12cm
答案:B
(2010芜湖市)3.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
答案:D
(2010河南省)4.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答案:A
(2010昭通)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装置中明显错误的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 ,因而导致光屏上接收不到烛焰的像,小明调整好装置后,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有(请举出一例) .
(2)如果将烛焰移到装置图中20cm处,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是因为 。
答案:(1)不在同一高度上 放大 投影仪
(2)不能 烛焰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或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故不能再光屏上成像。
(2010年泰州)6.如图 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B
(2010鸡西)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 侧移动。
答案:倒立、缩小的实像; 左
(2010上海)8.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_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焦距;光屏;将发光体(烛焰)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010福州)9.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22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实
(2010年南京)10.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
(2)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 ▲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答案:(1)放大 投影仪 (2)向上
( 2010烟台)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5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
答案: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远离
(2010广东省)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答案:(2)① 凸透镜 ② 左 左
(2010江苏省宿迁市)1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答案:⑴下 ⑵10 ⑶右 放大
(2010徐州)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 ▲ cm,像的大小比物 ▲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答案:(1)焦距 (2分)
(2)15 大 (每空2分,共4分)
(3)C (2分)
(2010临沂)15.关于凸透镜:(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上(高处) (3)放大
(2010桂林)1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18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答案:倒立 缩小 照相机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答案:左 倒立 放大
(2010连云港)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
(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12.00 24.00 倒立,放大,实像
2 16.00 16.00 倒立,等大,实像
3 20.00 13.33 倒立,缩小,实像
4 30.00 10.91 倒立,缩小,实像
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答案:(1)8 (2) 大小不变的光斑(3) 靠近(4)光屏上没有成清晰的像就进行了测量
(2010扬州)18.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答案:B
(2010襄樊)19.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倒立 缩小 靠近
(2010沈阳)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欣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焦距 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倒正
f= l0cm 1 45 13 实像 a
2 30 15
3 18 22 实像 b
4 16 25
(1)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小欣观察到第2次所成的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1次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小欣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________(“同”或“异”)侧。
答案:(1)缩小倒立 (2)大于 (3)异
(2010玉溪)21.(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刚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请你帮他设计出一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方法:
(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14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10㎝,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
图14
(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
答案:(1)使太阳光通过凸透镜汇聚于纸上一点,测出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其它方法合理也可得分)
(2)光屏的高度 放大 实像
(3)远离
(2010北京)22.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8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18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答案:((1)大于 (2)照相机
(2010盐城)23.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
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
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
准备测量其焦距.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
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
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
(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
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
的主要问题是 ▲ .
答案:(1)平行光源 光屏 刻度尺
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2010武汉)24.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如图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⑵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
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⑷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 移动。
答案:10、⑴最小(最亮、最清晰)
⑵凸透镜的主光轴如图所示:
⑶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⑷上
(2010上海)25.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应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实验时,当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并调整物距,使它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后,要移动_______找像。当发现所成的像比较小时,为了获得较大的像,在不改变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焦距;光屏;将发光体(烛焰)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2010福州)26.(2分)小泉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如图22所示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实
(2010年南京)27.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
(2)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 ▲ (选填“向上”、“向下”或“不”)移动.
答案:(1)放大 投影仪 (2)向上
(2010广东省)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若图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②如图16所示,,现要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蜡烛应向______移动,光屏应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
答案:① 凸透镜 ② 左 左
(2010江苏省宿迁市)29.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答案:⑴下 ⑵10 ⑶右 放大
(2010无锡)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答案: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2010北京)1.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的镜片应选用 透镜。(选填“凸”或“凹”)
答案:凸
(2010南充)2.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 前 凹
(2010扬州)3.。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前/后) ,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 透镜来矫正。
答案:前 凹
(2010山东菏泽)4.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答案:C、A
(2010德州)5. 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答案:B
(2010广州)6.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答案:B
(2010泰州市)7.如图 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
(2010成都)8. 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答案:C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本章综合
(2010年重庆)1、2009年7月22日,重庆市民领略了500年一遇的日
全食天象奇观(如图4),每一个观测者都被这大自然的
奇观所吸引和震憾,其实日食的产生是由于月球运
行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由于光的 传播,太阳
光被月球遮挡,于是在地球上落下阴影,在影子里面的人
看不到太阳就形成了日食。我们的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 ,能会聚光线,日食过程中光线强烈如果用肉眼直接观测就会损伤我们的视网膜,所以要用专用工具去观测。
答案:沿直线;凸透镜
(2010哈尔滨)2.)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010楚雄)3.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C. 照相机成虚像 D.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答案:A
(2010湖北荆门)4.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答案:A
(2010十堰)5.下列有关光学知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前端发出的是紫外线
B.汽车的雾灯一般采用红光灯,是因为红光不容易被散射
C。患近视眼的人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应该在眼睛前面戴一个凹透镜
D.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答案:C
(2010玉溪)6.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
D.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D
2010成都)7.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答案:D
(2010黄石)8、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答案:C
9.(10·茂名)(3分)如图所示,—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010龙岩)10.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为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便于指挥调度,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拍和卫星遥感技术。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过程中,地面上的物体在摄像机上成的像,应位于摄像机镜头的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且更靠近________(填“一倍焦距”或“二倍焦距”)处;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_________ (填“紫外线”或“红外线”)。
答案:一倍焦距 红外线
(2010长春)11、(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12所示。
(1)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3)为了方便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 (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答案:照相机
上
粗糙
(2010莱芜)12.(3分)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答案:(1)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1分)
(2)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1分)
(3)C(1分)
19题图
答案
答案
光屏
透镜
烛焰
(4)
图8
F
F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乙
丙
甲
图4
▲ ▲ ▲
光屏
刻度尺
d
(6)
(5)
(4)
烛焰
透镜
光屏
甲图
乙图
A
B
C
D
A
B
C
D
图1
图4
图4
图4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