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3.1.2 解一元一次方程沪科版 七年级上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 .
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 进行解答.
那么像3x+5=5x-7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还记得上节课的例1吗?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下。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
一边是常数项.等式的性质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解方程:2x -1 = 19.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导入仔细观察例1解答过程中的第1步你发现了什么?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移项定义:把方程中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移项.(移像变号)【归纳总结】方法:把方程右边含有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左边,把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右边;
即:“常数右边凑热闹,未知左边来报到.”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将方程5x+1=2x-3移项后,可得( )
A.5x-2x=-3+1
B.5x-2x=-3-1
C.5x+2x=-3-1
D.5x+2x=1-3B【例】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例】解方程:3x +5 =5x -7移项,得
3x - 5x = -7-5.
合并同类项,得
-2x = -12.
两边都除以-2,得
x = 6.【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一般地,在移项时习惯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所有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a”的形式.【归纳提升】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让我们回忆一下去括号的法则(1)如果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2)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a+(b+c)=
a–(b+c)=【探究】a+b+ca–b–c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例】解方程:2(x-2) - 3(4x-1) =9(1 - x).去括号,得
2x-4 -12x + 3 = 9-9x.
移项,得
2x-12 x + 9 x = 9 + 4-3.
合并同类项,得
- x = 10.
两边同除以- 1 ,得
x = -10.【解】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 并且不要搞错符号-x=10不是方程的解,必须把x的系数化为1,才算完成解的过程。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1.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第二步: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去括号的目的是能利用移项法解方程,其实质是乘法的分配律.
3.易错警示:
(1)注意符号;
(2)去括号时,括号外的因数要乘以括号内每一项,不可漏乘. 【归纳提升】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你能解出这道方程吗?
把你的解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解法好.总结: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探究】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去分母,得
12x -2(10x + 1) = 3(2x + 1) - 12.
去括号,得
12x-20x-2 = 6x + 3-12.
移项,得
12x-20x-6x = 3-12 + 2.
合并同类项,得-14x = -7.
两边同除以-14,得x =【例】【解】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 去分母的方法: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分母的依据:等式的性质2;
去分母的目的: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系数;
去分母的步骤:先找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归纳提升】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新知讲解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哪些步骤吗?每步的根据是什么?【合作交流】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
A.由2+x=8,得到x=8+2
B.由5x=-8+x,得到5x+x= -8
C.由4x=2x+1,得到4x-2x=1
D.由5x-3=0,得到5x=-3C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B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D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练习4.解下列方程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拓展提高5.某同学在对方程 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其他步骤都正确,这时方程的解为x=2,试求a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解。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
乘所有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2.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依据是去括号法则和乘法分配律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3. 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依据是等式性质一
4.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相加,常数项相加.
依据是乘法分配律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课堂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5. 系数化为1
在方程的两边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作业布置课本 P90 练习题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沪科版七年级上3.1.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
3.1.2 解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
第三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该内容选自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1节第2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应用广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利用已学的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进一步变形,使“未知”逐步转化为“已知”,完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这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用方程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重点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
把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整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去分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
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那么像3x+5=5x-7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
还记得上节课的例1吗?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下。
解方程:2x -1 = 19.
解:两边都加上1,得
2x = 19 +1,(等式基本性质1) 即 2x = 20.
两边都除以2,得x = 10.(等式基本性质2)
检验:把x = 10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 ×10 - 1 = 19,右边=19,
即左边=右边.
所以x= 10是原方程的解.
学生回忆思考问题。
解方程。
通过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可以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生经过思考,很容易列出方程,
讲授新课
仔细观察例1解答过程中的第1步
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方程进行变形,相当于把方程中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归纳总结】
移项定义:把方程中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移项.
方法:把方程右边含有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左边,把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右边;
即:“常数右边凑热闹,未知左边来报到.”
【例】
将方程5x+1=2x-3移项后,可得( B )
A.5x-2x=-3+1
B.5x-2x=-3-1
C.5x+2x=-3-1
D.5x+2x=1-3
解方程:3x +5 =5x -7
解: 移项,得
3x - 5x = -7-5.
合并同类项,得
-2x = -12.
两边都除以-2,得
x = 6.
【归纳提升】
一般地,在移项时习惯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所有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a”的形式.
【探究】
让我们回忆一下去括号的法则
(1)如果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2)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把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内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解方程:2(x-2) - 3(4x-1) =9(1 - x).
解:去括号,得
2x-4 -12x + 3 = 9-9x.
移项,得
2x-12 x + 9 x = 9 + 4-3.
合并同类项,得
- x = 10.
两边同除以- 1 ,得
x = -10.
注意: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 并且不要搞错符号
-x=10不是方程的解,必须把x的系数化为1,才算完成解的过程。
【归纳提升】
1.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第一步: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第二步: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去括号的目的是能利用移项法解方程,其实质是乘法的分配律.
3.易错警示:
(1)注意符号;
(2)去括号时,括号外的因数要乘以括号内每一项,不可漏乘.
【探究】
你能解出这道方程吗?
把你的解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解法好.
总结: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
【解】去分母,得
12x -2(10x + 1) = 3(2x + 1) - 12.
去括号,得
12x-20x-2 = 6x + 3-12.
移项,得
12x-20x-6x = 3-12 + 2.
合并同类项,得-14x = -7.
两边同除以-14,得x =
【归纳提升】
去分母的方法: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分母的依据:等式的性质2;
去分母的目的:将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系数;
去分母的步骤:先找各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依据等式的性质2,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
【合作交流】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哪些步骤吗?每步的根据是什么?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学生交流讨论2分钟后教师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解疑。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在学习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做例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在学习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做例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在学习了新知识的基础上做例题。
这一环节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探究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不由自主参与进来,并且通过独立思考,发现“依据等式基本性质1,理解移项的定义。
通过课堂例题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新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内容,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通过课堂例题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新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内容,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通过课堂例题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新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练习
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C )
A.由2+x=8,得到x=8+2
B.由5x=-8+x,得到5x+x= -8
C.由4x=2x+1,得到4x-2x=1
D.由5x-3=0,得到5x=-3
2.解方程:4(x-1)-x= ,步骤如下:
(1)去括号,得4x-4-x=2x+1;
(2)移项,得4x-x+2x=1+4;
(3)合并同类项,得5x=5;
(4)系数化为1,得x=1.
经检验知x=1不是原方程的解,说明解题的四个步骤中有错,其
中做错的一步是( B )
A.(1) B.(2) C.(3) D.(4)
3.在解方程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D )
A.7(1-2x)=3(3x+1)-3
B.1-2x=(3x+1)-3
C.1-2x=(3x+1)-63
D.7(1-2x)=3(3x+1)-63
4.解下列方程
解:(1)x= (2)y=
5.某同学在对方程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其他步骤都正确,这时方程的解为x=2,试求a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解。
认真审题,快速得出答案。
通过课堂习题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新知,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
乘所有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
2.去括号
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依据是去括号法则和乘法分配律
3. 移项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依据是等式性质一
4.合并同类项
将未知数的系数相加,常数项相加.
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5. 系数化为1
在方程的两边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依据是等式性质二
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并学会反思,进一步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
板书
解一元一次方程
移项定义:把方程中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移项.
一般地,在移项时习惯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所有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a”的形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